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哈萨克斯坦CTS公司到访众合科技 推进阿斯塔纳轻轨项目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8-19 12:04
项目合作进展 - 哈萨克斯坦CTS公司副主席阿格巴耶夫一行到访众合科技 双方围绕项目技术方案 调试任务及开通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1] - 双方就加速推进阿斯塔纳轻轨项目建设 确保关键工期节点目标等事项达成共识 [1] 项目战略意义 - 阿斯塔纳轻轨项目被定位为缓解城市拥堵 升级交通体系的关键工程 [1] -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市民出行便利性 [1] 技术能力认可 - 哈萨克斯坦方面希望众合科技利用丰富的信号系统建设经验助力项目早日建成通车 [1]
制度为基 创新为要 协同为魂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9 06:33
湖北省质量强链战略实施成效 - 5年累计实施155个省级质量提升项目 省级投入近3000万元 撬动地方配套超3500万元 服务企业6.52万家 解决质量问题3.96万个 助力企业降本增收超400亿元 [1] - 2023年光电子信息产业链营收突破8470亿元 核心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超25% [2] -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从2020年92.65%提升至2024年94.33% 质量竞争力指数从84.41升至88.4 [9] 制度体系建设 - 构建"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省领导任链长统筹协调 龙头企业引领质量协同 创新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2] - 2024年通过《湖北省质量促进条例》 成为全国第3个以立法规范产业链质量提升的省份 [3] - 编制质量提升项目工作指引和效益测算指引 发布两项省级地方标准 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3] 资金与技术支持 - "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投入近3000万元 武汉市为光电子产业配套500万元 襄阳市投入300万元支持智能轨道交通 宜昌市安排200万元扶持生物医药 [4]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240个 服务窗口446个 服务企业3.7万家次 节约费用3.26亿元 [4] - "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平台入驻机构270家 注册用户8159个 完成订单2.34万笔 [4] 产业协同发展案例 - 光电子产业主导制定《5G光传输系统用多芯光纤阵列》国际标准 打破日本垄断 相关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5% [7] - 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28% 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2024年同比增长35% [8] - 襄阳智能轨道交通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8% 出口20余个国家和地区 [8] 创新要素保障 - 推出"鄂质贷"融资增信制度 累计放款234.7亿元 惠及4378家企业 中小微企业占比94.36% [5] - 全国首开质量管理专业自学考试 首批921名考生通过率超80% [5] - 光电子产业聚集院士24名 企业1.7万余家 高新技术企业5200家 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4家 [7]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部分车站定名,新建龙泽站沿用“龙泽”站名
新京报· 2025-08-19 04:44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概况 - 工程将原有13号线拆分为A、B两条线路,其中13A线已正式命名为地铁18号线 [1] - 工程途经西城、海淀、昌平、朝阳和东城五区,东北旺站至天通苑东站区间力争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1] - 工程是国内首条大型"新建+改造"地铁工程,也是国内最大规模既有线改造工程 [2] 工程规模与技术特点 - 新建线路29公里,新建车站18座,改造车站5座,建成后两线总长63.6公里,车站共33座 [2] - 在16号线和17号线之间搭建"X"形东西横向线,形成两条具备互联互通条件的线路,预留跨线运营条件 [2] - 年底计划开通的东北旺站至天通苑东站段全长17.1公里,设车站9座(含4座换乘站),采用6B车辆,设计时速80公里 [3] 车站命名调整情况 - 11座新建和改建车站名称确定,其中龙泽站沿用老站名 [1] - "软件园站"改为"上地软件园站","龙域站"改为"北郊农场桥站" [1][2] - 现龙泽站将停用,新建车站位于现车站东侧约110米处 [8] 重点车站位置信息 - 上地软件园站位于海淀区马连洼街道与上地街道交界处,因中关村软件园得名 [5] - 北郊农场桥站位于昌平区回龙观街道,因周边北郊农场桥得名 [8] - 东北旺站位于海淀区上地街道和西北旺镇交界处,后厂村路和上地西路交叉口西侧 [7] 工程社会效益 - 将串联既有13号线西段、上地软件园、回龙观、天通苑及13号线东段,改善城市东北部、西北部换乘关系 [3] - 重点服务海淀区后厂村区域及昌平区天通苑、回龙观区域,与8号线、17号线等实现换乘 [3] - 提升北京北部大型居住组团内部轨网密度,为市民提供更快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3]
通业科技拟收购思凌科半导体100%股权 布局电网通信芯片领域
