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运
icon
搜索文档
老闸焕新生!淮阴二号船闸正式恢复通航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09:24
扬子晚报网9月26日讯(通讯员王昆朱玉衡记者笪越)9月26日10时58分,在停航18个月后,淮阴二号船闸正式恢复通航,标志着该船闸除险保安工程顺利完 成。 当日9时30分,苏北航务管理处在淮安航务中心组织召开淮阴二号船闸除险保安工程项目交工验收会。会议听取了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关于项 目情况的汇报,建设单位宣读了档案审查意见。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现场查验工程实体与施工资料,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工程质量符合设 计及规范要求,内业资料齐全,鉴定为合格,同意通过交工验收。 淮阴二号船闸除险保安工程是苏北运河危旧船闸扩容改造工程的关键节点工程,也是苏北运河危旧船闸扩容改造工程的首战项目。工程旨在彻底消除船闸 存在的管涌、地基空洞等安全隐患,并在设计中为船闸远期发展预留了升级空间,具备进一步实施上下闸首改造的条件。 工程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2025年8月29日完工,历时21个月。按照II级通航建筑物标准进行重建,设计最大通航船舶吨级为2000吨。工程将原闸室改 建为230米×34(23)米×5.0米的整体坞式结构,主要内容包括拆除老闸室,新建整体坞式闸室及相关附属设施,并修复上下游导航墙、护坦 ...
航道建设提质效,“水运江苏”添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9-24 21:45
□ 通讯员李栋祥 强化目标管理,建设品质工程。突出党建引领、安全强基、创新赋能,连云港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通过 精心谋划、精细监管、精致施工,在数字化监测、质量提升、安全标准化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 推广的新经验、新模式。其中,宿连航道二期工程连云港段完成科研课题3项,发布团体标准1项,获得 省部级荣誉4项,成功通过"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省级验收,创成"平安工地"省级示范工程,打造了具 有"优质、高效、创新"等特色的水运项目建设品牌。徐圩港区疏港航道整治工程同频发力,多点推动, 多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其中徐圩港区疏港航道整治工程连云区段一次性取得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 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实现交地发证"零时差",成为全省首个"供地即拿证"的航道项目。 强化品牌效应,提升事业形象。连云港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顺利通过中央宣传 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全国文明单位"复查并继续保留荣誉称号。打造新时代行业先进典型,中心宿连 航道前期工作小组荣获省交通运输厅2023年度"最美交通人",其先进事迹在"我是新时代交通人"第三届 (2024年)、第四届(2025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活动中分 ...
交通强国建设全面提速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央视网· 2025-09-22 09:29
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绘就了"十四五"收官之年交通强国建设的壮丽画卷。"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综合交通运 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过去五 年,我国"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经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 人口总量,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循环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 如何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从党的十 九大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国着力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体 系。 "十四五"以来,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期间,多次就交通强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 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将继续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
大藤峡船闸过闸核载量突破4亿吨 多项技术指标在世界或国内领先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06:42
大藤峡船闸运营数据 - 自2020年3月试通航以来累计过闸船舶14.64万艘次 [1] - 过闸核载量突破4亿吨 [1] - 珠江黄金水道重要中枢作用凸显 [1] 大藤峡船闸战略地位 - 是滇黔桂内陆水运出海通道的咽喉要道 [1] - 是广西向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 [1] - 多项技术指标在世界或国内领先 [1] 航道升级效果 - 库区航道266公里被渠化 [1] - 通航等级由300吨级跃升至3000吨级 [1] - 达到我国内河航运最高标准 [1]
通运输部水运局到山东济宁调研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工作
中国发展网· 2025-09-17 06:19
在龙拱港、梁山港,调研组实地考察了现代化港口运营、多式联运体系和临港产业布局的情况。在新能 船业,调研组详细了解了智能化生产线及舾装码头,察看新能源船舶制造工艺,并登船体验智能操控系 统。在微山三线船闸,调研组详细听取了工程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中国发展网讯9月13日—14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建设市场监管处处长李德春一行10人到济宁开展内河 港口和航道工程建设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济宁港航龙拱港港产城融合园区、新能船业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济宁港航梁山 港、微山三线船闸工程。 调研组要求,水运企业应持续强化技术和低碳双轮驱动,紧盯前沿科技,加大研发力度,贯通产业链上 下游,为港航建设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积极争取政策与市 场支持,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港口枢纽功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 能。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济宁市交通运输局、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相关负责同志陪同参加调研。 调研组指出,内河港口建设要持续强化枢纽功能,突出集约化、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 腹地经济辐射范围,成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要强化技术攻 ...
