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

搜索文档
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者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20:39
收购进展 - 公司已完成《增资及股权收购协议》等一揽子合同的签署,并完成第二期对价款的支付,增资工商变更已完成[3] - 收购事项已通过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临时会议审议,不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17] - 今年内将交割给万通发展62.98%的股权[8] - 收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不涉及筹资安排[13] 数渡科技业务与技术 - 数渡科技是国内极少数掌握PCIe5.0芯片全流程自主设计能力并可实现量产的企业,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批量供货[3][19] - 目前已有3家客户签署小批量采购协议,9家客户基于数渡科技芯片完成制板[9] - PCIe5.0交换芯片可支持最多128卡的国产GPU服务器超节点,提高国产服务器性能[7] - 产品在多项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主流厂商水准,功耗优于国际主流厂商,具有Fabric Link功能[20] - 截至2025年6月末,数渡科技在手订单金额为11,936.46万元(含税),其中芯片业务订单373.94万元[6] 市场与客户 - 下游客户主要包括服务器整机厂家、互联网厂家、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等[10] - 目前全球PCIe5.0交换芯片市场被博通一家垄断,数渡科技有望实现国产替代[20] - 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高速互连芯片解决方案,在成本、安全性及国产替代方面具有优势[3][20] 财务与业绩 - 数渡科技2025-2027年评估收益法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6,350万元、29,078万元、53,840万元[14]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不低于8,000万元、50,000万元、100,000万元[14] - 截至2025年6月末,数渡科技已确认收入2,854.58万元(含税)[6] 战略与整合 - 公司持续战略性收缩传统房地产业务板块,向通信与数字科技领域转型[15] - 收购完成后将支持数渡科技扩大高端互连芯片的研发和业务拓展,加大研发投入[19] - 标的公司关键员工已签订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的劳动合同及相关协议[12]
【关注】福州海康置业注册成立,将开发市中心45.44亩新盘!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05
海西房产网(微信公众号:fjhxfcw)消息:爱企查显示,福州海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 注册成立。 | 基本信息。 司法信息 | 企业发展。 | 经营诊断 | 知识产权 | 经营状况 | 民中国商业 | | --- | --- | --- | --- | --- | --- | | 工商注册 0222230300000 | | | | | | | 工商注册 历史工薇注册 | 业下载数据 | | | | ○ 爱企查 | | 企业名称 | 福州海康量业发展有限公司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50103MAETJQD06Y | | | 法定代表人 | 余消 TA 22 : 1 > | | 经常状态 | 开业 | | | 成立日期 | 2025-08-14 | | 行政区划 |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 | | | 注册资本(1) | 1,000万(元) | | 实验资本 | | | | 香排米里 | 有限责任公司(菲自然人投资或前股的法人投资) | | 所属行业 | 房地产业 | | | 【商注册号 2 | | | 姐织机构代码 L | MAETJQD0-6 | | | 纳税人识别号(9) | ...
每日债市速递 | 财政部公布多项数据
Wind万得· 2025-08-19 23:00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8月19日开展580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全额中标,单日净投放4657亿元(当日到期1146亿元)[1] 资金面 -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小幅收敛,隔夜回购加权利率盘初突破1.50%后回落至1.47%,X-repo隔夜报价1.60%且供给稀少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6%[3] 同业存单 - 全国及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成交利率1.67%,较上日持平[7] 利率债与国债期货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9] - 国债期货集体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10年期涨0.03%,5年期涨0.07%,2年期涨0.03%[13] 财政数据与政策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0.1%),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0.3%),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62.5%)[14] - 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出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14] - 广东省拟在澳门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含绿色债券及全运会专项债券[14] 国际评级与债务 - 标普确认美国主权信用评级AA+/A-1+,预计净政府债务接近GDP的100%,2025-2026年经济增速约2%[15] 地方债与融资动态 - 贵州省计划下半年加快隐性债务清零,湖南省拟制定融资平台转型退出指导意见[17]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将招标100亿元30年期铁路建设债,安徽省计划发行877.5244亿元专项债[17] - 农发行将增发不超过355亿元金融债[17] 债券负面事件 - 上海陆家嘴集团等10家发债主体涉及中债隐含评级下调或违约事件,包括华夏幸福、国厚资产等[17] - 8月城投非标资产风险事件涉及民生信托、中融信托等8起违约或风险提示案例[18]
合肥城建:8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0:34
公司动态 - 公司第八届第十九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召开 审议关于拟以自有资产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议案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57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中房地产业占比99.72% 其他业务占比0.28% [1]
国务院最新部署,事关房地产
第一财经· 2025-08-19 04:18
宏观政策动向 - 国务院会议强调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努力完成全年目标 部署消费潜力激发 有效投资扩大 就业民生保障等措施 [3] - 7月经济数据受极端天气冲击 社零 固投 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放缓 社零同比增3 7%较前值降1 1个百分点 1-7月固投同比增1 6%较1-6月降1 2个百分点 [5][6] - 政策将增强针对性 通过国内大循环稳定性对冲国际不确定性 5月和7月已两次部署国内大循环战略 [6] 消费与投资布局 - 消费领域将系统清理限制性措施 培育服务消费 新型消费 暑期夜间经济客流量达3 25亿人次同比增7% [7][9] - 投资重点转向民生服务领域 1-7月民间项目投资(不含地产)增3 9% 住宿餐饮业民间投资增19 6% 基建民间投资增8 8% [10] - 政府投资工具加速落地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基本下达 [10] 房地产政策方向 - 会议明确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推进城中村改造释放改善性需求 北京 天津 海南等地已出台新政 [11][12] - 城市更新成为政策核心 住建部强调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优化住房供应体系 推进"四好"建设 [14] - 专家预计上海 深圳可能跟进北京政策 专项债支持存量房收储等政策将加速落地 [12][13]
