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智慧能源(01004) - (I)有关復牌状态之季度更新;及(II)继续暂停买卖
2025-09-30 11:3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 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SMARTER ENERGY GROUP HOLDINGS LIMITED 中 國 智 慧 能 源 集 團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股份代號:1004) (I)有關復牌狀態之季度更新;及 (II)繼續暫停買賣 本公告乃由中國智慧能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 集團」)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 第13.09(2)(a)條、第13.24A條及第13.49(3)條以及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 第XIVA部項下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作出。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四年三月八日、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二零二四 年五月二十九日、二零二四年六月十四日、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二零二四年 八月二十九日、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二零二五 年 ...
广东建工中标19.24亿项目股价涨停 净利两年半下滑拟加码清洁能源发电
长江商报· 2025-09-24 07:28
中标信息 -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建工集团中标广州金融城东区车陂村集体物业复建项目施工总承包 中标价格为19.24亿元[2] - 中标消息公布后公司股票于9月23日涨停 收报4.16元/股[3]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工程建筑施工 清洁能源发电 装备制造业三大板块[3] - 2024年工程施工 智能装备制造 发电业务营收分别为625.57亿元 21.79亿元 24.75亿元 占比91.57% 3.19% 3.62%[3] - 三大业务中仅发电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 同比增长21.47%[3]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808.63亿元同比下降2.07% 归母净利润15.34亿元同比下降10.27%[3] - 2024年营业收入683.15亿元同比下降15.52% 归母净利润11.68亿元同比下降23.84%[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3.12亿元同比增长10.64% 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下降23.44%[3] 战略发展 - 公司通过收购提升发电业务实力 2025年6月拟以4.71亿元收购5家光伏项目公司100%股权[4] - 收购涉及9个地面光伏项目 合计直流侧装机容量249.78MWp 备案装机容量236.50MW[4] - 收购目的在于整合资源扩大清洁能源发电规模 提升清洁能源发电综合实力[5]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推动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深度融合
金融时报· 2025-09-11 06:13
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效果 - 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工行宜春分行为某环保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800万元贷款 利率较基准下调109个基点[1] - 宜春市碳减排贷款规模达34.83亿元 居全省第二位 绿色贷款余额916.91亿元 同比增长22.96%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7.57个百分点[1] - 政策推动企业转型意愿增强 融资需求呈现长期化、大额化特征 抽水蓄能电站和光伏发电等项目需中长期信贷支持[2] 金融机构服务创新 - 工商银行宜春分行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 将碳减排项目放款时间从40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以内[3] - 建设银行宜春分行推出30年期长期限信贷产品 采用前几年只还利息的灵活还款方式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3] - 金融机构积极申报碳减排支持工具 确保符合条件的碳减排领域贷款应报尽报[3] 政策实施机制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联合多部门建立碳减排重点项目库 梳理出312个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4][5] - 构建线上线下政策宣传体系 通过《货币信贷政策精读》和县域协调机制推动工具落地[5] - 建立银企定期对接机制 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5]
南存辉叫停正泰安能“A拆A”,因业绩增速太快!
第一财经· 2025-09-07 15:06
交易所审核终止情况 - 9月1日至7日沪深北交易所共2家企业终止审核 均为上交所主板申报企业[1] - 终止审核企业包括陕西省水电开发集团和正泰安能数字能源[1] - 保荐机构涉及中信建投 西部证券 国泰海通证券[1] 正泰安能分拆上市终止 - 控股股东正泰电器直接和间接持有64.13%股权 南存辉为实际控制人[2] - 终止原因包括业务发展较好 业绩增速快 需统筹业务发展 考虑市场环境因素[2] - 公司专注于户用光伏业务 稳居行业第一[2] - 累计开发超过160万座户用光伏电站 覆盖29个省区市超1900个区县[2] - 2022-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7.54GW 12.53GW 13.60GW 复合增长率34.30%[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04亿元 296.06亿元 318.26亿元[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7.53亿元 26.04亿元 28.61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过19亿元[3] - 原计划募集资金60亿元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建设等项目[3] - 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 报告期末分别为76.92% 79.16% 80.25%[3] 陕西水电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4] - 光伏发电营收占比约50% 风力发电占比约30%[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 10.82亿元 10.6亿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下滑近2%[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 2.95亿元 3.7亿元[4] -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缩水至1.7亿元 同比下滑近40%[4] - 业绩下滑因水力发电来水量下降 光伏和风电电价下降及弃电率上升[4] - 陕投集团直接及间接控制73.71%股份 为实际控制人[4] - 陕西水电为陕投集团下属清洁能源发电业务唯一经营主体[4] 同业竞争情况 - 交易所问询与陕西能源或陕投集团下属企业是否存在同业竞争[6] - 公司称与陕西能源主营业务不同 不构成同业竞争[6] - 陕西能源主营火力发电 煤炭生产和销售[6] - 业务模式与广西北部湾陆海新能源相似 后者已于2024年3月撤单[6] 保荐机构关系 - 陕西水电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和西部证券[4] - 陕投集团同为西部证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4] - 陕西能源2023年4月于深交所上市 保荐机构同为中信建投+西部证券[5]