广西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92.5亿元
广西日报· 2025-09-16 02:45
平陆运河建设进展 -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92.5亿元 占总投资的81.5% [1] - 土石方开挖完成总量92.2% 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92.8% 航道工程完成81.3% [1] - 预计2026年底建成通航 [1] 综合交通网络发展现状 - 全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达19.87万公里 [2] - 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2400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 [2] - 内河航道总里程5868公里 高等级航道里程1407公里 [2] 运输服务与枢纽能力 - 北部湾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10 [2] -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开行量超1万列 [2] - 长洲船闸年过货量排全国天然河流首位 邮政业务量增速全国第一 [2] 水路系统建设规划 - 推进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等21个续建项目 [3] - 推动防城港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一期等项目开复工 [3] - 推动右江航运提升工程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 [3] 公路系统建设规划 - 确保12个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 新增里程超400公里 [3] - 推动72个高速公路项目和112个路网项目加快建设 [3] - 基本实现全区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 [3] 铁路与民航建设规划 - 建成南宁至凭祥铁路崇左至凭祥段 推进7个续建铁路项目 [3] - 持续推进中越铁路互联互通 力争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开工 [3] - 建成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 加快T3航站区建设 推进贺州贵港机场前期工作 [3]
从“被动辐射”到“主动枢纽” 平陆运河助力广西以“水”破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9:48
项目概况 -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 全长134.2公里 工程概算约727亿元 2022年8月开工建设 预计2026年底建成通航[1][3] - 截至9月10日累计完成投资592.5亿元 占总投资的81.5% 土石方开挖 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 航道工程分别完成总量的92.2% 92.8% 81.3%[3] 联运体系构建 - 重点推进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 右江航运提升工程 打通金鸡滩 大藤峡 龙滩水电站等航运堵点 优先打通云南 加快畅通贵州等西南省份经广西出海的水运主通道[5] - 同步建设西江—平陆运河—北部湾港一体化调度管控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平陆运河与西江船闸群的智慧联动[5] - 铁路方面正研究连接运河港口和铁路货场专用线方案 黄桶至百色铁路 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线等项目正在建设 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将于年内开工[5] - 目前已铺画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中越班列 城际班列线条20条及固定车次货物直达列车线条85条 班列运量占总运量的47.3%[6] 智慧运营体系 - 作为全国首条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智慧运河 通过智慧大脑开展数据分析 智能预警 自动化监控和知识库支持[8] - 运营阶段将AI技术应用于船舶智能调度 水资源调度 航道智能养护 工程安全态势智能感知等领域[8] - 基于智能感知和大模型算法技术 打造多式联运自主决策调度 全链路智能化物流服务 船舶全域智能航行与安全管控的新场景[8] 配套保障措施 - 推进运河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 开展江海联运码头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经济带综合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平台建设[3] - 整合资源一体推进港口 码头 船闸 园区建设 加快建成运营平陆运河经济带现代物流信息平台[3] - 建成后将完善航道 港口等硬件设施 出台《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 搭建物流信息平台 研发江海直达船舶[8][9] - 目前已完成5000吨级多用途船型设计 示范船加速建造[9]
