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业
icon
搜索文档
程实:地缘的围墙 创新的阶梯︱实话世经
第一财经· 2025-07-27 13:40
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 - 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75年以来全球化转向区域化的重要转折点,暴露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3][4] - 地缘政治碎片化指数一个标准差的负向冲击对全球GDP的影响约为-0.4%,并在一至两年达到峰值[1][7] - 2022年俄乌冲突后地缘政治碎片化指数显著上升,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加剧[4] 地缘政治的经济影响 - 美国—欧盟板块的地缘政治溢出效应最显著,新兴经济体如东南亚、拉丁美洲被动承受更严峻冲击[1][7][8] - 制造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全球紧密相连行业受冲击最严重,农业、房地产等本地依赖型行业受影响较小[1][8] - 新兴经济体更依赖全球市场开放和跨境资本流动,面临资本外流、供应链中断等挑战[8] 创新与技术发展的作用 - 暴露于高政治风险的产业创新活动(专利数量、研发支出)显著高于其他行业,私营部门是主要驱动力量[11][12] - 中等创新强度企业对外部风险最敏感,率先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供应链去风险化[12] - 创新正溢出效应沿产业链传递,提升上下游企业整体韧性,助力新兴市场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12][14] 行业结构性分化 - 贸易壁垒和供应链中断严重限制制造业、金融业的生产和分配效率[8] - 农业、房地产等行业因依赖本地市场受国际冲击影响有限[8] - 创新活动推动高风险国家进口份额下降,其出口表现与比较优势受损[12]
港股持有比例,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3:3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近27% 领跑全球主要指数 [1][4] - 恒生指数一度触及25735.89点 创三年多来新高 [4] 公募基金港股持仓 - 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港股持仓总规模超43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合计7343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12.8% [2] - 公募港股持仓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从36.9%升至39.8% 创沪港通开通以来新高 [2] - 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市值达4379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6.5%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港股仓位从30.8%升至32.5% 再创历史新高 [2] - ETF持有港股市值从3264.1亿元提升17%至3809.3亿元 [2] - 50.97%的公募基金可投资港股市场 [3] 行业与个股配置 - 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行业:医疗保健业 金融业 [2] - 减仓较多行业:资讯科技 非必需性消费 [2] - 腾讯连续两季度成为第一大重仓股 港股标的在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占4席 [2] - 主动权益基金持有比例最高港股:腾讯控股 小米集团-W 阿里巴巴-W 中芯国际 泡泡玛特 [2] - 增持最多港股:信达生物 泡泡玛特 三生制药 京东健康 [2] 基金经理观点 - 港股市场结构性机会层出不穷 关注新消费 创新药 AI+ 出海 智能制造 大金融等板块 [4] - 中国宏观经济触底反弹势头明显 各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齐聚港股 [4] - 全球进入降息周期 港股等新兴市场将受益于全球资本再平衡 [4] - 基金二季度维持高仓位运行 调整"杠铃型"策略 以航空和互联网为主 [4]
“三驾马车”动能新韧性足 上海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解放日报· 2025-07-26 02:28
上海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 1%达26222 15亿元增速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年5%的发展目标[1]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6%达3637 29亿元占GDP近七分之一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拉动GDP增长1 7个百分点[1][2] -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4%占GDP比重达79 1%创历史新高其中金融业增长8 8%达4500 81亿元[2] 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 - 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 4%较全国高出6 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增速提高5 9个百分点[3] - 集成电路设计和平台经济是主要增长动力拼多多小红书美团京东等头部企业形成完善产业链生态[3] - 上海拥有23家中国集成电路创新百强企业大部分为设计企业AI技术推动算力需求增长[3] 工业与新质生产力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 6%增速为近两年最高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9 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6 7%[4][5]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3 9%新能源产业增长12 5%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 7%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1 3倍[5] - 工业投资增长19 8%计划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0%[5][6] 外贸与新兴产品出口 - 外贸进出口总额2 15万亿元同比增长2 4%二季度进出口1 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 2%[7]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4 4亿元占出口总值25%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占比超10%[8] - 手术机器人出口额增长3 9倍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5 5%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增长7%[8]
上海经济半年报出炉:GDP同比增长5.1%
第一财经· 2025-07-25 07:38
