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阳能
icon
搜索文档
中东主权基金与深圳互递橄榄枝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3:55
代表团背景与规模 - 阿曼政府金融系统代表团成员包括阿曼投资局 玛斯发展与投资基金 阿曼金融服务局 马斯喀特证券交易所 马斯喀特清算所 雅宝资管 [1] - 阿曼投资局管理500亿美元资产 是阿曼唯一主权投资基金管理人 [1] 合作基础与领域 - 双方一致认为阿曼与深圳在高科技产业及金融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1] - 深圳在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 医药和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具备技术领先 产业链完整 资本活跃的综合优势 [2] - 阿曼在能源转型 基础设施投融资 区域金融合作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2] - 合作潜力集中在绿色金融支持新能源项目 科技金融赋能创新企业 跨境产业投资 [2] 具体合作方向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合作是阿曼经济发展重中之重 [2] - 新能源领域合作包括氢能 太阳能与风能 阿曼在氢能发展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 共同研究人工智能赋能能源业及物流业效率提升 [2] - 金融合作包括投资平台对接中国机构聚焦重点产业 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在阿曼及周边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3] 会议内容与机构参与 - 深圳市金融办 投资促进局 商务局 贸促会介绍营商环境 企业出海 交流互访机制 [3]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 新能源汽车产业办 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介绍产业发展政策 科技创新成果及对外合作意向 [3] - 深创投和深圳市福田区介绍基金发展情况 [3]
法德经济专家:欧洲在太阳能行业已经输了,应放弃与中国竞争
观察者网· 2025-09-02 11: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太阳能产业在全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欧洲已无太阳能电池板工业[1] - 2024年中国国内安装的太阳能板和风机数量超过中国之外所有地区的总和[3] - 2023年德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西班牙意大利荷兰进入全球十大光伏市场[4] 欧洲产业政策调整 - 法德经济学家建议欧盟放弃太阳能等落后于中国的产业 重点保护国防航天机器人等敏感产业[1] - 欧洲支持中国在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投资 但要求实现技术共享[1][3] - 法国向投资企业提供高达2亿欧元税收优惠 打造欧洲电池中心[3] 技术合作与市场准入 - 欧洲推行技术换市场策略 鼓励中国投资同时确保技术共享[3] - 中国成为欧洲能源转型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欧洲太阳能协会承认中国推动全球技术发展[4] - 葡萄牙可再生能源协会称中国能力对欧洲实现能源目标至关重要[4] 产业发展影响 - 2023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长主要归功于中国光伏产业投资[4] - 法德两国承诺加强欧洲电池工业竞争力 建立全欧盟优先采购机制[3] - 中国外交部强调中欧经贸优势互补 呼吁欧方放宽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5]
太阳能:累计回购约44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0:12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约447万股 [1] - 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约39.19亿股的0.11% [1] - 最高成交价4.52元/股 最低成交价4.44元/股 成交总金额约2000万元 [1]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太阳能发电业务占比84.48% [1] - 太阳能产品制造业务占比15.1% [1] - 其他业务占比0.42% [1] 公司市值信息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83亿元 [1]
太阳能(000591.SZ):已累计回购0.11%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2 09:29
股份回购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4,474,800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占2025年6月末总股本3,918,568,213股的0.11% [1] - 最高成交价4.52元/股 最低成交价4.44元/股 [1] 回购资金规模 - 成交总金额1,999.72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回购均价约4.47元/股(按总金额与股数折算) [1]
马来西亚能源转型部:政府批准13个大型太阳能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975兆瓦。
新浪财经· 2025-09-02 06:47
项目批准 - 马来西亚政府批准13个大型太阳能项目 [1] - 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975兆瓦 [1] 行业规模 - 新增太阳能发电规模接近2吉瓦 [1] - 项目属于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类别 [1]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高位整理-20250902
宏源期货· 2025-09-02 0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方面随着情绪降温及盘面上方套保压力,硅价有所回落调整,昨日午后受多晶硅情绪带动盘面再度走强,预计短期硅价或维持高位整理,后续需关注硅企生产动态 [1] - 多晶硅方面基本面供强需弱,价格震荡整理,昨日午后有关收储信息发酵盘面持续拉涨,短期供给端扰动反复,价格波动或放大且易涨难跌,需关注产业政策落地及宏观情绪演变 [1] 相关目录总结 价格数据 - 工业硅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8950元/吨,变动0.00%;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8495元/吨,上涨1.25%;基差455元/吨,变动 - 105元/吨 [1] - N型多晶硅料48元/千克,变动0.00%;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52285元/吨,上涨5.51%;基差 - 4285元/吨,变动 - 2730元/吨 [1] - 工业硅不同地区不同型号现货价格大多持平,如不通氧553(黄埔港)9000元/吨、通氧553(华东)9050元/吨等 [1] - 多晶硅不同类型现货价格持平,如N型致密料48元/千克、N型复投料49元/千克等 [1] - 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大多持平,如N型210mm硅片1.58元/片、单晶PERC电池片M10 - 182mm 0.27元/瓦等 [1] - 有机硅价格方面,DMC 10750元/吨,变动0.00%;107胶11400元/吨,变动 - 0.87%;硅油13100元/吨,变动0.00% [1] 资讯 - SMM调研显示国内头部多晶硅企业报价上调,棒状硅主流报价涨至55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后续成交情况待观察 [1] - 2025年8月27日中国晶澳太阳能公司拟投资2.2亿美元(约15.7亿人民币)在埃及建设包含2GW太阳能电池片工厂、2GW太阳能组件工厂及1GWh储能系统工厂,计划三年内建成 [1] 投资策略 工业硅 - 供给端新疆部分前期检修硅厂复产,西南产区进入丰水期,电力成本下移,企业开工回升,供给稳中有增 [1] - 需求端多晶硅企业减产,部分硅料厂复产带来需求增量;有机硅某大厂事故停车整改后供应压力回升,价格或承压;硅铝合金企业按需采买,下游囤货意愿不足 [1] 多晶硅 - 供给端硅料企业减产,部分硅料厂有新增产能投放,预计7月产量逼近11万吨,8月环比增至13万吨左右 [1] - 需求端硅片报价无法覆盖成本,价格缺乏上行动力;电池片部分企业订单减少库存累积,价格松动;终端对高价接受度低,海外组件出口退税囤货完成,组件走弱 [1]
印媒深度分析:印度对华贸易依赖能否抵御美国50%关税风暴?
