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深度/曹操出行】科技重塑共享出行,打造服务口碑最好品牌
网约车市场趋势 - 中国网约车市场正从资本补贴转向自动驾驶规模化与人车关系制度重构 转型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近万亿元 [2] - 聚合平台模式崛起 占据约25%-30%订单份额 抽佣比例逐步政策化 为二线平台带来结构性机会 [2][53] - Robotaxi成为破局关键 L4级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使事故率较人类驾驶员降低超80% 硬件BOM成本从百万级降至30万元区间 [2][74][78] 曹操出行业务表现 - 2025H1月活司机达54.4万人 同比+53.5% 月活用户达0.38亿人 同比+57.4% 订单量达3.8亿单 同比+49.0% [3][95] - 定制车车队规模达3.7万辆居行业首位 定制车GTV占比从2022年5.3%提升至2024年25.1% [3][108] - 2024年营业收入146.6亿元 同比+37.4% 2022-2024年CAGR达38.6% 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5H1的8.4% [24][29] 技术研发与集团协同 - 吉利与Waymo联合推出极氪RT 2025年启动量产交付 公司上线"曹操智行"基于SEA浩瀚架构的领克Z10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4][116] - 吉利集团整合极氪 吉利研究院 迈驰智行及smart智驾团队成立千里智驾 团队规模近3000人 覆盖智能驾驶全链条研发 [4][116][117] - 公司依托吉利集团全产业链赋能 向"整车制造+运营服务+技术研发"一体化Robotaxi平台进化 [4][11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6.7/262.4/323.7亿元 同比增速41.0%/26.9%/23.4% [121][122] - 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S分别为22.4/15.0/7.1倍 公司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1.9/1.5/1.2倍 [124][125] - 基于网约车业务稳步发展和Robotaxi业务空间广阔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24]
曹操出行(02643.HK):科技重塑共享出行 打造服务口碑最好品牌
格隆汇· 2025-09-06 01:57
行业趋势 - 网约车市场正从资本补贴转向自动驾驶规模化和人车关系制度重构 当前核心矛盾是自动驾驶规模化与人车关系制度重构 [1] - 聚合平台模式崛起整合运力 占据约25%-30%订单份额 抽佣比例逐步政策化 为二线平台带来结构性机会 [1] - 预计2030年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近万亿元 聚合平台与多地"非一车一平台"政策为其他玩家创造空间 [1] - Robotaxi凭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突破成为破局关键 Waymo等领军企业事故率较人类驾驶员降低超80% [1] - 硬件成本持续下探 BOM从百万级降至30万元区间 单位经济模型转正可期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 [1] 公司运营 - 2025H1月活司机增至54.4万人 同比+53.5% 月活用户同比+57.4%至0.38亿人 订单量同比+49.0%至3.8亿单 [2] - 平台司机单位收入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驱动运力规模快速扩张 [1] - 通过轻资产模式加速下沉市场渗透 长期有望通过高线城市GTV占比提升改善毛利率 [2] - 2025H1定制车车队规模达3.7万辆位居行业首位 通过优化空间和智能功能提升出行舒适性 打造标准化体验 [2] - 会员体系与APP应用逐步完善 有望降低获客成本 增强盈利能力和平台壁垒 [2] 技术布局 - 吉利与Waymo联合推出极氪RT 2025年启动量产交付 凸显高端整车智造实力 [3] - 2025年上线"曹操智行" 基于SEA浩瀚架构的领克Z10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3] - 计划2026年推出完全定制车型 实现成本与体验的平衡 [3] - 吉利集团2025年8月整合极氪/吉利研究院/迈驰智行/smart智驾团队成立千里智驾 集中资源提升研发效率 [3] - 依托吉利集团全产业链赋能 向"整车制造+运营服务+技术研发"一体化Robotaxi平台进化 [3]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6.7亿元/262.4亿元/323.7亿元 [4] - 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S分别为22.4倍/15.0倍/7.1倍 公司对应PS分别为1.9倍/1.5倍/1.2倍 [4]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曹操出行将打造全球领先科技出行平台
齐鲁晚报· 2025-09-05 11:39