陕西水电终止沪市主板IPO 原拟募集资金1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06 08:52
上市审核终止 - 上交所终止陕西省水电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审核 [1] - 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3] - 审核终止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有关规定 [3]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营 [3] - 控股股东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50.44%并通过两家子公司间接控制23.27%股份 合计控制73.71%股权 [4] 原发行计划 - 原计划发行股本区间为11,111.1112万股至42,857.1428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10%-30% [4] - 拟募集资金100,000万元全部用于陕投府谷250兆瓦光伏外送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额125,970万元 [4][5] 中介机构 - 联合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 - 项目保荐代表人为沈谦、毛震宇、高蕾、王晓琳 [5]
陕西水电上交所主板IPO“终止”
智通财经· 2025-09-05 11:37
IPO审核状态 - 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因公司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围绕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的清洁能源类企业 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双百企业 [3] - 主营业务包括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 开发和运营 [3] - 未来将开展抽水蓄能 330kV汇集站等业务 坚持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3] 收入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自电力销售 包括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产生的电力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60亿元 10.82亿元 10.30亿元人民币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71亿元 2.95亿元 1.97亿元人民币 [4] - 2024年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0亿元 [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4%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2年14.18亿元下降至2024年5.10亿元 [5]
京能清洁能源等在山西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0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5:47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山西京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蒙荣生[1] - 公司注册资本达1.07亿元人民币[1] - 由京能清洁能源与山西云驰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持股[1] 业务范围 - 经营范围涵盖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配)电业务及供电业务[1] - 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和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清洁能源领域[1]
新筑股份提名蜀道清洁能源董事长为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证券日报· 2025-09-01 10:38
公司管理层调整 - 提名朱劲和王思程为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朱劲现任蜀道投资集团土地与能矿资源事业部部长 王思程现任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1][4] - 董事会秘书调整为陈思遥 陈思遥曾任职蜀道投资集团投资发展部及战略及投资发展部副部长 具有金融和投资领域丰富经验 [1] - 控股股东蜀道集团近期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一系列调整 引入清洁能源等领域专业人才 表明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业务的决心 [1] 业务战略转型 - 计划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蜀道集团持有的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 退出磁浮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 [2] - 未来将集中精力专注于清洁能源发电业务领域 目前正在有序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
新筑股份3.6亿剥离资产收益8576万 四年半累亏16亿推进清洁能源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8-26 23:17
