Workflow
油气开采
icon
搜索文档
洲际油气(600759.SH)上半年净利润4976.16万元,同比下降54.38%
格隆汇APP· 2025-08-29 15:25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10.56亿元 同比下降20.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76.16万元 同比下降54.38% [1] - 基本每股收益0.0126元 [1]
官宣!周心怀履新中石油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09:44
人事任命 - 周心怀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同时免去其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2] - 该人事任命由中央组织部宣布 按有关法律和章程规定办理 [2] 新任高管背景 - 周心怀出生于1970年12月 拥有石油地质专业学士学位、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和能源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4] - 其职业生涯自1996年起长期在中国海油集团任职 历任勘探部总经理、海南分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4] - 在A股上市公司中国海油担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4] - 曾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 公司行业地位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为全球主要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5] - 公司业务涵盖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综合性国际能源业务 [5] - 2024年在世界百强石油公司排名中位居第三 在《财富》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六 [5] 近期管理层变动 - 原总经理侯启军因工作变动于2024年8月5日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5] - 侯启军已于2024年6月调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5] 管理理念 - 周心怀在2024年5月强调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实施 关注科技和数智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任务 [4] - 其主张通过提升科技创新与数智化转型能力 助力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培育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 [4]
官宣!周心怀履新中石油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09:20
人事任命 - 周心怀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免去其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1] - 该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1] 高管背景 - 周心怀出生于1970年12月 江西宜丰人 中共党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3] - 先后获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学士学位、成都理工大学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3] - 自1996年起在中国海油集团任职 曾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勘探部总经理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中海油海南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等职务 [5] - 在A股上市公司中国海油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5] - 曾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 公司概况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6] - 业务涵盖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 是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6] - 2024年在世界百强石油公司排名中位居第三 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六 [6] 近期高管变动 - 侯启军因工作变动原因不再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6] - 侯启军于今年6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7] 管理理念 - 周心怀在今年5月中国海油科技与数智化工作会上提出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实施以及科技和数智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任务 [5] - 强调提升公司科技创新与数智化转型能力 为中国海油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5]
油气开采板块8月29日涨0.85%,*ST新潮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4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08:48
板块表现 - 油气开采板块当日上涨0.85%,领涨个股为*ST新潮(涨幅4.98%)[1] - 板块跑赢上证指数(涨0.37%)但跑输深证成指(涨0.99%)[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ST新潮涨停(4.98%)、洲际油气平盘(0.00%)、中国海油微跌(-0.35%)、蓝焰控股下跌(-0.71%)[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45亿元,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11亿元和1.34亿元[1] - *ST新潮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34.63万元(占比3.84%),但遭散户资金净流出1249.57万元[2] - 中国海油遭遇主力资金大幅流出2.35亿元(占比-10.53%),但获散户资金净流入1.37亿元[2] - 洲际油气主力资金净流出1135.54万元(占比-4.21%),游资与散户资金均呈净流入[2] - 蓝焰控股主力资金净流出979.15万元(占比-10.01%),游资净流入696.57万元[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洲际油气成交量最高达114.77万手,成交额2.70亿元[1] - *ST新潮成交量61.08万手,成交额2.69亿元[1] - 中国海油成交量85.75万手,成交额22.28亿元[1] - 蓝焰控股成交量13.84万手,成交额9781.61万元[1]