巨潮资讯· 2025-08-19 02:01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北京思凌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思凌科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1] - 交易采用"现金收购+股权转让"的双轨模式,控股股东谢玮、徐建英及其一致行动人天津英伟达拟向思凌科原股东黄强及其持股平台转让公司10%股份 [1] - 交易各方已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但最终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尚需履行必要的内外部决策和审批程序 [2] 交易结构特点 - 创新的交易结构实现对标的公司的全资控股,同时通过股权绑定将标的公司核心团队与上市公司利益深度绑定 [1] - 由于交易对方黄强将持有上市公司10%股份,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2] 标的公司业务 - 思凌科半导体主营业务为电网通信芯片及模块,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等大型央企 [1] - 公司在电力载波通信芯片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产品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1] 战略意义 - 本次收购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1] - 思凌科的芯片到应用端的网络通讯技术将显著提升公司在智能网络控制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 [1] - 公司可将思凌科的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电网系统,实现技术协同和市场拓展 [1] - 半导体与轨道交通的结合将为公司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1]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28
评级结果 - 主体信用等级获AAA评级 [1] - 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保持稳定 [2] 区域经济背景 -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战略地位重要 [1] - 武汉市经济财政实力强劲 [1] - 武汉市政府潜在支持能力极强 [1] 公司地位与股权 - 公司是武汉市唯一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主体 [1] - 武汉市国资委持股100%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 - 初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多次增资至129.65亿元 [1] 业务竞争力 - 在轨道交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区域重要性强且获政府大力支持 [1] - 主营业务具有垄断性特征 [1] 发展前景 -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推进使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1] - 公司将继续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 [1] 潜在关注点 - 债务规模持续扩张 [1] - 面临一定资本支出压力 [1] - 地铁沿线资源开发易受土地市场行情及宏观调控政策影响 [1]
布局前沿赛道 研发创新显效 北交所公司首批半年报可圈可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17:59
北交所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表现 - 截至8月17日,北交所25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18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 锦波生物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2亿元,为已披露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 [1][2] - 民士达、建邦科技、邦德股份、星昊医药归母净利润均超4000万元 [2] - 宏裕包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7.37%,成为"预增王" [1][4] - 卓兆点胶、颖泰生物、海能技术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2][3] 技术研发与创新驱动 - 民士达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品YT510W增速超40%,产品进入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等高端项目 [3] - 并行科技超算云服务收入达4.42亿元,占比96.51%,与阿里云合作共建国产算力中心 [3] - 海能技术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15%,年均复合增长率20.85%,布局鸿蒙系统仪器操控及大模型智能运营 [3] - 同惠电子拥有授权专利83项,逐步打破海外企业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垄断 [3][4] 前沿赛道布局与智能化升级 - 宏裕包材智能工厂二期项目试运行,引入智能化设备推动生产流程自动化 [4] - 铁大科技战略投资狗熊机器人有限公司,切入自动驾驶赛道 [4] - 雷神科技"电竞+信创"双轮驱动,信创业务入围中粮集团、中石油等采购项目 [4] 海外市场拓展与全球化战略 - 同心传动海外收入增长70.96%,毛利率提升2.27个百分点,凭借液压锻造技术融入全球供应链 [5] - 颖泰生物北京GLP实验室(中国首家OECD认证农药实验室)推动国际合规经营,竞争模式转向高质量 [5] 机构投资者认可与分红回馈 - 民士达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超20%,景顺长城基金增持245.14万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5] - 锦波生物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总派发金额1.15亿元 [1][6] - 明阳科技预计派发现金红利约3000万元 [1][6]
铁大科技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合同、营收、利润创新高