经济增长 - 上半年全市GDP达26222.1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0739.70亿元(占比79.1%),增速5.4%领先整体[1][10]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6%,较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2][11] - 服务业优势行业表现突出:信息传输/软件业增加值3637.29亿元(+14.6%),金融业增加值4500.81亿元(+8.8%),合计贡献超六成GDP增长[3][10] 产业结构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9.1%,其中人工智能(+12.3%)、集成电路(+11.7%)、生物医药(+4.4%)[2][12] - 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达16.0%,高于工业整体10.4个百分点,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3倍,平板电脑增长49.0%[1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6.7%,新一代信息技术(+13.9%)、新能源(+12.5%)、高端装备(+10.7%)领跑[2]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其中工业投资(+19.8%)、城市基建投资(+17.9%)表现强劲,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激增43.0%[4][1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41亿元(+1.7%),家具类(+18.8%)、家电类(+18.7%)、体育娱乐用品(+27.8%)增速显著[5][13]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高能效家电零售额增长63.9%,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3倍[6][13] 创新与贸易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37万件(+12.2%),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研发中心19家[1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月营收增长27.1%,人工智能算力相关咨询服务业营收暴增1.3倍[12]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23.6%,高于全市2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增长8.8%[14] 金融市场 - 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增长6.6%,上交所证券成交额(+28.6%)、上期所(+23.0%)、黄金交易所(+54.4%)[7] -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90万亿元(+7.5%),贷款余额12.85万亿元(+8.4%)[7]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全球航空业ETF跌超2%,可选消费ETF、区域银行ETF跌幅居前。
快讯· 2025-07-24 14:00
行业ETF表现 - 全球航空业ETF下跌2.64%至24.88美元,成交43.22万股 [1][2] - 可选消费ETF下跌1.02%至224.24美元,成交69.52万股 [1][2] - 区域银行ETF下跌0.77%至62.87美元,成交178.29万股 [1][2] - 黄金ETF-SPDR下跌0.63%至310.23美元,成交121.13万股 [2] - 能源业ETF下跌0.37%至86.49美元,成交96.68万股 [2] - 公用事业ETF下跌0.20%至84.24美元,成交162.86万股 [2] - 日常消费品ETF下跌0.10%至81.57美元,成交158.55万股 [2] - 金融业ETF上涨0.13%至53.17美元,成交410.09万股 [2] - 医疗业ETF上涨0.14%至136.46美元,成交153.36万股 [2] - 科技行业ETF上涨0.18%至260.75美元,成交55.99万股 [2] 市场整体走势 -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航空、可选消费和区域银行板块跌幅居前 [1]
对话正大集团张曙晖:中国完善供应链吸引外资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07:26
中国供应链优势与外资吸引力 - 中国构建了全方位完善的供应链,对外开放政策和巨大市场消费潜力是吸引外资的核心优势 [1] - 正大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后不断开发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并构建了从种子到冷链的全产业链 [1] 正大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 正大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外商企业,目前在中国设立企业670家,员工超8万人,2024年总营业额2080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在中国市场秉承"买全球,卖全球"理念,将东南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地的产品引入中国,同时推动中国产品出口 [1] 中泰贸易与农产品市场 - 泰国榴莲、山竹、椰子水在中国市场受欢迎,正大集团优化供应链以满足不同品种的运输需求 [2] - 中国猕猴桃、荔枝、菌菇及预制菜在泰国市场因价格优势和良好品质受到青睐 [2] - 中泰建交50周年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推动两国贸易丰富性提升 [2] 消费者需求与产品策略 - 中国消费者对个性化、高性价比、高品质及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增长 [1] - 正大集团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全球化采购满足市场需求 [1][2]
施罗德投资:亚洲深度融入环球制造业价值链 资金回流美国有困难
智通财经· 2025-07-24 06:31
宏观经济形势 - 美国通胀逐步回落但需关注关税对长远通胀的潜在影响 [1] - 欧元区通胀回落至2%但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持续下调 [1] - 环球财政政策转向扩张如美国以外地区增加国防开支及政策变化如《大而美法案》 [1] - 金融市场应对未知关税可能性新一轮关税潜在威胁可能带来滞胀压力 [2] - 前瞻经济指标如美国ISM数据显示非必要消费出现放缓 [2] - 环球中期经济前景参差尽管通胀回落且就业市场稳定 [2] 资产类别投资前景 - 亚洲股票年初至今表现优于美国因投资者更多发掘亚洲机遇 [1] - 美元偏软有利亚洲股票及区内本地货币计价债券 [1] - 公司对整体股票前景维持正面看法倾向于广泛配置重点关注美国及欧洲金融业板块 [2] - 内需趋势稳定企业盈利及良好利率环境支持投资部署 [2] - 对整体债券存续期持中性态度财赤与供应压力推高长年期债息 [2] - 对信贷市场维持中性观点估值偏高但技术基本面稳健美国信贷仍获海外投资者青睐 [2] - 继续看好黄金表现作为对抗通胀的传统避险资产需求有望维持强劲 [3] 政策与市场动态 - 亚洲深度融入环球制造业价值链资金回流至美国存在困难 [1] - 市场或过度预期美联储鸽派立场 [1] - 贸易政策波动可能带来舆论风险 [2] - 政策层面与经济基本面指标持续释出多重矛盾讯号金融市场整体前景不明朗 [3]
热点城市工资单曝光,看看多少年才能买房?