资产剥离交易 - 公司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向关联方四川发展引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转让所持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35.90929%股权,交易价格3.61亿元 [1] - 交易预计产生投资收益8575.79万元,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奥威科技股权,实现投资变现并集中资源发展主业 [1][3] 奥威科技财务及评估情况 - 奥威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8264.54万元,净利润亏损4258.92万元;2025年前4个月营业收入433.19万元,净利润亏损1812.57万元 [4] - 截至2025年4月末,奥威科技资产总额5.26亿元,净资产1.95亿元 [4] - 采用市场法评估显示股东权益账面值2.13亿元,评估值10.06亿元,增值率371.97% [4] 资产重组战略 - 公司拟向蜀道轨交集团出售川发磁浮100%股权及相关债权,向四川路桥出售新筑交科100%股权及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资产 [6] -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交易对价及项目投资 [6] - 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战略性退出磁浮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聚焦清洁能源发电业务 [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4亿元,同比下降37.53%;净利润亏损6771.02万元,同比减亏62.91% [7]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连续四年半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金额16.18亿元 [2][7]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达84.49%,资产总额141.48亿元 [2][7] 蜀道清洁能源资产状况 - 标的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8.34亿元,净利润亏损8353.34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11.74亿元,净利润3692.02万元 [7]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308.07亿元,所有者权益98.34亿元,分别为公司现有规模的2.18倍和4.48倍 [7] - 该公司为蜀道集团旗下唯一清洁能源发电业务平台,主营水电、风电、光伏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 [7]
深高速20250825
2025-08-25 14:36
**深高速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及经营情况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高速)[1] * 行业涉及收费公路、大环保(清洁能源发电、餐厨垃圾处理、电池综合利用)、建造服务、委托建设管理及房地产开发[2][4][6][15]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9.2亿元,同比增长4.3%[3] * 归母净利润约9.6亿元,同比上升24%[3] * 每股收益0.382元[3] * 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财务费用下降、有机垃圾处理业务减亏及部分项目公允价值变动[3][13] **收费公路业务** * 路费收入24.5亿元,占总收入63%,同比增加0.64%[2][3] * 同口径下路费收入增长4.3%,主要由深中通道和沿江二期带动[2][3] * 集团投资经营的收费公路项目共16个,总里程613公里[10] * 深圳地区多数路段实现车流量和路费双增长,沿江高速增幅近20%,吉河高速增幅超5%[10] * 外环二期受深中通道分流影响,但仍实现6%车流量与1.9%路费增长[2][10] * 广东其他地区路段表现分化,清连高速双增长,广深及广州西线因分流下降[10] * 青连高速路面整治工程造成约2000万元负面影响,但工程已于6月30日完工,7月路费收入同比增长7%[29] **大环保板块** * 收入7.5亿元,占总收入19%,同比增长2%[2][4] * 细分收入:清洁能源发电收入2.9亿元,餐厨垃圾处理收入3.9亿元,电池综合利用收入约0.7亿元[4] * 增长得益于光明环境园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正式运营及兰德环保收入增加[2][4] * 清洁能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2%,毛利率下降超5个百分点至50%,主因新疆风场弃风率上升及部分风场维修时间增加[14][22] * 固废资源化处理规模超6,300吨/日,拥有18个运营中的有机垃圾处理设施[12] * 上半年有机垃圾处理量达68万吨,同比增长2%以上;油脂销售2,830吨,同比增长1%以上[12] **建造服务与委托建设管理** * 建造服务收入约4.6亿元,占总收入12%,同比增长60%,主要来自外环高速及光明环境园项目[2][6] * 委托建设管理收益1.36亿元,占比3%,同比增长16%,受益于业务量增加[2][6] **财务费用与投资收益** * 财务费用3.9亿元,同比减少1.7亿元,降幅30%,主因低利率人民币贷款置换外币债务及资金成本下降[2][7] * 2025年上半年综合借贷成本降至2.57%,新增借贷平均成本为2.07%[23] * 投资收益4.1亿元,同比下降29%,主因去年同期确认股权处置收益1.49亿元,本期参股项目计提房地产存货减值[2][7] **资本支出与未来规划** * 上半年资本支出约21亿元,主要用于集合改扩建、外环项目、沿江二期等[2][8]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7年底资本性支出总额约192亿元,用于工程建设[2][9] * 剩余投资额度总额约200多亿元,资金需求在未来6-7年内完成,未来3-4年是建设及资本开支高峰期[28] * 融资方面,3月底完成A股定增募集资金净额46.79亿元,完成70亿债券额度注册,发行93亿各类债券,签订超100亿长期贷款合同[16][28]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在建项目包括外环三期、吉河高速改扩建、京港澳穗管段改扩建[11] * 外环三期累计工程形象进度超20%;吉河高速改扩建主体工程完成12%以上;京港澳穗管段形象工程接近15%[11] * 广深改扩建项目中穗莞段已全面开工建设,深圳段上半年完成核准[25][26] **发展战略与经营策略** * 正制定十五五战略规划,巩固提升收费公路主业,做优大环保业务,审慎开拓优质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适时退出竞争优势不强业务[4][22] * 在清洁能源领域,计划整合资源研究尝试光储充一体化项目[22][23] * 下半年经营策略:紧盯年度目标推进工程建设;争取高速公路改扩建及优质并购机会;加强精益化运营管理;深化改革创新与风险监管[19] **其他重要内容**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 建成全国最大的智慧梁场,节段梁构件生产效率提升2到3倍[17][27] * 获批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广东省锂电循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7] * 升级深圳交通信息平台并试点自由流收费技术,沿江高速试点用户近300万,通信效率提升超75%[27] * 新建光明环境园同步建立数字化运营平台[27] **资产减值与风险** * 上半年计提减值准备9,20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减值800多万、存货减值800多万及坏账准备7,400多万[23] * 对参股项目联合置地和真通实业计提房地产存货跌价准备,减少投资收益6,400万,总体影响净利润1.45亿元[7][23] * 目前预计未来大额减值风险可控[23] **政策与法规** * 密切关注《公路法》修订草案的进展,该草案已列入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计划[24] **股东回报** * 股东大会批准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承诺年度现金派息率不低于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