公司业务布局 - 吉利控股集团已在海南布局新能源商用汽车和智慧出行产业 [1] - 曹操出行作为集团智能共享通行生态战略平台 已在海口等六座城市开启运营 [1][6] - 曹操出行被定位为Robotaxi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科技出行平台 [1]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2月28日正式推出"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构建国内首个深度耦合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运营的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 [6] - 自2025年4月起开始部署新一代Robotaxi车型 基于吉利最新冗余架构设计 [6] - 深度融合自动派单、远程安全保障、出行舱服务及资产数字化管理等能力 [6] - 与吉利及合作伙伴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包括预装专属组件和应用程序的定制车 [6] - 截至6月30日在苏州和杭州累计完成超过1.5万公里自动驾驶测试 [6] 战略合作与技术赋能 - 7月与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达成战略合作 借助"吉利星座"在轨卫星赋能自动驾驶 [6] - 通过航天科技实现服务车辆"永远在线 永不失联" 为Robotaxi规模化运营奠定安全基础 [6] 市场前景与行业地位 - 东吴证券等机构预测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元 [7] - 公司凭借与吉利控股深度协同及十年网约车运营经验 已构筑难以复制的生态护城河 [7] - 有望率先实现Robotaxi规模化落地运营 为全球出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 [7] 资本市场表现 - 今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科技出行平台 [7] - 上市后备受资本市场认可 已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7] - 市场普遍预期公司将于9月8日纳入港股通 进一步拓宽投资者基础并吸引内地增量资金 [7]
多地叫停网约车一口价特惠订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10
行业监管动态 - 西安等多地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及特惠价等低价营销行为 严禁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 [1] - 广东清远 河南开封 江西鹰潭等地相继出台类似政策 禁止平台以一口价模式强制司机接单 [1] - 多地监管部门对平台培训记录造假 违规向无证车辆派单等行为进行执法整治 滴滴出行和曹操出行西安分公司因违反《安全生产法》被立案处罚 [8] 平台运营数据 - 滴滴出行第二季度总交易额达1096亿元 同比增长15.9% 中国出行业务交易额825亿元 同比增长12.2% [10] - 滴滴国内订单量同比增长12.4%至33.76亿单 国际业务订单增长24.9% 调整后EBITA盈利25亿元 [10] - 曹操出行上半年营收94.56亿元 同比增长53.5% [10] - 滴滴出行和T3出行将抽成上限降低至27% 曹操出行抽成上限降至22.5% [9] 司机运营状况 - 河南郑州网约车单车日均营运时长约9.5小时 最长可达15小时 日均订单量约14单 毛收入约210元 部分从业人员月净收入不足4000元 [5] - 海口全职网约车驾驶员日均上线时间约13小时 扣除平台抽成后日均营运流水处于200元至290元区间 [6] - 司机反映平台抽佣比例持续走高 早期月入过万很常见 现在实际收入不增反降 [5] - 司机遭遇疑似阴阳订单 拼车乘客共支付24.7元 司机基本收入仅12.83元 抽佣比例超50% [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乘客通过参与平台跨界营销活动 单次通勤成本可降低逾30% [4] - 低价模式普及重塑用户价格预期 乘客难以接受动态计价或传统出租车标准定价 [4] - 30公里内通勤花费叠加平台补贴后低于自驾油费 [4] 行业结构变化 - 西安市下架营转非燃油车6426辆 第二批将下架3655辆 累计下架超10000辆违规网约车 [9] - 妥妥E行平台因擅自接入无证车辆并违规派单 未上传订单数据至政府监管平台 被行政处罚并全行业曝光通报 [9] - 行业竞争从粗放价格战转向精细化服务 需解决算法黑箱和议价能力失衡问题 [11]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曹操出行将作为Robotaxi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 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出行平台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0:49
