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希玛医疗(03309)9月15日斥资39.29万港元回购2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9:31
公司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斥资39.29万港元回购20万股[1]
《2025AI+医疗产业应用图谱》首场调研座谈会圆满举行
第一财经· 2025-09-15 05:31
2025年9月12日下午,《2025AI+医疗产业应用图谱》调研座谈会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高新顺利召开。本次座谈会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人工智能 研究院、第一财经等单位联合组织,旨在深入调研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图谱编制提供一线洞察与实践参考。 Tof 国际 图 群 可 商品可 国际官网 ,300 e in the 会议期间,多位来自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企业代表围绕AI医疗的技术创新、场景落地、生态协同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会嘉宾分享了在临床辅 助诊断、健康管理、医学影像、药物研发等场景中AI技术的应用实践,并就当前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数据合规使用、算力成本优化、复 合型人才培养等挑战。 会议指出,推动AI与医疗产业的深度融合,需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协同,构建开放、安全、可持续的创新生态。各方共识认为,未来应加速推动技术标准制 定、临床价值验证与商业模式探索,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医疗创新高地。 本次调研座谈会为《2025AI+医疗产业应用图谱》的编撰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与方向建议。项目组表示,将充分吸纳本次会议成果,持续开展多维度调 研,推动图谱成为引领行业 ...
高盛精选两大潜力股:AI营销平台Braze(BRZE.US)与医疗科技Carlsmed(CARL.US)获“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1:33
宏观市场展望 - 股市从4月急剧下跌中强劲复苏并创历史新高 标普500指数年内迄今上涨11%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3.5% [1] - 预期美联储今年降息三次 美国经济避免衰退并在2026年重新加速至趋势增长水平 [1] - 历史上经济增长持续且避免衰退的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标普500指数通常产生正回报 预计标普500指数年底上涨2% 2026年中上涨6% [1] Braze(BRZE US)业务概况 - 提供针对多渠道营销优化的客户互动云端平台 优先关注对话而非销售 为目标受众提供从信息获取到舒适购买的清晰路径 [2] - 平台由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赋能 整合广泛来源信息 将销售漏斗转化为信息之旅 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的跨渠道消息传递促进销售 [2] - 运用AI技术创建相关信息形成个性化内容和推荐 AI自动化大部分流程以更快响应客户需求 平台每日触达74亿活跃用户 去年处理超过3.9万亿条消息 [2] Braze财务表现与前景 - 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美元 同比增长24% 较预期高出850万美元 非GAAP每股收益15美分较预期高出12美分 [3] - 客户在三年消化期后更愿意升级营销技术栈 净收入保留率机械性稳定 销售与营销针对性改进降低采用障碍并提升参与度 [3] - 获得买入评级 52美元目标价意味未来一年73%上涨潜力 约2422家企业客户包括Chime Canva和TurboTax等知名品牌 [2][3] Carlsmed(CARL US)业务特点 - 医疗科技公司专注于通过AI个性化脊柱手术 降低手术成本同时改善患者医疗效果 聚焦脊柱融合手术 [4] - aprevo平台支持AI驱动的手术规划 通过精确可视化改善对齐并优化患者适配度 支持广泛脊柱手术包括各种手术技术和入路解决方案 [4] - 7月22日IPO定价每股15美元发行670万股 从首次发行中筹集约1.005亿美元总收益 新股票代码CARL于7月23日开始交易 [4] Carlsmed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121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99% 指引全年营收4550万至4750万美元 [5] - 关键增长驱动包括销售团队和商业扩张 预测2025-2028年销售与营销支出增长29% 2026年颈椎适应症推出将手术池扩大85% [5] - 差异化技术地位和轻资产商业模式带来估值上行空间 获得买入评级 19美元目标价意味一年40%涨幅 [5]
美联储利率决议本周重磅来袭,腾讯申请300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1:21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12日恒生指数上涨1.16%至26388.16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71%至5989.27点 国企指数上涨1.13%至9364.94点 [1] - 当周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82% 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5.31% 国企指数累计上涨3.4% [1] - 医药股显著回升 AI概念股表现活跃 百度集团涨超8% 阿里巴巴涨近5.5% 快手涨超2.5% 腾讯控股涨超2% [1] 资金流向 - 9月12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73.31亿港元 当周合计净买入608.22亿港元 [2]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0728.8亿港元 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额 [2] - 港交所数据显示9月12日总沽空金额328.27亿港元 阿里巴巴沽空56.02亿港元 腾讯控股沽空27.25亿港元 百度集团沽空20.62亿港元 [5] 全球市场联动 - 隔夜美股纳指上涨0.44%续创历史新高 道指下跌0.59% 标普500指数下跌0.05% [3] - 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上涨1.14% 特斯拉涨超7% 苹果涨逾1%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当周累计上涨5.5% 中概股涨跌互现 [3] 重大事件预期 -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降息概率达100% 其中降息25BP概率96.4% 降息50BP概率3.6% [4] - 腾讯控股申请300亿美元全球中期票据计划 将于2025年9月16日生效 仅向专业投资者发行 [4] 投资策略方向 - 银河证券建议关注业绩增速较高但估值处于中低水平的可选消费与医疗保健板块 [6] - 政策利好驱动的AI产业链 "反内卷"行业及消费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6] - 高分红金融板块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可提供稳定回报 [6] 主题投资工具 - 港股消费ETF(513230)覆盖电商与新消费稀缺赛道 [7]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囊括中国核心AI资产与科技龙头 [7]