36氪· 2025-07-24 02:15
全国及区域工资水平 -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约10342 5元/月),私营单位69476元(约5789 7元/月)[2] - 东部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达143712元(约11976元/月),名义增长3 2%,中部地区最低为98090元(约8174 2元/月),名义增长1 5%[2][3] - 东北地区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名义增长率最高达2 8%,但绝对值最低为53058元[3][4] 重点城市工资排名 - 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达224608元(约18717 3元/月),私营单位106905元(约8908 8元/月)[4][6] - 深圳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174478元(约14539 8元/月)排名第二,私营单位95217元(约7934 8元/月)[4][6] - 杭州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162774元(约13564 5元/月)超过广州的159312元(约13276元/月),私营单位92054元(约7671 2元/月)显著高于广州的82907元(约6908 9元/月)[5][6] 行业薪资表现 - 全国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最高达238966元(约19913 8元/月),金融业次之为201883元(约16823 6元/月)[7][8] - 私营单位金融业平均工资135339元(约11278 3元/月)居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3193元(约10266 1元/月)排名第二[8] - 北京金融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420195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40678元,卫生和社会工作275411元[11][12] 城市房价收入比 - 上海房价收入比高达30,主要因新房成交均价同比上涨15%至76991元/平方米[14][16] - 北京房价收入比22 7,深圳16 7,广州13 6[15][16] - 长沙房价收入比最低为8,人均可支配收入69658元,长春和青岛分别为9 1和9 5[15][16]
广东企业数据资产“变现”再添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11
数据资产化 - 广东企业联合会推出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认证培训服务 标志着广东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1] - 数据要素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 认证服务重点解决数据确权、估值、流通等环节痛点问题 [1] - 认证体系将帮助企业将"沉睡"数据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资产 [1] 认证体系特点 - 认证体系参照国际标准 结合广东产业特点 提供从数据采集到分析应用的全链条管理方案 [3] -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试点背景下的安全合规管理要求 [3] - 同步推出合规管理体系和创新管理体系认证 形成"三位一体"协同效应 [3] 行业影响 - 2024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万亿元 但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3] - 认证培训将率先在制造业、金融业等数据密集型行业试点 [3] - 体系将帮助广东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数据资产管理流程 [3] 未来发展 - 下一步将探索建立数据资产评价体系 为企业数据要素入表、质押融资等创新业务提供支撑 [3] -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提升广东企业在数据要素市场的竞争力 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4] - 激活数据资产价值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 [4]
“三稳”撑起北京经济半年报,下一步实施消费提振等六大专项行动
新京报· 2025-07-22 13:08
在经营主体增长稳方面,北京民营企业数量超过95%,吸纳就业超过60%,占全市GDP比重约1/3。为更 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北京市建立了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组织协调机制,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座谈 会,今年已办理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1万余个。外资企业是北京经济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月新设 外资企业961家,增速31.1%。目前,北京全市非现场检查占比提升至67.9%,"无事不扰"企业达23.1万 家。上半年,新设企业近15万家、同比增长约二成,新设数量达历史同期峰值。 发布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力争"无事不扰"企业突破50万户 7月22日,记者在北京市发改委举行的上半年首都经济形势解读和民生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 获悉,北京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态势稳、动能足、保障实",全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 期,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具体表现为,上半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 5.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完成年度预算的53.9%、超时间进度 3.9个百分点。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鑫在解读中指出,北京经济大盘稳固,整体来看,主要来自主导产业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