公司业务布局 - 吉利控股集团已在海南布局新能源商用汽车和智慧出行产业 [1] - 曹操出行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智能共享通行生态的战略平台 已在海口等六座城市开启运营 [1] - 曹操出行将作为Robotaxi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 目标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出行平台 [1]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曹操出行于2025年4月开始部署新一代Robotaxi车型 基于吉利最新冗余架构设计 [2] - 公司构建国内首个深度耦合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运营的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 [1] - 截至6月30日 在苏州和杭州累计完成超过1.5万公里自动驾驶测试 [2] - 与时空道宇达成战略合作 借助"吉利星座"在轨卫星赋能自动驾驶 实现服务车辆"永远在线 永不失联" [2] 资本市场表现 - 曹操出行于今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的科技出行平台 [3] - 公司已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预计9月8日纳入港股通 [3] 行业前景与竞争优势 - 东吴证券等多家机构预测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元 [2] - 公司具备与特斯拉类似的"制造+智驾+运营"全链条能力 为国内唯一具备此能力的出行企业 [1] - 凭借与吉利控股深度协同及十年网约车运营经验 已构筑难以复制的生态护城河 [2]
东吴证券:给予曹操出行(2643.HK)“买入”评级,有望凭借Robotaxi弯道超车
格隆汇· 2025-09-05 10:14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曹操出行为国内稀缺的整车、运营、技术一体化Robotaxi平台 依托吉利整车制造能力、千里智驾技术赋能以及丰富的运营经验 [1] - 公司已成功构建国内首个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 首批车辆选用基于SEA浩瀚架构的领克Z10 在苏州、杭州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 [1]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的科技出行平台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网约车市场正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智能转型 核心矛盾转向自动驾驶技术与人车关系的制度重构 [1] - Robotaxi凭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硬件成本持续下降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技术商业化加速落地 [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206.7亿元、262.4亿元、323.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41.0%、26.9%、23.4% [2] - 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1.9倍、1.5倍、1.2倍(截至2025年9月4日) [2]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2.7亿元、8.9亿元 预计2027年转正 [2] 市场地位与催化剂 - 公司获恒指公司选定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预计9月8日正式纳入港股通 有望吸引内地增量资金 [2] - 东吴证券基于网约车业务稳步发展和Robotaxi业务空间广阔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多地叫停一口价特惠订单 网约车如何反“内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9:04
当多地对网约车一口价订单相继出手调控,一场围绕平台竞争秩序与劳动者权益的深层博弈,正浮出水 面。 8月底,一份由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的通知》在网络上广泛传 播,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随后,该市交通运输局等多个部门对外确认文件属实,并表示正逐步推进落实,督促各平台企业严格执 行。 《通知》明确提出,自8月19日零时起,全市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价"等低价营销行为,严禁任何形 式的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广东清远、河南开封、江西鹰潭等多地也相继出台类似政策,禁止平台以一 口价模式强制司机接单,试图从定价机制上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蔓延。 低价策略曾是平台抢占市场的利器,但其长期施行也衍生出诸多争议,甚至悄然构筑起一个吞噬行业健 康生态的"黑洞"。一方面,它不断挤压司机的利润空间和工作条件;另一方面,服务质量与安全监管隐 忧渐显。如何在其中求一个平衡? 行业恶性循环的推手? 上班族杨悦向21世纪经济报道展示了她的"出行成本优化方案":通过精准参与平台跨界营销活动,比如 将目的地设定为合作商户肯德基等地,单次通勤成本可降低逾30%。 此外,她还会灵活运用闲时优惠券避开 ...