专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纵深推进“双循环”战略,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证券时报· 2025-09-15 00:26
双循环战略纵深推进 - 双循环战略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已成为经济战略转型核心方向 对内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 对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外循环面临不确定性 [1] - 双循环面临难题本质是微观机制不畅 破解之道在于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让民营企业有信心、有能力、有空间 才能打通内需梗阻、突破外部挑战 [1] 民营经济对内需和就业的作用 - 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率长期偏低、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突出矛盾 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发展信心不足 导致就业承压、收入预期不稳 最终抑制消费能力 [3] - 消费取决于当下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核心是就业 增加就业必须发展壮大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贡献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是吸纳就业绝对主力 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提供大量灵活多元岗位 [3] - 只有让民营企业能投、敢投、愿投 才能实现稳就业、稳收入 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3]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意愿不足是内循环不畅微观体现 原因包括民营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信心和预期不够强 个别地方政府存在乱罚款等破坏法制和营商环境行为 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和市场竞争上未依法享有平等地位 [3] 支持民营经济的顶层设计建议 - 继续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宣传教育 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形成尊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4] - 加强依法治理 坚决制止任何缺乏法律支撑的行政决策或执法行为 [4] - 清晰界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经济职能和行业布局上的边界 在竞争领域给予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待遇 [4] 产业升级与就业优先的统筹 - 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 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新兴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但存在对中低端重复性岗位替代风险 十五五期间需统筹就业优先战略与产业升级进程 [4] -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应以企业为主导 政府在产业规划上避免一哄而上加剧新兴产业泡沫 [4] - 政府需加强劳动力再教育与再培训 帮助受技术冲击劳动者实现更充分就业 [4] 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与创新 - 经济面临部分行业供给过剩、另一部分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部分行业价格战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 企业利润被压缩、创新动力不足 [6] - 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需求未能充分满足 供需存在错配现象 [6] 民营经济对破解内卷和优化供给的作用 - 破解困境关键在于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能敏锐感知市场、灵活调整供给 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扩大盈利动力 驱使进行源源不断创新、有效投资、生产更满足市场需求产品 推动产业升级和供给优化 [7] - 服务消费已成为消费扩容升级重要方向 蕴藏广阔内需潜能 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 [7] - 医疗、教育、养老、精神文化等领域服务消费潜力大 但发展受限于准入壁垒高、市场主体不足等问题 [7] 服务业发展建议 - 十五五期间应重点推进服务业负面清单管理 明确除清单外领域均可依法平等进入 [8] - 放宽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领域市场准入 允许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通过竞争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弥补公共资源不足 [8] - 医疗领域鼓励民营资本和全科医生开办西医诊所、康复中心等 教育领域在保证公益属性前提下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办学办校满足市场需求 [8] 民营企业在外循环中的作用 - 全球贸易环境日趋复杂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推动去风险化构建排他性供应链联盟 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系统性冲击 对中国外向型经济构成严峻挑战 [10] - 民营企业在外循环中具有独特优势与积极作用 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占外贸总值比重提升至55.5% 连续6年稳居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10] - 民营企业市场化属性更易被国际社会认可 更好规避国际贸易规则争议 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10] 民营企业出海策略 - 十五五期间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支持拓展海外市场 民营企业加速出海 