全景网· 2025-08-15 03:08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6.2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8.63万元,同比增长53.68% [1] - 基本每股收益0.174元/股,同比增长53.71% [1] 业务构成 - 主要收入来源为设备监测类产品和电务器材类产品 [1] - 设备监测类产品营业收入与毛利率增长,营业成本减少 [1] - 设备监测类产品销售合同占比提升,履约合同增加且成本控制有效 [1]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327.1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0.99%,同比增长6.72% [2] - 参与国家铁路局组织的《防雷分线柜》等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2] 战略投资 - 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沪通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至狗熊机器人有限公司 [2] - 其中3000万元受让30%股权,3000万元增资获得1000万元实收资本 [2] - 交易完成后持有狗熊机器人37.69%股权 [2] 行业定位 - 专注于轨道交通通信信号领域,具备30余年科技成果产业化经验 [2] - 主营业务涵盖设备监测系统、雷电防护系统、LED信号机系统及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四大类产品 [2] - 定位为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检测与智能运维领域重要设备供应商与服务提供商 [2]
某轨交集团意向收购融资租赁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14 16:33
宁波轨交收购融资租赁公司意向 - 宁波市轨道永盈供应链有限公司发布收购融资租赁公司意向征集 具体条件包括公司须在宁波市金融办公布的最新融资租赁公司名录内 具有出售意向且已无实质经营 债权债务关系简单明了 [1] - 宁波市轨道永盈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 注册资本2亿元 主营水泥 钢材等大宗物资和轨道交通专用设备销售业务 [1] - 宁波轨交2024年年报显示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加长期应付款约120亿元 融资租赁负债估计在100亿元以上 [1] 收购动机与行业影响 - 收购融资租赁公司有利于宁波轨交增加合并范围内利润并减少成本 在金融机构面前具有大甲方优势 不愁融资 [1] - 天津轨交 北京轨交等已有自己的租赁公司 关键看是否开展市场化业务 [1] - 对现有租赁公司构成利空 优质项目将优先给宁波轨交自己的租赁公司 可能对现有合作租赁公司业务造成冲击 [2] 宁波轨交现有融资情况 - 宁波轨交与多家租赁公司开展合作 以大金租为主 [2] - 主要合作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宁波江东支行29笔 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28笔 国家开发银行25笔 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市分行23笔 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22笔 [4] - 债券融资包括25甬轨01 25角轨02 角轨YK01 17宁波轨交MTN001 18宁波轨交MTN001等 [4]
北京202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800亿 城轨投资占比近四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8-14 16:09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2024年北京市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3 7亿元 同比增长6 2% [1] - 轨道交通及相关配套投资额332 4亿元 同比下降4 0% 占比39 9% 较前一年下降4 2个百分点 [1] - 公路 城市道路及区级投资422 5亿元 同比增长16 7% 占比50 7% 较前一年上升4 6个百分点 [1] - 轨道交通投资占比连续第二年下滑 行业人士预计未来将呈整体下降趋势 [1] 城市客运量数据 - 2024年北京城市客运总量73 47亿人次 同比增长4 2% [2] - 轨道交通客运量36 22亿人次 占比49 30% 同比增长4 9% [2] - 市郊铁路客运量258 3万人次 占比0 04% 同比增长13 3% [2] - 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3 2亿人次 占比31 58% 同比增长1 3% [2] - 出租客运量2 58亿人次 占比3 51% 同比增长19 4% [2] - 共享单车骑行量11 44亿人次 占比15 57% 同比增长5 1% [2] 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879公里 居全国首位 [1] - 全网工作日日均进站量617 4万人次 换乘量501 3万人次 [2] - 客运强度前三线路为2号线 10号线和5号线 [2] - 常规限流车站4座(天通苑北站 天通苑站 双井站 沙河站) 早高峰实施限流 [2] 交通运行效率 - 2024年中心城区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6 08 同比下降3 8% [3] - 中度及以上拥堵天数241天 同比减少12天 [3]
北京轨道交通R4线一期北段拟进一步北延,有望衔接15号线
新京报· 2025-08-14 07:39
北京轨道交通R4线一期北段规划进展 - R4线一期北段工程已通过环评并计划2029年底建成 线路全长21.3公里(地下段13.6公里/地上段7.7公里) 最高时速120公里/小时 设5座车站(4地下/1高架) 含2座换乘站[1][4] - 线路南起朝阳区管庄路西口站(换乘3号线) 北至顺义区燕京桥站 途经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站(可换乘机场线/S6线/城际铁路联络线) 车辆基地位于顺义区仁和镇[4] - 客流预测显示初期(2032年)日均15.1万人次 近期(2039年)30.3万人次(线路延至38公里) 远期(2054年)72.6万人次(线路延至120公里)[4][5] R4线北延规划研究 - 北京市启动R4线一期北段北延项目规划研究 拟延伸至15号线顺义站(距燕京桥站1.5公里) 研究内容包括延伸必要性/线站位方案/客流预测等7方面[1][6] - 15号线顺义站已预留换乘条件(地下三层结构) 根据顺义分区规划 该区域处于"宜居宜业发展轴"与"创新创业发展轴"交汇点[6][7] - 延伸规划将连接顺义马坡组团和牛栏山组团 强化国际空港新城与多组团联系[6] 线路战略定位 - R4线定位为斜向穿城地铁快线 是北京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重点项目 旨在提升国家级客运枢纽保障能力[2] - 2025年北京市在建轨道交通达10条(段)共177.4公里 R4线一期北段列入新开工项目[2] - 建成后将提升朝阳东北部/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顺义新城交通服务 引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