国际油价上涨,聚合MDI、TDI价格下跌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01:33
化工产品价格动态 - 本周跟踪的100个化工品种中 36个品种价格上涨 32个品种价格下跌 32个品种价格稳定 [1][3] - 月均价环比显示47%产品上涨 47%产品下跌 6%产品持平 [1][3] - 周涨幅前五品种包括硝酸(华东) 硫磺(CFR中国现货) PTA(华东) DMF(华东) 环氧氯丙烷(华东) [3] - 周跌幅前五品种包括甲基环硅氧烷 甲乙酮(华东) 棉短绒(华东) NYMEX天然气 TDI(华东) [3] 原油市场表现 - WTI原油期货收于63.66美元/桶 周涨幅1.37% 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67.73美元/桶 周涨幅2.85% [1][4] - 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38.2万桶 周环比增加5.5万桶 同比减少1.8万桶 [4]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2070万桶 周减少600万桶 汽油库存22360万桶 周减少270万桶 [4] - 短期油价面临关税政策与OPEC+增产压力 但地缘风险溢价和需求韧性支撑底部 [4] 天然气市场变化 - NYMEX天然气期货收于2.70美元/mmbtu 周跌幅7.53% [4] - 美国天然气库存31990亿立方英尺 周增加13亿立方英尺 同比减少95亿立方英尺 同比降幅2.9% [4] - 欧洲能源供应结构脆弱 地缘政治博弈和季节性需求波动可能导致价格宽幅震荡 [4][5] 重点化工品分析 - 聚合MDI市场均价15450元/吨 周跌1.59% 较年初跌14.64% 较去年同期跌11.46% [6] - 聚合MDI毛利润4336.32元/吨 周环比下降2.72% 生产成本11163.68元/吨 周环比提升0.19% [6] - TDI市场均价15288元/吨 周跌3.43% 但较年初涨18.51% 较去年同期涨10.78% [7] - TDI周平均毛利润4618.57元/吨 平均成本11081.43元/吨 [7] 行业估值水平 - SW基础化工市盈率25.73倍 处于历史82.13%分位数 市净率2.20倍 处于历史52.14%分位数 [9] - SW石油石化市盈率11.45倍 处于历史24.37%分位数 市净率1.17倍 处于历史23.56%分位数 [9] 投资关注方向 - 八月关注中报行情 "反内卷"对供给端影响 电子材料自主可控 分红稳健的能源企业 [2][9] - 中长期推荐三条主线:油气开采板块高景气 新材料领域发展空间 政策加持需求复苏 [9] - 具体推荐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中国石化 安集科技 万华化学等19家公司 [9] - 8月金股为卫星化学和安集科技 [10]
中能控股(00228.HK)中期拥有人应占利润1082.3万港元 同比下跌约67.8%
格隆汇· 2025-08-28 16:3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1.19亿港元 同比下跌28.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082.3万港元 同比下跌67.8% [1] - 每股收益0.09港仙 [1] 经营状况 - 收益下跌主要因喀什项目某些气田出现水侵等原因 [1]
上半年盈利能力韧性凸显,中国海油总裁阎洪涛:要把公司做成“百年老店”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5:0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油气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717亿元 [4] - 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695亿元 [5] - 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 [3] - 桶油主要成本为26.94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保持稳定 [4] - 天然气产量同比大幅增长12.0% [3] 勘探与生产 - 上半年获得5个新发现,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 [3] - 中国海域获得锦州27-6、曹妃甸22-3、涠洲10-5南等新发现 [3] - 海外圭亚那深水立体勘探持续增储,首次签署哈萨克斯坦勘探新区块石油合同 [3] - 国内外产量均超过历史同期最优水平 [3] - "深海一号"大气田高峰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成为中国最大海上气田 [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推广应用先进地球物理技术,大幅提升深层地震资料品质 [3] - 规模化应用智能注采技术,助力中国海上油田控制自然递减率 [3] - 全面推进优智钻完井建设,实现示范项目提速26% [4] - 部署实施"AI+"重点场景,"深海一号"智慧气田获评中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4] - 融合卫星遥感、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台风灾害的高效应急响应 [4] 绿色转型与新能源 - 上半年绿电发电量超9亿千瓦时,"海油观澜号"为文昌油田群稳定供应绿电 [4] - 外购并消纳绿电5亿千瓦时 [4] - 规模化应用永磁电潜泵,秦皇岛32-6油田实现节电约1800万千瓦时 [4] - 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在恩平15-1平台投用,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新模式 [4] - 渤海油田规划建成中国北方海上最大CCUS中心,实现二氧化碳产、注、储一体化 [4] 战略与展望 - 公司未来在国内投资稳中有增,同时寻找海外投资机会 [2][3] - 公司不依赖高油价,时刻为低油价做准备,希望利用充足现金流寻找有潜力的海外并购机会 [2] - 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5] - 下半年公司保持战略定力,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推动海洋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5]
“三桶油”业绩集体下行,但分红82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4:05