互联互通 畅达东盟
广西日报· 2025-09-15 09:33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高速公路里程从2020年943公里增长至2024年1501公里 主要通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1] - 高铁动车运营里程从2020年355公里增长至2024年659公里 实现与区内13个设区市及全国18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动车互通[1] - 平陆运河5000吨级航道和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加快建设 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成使2000吨级船舶可直航粤港澳大湾区[2] 物流运输能力提升 - 南宁国际铁路港货物发送量从"十四五"初期99.3万吨增至990万吨 年均增长率达77.69%[1] - 开通17条中越国际道路运输线路 中越跨境班列"站到站"运行时间最低达14.5小时[2] -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在飞15条国际货运航线覆盖东盟十国 2024年机场口岸国际货邮吞吐量达10.8万吨同比增长23.3%[2] 贸易品类与区域合作 - 货源从摩托车配件、电子产品拓展至煤炭、矿石、农副产品、机电产品等多元化品类[3] - 广西本地食糖、汽车零配件等特色货源通过铁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3] - 与老挝开通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 实现南宁至越南北宁、北江公路12小时"厂对厂"通达[2] 通关效率优化 - "智慧通"项目使监管核对和施验封时间压缩超90% 有效简化物流监管流程并降低企业成本[3] - "1+N"属地查检模式将查检准备时间从2-3天压缩至半天 实现货物实时追踪和高效联动[4] - 跨境贸易多区联动打破不同监管区域信息壁垒 推动货物在多个海关监管场所快速转关[3] 客运服务升级 - 客运乘务员完成系统培训 能提供英语、越南语双语服务[5] - 南宁吴圩机场T3航站楼预计2027年投用 将实现空铁联运和一站式中转创新[6] - T3航站楼负一层可完成值机和安检手续 直达二层候机厅实现手续候车一步到位[6]
老旧运输船舶加快退出 四川新能源船舶将突破100艘
四川日报· 2025-09-15 07:30
行业绿色转型政策推进 - 四川省启动"绿水绿航绿色发展五年行动"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推进33项重点任务 [1] - 2024年全省已完成老旧营运船舶拆解140艘 今年计划再拆解233艘 [1] - 国家安排1.57亿元专项补助资金支持船舶拆解工作 [1] 船舶更新换代进程 - 长江上游四川段正批量淘汰老旧运输船舶 清洁能源动力船舶成为替代主力 [1] - 新能源船舶数量实现从个位数到规模化的跃升 预计年底突破100艘 [2] - 全省持续推进船舶"绿色焕新"行动 推动运力结构绿色转型 [2] 管理机制创新 - 创新实施全省统一拆解船舶动态清单制度和"一船一档"管理模式 实现实时监控 [1] - 建立"现场+内务"双线专人负责机制 外场监督与内部审批并行 [1] - 手续办理时间有效压缩 补助资金发放精准及时 安全环保管控强化 [1] 生态保护意义 - 作为千河之省 四川水运绿色转型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 行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致力于构建绿色航运体系 [1]
老旧运输船舶加快退出 四川新能源船舶将突破百艘
四川日报· 2025-09-15 00:44
随着政策推进,今年,国家安排四川省船舶拆解补助资金1.57亿元,预计完成233艘老旧营运船舶 的拆解。四川创新实施全省统一的拆解船舶动态清单制度和"一船一档"管理模式,实现对船舶状态与拆 解进度的实时监控。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建立"现场+内务"双线专人负责机制,通过外场监督 指导和内部流程审批并行,有效压缩手续办理时间,同时强化安全环保管控,保障补助资金精准、及时 发放。 在加速淘汰老旧船舶的同时,四川积极发展新能源船舶,推动运力结构绿色转型。"十四五"以来, 全省新能源船舶数量实现从个位数到规模化的跃升;今年以来,全省持续推进船舶"绿色焕新"行动,预 计年底新能源船舶数量将突破100艘。(艾可华 田欣茹 记者 寇敏芳) 长江上游四川段,一批批老旧运输船舶陆续退出航线,取而代之的是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新型船 舶。近日,记者从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获悉,今年全省将完成233艘老旧营运船舶的拆解,并 推动新能源船舶数量突破100艘。 作为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千河之省,四川水运的绿色转型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四川启动"绿水绿航绿色发展五年行动",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