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

搜索文档
被指“蹭胖东来流量”后,胖都来被禁止发布作品!账号内容已清空
北京商报· 2025-05-11 04:04
品牌名称争议 - 浙江胖都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都建明表示公司名称可以更换,并向网友征集建议 [1][3] - 胖都来抖音账号被禁止发布作品,此前账号内容已清空 [1][3] - 胖都来因名称与知名商超胖东来高度相似被指蹭流量 [3] 法律行动 - 胖东来已向胖都来寄送律师函,并向浙江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3][5] - 胖东来认为胖都来的宣传行为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已对胖都来的视频号、抖音进行取证 [5] - 胖东来表示将持续跟进此事,并通过官方账号公示阶段性结果 [3] 公司背景与回应 - 浙江胖都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20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位于浙江省嘉兴市 [6]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日用百货销售、服装服饰批发等 [6] - 胖都来卖场工作人员回应称命名源于老板姓都,售卖商品以服装和日用百货为主,否认刻意模仿胖东来 [6] - 公司社交账号曾解释名称含义,"胖"寓意丰盈富足,"都"取自董事长姓氏 [6]
谁在毁掉于东来?
创业家· 2025-05-10 10:05
核心观点 - 胖东来因抖音网红"柴怼怼"指控玉石业务暴利陷入舆论危机,公司公开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和田玉销售额2190万元,毛利率2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0%-50% [4][8][10] - 创始人于东来强烈反击并威胁关闭企业,抖音账号设为私密引发关注,平台最终对网红账号采取限制措施 [12][13][14] - 同期遭遇品牌侵权事件,浙江"胖都来"商场涉嫌名称抄袭,公司已采取法律行动 [16][18] - 公司以极致员工福利著称:员工持股90%、工资为同行两倍、强制带薪休假、2024年推出"不开心假",2024年营收170亿元,利润8亿元,员工流失率仅2.01% [46][47][51] - 商业模式依赖中小城市低成本基础(员工成本为一线城市1/3)和创始人个人魅力,全国扩张面临供应链与文化复制挑战 [67][68][70] 事件发展 - 4月初网红发布指控视频,五一期间二次发酵引发信任危机 [4] - 公司公开详细财报数据:珠宝部黄金毛利率14%、银饰20-25%、和田玉等15-16% [10] - 5月2-3日创始人连续发布激烈回应,5月3日账号设为私密 [12][13] - 5月7日创始人表示需要反思休息,风波暂缓 [14] 商业模式 - 坚持区域深耕策略,仅布局许昌和新乡,拒绝进入郑州等大城市 [40][41] - 服务差异化:商品明码标价并加盖防伪印章,承诺假货包退 [38] - 员工成本占比显著高于行业:2024年人均成本较一线城市低67% [68] - 高透明运营模式在舆论场中易受攻击,自媒体时代面临流量恶意炒作风险 [69] 财务数据 - 2025年Q1和田玉销售额2190万元,毛利率20% [8] - 珠宝品类综合毛利率:黄金14%、银饰20-25%、10万元以上玉石15%、10万元以下20% [10] - 2024年整体营收170亿元,净利润8亿元,净利润率4.7% [51] 品牌保护 - 对"胖都来"商标侵权事件快速反应:5月1日完成取证并提交市场监管投诉,同步发送律师函 [18] - 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确认13件和田玉商品资质合规 [62] 行业影响 - 获永辉超市等竞争对手公开声援,俞敏洪等企业家高度评价其经营理念 [60] - 零售业面临电商挤压背景下,公司高服务成本模式难以规模化复制 [69]