海外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10] - 在美国加征对等关税背景下 民营企业需重视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 注重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新兴市场合作 [10] - 民营企业因高度市场化运营机制能根据海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已在市场多元化布局方面做得很好 [11] - 未来企业出海需兼顾和平衡当地利益 通过技术转让、管理经验分享、雇用本地劳动力等方式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税收 形成互利共赢发展共同体 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专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 纵深推进“双循环”战略 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23:25
核心观点 - 纵深推进"双循环"战略需重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通过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破解内需不足和外部挑战 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民营经济对内需和就业的作用 - 民营经济贡献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是吸纳就业绝对主力 尤其在服务业提供大量灵活多元岗位 [2] - 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导致就业承压和收入预期不稳 进而抑制消费能力 当前居民储蓄率高、消费率低、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突出矛盾 [2] - 提振内需核心是就业 而就业增加需发展民营企业和扩大其投资规模 只有民营企业能投敢投愿投 才能实现稳就业稳收入 促进消费 [2]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不足 个别地方政府存在乱罚款等破坏法制和营商环境行为 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和市场竞争中未依法享有平等地位 [3] - 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虽提升生产效率 但对中低端重复性岗位形成替代风险 需统筹就业优先与产业升级 [4] - 部分行业供给过剩而优质产品服务供给不足 内卷式竞争加剧 企业利润压缩且创新动力不足 同时高品质个性化需求未充分满足 [6] - 服务消费潜力大但受限于准入壁垒高和市场主体不足 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 [7] 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建议 - 加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宣传教育 推动全社会尊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3] - 依法治理并坚决制止缺乏法律支撑的行政决策或执法行为 [3] - 清晰界定国企与民企经济职能和行业布局边界 在竞争领域给予民企平等待遇 [3] - 推进服务业负面清单管理 放宽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领域市场准入 允许更多民企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7] - 鼓励民营资本和全科医生开办西医诊所及康复中心 在保证公益属性前提下支持民企办学办校 [7] 民营经济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 民营企业是外贸主力军 2024年进出口243万亿元同比增长88% 占外贸总值555% 连续6年稳居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8] - 民营企业市场化属性更易被国际社会认可 能更好规避国际贸易规则争议 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力量 [8] - 民营企业需重视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 例如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新兴市场合作 同时通过技术转让管理经验分享和雇用本地劳动力实现互利共赢 [8][9]
服贸会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9-14 17:04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近5600家企业线上参展 累计入场观众突破25万人 [1][5][8] - 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 占参展商比例超1/4 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届 [2][8] - 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 覆盖26个服务贸易30强国家和地区 [5] -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澳大利亚组织最大规模主宾国展团 [5] 成果与交易成效 - 企业首发新品达109项 包括精准医疗 超高清视听 光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创新产品 [2] - 数字供需大厅对接超3000个项目 商务约见发起邀约近8500人次 [1][6] - 达成建筑 信息技术 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 [1][6][8] - 主宾国澳大利亚在金融 教育等领域达成15项合作意向 [6] 论坛与活动亮点 - 举办13场主题论坛 81场专题论坛 75场洽谈推介活动 [5][8] - 2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11个省区市累计举办27场洽谈推介活动 [4][8] - 113家企业机构发布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等领域198项成果 [2] - 组织45项文艺演出 体育赛事等文商旅体融合活动 [8] 技术应用与创新展示 - 发布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 具身智能清洁产品等新技术成果 [2] - 数字人 VR模拟设备等数字技术载体助力洽商活动 [4] - 北京发布首批"北京方案" 包括数智化算力底座 政务云及N个应用方案 [3][8] - 5G规模化应用全链条场景 智能手术室等新场景集中展示 [2] 专业参与与行业影响 - 约11.6万名专业观众受邀参会 较去年提高12% [4] - 16家中央金融企业 73家中央企业组团参会洽商 [4][8] - 260余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世界500强高管等重要嘉宾参与交流 [6] - 服贸会成为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1]
全球最小的发达国家,快被中国人“买”下了,中国移民占比87%!
