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

搜索文档
科技资本融汇,新质动能奔涌!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活动成功举行
证券时报· 2025-07-25 14:28
大会概况 - 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举行,主题为"新潮涌动、质胜未来",吸引全国20多个经济强省的创投协会、300余家创投机构及产业链相关人士参与[1][3] -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成立,证券时报与深圳光明区政府签署战略协议,打造创投领域"央地合作"新范本[3][30]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3年"创投十七条"和"国办一号文"等政策落地推动行业理性修复,创投需发挥"科技-资本-产业"桥梁作用[5][7] - 珠三角创投通过资金倾斜布局半导体、AI、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减少对传统科研机构的依赖[8] - 行业募资端和退出端压力缓解,但项目投资能力和投后管理问题凸显,需建立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11] 科技创新与投资方向 - DeepSeek带动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杭州六小龙""深圳八大金刚"等概念反映中国科创能力崛起[14] - 投资方向从互联网模式创新转向AI、机器人、商业航天、医疗健康等硬科技领域[16] - AI将开启计算新纪元、加速机器人时代并重构制造业,企业需积极拥抱技术变革[18] 区域与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城市创投活力指数显示上海、深圳、北京稳居前三,创新力指数与创投活跃度呈正相关[20] - 光明科学城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全链条生态,集中展示消费级格斗机器人、3D打印等尖端产品[32][33] 投资策略与赛道 - AI投资呈现三大变化:转向垂直应用、注重商业化落地、资金向头部集中,机构需保持产业敏感度[24] - "AI+数据"和"AI for Science"被视为千亿级市值公司孵化地,覆盖医药、材料、能源等万亿级市场[25] - 国资引导基金周期延长且更关注产业链构建,LP资金趋向长期化,银行保险等长期资本参与度提升[27] 行业生态建设 - 创投行业从追求IRR转向DPI,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标准优化改善退出预期[28] - 证券时报联合30家地方创投协会成立智库,拟通过专题研讨、数据产品等形式推动行业创新[35][37]
重磅!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成立!
证券时报· 2025-07-25 08:42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投行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央层面高频关注并不断出台顶层制度设计 [1] - 地方发展需求愈发迫切,行业迎来崭新发展机遇,对专业智库的期盼已久 [1] -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创投智库)于7月25日正式设立,旨在破解发展难题、指引前行方向 [1]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 - 联盟成立于2023年6月9日,由证券时报、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等牵头倡议,联合10个省(市)创投协会发起 [3] - 目前联盟成员已增加到30个,覆盖主要经济大省和金融强市,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3] - 联盟致力于促进成员间信息沟通、业务合作、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和行业自律 [3] 创投智库的定位与资源 - 智库依托联盟在资本、产业、政策等领域的强大资源整合优势 [3] - 成员包括头部创投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数据/法律/财会)、高校专家学者等,提供专业多元的智慧支持 [3] - 拟通过专题研讨、智库报告、行业指数、数据产品等形式提升服务能效 [3] 证券时报的行业角色 - 作为主流财经媒体,长期关注创投行业发展并发挥媒体优势 [4] - 链接5000多家上市公司,拟以并购库打通一二级市场信息壁垒,助力并购退出 [4] - 智库目标为行业提供前瞻性研究和决策建议,打造"思想引擎"与"决策参谋" [4] 智库专家阵容 - 专家名单涵盖政界、学界、业界领袖,如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原证监会巡视员刘健钧等 [5][7][8] - 其他核心成员包括深创投原副总裁蒋玉才、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等 [7][8] - 地域覆盖广泛,涉及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地的创投协会及机构负责人 [7][8]
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委员会会长沈志群:创业投资行业驱寒还暖,呈现三大趋势
快讯· 2025-07-25 08:02
创业投资行业发展趋势 - 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形成合力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抓创投促科技成为共识 [1] - 行业逐步破解"资本寒冬"募资难题 多年困境得到缓解 [1] - 多样化创投股权退出渠道畅通 促进"投资-退出"良性循环 [1] 政策支持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近年高度重视创业投资 连续出台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 [1] - 政策引导推动行业走出低谷 呈现"驱寒还暖 开创新局"态势 [1]
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发现价值、培育价值、做大价值,创业投资要继续发挥科技创新核心引擎作用
快讯· 2025-07-25 06:24