渠道品牌的边界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14:00
渠道品牌崛起趋势 - 渠道商加速布局自有品牌 2022至2024年每家零售商年均新增自有品牌产品分别为83个、111个、142个 年均更新率达80% [2] - 国际案例显示渠道品牌贡献显著 Costco自有品牌Kirkland占其销售额三分之一 沃尔玛全球30%销售额和50%以上利润来自自有品牌 [4] - 本土零售商积极跟进 永辉目标自有品牌销售贡献率达40% 万店连锁鸣鸣很忙推出自有品牌 步步高注册自有品牌商标 [4] 渠道品牌对行业的影响 - 改变零售业态结构 渠道品牌崛起引发零售业生态重塑 成为零售商差异化竞争和获取高毛利的核心手段 [4] - 挤压第三方品牌空间 零售商将自有品牌置于货架黄金位置导致第三方品牌曝光率减少30% [4] - 价格战压力传导 渠道品牌低价策略迫使品牌商降价竞争 代工厂需平衡走量与利润的关系 [5] 渠道品牌发展模式探讨 - 理想模式为共创差异化商品 渠道商通过消费趋势判断与品牌商/代工厂合作开发商品 实现共存并带动动销 [5] - 能力要求较高 成功依赖专业选品开发能力 精准消费趋势判断及供应链掌控力 [6] - 存在发展边界争议 学者认为上游整合存在限度 如奥乐齐90%自营产品属少数案例 因难以满足全市场需求 [6] 行业争议与未来方向 - 监管干预提议 建议通过"货架公平比例"指标限制自有品牌占比上限 [6] - 竞争本质未变 无论渠道商或品牌商 最终需通过产品抢占消费者心智 [8] - 业态创新必然性 渠道品牌是零售业创新发展及零供关系变化的必然产物 [9][10]
今年五一,比西湖还火爆的,居然是胖东来?
混沌学园· 2025-05-09 11:24
五一黄金周景区游客量排名 - 2025年五一假期5A景区游客量TOP50中,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以253.93万人次位居榜首,远超第二名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的191.17万人次 [1][3] - 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景区包括苏州市金鸡湖景区(153.43万)、济南市天下第一泉景区(126.98万)、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123.62万)等共12个景区 [3] - 榜单显示头部景区集中分布在长三角(杭州、苏州、南京)、京津冀(北京)和中部地区(武汉、长沙) [3] 胖东来现象级表现 - 河南许昌的胖东来商超在五一期间11家门店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超过所有5A景区 [5] - 该商超被戏称为"6A级商超景区",展现出超强的客流吸引力 [5] 胖东来商业模式分析 - 通过30年发展形成完整商业闭环:初创期"假一赔十"建立信任→成长期极致品控实现溢价→长青期自有品牌掌握定价权 [6] - 核心能力公式:定价权=技术壁垒×供应链控制力×用户认知;真价值=信任复利×技术溢价×在地深耕 [8] - 供应链管理采用"上门验厂"等深度合作模式,将供应商转化为命运共同体 [7] 课程价值主张 - 系统拆解胖东来三大核心:产品力、供应链管理、区域生态建设 [6] - 提供实战工具:用户价值分层方法论、供应链垂直整合策略、认知升级路径 [9] - 目标学员包括创业者、战略决策者、零售从业者及寻求价值重构的创新者 [11]
直播“坑”家人们,董明珠急了,骑手不需要社保,京东外卖没戏?|行业洞察家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18