搜狐财经· 2025-09-14 05:27
国家概况 - 国土面积316平方公里 相当于北京市1/50 是欧洲最小国家之一[1] - 位于地中海中心地带 享有地中海心脏美誉[1] - 全年超过300天明媚阳光 属地中海气候[1] 人口结构 - 中国移民比例高达87% 在2273位永居计划主申请人中占比87%[7] - 2024年永居申请量达1500份 其中约70%来自中国[7] - 街头中文标识随处可见 华人面孔比比皆是[1] 经济表现 - 2024年经济增长率4.6% 在欧盟成员国中名列前茅 远超欧盟平均水平[1] - 失业率仅为3.1% 远低于多数欧洲国家[4] - 实行竞争力税收政策 不征收全球税 遗产税和不动产税 企业所得税低至5%[1] 移民政策 - 无语言学历硬性要求 无强制居住时间规定[7] - 允许四代同堂移民 成年子女年龄上限放宽至29岁[7] - 需提供50万欧元总资产证明或65万欧元加7.5万至15万流动资产[9] - 审批周期缩短至4-6个月 实行线上申请[9] 教育医疗 - 采用纯正英式教育体系 英语为官方语言[1] - 医疗水平高居全球第五位[4] - 极低社会治安案件发生率[4] 身份优势 - 全球唯一四位一体身份国家 包括欧盟成员国 申根区国家 英联邦国家和欧元区国家[4] - 既能对接欧洲顶尖学府 又能以华侨生身份回国参加考试[1] 中马关系 - 1972年建交 中国以无息贷款形式援建30万吨级干船坞[9] - 2018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中医成为文化交流亮点[11] - 当地建有苏州园林 引入象棋茶艺等传统文化元素[11] - 中医车辆使用CHN开头车牌[11] 投资环境 - 大量中国家庭购置房产[1] - 完成购房租房投资需支付政府申请费医疗保险和慈善捐款[9] - 成为全球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理想之地[1]
两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过会丨IPO一周要闻
搜狐财经· 2025-09-14 00:04
资本市场IPO活跃度 - 9月资本市场IPO热度高涨 北交所审议2家企业并全部过会 创业板和港股出现多只新股首日大幅上涨[2] - 储能 机器人 传感器 新能源运营商等硬科技企业集中递表 电建新能拟募资90亿元 思格新能源三年跑出12亿元营收[2] - 全球IPO格局呈现分化 A股和港股积极拥抱专精特新企业 美股纳斯达克提高上市门槛至最低公众持股市值1500万美元[2][16] 北交所过会企业详情 - 巍特环境主营排水管网探测与修复服务 2024年广东省非开挖修复行业排名第一 2024年营收3.29亿元 扣非净利润5129.85万元[3] - 雅图高新主营工业涂料 产品应用于汽车修补和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2024年营收7.42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15.43%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4] - 两家企业控股集中 雅图高新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96.5%股份 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3][4] 新股上市表现 - 创业板艾芬达上市首日涨幅170.03% 成交额11.09亿元 总市值64.8亿元 发行市盈率20.35倍低于行业平均[5] - 北交所三协电机盘中涨幅超860% 产品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 机器人等领域 客户包括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等龙头企业[6][7] - 港股大行科工高开36.36% 2024年营收4.51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 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26.3%[8] 重点递表企业 - 电建新能拟沪主板募资90亿元 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2124.61万千瓦 2024年营收98.1亿元 净利润28.22亿元[9] - 希磁科技采用IDM模式提供磁性传感器解决方案 2024年营收7.03亿元 2025年前4个月营收2.65亿元[10][11] - 思格新能源成立三年 2024年营收13.3亿元 净利润8385万元 创始人为华为前高管 主营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12] 医疗与科技企业IPO动态 - 麦科田生物医疗提交港股申请 产品涵盖生命支持 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 2024年营收14亿元[13][14] - 博铭维机器人主营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 产品进入全球15个国家 2024年营收2.49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23.9%[15] - 两家企业均呈现增长态势 麦科田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4%[14][15] 纳斯达克规则变更 - 纳斯达克拟提高最低公众持股市值要求从500万美元至1500万美元 加强持续上市监管[16] - 新规针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公司设置最低首发募资规模2500万美元要求[16]
四川出台“数据要素×”方案 聚焦12大领域加“数”前进
四川日报· 2025-09-13 01:28
核心政策框架 - 四川省1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数据要素×"重点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聚焦12个重点领域部署34项重点工作 旨在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1] 重点领域部署 - 工业制造领域持续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 实施"人工智能+工业制造"行动 培育工业领域垂直行业大模型 [1] - 现代农业领域推进"天府粮仓"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开展农产品追溯优品登录和产地追溯信息验证 [1] - 商贸流通领域实施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计划 发展新零售与电商直播等新型商贸模式 [1] - 交通运输领域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 [1] 公共服务创新 - 文化旅游领域开展文旅行业大模型应用研究 推出智慧伴游/行程定制/智能咨讯/数实融合等新业态 [2] - 医疗健康领域推动电子病历/妇幼健康/慢病管理数据整合 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调阅 [2] -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推进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