多地叫停一口价特惠订单,网约车如何反“内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9:01
多地政策调整 - 西安自8月19日起全面暂停一口价及特惠价等低价营销行为 严禁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 [1] - 广东清远 河南开封 江西鹰潭等地相继出台类似政策 禁止平台以一口价模式强制司机接单 [1] - 西安下架违规网约车10000余辆 包括首批6426辆及第二批3655辆营转非车辆 [5] 平台抽佣与收入状况 - 滴滴出行和T3出行将抽成上限降低至27% 曹操出行抽成上限降至22.5% [5] - 河南郑州网约车单车日均毛收入约210元 部分从业人员月净收入不足4000元 [4] - 海口全职驾驶员日均上线时间约13小时 扣除抽成后日均营运流水为200-290元 [4] 司机收入与工作条件 - 司机反映平台抽佣比例持续走高 早期月入过万现收入不增反降 [3] - 福建司机遭遇疑似阴阳订单 拼车乘客支付24.7元司机仅得12.83元 抽佣超50% [3] - 司机提高收入主要依靠延长出车时间 西安司机称政策后收入略有提升但相差不大 [2] 乘客行为变化 - 乘客通过跨界营销活动使单次通勤成本降低逾30% [1] - 低价模式普及重塑用户价格预期 难以接受动态计价或传统出租车定价 [2] - 30公里内通勤花费低于自驾油费 闲时优惠券和顺风车服务进一步降低成本 [2] 平台业绩表现 - 滴滴一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突破千亿 净利润同比大幅上涨 [7] - 滴滴二季度总交易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15.9% 中国出行业务GTV为825亿元增长12.2% [7] - 国内订单量同比增长12.4%至33.76亿单 调整后EBITA盈利25亿元 [7] - 曹操出行上半年营收94.56亿元 同比增长53.5% [8] 行业监管与整治 - 西安对滴滴和曹操出行未如实记录培训记录的行为立案处罚 [5] - 妥妥E行因接入无证车辆违规派单且未上传数据被行政处罚并通报 [5] - 多地要求平台停止低价竞争 禁止通过一口价或低于成本价方式变相强制司机接单 [6] 行业生态问题 - 低价策略挤压司机利润空间和工作条件 引发服务质量与安全监管隐忧 [1] - 司机在平台生态中缺乏议价权和选择权 面临订单分流效应挑战 [6] - 行业需解决算法黑箱和议价能力失衡问题 可通过公开定价规则及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实现 [8]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曹操出行将作为Robotaxi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出行平台-财经-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06:29
公司业务布局 - 吉利控股集团已在海南布局新能源商用汽车和智慧出行产业 [1] - 曹操出行在海口等六座城市开启运营 未来将作为Robotaxi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 [1]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 曹操出行2月28日正式推出"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构建国内首个深度耦合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运营的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 [3] - 公司自2025年4月起开始部署新一代Robotaxi 基于吉利最新冗余架构设计 [3] - 截至6月30日 在苏州和杭州累计完成超过1.5万公里自动驾驶测试 [3] - 7月与时空道宇达成战略合作 借助"吉利星座"在轨卫星赋能自动驾驶 实现服务车辆"永远在线 永不失联" [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曹操出行是国内唯一具备类似特斯拉"制造+智驾+运营"全链条能力的出行企业 [3] - 公司凭借与吉利控股集团的深度协同及十年网约车运营经验 已构筑难以复制的生态护城河 [4] - 东吴证券等多家机构预测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元 [4] 资本市场表现 - 曹操出行今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是港股市场最大的科技出行平台 [4] - 上市后已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市场普遍预期将于9月8日纳入港股通 [4]
网约车司机抢单出“阴招”,自制“作弊神器”稳接机场高价单
新京报· 2025-09-05 05:29
作弊程序运作机制 - 作弊程序通过修改手机系统定位使司机无需实际到达机场等区域即可显示长时间等单状态[1] - 程序可随意设置定位至所需区域并显示为暂时无法接单状态以累积等单时长[1] - 等单时长累积满后司机实际前往区域即可轻松接单[1] 案件查处细节 - 三名嫌疑人通过二手手机写入作弊程序以1800-2000元价格出售[2] - 嫌疑人通过自媒体平台引流贩卖 非法获利8万余元[1][2] - 三人因涉嫌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 平台技术应对 - 网约车平台以停留等单时间长短作为部分区域派单主要参考因素[1] - 平台对涉及作弊的司机账号按规则进行管控并修复相关问题[2] - 平台配合警方调查侦办以维护正常运营秩序[2] 行业影响层面 - 作弊行为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秩序和司机接单公平性[1] - 使用作弊软件损害行业公平竞争并扰乱市场秩序[2] - 监管部门与平台加强协作维护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