消费趋势 - 消费者追求个性与实惠并存的生活方式,注重产品实用性、美观性、环保性和社交属性 [1] 直播电商 - 直播电商与电视购物模式相似,面临诚信问题,个人品牌团队缺乏专业质检能力,行业未来可能陷入困境 [3] 格力电器 - 董明珠言论反映格力面临战略不确定性,需在治理结构、多元化战略、研发投入和品牌重塑四方面突破 [5] 海底捞战略 - 海底捞进军烘焙业,凭借品牌影响力和供应链优势可快速打开市场,但面临产品工艺差异和品牌认知迁移挑战 [7] - 海底捞客单价持续下降,2023年为99.1元,2024年降至97.5元,接近2017年水平,反映消费环境变化下的策略调整 [9] 外卖骑手社保 - 约23.5%骑手明确不愿参保,38.9%仅愿月收入5%以下用于社保,现行社保体系难以覆盖灵活就业群体需求 [11] 京东外卖 - 京东外卖沿用传统补贴和商家减负策略,缺乏创新,难以在存量经济时代突破 [14] 小米汽车 - 小米汽车三年快速造车引发安全隐患担忧,行业规律表明短期研发难以保证质量 [16] 美的与小米关系 - 美的清仓小米股票套现近20亿元,反映智能生态链从共生转向博弈,双方合作基础发生变化 [19] 茶饮行业 - 低价竞争导致行业利润压缩,"冰勃朗"等低成本原料可能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21] 物美集团 - 张文中财富缩水50%至100亿元,物美曾因创始人入狱错过零售转型期,后通过并购和数字化平台重回正轨 [22][23]
树大招风的胖东来凭啥“硬刚”网红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07:47
舆论风波与销售表现 - 公司玉石产品在五一假期后销售火爆,顾客抢购和田玉导致每日补货仍供不应求 [2] - 和田玉销售结构变化明显,5000元以下产品上午即售罄,需排队数日才能购买 [2] - 购买规则调整为线上预约且每月限购一次,线上50个预约号迅速抢空 [3] - 公司公布玉石销售数据:2025年1-4月销售和田玉4177件,总金额2959.2万元,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 [5] 产品质量与定价争议 - 公司公开标注玉石进货价与售价,例如碧玉手串进货价2544元售价2990元,手镯进货价15840元售价18630元 [3] - 市场监管部门认定公司玉石销售合规,打消消费者疑虑 [5] - 业内人士指出玉石销售渠道对定价影响显著,公司反应强烈因涉及核心顾客信任问题 [5] 法律维权与品牌保护 - 公司起诉网红"柴怼怼"商业诋毁及侵犯名誉权,案件已获法院立案 [4] - 抖音平台对涉事账号采取下架视频并限制投稿权限1个月的处置 [5] - 公司针对"胖都来"等近似品牌名称发起法律诉讼,律师认为此类行为涉嫌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7] 舆论与市场反应差异 - 线上负面舆论未影响线下客流,多地企业赴公司参观学习,本地消费者持续认可其产品质量 [7] - 专家分析企业成长必经风波,消费者最终会根据实际体验作出判断 [7] - 央媒评论强调社会监督需遵循法治底线,反对虚假信息干扰企业 [7]
变中寻机,江苏全面打响外贸突围战
新华日报· 2025-05-08 23:14
国际贸易形势与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美国滥施关税导致全球贸易格局震荡,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1] - 企业通过技术攻坚、智造升级、研发突破和开拓新市场等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国际贸易来到新的转折点,企业需"打铁必须自身硬"应对变局 [3] 企业案例与技术突破 - 南京朗乾机电对美出口份额从80%降至10%以下,欧洲市场占比超80% [3] - 亨通集团超柔防火电缆通过1100℃高温6小时极限测试,获得高市场占有率 [4] - 亨通线缆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一季度出口电线电缆同比增长3.5倍 [4] - 巨立电梯研发"巨立云"5.0物联网平台,故障预警缩短至毫秒级 [5] - 江苏上上电缆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750kV特高压电缆系统支撑清洁能源传输 [6] 内销市场开拓 - 南京柏瑞丽格服饰外贸转内销策略成功,产品受国内市场欢迎 [7] - 巨立电梯参与多个老旧小区电梯更新改造项目 [8] - 苏州锦艺新材料科技国内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进入行业前列 [8] - 统一内外贸市场是大势所趋,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选择 [8] 新兴渠道与营销方式 - 直播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9] - 抖音通过"LBS+内容种草"形式为中小商家提供线上营销解决方案 [10] - 直播电商平台是外贸企业转内销的良好开端,需形成长效机制 [11] 行业趋势与市场变化 - 全球能源转型和"一带一路"建设拉动海缆出口显著增长 [6] - 外贸企业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平衡内外市场 [8] - 短视频直播成为链接商机的战略枢纽,助力企业开拓非美市场 [9]
外贸优品“转场” 进商超上平台
广州日报· 2025-05-07 20:25
政府支持外贸转内销政策 - 广州政府组织"外贸优品和国内采购商对接会"并出台支持内外贸一体化政策措施 [1] - 实施"益企行"企业服务系列行动,推动政策、服务、生态"一站式"落地 [1] - 支持外贸企业拓展线上线下渠道,促进"外贸优品"成为"国民优选" [1] 商超企业实施举措 - 广百股份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专项行动,打造全链式服务平台 [2] - 推出"十项优品"培育计划,通过绿色入驻通道缩短外贸企业入驻周期 [2] - 出口中东陶瓷器皿复购率达28%,东南亚特色零食首周销量突破1500件 [2] - 华润万家商品引进周期缩短至14个工作日,提供"免验厂"绿色通道 [2] - 已对接超200家外贸企业,300余款商品覆盖全国31城 [2] - 首批出口服装及小家电铺货至70余家综合超市 [2] 电商平台支持措施 - 阿里巴巴、京东、美团、东方甄选、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扶持政策 [3] - 阿里巴巴举办"外贸精选"专场对接会,支持"外转外"和"外转内"业务 [3] - 1688平台计划开展200场外贸产业带对接活动 [3] - 全球速卖通支持"外转外"业务拓展 [3]
于东来被气到退网,抖音紧急封杀!
新浪财经· 2025-05-05 19:16
2025年5月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抖音账号突然设为私密状态,所有的视频消失不见了。 这位曾因"给员工分95%利润"被称为"中国最傻老板"的异类企业家,在深夜连发五条动态,措辞激烈地 控诉: "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 企业!" 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 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包括 抖音平台这种为了谋取利 益无道德无底线的行为受 到应有的处罚! 我会主动 关闭或者永远离开胖东来 这个企业!希望政府部门 对网络企业健康安全的运 行有所作为! 于"宋来 抖音玉石博主"柴怼怼"在抖音连发多条视频,声称胖东来"用商超引流高端客户,靠低成本玉石收割百 倍暴利",更放话"3万元玉石不如同行3千元货色""毛利率高达100倍",甚至暗示存在偷税漏税。 这些没有检测报告、成本数据支撑的指控,却在平台算法助推下斩获超高播放量,评论区更涌动着"原 来胖东来也是奸商"的声音。 一句"善良如此艰难远非我想象",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以"佛系老板"形象著称的企业家,玉石俱焚的决 绝。 于东来的退网威胁 网红时代的信任危机 故事始于2025年4月初,玉石博主"柴怼怼"突然连发29条 ...