搜狐财经· 2025-09-02 00:17
贸易结构分析 - 印中双边贸易额达1270亿美元 但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维持在1000亿美元高位[1] - 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 电信设备 太阳能电池板等资本货物持续占据印度市场主导地位[1] - 印度出口以低附加值商品为主 贸易结构存在双重隐患[1] 行业依赖风险 - 电信领域存在华为 中兴等中国企业主导地位 太阳能产业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深度渗透[1][4] - 敏感领域的过度依赖威胁经济安全 更可能危及国家安全[1] - 中国产品具有成本优势 日本 韩国 欧盟及美国的替代产品价格显著偏高[1] 战略应对措施 - 通过深化与越南 东盟 日本 韩国及拉美国家的贸易合作实现市场多元化[3] - 加速本土制造业升级 强化与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及欧盟的技术合作[3] - 在半导体 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维持对华技术合作 同时通过PLI激励计划强化本土制造能力[4] 多边合作框架 - 印度正通过金砖国家机制与欧盟 日本 加拿大等建立多元化合作网络[5] - 金砖国家推进内部贸易增强战略 部分国家抵制美国商品的行为为印度创造新市场机遇[5] - 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开展务实外交 避免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6] 经济转型现状 - 印度经济已成功转型为服务导向型模式 持有6900亿美元健康外汇储备[5] - 尽管存在对华贸易逆差 但印度在经常账户方面已实现阶段性盈余[5] - 建议将关键行业对华依存度控制在30%安全线以下[4]
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迈为股份 2025 年上半年业绩_盈利回顾
2025-08-31 16:21
中国太阳能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回顾与展望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中国太阳能板块 涉及四家主要上市公司:隆基绿能(LONGi) 晶澳太阳能(JA Solar) 天合光能(Trina Solar) 和 迈为股份(Maxwell)[1] * 隆基绿能 晶澳太阳能 天合光能为一体化组件制造商 迈为股份是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供应商[1][8] **核心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隆基绿能 (LONGi)**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6亿元人民币 符合此前24-28亿元人民币的盈利预警[2] * 第二季度毛利率由第一季度的-4.2%转正至1.6%[2] * 第二季度组件出货量达22.6GW 环比增长33.7%(较第一季度的16.9GW) 同比增长23%[2] * 背接触(BC)产品上半年出货量达4GW[2] * 上半年资本开支44亿元人民币 高于去年同期的34亿元人民币 主要用于建设BC产能[2] * 上半年资产减值12亿元人民币(存货相关7.6亿 固定资产3.3亿) 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8亿元人民币[2] * 资产负债表强劲 持有现金493亿元人民币 净资产负债率为-18.6%[2] * 股东高瓴资本已完成减持 持股比例从5.5%降至5%以下[2] * **晶澳太阳能 (JA Solar)**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6亿元人民币 处于此前25-30亿元人民币亏损预警区间的低端[3] * 第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至9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为16亿元人民币)[3] * 上半年电池和组件总出货量为33.79GW(海外占比46%) 低于去年同期的38GW 第二季度出货18.2GW 同比下降17%[3] * 单位营收环比改善约6%[3] * 公司宣布拟斥资2-4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前市值的0.5-1%)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 回购价格不高于17.36元(较当前股价溢价41%)[3] * **天合光能 (Trina Solar)** * 第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6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为13亿元人民币)[4] * 上半年组件业务净亏损33亿元人民币 对应32GW的组件出货量 即每瓦净亏损0.10元人民币(剔除一次性因素为0.08元)[4] * 储能业务接近盈亏平衡 系统解决方案(跟踪支架、分布式等)贡献2亿元人民币 数字能源(电站)贡献3亿元人民币[4] * **迈为股份 (Maxwell)**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5%至3.94亿元人民币 意味着第二季度利润同比增长15%[8] * 营收同比下降14% 因成套太阳能设备销售(占营收75%)下降31% 