高频数据扫描:居民贷款再减速、长债利率却上行
中银国际· 2025-08-18 0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7月国内住户人民币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1 - 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下降,2季度居民房贷利率再度下行,居民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本应使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但长债收益率却上行,反映市场可能对更多房地产支持政策有所预期,需关注政策出台情况 [2][10][12] - 美国7月PPI同比升3.3%、环比升0.9%,涨幅均超预期,上游批发环节有涨价压力但就业增长放缓,后续上游涨价压力若传导至消费品物价可能形成再通胀压力,若不能则可能影响企业库存投资,美联储年内2次以上降息仍需通胀数据回落支撑 [2][12] - 本周农业部猪肉平均批发价环比降1.17%、同比降25.69%,山东蔬菜批发价指数环比升7.22%、同比降26.99%,8月8日当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升0.10%、同比降12.12%;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平均分别环比降1.56%和2.17%,LME铜现货价全周均价环比升0.56%,铝现货全周均价环比升0.52%,铜金比价环比升1.54%;国内水泥价格指数环比降0.31%,南华铁矿石指数平均环比升1.61%,产能超200万吨的焦化企业开工率环比降0.27%,螺纹钢库存环比升6.80%,螺纹钢价格指数环比降0.06%,8月8日当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降0.20%、同比降幅收窄至5.29% [2] - 今年8月1 - 14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平均约18.1万平米/天,2024年8月日平均成交面积约23.2万平米/天 [2] 各目录总结 高频数据全景扫描 - 7月国内住户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降至2.65%,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速降至3.43%,1 - 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降至1.60%,较1 - 6月低约1.2个百分点;2021年前居民贷款增速与国债10年期收益率周期性一致,2021年后居民贷款增速放缓,国债收益率基本兑现居民信贷需求降温影响 [10] - 2季度加权平均的个人新发房贷利率为3.06%,在1季度反弹后再度下行,经税收和资本成本调整后的新发房贷利率继续下行但趋势放缓 [2][11] 高频数据和重要宏观指标走势对比 未提及具体内容 美欧重要高频指标 未提及具体内容 高频数据季节性走势 未提及具体内容 北上广深高频交通数据 未提及具体内容
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7 01:31
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主板3,185家、创业板1,377家、科创板586家、北交所265家 [1] - 19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6家,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5家,保留意见72家,无法表示意见21家 [1] - 上市公司总体能够较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但在收入、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资产减值、非经常性损益等方面存在会计处理或信息披露错误 [1] 收入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未恰当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和成本,如土地整理开发业务未确认收入亦未结转成本,或实际结算进度与履约进度差异导致收入和成本确认不合理 [2][3] - 部分公司错误将点价模式下金属商品销售价格变动作为可变对价处理,未将其视为嵌入衍生金融工具 [4] - 部分公司未恰当处理销售返利,错误将实物返利确认为预计负债而非合同负债 [5] - 部分公司合同履约成本会计处理不恰当,如采用产出法时对超出部分未及时计入损益,或采用投入法时未及时摊销成本 [6] 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未正确判断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如错误将受制于三分之二表决权条款的被投资方纳入合并范围 [7] - 部分公司错误将被投资方分割为多个部分进行部分合并,如仅合并子公司股东负责的开发项目 [8] - 部分公司不当调整合并范围,如因收购方逾期付款重新纳入已处置子公司 [9] - 部分公司以"一揽子交易"方式分步收购时错误分步确认商誉,未在购买日一次性确认 [13] - 部分公司未恰当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有对价,如未及时确认业绩承诺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预期信用损失计提不恰当,如将有抵押与无抵押应收账款划分为同一组合 [20] - 部分公司错误将财务担保合同按或有事项准则处理,未按金融工具准则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21] - 部分公司未正确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如对保证收益率的少数股东增资未确认金融负债 [22] - 部分公司未及时确认购买少数股东权益形成的金融负债 [24] - 部分公司错误将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重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 [26] 资产减值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未恰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对已交付未验收产品简单采用库龄法 [27] - 部分公司未恰当区分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如将诉讼中预付账款错误转为金融资产 [28] - 部分公司采用重置成本法计量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方法不当 [29] - 部分公司未充分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以子公司净资产减至零为由停止计提 [30] 其他确认与计量问题 - 部分公司未恰当核算定制化产品研发支出,错误按无形资产准则资本化 [32] - 部分公司将高速公路修复支出错误计入营业外支出而非固定资产成本 [33] - 部分公司未正确处理解除租赁违约金,错误计入营业外支出而非资产处置损益 [36] - 部分公司未确认股权转让连带责任预计负债,不当确认处置收益 [37] 列报与披露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财务报告重要性标准披露不到位,如未披露具体科目标准或采用统一金额标准 [41][42] - 部分公司错误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将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纳入计算 [43] - 部分公司未按规定披露报告分部,如未单独披露占收入12%的光伏业务 [44]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问题 - 部分公司将税收优惠等正常经营相关损益错误列为非经常性损益 [45] - 部分公司未将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为非经常性损益 [46]
金融“国补”,横空出世!存量房贷利率,到底何时跌?