永辉超市(601933):调改持续推进,供应链优化提效
招商证券· 2025-05-02 09: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为国内商超龙头,生鲜及供应链根基扎实,当前坚定“胖东来”路线,围绕商品和服务进行优化,叠加胖东来帮扶和名创入股,调改步入轨道,长期品质零售路线空间广阔 [1] - 公司短期收入波动因推进门店调改同时优化存量老店致门店数减少,且调改店占比尚小;调改店已初步盈利,供应链改革持续提效;供应链变革使毛利率短期下降,未来商品毛利率有望恢复增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86.42亿、675.74亿、628.90亿、786.80亿、970.91亿,同比增长-13%、-14%、-7%、25%、23% [2][9]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14.76亿、-12.87亿、-6.91亿、10.13亿、20.92亿,同比增长-55%、-13%、-46%、-247%、106% [2][9]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9亿、-14.65亿、-6.81亿、7.27亿、15.21亿,同比增长-52%、10%、-54%、-207%、109% [2][9]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15元、-0.16元、-0.08元、0.08元、0.17元 [2][9]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35.2、-32.0、-68.7、64.4、30.8;PB分别为7.9、10.5、12.5、10.4、7.8 [2][9] 基础数据 - 总股本90.75亿股,已上市流通股90.75亿股,总市值468亿,流通市值468亿,每股净资产0.5元,ROE -45.1,资产负债率88.7%,主要股东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9.4%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14%、5%、113%,相对表现分别为17%、8%、109% [5] 相关报告 - 2024年公司收入675.74亿,同比-14.07%,归母净利-14.65亿,扣非归母净利-24.10亿;25Q1收入174.79亿,同比-19.32%,归母净利1.48亿,同比-79.96%,归母扣非净利1.37亿,同比-77.07% [6] - 截至2024年末完成31家门店调改,关闭232家尾部门店;截至2025Q1末完成47家门店调改并继续关闭部分尾部门店;25Q1 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3月单月利润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利润7472万 [6] - 2024全年研发升级自有品牌商品120款,20余款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引入品牌新品近5万支,完成近3万支商品去KA调整 [6] - 25Q1毛利率21.5%,同比-1.35pct,销售费用率16.6%,同比+1.04pct,管理费率2.4%,同比+0.4pct,财务费率1.5%,同比-0.0pct,研发费率0.2%,同比-0.1pct,净利率0.8%,同比-2.6pct [6]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190.36亿、172.71亿、203.71亿、244.32亿、279.76亿 [8] - 2023 - 2027E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30.16亿、254.78亿、248.73亿、243.68亿、239.45亿 [8]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520.52亿、427.49亿、452.45亿、488.00亿、519.21亿 [8]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分别为247.27亿、227.27亿、259.63亿、287.28亿、301.95亿 [8] - 2023 - 2027E长期负债分别为213.90亿、156.93亿、156.93亿、156.93亿、156.93亿 [8]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461.17亿、384.20亿、416.56亿、444.21亿、458.87亿 [8]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59.39亿、44.40亿、37.58亿、44.86亿、60.07亿 [8]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5.69亿、21.91亿、10.43亿、35.98亿、44.53亿 [8]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56亿、-11.23亿、-1.15亿、-1.15亿、-1.15亿 [8]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5.72亿、-29.32亿、28.43亿、-17.35亿、-35.07亿 [8] - 2023 - 2027E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17.47亿、-18.64亿、37.70亿、17.48亿、8.31亿 [8]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年成长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14%、-7%、25%、23%;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5%、-13%、-46%、-247%、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10%、-54%、-207%、109% [9] - 2023 - 2027E获利能力:毛利率分别为21.2%、20.5%、20.2%、20.4%、20.5%;净利率分别为-1.7%、-2.2%、-1.1%、0.9%、1.6%;ROE分别为-19.8%、-28.2%、-16.6%、17.6%、29.0%;ROIC分别为-1.0%、-1.2%、4.7%、12.9%、18.5% [9] - 2023 - 2027E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6%、89.9%、92.1%、91.0%、88.4%;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4.0%、15.9%、24.1%、21.6%、16.1%;流动比率分别为0.8、0.8、0.8、0.9、0.9;速动比率分别为0.4、0.4、0.5、0.6、0.6 [9] - 2023 - 2027E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4、1.4、1.4、1.7、1.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6、7.0、7.4、8.5、8.4;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5.0、197.0、248.0、286.0、284.0;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6、6.0、6.4、7.3、7.3 [9] - 2023 - 2027E每股资料:EPS分别为-0.15元、-0.16元、-0.08元、0.08元、0.17元;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0.50元、0.24元、0.11元、0.40元、0.4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65元、0.49元、0.41元、0.49元、0.66元;每股股利均为0元 [9] - 2023 - 2027E估值比率:PE分别为-35.2、-32.0、-68.7、64.4、30.8;PB分别为7.9、10.5、12.5、10.4、7.8;EV/EBITDA分别为149.5、218.6、55.0、25.7、19.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