创投行业现状 - 当前创投行业呈现局部回暖、理性修复的良好态势 [1] - 创投行业不仅是资本流动,更是时代前沿的探路者和技术浪潮的弄潮儿 [1] 创业投资的核心价值 - 创业投资应以专业眼光发现价值、以优质服务培育价值、以开放心态做大价值 [1] - 创投行业需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作用 [1] - 创投行业是创新萌芽与产业参数大树连接的关键桥梁 [1]
全方位为创投生态发展搭桥铺路
搜狐财经· 2025-07-24 22:18
广东创投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广东在全国创投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是制造业大省并诞生大量硬科技创业投资机会 [1] - 2017年广东省政府推出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二十条政策措施,完善政策体系 [1] - 广东打造多个省级投资平台,如粤科金融集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创投机构之一 [1] - 截至2024年末广东省各级政府引导基金认缴规模达4913亿元,规模与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1] 创投基金体系与市场动态 - 广东已形成涵盖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为一体的投资体系 [1] - 近两年北京及长三角地区创投机构纷纷在广东新设驻点,部分成为当地政府引导基金合作GP [2]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的作用 - 协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发展为广东创投生态圈重要部分,汇聚多方资源要素 [2] - 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推动政策落地,组织金融产业链交流活动促进资源整合 [2] - 建立创投企业与项目对接机制,在多地设办事处推动地方资源深度融合 [2] - 2024年协助企业完成87个融资项目,融资金额达32.5亿元 [2] - 协会形成"资源整合—项目对接—融资服务"闭环,现有600多家会员单位,累计服务初创企业超2300家 [2] 行业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明确 [3] - 退出渠道将更加多元化,行业生态建设日益完善 [3]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会长周恺秉—— 坚持早期投资 杭州科技创新生态渐入佳境
证券时报· 2025-07-24 18:27
杭州创新生态圈发展 - 杭州"六小龙"创新企业的爆火显著提升了外界对杭州创业企业的认可度,海外投资机构对以"六小龙"为代表的杭州创新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 [1] - 创新项目受关注度提升将增加后续融资概率,形成正向循环并激励整个市场 [1] - 民营经济是杭州的特色与优势,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占杭州地区生产总值的61.5%,私营企业数量达92.1万家,占企业总量的90.1% [1] - 杭州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有36家企业上榜,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1] 杭州创投行业特点 - 杭州创投机构规模不大但注重投早投小投科技,形成本地化投资逻辑:早期介入、重视技术、长周期陪跑 [2] - 杭州市注册的创业投资基金约3000只,认缴规模约4000亿元 [2] - 杭州投资机构重点关注三大领域: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尤其是与AI结合方向) [2] - 杭州创投机构间合作紧密,联合投资、资源共享,形成"敢于冒险,乐于投早、投小"的独特文化 [2]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生态建设 - 协会通过举办万物生长大会链接创投和创业企业资源,打造创投生态 [3] - 协会加强与海外地区(如东盟)监管机构、创投机构、创业企业的互动,开展专场交流活动 [3] - 协会设立独角兽俱乐部,对杭州独角兽企业保持两周一次的走访频率,获得会员机构认可 [3]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陈玮—— 构建贯穿“募投管退”全链条创投生态中枢
证券时报· 2025-07-24 18:25
深圳创投业发展现状 - 深圳已成为与北京、上海并列的中国三大创投重镇之一,拥有深创投、达晨财智、同创伟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企业[1] - 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备案3429只,管理规模达4103.42亿元,较2018年增长2.25倍,年化增速超20%[1] - 募资结构优化,2024年政府引导基金、社保、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出资规模达2381.06亿元,同比增长16.74%,占总投资额的59.01%[1] 行业集中度与投资领域 - 头部效应显著,前10%机构管理74%的基金规模,6只超50亿元基金总规模达686.48亿元,同比增长11.02%[1] - 投资领域集中在半导体与硬科技(占比30%)、新能源与储能(占比18%)、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占比20%),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占比14%[2] - 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领域也有市场交易案例[2] 深圳创投公会生态建设 - 深圳创投公会构建了贯穿"募投管退"全链条的创投生态中枢,汇聚200余家头部机构,管理规模占深圳全市70%以上[2] - 实施"四个100"生态战略,联结百家高成长科技企业、LP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立体化生态网络[2] - 每年召开LP大会对接100家市场化母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组织并购退出研讨会推动行业退出路径探索[2]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发展[3] - 2024年6月首批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标志着国家正引导债权资本向股权投资过渡[3] - 深圳创投公会设立跨境私募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推动国际化发展及跨境资本流动,组织会员走进中东链接全球资源[2]