但毛利率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至32%[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至4.63亿元人民币[8] * 宣布每股0.5元人民币的中期股息 派息率为35%(高于去年同期的30%)[8] **管理层核心观点与行业展望** * **反内卷与政策支持**:天合光能认为太阳能行业的反内卷正获得政府强力支持 预计将推动各主要环节价格在下半年回升至总成本之上[1][4] CSI Solar(天合光能子公司)将第三季度组件出货目标从第二季度的8GW削减至5-5.3GW以减产 并预计2026年将有更多小公司退出市场[1] * **美国市场需求与关税**:公司对近期美国需求相对乐观 并预计关税将导致价格上涨[1] 天合光能尤其看好美国分布式(<1.5MW)组件需求 已关闭其越南1GW产能 并预计其美国工厂的组件价格在下半年能有每瓦4-5美分的涨幅[4] * **技术进展与成本削减 (迈为股份)**: * 目标HJT电池效率将在第三季度末和2025年底分别提升至780W和800W[9] * 未来通过电池背面使用纯铜、正面使用含15-20%银的浆料 银耗可从当前的12-13mg/W降至1mg/W[9] * HJT设备订单的70%来自海外市场(如欧洲、日本等) 管理层预计全年海外市场需求为5-10GW[9] * 半导体业务营收预计在2025财年达到5-6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营收已同比暴增497%至1.27亿元人民币[9] 目标半导体订单2025年20亿元人民币 2026年40亿元人民币[9] **其他重要内容** * **股价与评级**:报告列出了提及公司的当前股价及BofA评级 隆基绿能(16.52 CNY, B-3-9) 晶澳太阳能(12.27 CNY, C-3-9) 天合光能(16.74 CNY, C-3-9) 迈为股份(85.44 CNY, C-1-7)[12] * **目标价与风险**:报告基于DCF模型给出了各公司的目标价及上行/下行风险[13][14][15][19] * 隆基绿能目标价11.9元人民币(WACC 7.6%)[14] * 晶澳太阳能目标价8.6元人民币(WACC 7.1%)[13] * 天合光能目标价12.3元人民币(WACC 6.7%)[19] * 迈为股份目标价104元人民币(WACC 8.1%)[15] * **普遍风险因素**:包括产能扩张延迟或取消、行业整合速度、光伏需求强度、TOPCon技术与HJT或BC技术的竞争、供应过剩和价格战的持续时间、中美关系恶化影响对美出货等[13][19]
突然,全线重挫!美国宣布:撤销!
券商中国· 2025-08-30 08:27
美国政府撤销风电项目资金 - 美国交通部宣布撤销总额6.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联邦资金支持计划 [2][3] - 被撤销资金原计划用于十余个支撑海上风电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 包括加州洪堡湾项目(涉及金额4.27亿美元/约30亿元人民币)及多个州外海项目 [3][7][8] - 撤销资金将转向美国造船业 港口升级及其他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7]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丹麦风电巨头Orsted股价大跌3.28% 全球最大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之一Vestas Wind Systems下跌3.05% 美股Brookfield再生能源持续走弱 [2][3] - 沃旭能源因新英格兰海岸Revolution Wind项目被勒令暂停建设(完工进度达80%)股价跌至历史新低 [8] - 全球能源公司Engie北美子公司因关税和监管不确定性将美国计划投资削减50% 并可能进一步削减投资 [9] 政策背景与行业警告 - 特朗普政府持续打击风电行业 叫停海上风电租赁项目 并明确表示不会批准破坏农田的风电或光伏项目 [6][9] - 美国可再生能源企业高管警告称 政策将减缓太阳能和风能行业发展 加剧电力供应短缺 损害电网并导致消费者电价上涨 [9][10] - 2024年全美新增并网电量中风电与光伏合计占比高达93% 但电网机构PJM Interconnection已警告电力供应紧张 [2][10] 能源结构矛盾 - 白宫发言人表示特朗普优先考虑石油 天然气和核能作为最有效可靠的供电工具 [10] - 然而新天然气发电厂需5年上线 新核能设施需10年 且无新燃煤电厂在规划中 [10]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导致电力需求激增 更少可再生能源电厂可能增加限电或停电风险 [10]
非洲自华进口太阳能电板激增60%
商务部网站· 2025-08-30 01:33
行业趋势 - 非洲自中国进口太阳能电板总量同比激增60% 发电总容量达15吉瓦[1] - 进口设备容量超过100兆瓦的国家数量从15个增至25个[1] - 太阳能发电在非洲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 投资回本周期最短仅需六个月[1] 市场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约80%太阳能电板生产份额 仍是非洲主要进口来源国[1] - 南非保持最大买家地位 但需求随电力状况改善有所放缓[1] - 尼日利亚超越埃及成为第二大市场 进口设备总容量超1700兆瓦[1] - 阿尔及利亚位列非洲太阳能设备进口第三大市场[1] 应用成效 - 塞拉利昂等国使用进口太阳能设备后 发电量可达全国发电总量60%以上[1] - 太阳能应用可大幅减少非洲国家燃料进口支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