搜狐财经· 2025-08-15 15:06
政策影响分析 - 金融"国补"政策包括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影响显著[1] - 财政刺激可能部分替代货币刺激,即使美联储降息50基点,跟进程度或弱于去年924政策[2] - 只要美元融资成本高于人民币,财政刺激将优先于货币刺激[4] 房地产行业 - 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可能恢复地产流动性,核心城市房价止跌回稳需持有房产产生正现金流[11][13][14] - 当前收入回撤幅度大于月供回撤幅度,导致消费能力不足[7][8][9] - 核心城市优质房产建议持有出租,熬过特殊阶段[26][36][38] 货币政策与美元 - 美联储降息不等于弱美元,真正美元走弱需QE超发[16][19] - 美国37万亿美元国债规模难以长期维持强美元,利息负担沉重[27] - 预计2024年美联储将激进降息可能达200基点,需提前应对[30] 宏观经济 - 当前政策侧重增量忽视存量,存量资金被锁死在资产和债务中[22][23] - 人民币汇率重回7以内可能是金融反攻节点,将改变人民币资产价格[39][40] - 本轮金融战中房产持有者为稳定金融体系做出重要贡献[41][42] 投资策略 - 需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对各类资产影响,包括房产、股票、贵金属等[30][38][39] - 当前阶段政策以托底为主,等待美联储政策转向时机[24][40] - 资产价格波动将呈现"范式改变",需做好双向应对准备[31][32]
李嘉诚,这次嗅到了危险
创业家· 2025-08-15 10:13
李嘉诚资产处置策略 - 近期加速清空中国资产,7月长实集团以超低价甩卖400套房源,最低门槛40万元(香港同面积首付1/3),高端房源700-800万元[5][7] - 典型操作为低价囤地后缓慢开发,成都南城都汇项目2004年楼面价1030元/㎡,2020年住宅均价2.4万/㎡,躺赚近百亿[14][15] - 囤地模式覆盖12个城市,北京昌平项目2005年购地至2019年仅完成1%,上海静安项目2010年购地至2016年完成17%[20] 商业运作模式分析 - 通过抵押未开发土地获取银行贷款,成都项目拿地2年内未动工却完成土地抵押[14] - 采用分期开发策略拖延时间,南城都汇分8期开发,12年仅完成6期后转手剩余股权获利38亿港元[14] - 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业务,被称"买下半个英国",具备典型全球宏观投资者特征[25] 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 - 2020年成都政府禁止向和记黄埔提供新增融资贷款,成为首个公开制裁囤地行为案例[17][19] - 202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深圳试点改革土地收回机制[26][27] - 房地产监管持续收紧,囤地捂盘策略失效,2025年李泽钜被移出香港特首顾问团[26][38] 商业哲学争议 - 李光耀评价其"无一世界级创新产品,全靠垄断和结盟"[33] - 被指将利益凌驾国家战略,港口资产处置涉及"选边站"问题[35][37] - 投机行为产生负外部性:增加制度成本、透支城市红利、推高房价[23] 行业转型趋势 - 政策导向从容忍资本运作转向支持实业创新,鼓励创造就业的长期主义者[32] - "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经济热词,强调资本需服务国家宏观政策[34] - 对比华为等技术企业,市场更认可与国家利益协同的创新模式[37]
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18:23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于2025年8月12日至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2][5] - 公司市净率为4.21 显著高于房地产业行业平均市净率0.85 [5] 经营业绩状况 - 2022-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为-3.23亿元 -3.90亿元 -4.57亿元 [2]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00万元至-2200万元 [2][1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00万元至-6400万元 [2][11] 重大投资事项 - 公司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取得数渡科技62.9801%股权 [2][8] - 数渡科技2023-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6256.75万元和-13787.68万元 2025年半年度为-3598.27万元 [12] 股权质押与冻结情况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6.24亿股 占持股总数97.17% 占总股本33.03% [3][13] - 未质押股份中冻结1820.56万股 占持股总数2.83% 占总股本0.96% [3][13] - 前期司法拍卖中尚有2.94亿股处于流拍状态 占持股总数45.76% [3][13] 公司治理声明 - 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未发现重大市场传闻或媒体报道 [2][6][9] - 除已披露事项外 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8][14] - 异常波动期间未发现内部人员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