核心观点 - 三桶油上半年业绩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出现下滑 但通过增储上产和成本控制维持经营韧性 并保持高额分红[1][2] - 天然气业务增长部分抵消原油业务下滑 新能源业务成为重要转型方向[4][8] - 资本开支优化聚焦油气勘探开发 同时积极推进非油气业务布局[7][8] 财务表现 - 三桶油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7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1750.09亿元 同比减少290.32亿元[2][3] - 中国石油营收1.45万亿元 净利润839.93亿元 遭遇近五年首次净利润下滑[2][3] - 中国石化营收1.41万亿元 净利润214.83亿元 业绩降幅最大[2][3] - 中国海油营收2076.08亿元 净利润695.33亿元 呈现高净利润特征[3][4] 油价影响 - 布伦特原油均价71.7美元/桶 同比下降14.7%[3] - 中国石油原油售价66.21美元/桶 同比下降14.5%[3] - 中国石化原油售价67美元/桶 同比下降12.9%[3] - 中国海油原油售价69.15美元/桶 同比下降13.9%[3] - 油气业务收入普遍下滑:中国石油油气业务收入4226.67亿元降6.3%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收入1447亿元降5.9% 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降7.2%[3] 业务分化 - 天然气业务表现亮眼: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收入3109.43亿元增4.3% 中国海油天然气收入277.5亿元增超16%[4] - 成品油销量分化:中国石油汽煤柴油销量5864.6万吨增0.3% 中国石化境内成品油销量8705万吨降3.4%[5] - 化工业务承压:中国石油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3.92亿元降55.5%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亏损42.24亿元增亏11亿元[5] 生产与资本开支 - 油气产量增长:中国海油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增6.1% 中国石油油气当量9.24亿桶增2.0% 中国石化油气当量2.63亿桶增2.0%[5][7] - 资本开支优化:中国石油资本开支642.29亿元 中国石化438亿元 中国海油576亿元 均低于2024年同期[7] - 全年计划:中国石油计划2622亿元 中国石化1643亿元 中国海油1250-1350亿元 中国石化下调全年计划5%[7] 新能源与转型 -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 为去年同期1.7倍 非油业务利润增5.5%[8] - 中国海油计划2025年获取新能源资源500-1000万千瓦 已完成目标[8] - 中国石化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增17.0% 充电业务服务费5亿元大幅增长 计划与宁德时代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8] 分红情况 - 三桶油合计派息825亿元:中国石油402.65亿元 中国石化106.66亿元 中国海油316.02亿元[2][8]
中国海油:国内天然气日产量突破一亿立方米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3:17
公司运营表现 - 国内天然气日产量突破一亿立方米再创新高 [1] 公司战略布局 - 进一步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1] - 布局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1] - 持续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1]
“三桶油”上半年业绩集体下行 纷纷大力布局新能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2:45
核心财务表现 - 三桶油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3.0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750.09亿元,同比均出现下滑 [1] - 中国石油营业收入1.45万亿元(-6.74%),净利润839.93亿元;中国石化营业收入1.41万亿元(-10.60%),净利润214.83亿元;中国海油营业收入2076.08亿元(-8.45%),净利润695.33亿元 [1][3] - 合计净利润同比减少290.32亿元,中国石化业绩降幅最大,中国石油遭遇近五年首次净利润下滑 [1][4] 业绩波动原因 -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布伦特原油均价71.7美元/桶(-14.7%),三桶油原油售价分别下滑12.9%-14.5% [4] - 油气产品销量减少,中国石油油气新能源业务收入4226.67亿元(-6.3%),中国石化勘探开发收入1447亿元(-5.9%),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7.2%) [4] - 化工行业景气度低迷,中国石油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3.92亿元(-55.5%),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亏损42.24亿元(增亏11亿元) [6] 业务韧性表现 - 天然气业务逆势增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收入3109.43亿元(+4.3%),中国海油天然气收入277.5亿元(+16%) [4] - 油气产量稳步提升,中国海油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6.1%),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增长2.0% [6][8] - 成品油销售出现分化,中国石油国内销量5864.6万吨(+0.3%),中国石化境内经销量8705万吨(-3.4%) [6] 资本开支与成本管控 - 资本开支全面优化,中国石油642.29亿元、中国石化438亿元、中国海油576亿元,均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 [8] - 中国石化下调全年资本支出计划5%,但油气勘探开发仍是主要开支方向 [8] - 2025年全年资本开支计划:中国石油2622亿元、中国石化1643亿元、中国海油1250-1350亿元 [8] 新能源业务进展 -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为去年同期1.7倍),非油业务利润同比增长5.5% [10] - 中国海油规划2025年获取新能源资源500-1000万千瓦,目前已完成资源获取目标 [10] - 中国石化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17.0%),充电业务服务费5亿元(大幅增长),计划与宁德时代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10] 股东回报 - 维持高额分红策略,合计派息825亿元,其中中国石油402.65亿元、中国石化106.66亿元、中国海油316.02亿元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