湖南大学股权与创业投资研究院院长刘健钧—— 加快完善创投体制 更好支持创业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7-24 18:2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创投行业存在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税收改进难四大难题,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完全适配 [1] 募资端改进建议 - 应完善资本导入机制,鼓励发展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创投母基金,吸引高净值个人、保险资金、企业闲置资金等资本进入 [2] - 需扭转政策性创投引导基金与国有商业性母基金混同运作的局面,回归引导子基金投资早期企业的政策性定位 [2] - 应尊重保险资金与创投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允许保险资金所投资创投基金自主投资各个阶段的创业企业,并逐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2] - 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按基金组合和完整存续期"进行考核的激励与容错机制 [2] 投资端改进建议 - 创投机构应从热衷追逐拟上市项目转向注重挖掘早期项目,特别是逆周期挖掘创新型早期项目 [3] - 政策性创投引导基金应重在"引导投早",并通过引导投早自然实现引导投小投长投科技,减少人为行业限制以保障子基金自主选择空间 [3] 退出端改进建议 - 退出端的核心是推进注册制走深走实,疏通多元退出渠道,形成稳定的上市融资预期和资本退出预期 [3] - 在真正的注册制下能形成更加有效和公平的股价参照体系,使创投资本通过并购方式退出时能与对手方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 [3]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肖飞—— 全方位为创投生态发展搭桥铺路
证券时报· 2025-07-24 18:25
广东创投业发展现状 - 广东在全国创投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制造业大省,诞生了大量硬科技创业投资机会,吸引了各地资本关注 [1] - 广东创投行业活跃是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选择双重结果,2017年广东省政府提出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二十条政策措施 [1] - 广东打造多个省级投资平台,如粤科金融集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也是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科技金融集团 [1] - 广东已初步形成涵盖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为一体的投资体系 [1] - 截至2024年年末,广东省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已认缴规模4913亿元,规模、数量均排名全国第一 [1]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的作用 - 协会成立于2010年,已发展为广东创投生态圈的一部分,汇聚多方资源要素和力量 [2] - 协会搭建企业与政府间沟通桥梁,推动政策落地实施,组织金融产业链交流活动,促进信息互通与资源整合 [2] - 协会建立高效的创投企业与项目对接机制,在多地设立办事处,推动地方创投资源深度融合 [2] - 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为会员提供业务培训与交流机会,推出"企业综合融资解决方案" [2] - 2024年协会协助企业完成87个融资项目,融资金额达32.5亿元 [2] - 协会已形成"资源整合—项目对接—融资服务"闭环,现有600多家会员单位,覆盖全产业链,累计服务初创企业超2300家 [2] 行业未来展望 - 协会对创投行业未来持积极态度,将继续加强行业研讨、搭建沟通平台、研究退出机制、深化服务体系及跟踪前沿技术 [3] - 预计未来市场活跃度将持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明确,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行业生态建设日益完善 [3]
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孙宏斌—— 期待更多科创独角兽从青岛走向全国布局世界
证券时报· 2025-07-24 18:21
青岛创投风投行业发展现状 - 青岛自2019年提出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战略后,已发展成为北方乃至全国代表性的创投风投之城 [1] - 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现有会员单位90余家,管理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涵盖创投机构、银行、券商等各类行业服务机构 [1] 2025年青岛创投行业三大特征 - 市属国资带头"投早、投小、投科技":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152个项目,投资额587亿元,其中初创期、早中期企业占比超50% [1] - 集中力量引进重大项目落地:市级政府引导基金与5家银行合作,完成五大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签约,目标规模90亿元,形成"国家级基金+地方引导基金+银行系资本"全链条资本矩阵 [2] - 硬科技投资成主流:2025年上半年青岛市新增创投项目中,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占比超60% [2] 行业协会服务体系 -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帮助会员打通"募投退"全链条 [2] - 募资端:储备充实LP资源,为GP推送业务 [2] - 投资端:拥有充足项目储备,组织丰富路演活动,服务近20个政府部门 [2] - 退出端:定期拜访会员及所投项目,提供后续融资、投贷联动、政策宣讲等精准服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