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技术

搜索文档
“碰一下”卷出支付新江湖?支付权柄拉锯赛开启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2:44
不知你最近买单时是否有发现,收银台上除了贴着各色二维码外,悄悄多了个新物件。像横放手机般的细长屏幕嵌在黑色机身里,右侧圆形感应区的蓝色 光环一圈圈轻轻跳动,下方"支付宝"的logo格外醒目。 "试试'碰一下'付款吧,今天有立减优惠。"店员的提醒刚落,前排顾客已经把手机贴了上去,"嘀"的一声轻响后,屏幕立刻弹出"支付成功"的字样,全程 不超过6秒。 这正是依托NFC技术重构的支付"新"形态——"碰一下"。最新数据显示,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规模已突破2亿,覆盖场景已超1000个。从"解锁、找App、 调二维码、对焦扫"到"手机一贴即付",支付的动作在悄然简化,不动声色地撬动着维持了多年的支付格局。 〈1〉 "碰一下"的快速破圈 "刚买完西瓜给我减了5块,真香!"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的随口感慨,道出了"碰一下"服务快速渗透的关键密码。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碰一下 立减""新人红包秒到账"等话题不时引发讨论,有用户晒出通过该功能领到9.9元大红包,也有用户分享使用碰一下"薅羊毛"的攻略。 这种由补贴激发的使用热潮,并非空中楼阁,其背后是NFC技术硬件基础的成熟与市场教育的完成。据行业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智能手机N ...
电梯里“碰一下”抢红包装置到底是什么?能放心碰吗?
央广网· 2025-09-10 08:25
产品形态与推广现状 - 支付平台与电梯广告公司联合推出"碰一下"装置 通过手机NFC触碰可领取优惠券或现金红包[1] - 分众传媒为设备主要运营方 该功能已覆盖全国首批电梯点位[4] - 写字楼与商业区安装密度较高 例如北京西城区某写字楼3部电梯各装5台设备[3] - 住宅小区安装较少 因需征得业主同意[1][5] 用户体验与接受度 - 年轻用户接受度高 "00后"用户认为操作简便(无需下载APP)且具有娱乐性[3] - 用户可获得1-5元金额红包 现场测试显示单次领取1.8元并提示次日可得1.7-2.52元[3] - 中老年用户存在安全顾虑 担心账户安全与隐私泄露[3] - 部分用户认为设备来源不明 对公共空间商业化持谨慎态度[3] 技术安全机制 - 采用NFC近场通信技术 需设备双向认证后建立传输通道[5] - 正规设备经过硬件加密 不直接存储或传输支付信息[5] - 技术专家指出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潜在风险 需防范仿冒设备[5] 安装合规性与监管要求 - 安装需经产权方及业主同意 部分物业因客户反对而未安装[5] - 法律专家强调物业需履行告知义务 明确设备用途及责任主体[6] - 民法典要求物业服务人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共有区域安全[6] - 违规投放时业主可通过业大会要求撤除 向房管局投诉或提起民事诉讼[6] 行业推广争议点 - 住宅场景需获得业主大会同意 商业楼宇需征得客户同意[5][6] - 电梯物理空间有限 设备过多可能造成空间挤占[6] - 消保机构建议提升产品安全性与便捷度以增强消费者信任[6]
将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虚拟凭证 平台仅能验证身份真实性 无法获知用户隐私—— 正式启用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如何申领?(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19
网络身份认证政策实施 - 公安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规定互联网服务可使用网号 网证进行身份核验 [1] -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上线 以法定身份证信息为基础提供网号 网证申领服务 [1] 网号与网证技术机制 - 网号为字母数字组成的"数字身份码" 与真实身份对应但剥离明文信息 网证为算法加密动态凭证 实现"信息零暴露" [1] - 采用"网号+网证"双轨机制 支持声纹 指纹等多模态生物识别 8位非连续数字口令每30秒自动更新 [1] - 公民真实数据仅存储于公安部国家平台 第三方遵循"可用不可见"原则 按需开放信息降低泄露风险 [2] 用户申领流程 - 成年人需通过NFC手机下载官方APP 完成身份证识读 人脸识别 手机号绑定等步骤 [2] - 未成年人实施分级管理 14岁以下需监护人代办 14-18岁需监护人陪同 老年人支持"亲情账号"代办 [2] - 申领需使用有效期内实体身份证 过期或遗失需先补办 [3] 应用场景与试点 - 已在政务服务 教育考试 文化旅游等8大行业领域开展试点 [3] - 对接试点应用后可实现快速认证登录 避免重复填写身份信息 [3] - NFC技术支撑移动支付 电子票务 身份识别等场景 [2]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NFC功能进行盗刷 守护“钱袋子” 这些关键信息要牢记↓
央视网· 2025-06-30 07:15
信用卡盗刷案件分析 -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信用卡盗刷案进行二审宣判 多名被害人信用卡未被丢失或复制 却在异地被盗刷100多万元 [1] - 被害人张先生信用卡在海南产生多笔大额消费 累计达7万多元 信用卡额度被刷光 [1][3] - 两天内40多名群众信用卡在海南被盗刷 盗刷金额累计达100多万元 [3] 犯罪手法分析 - 犯罪团伙将被害人信用卡绑定在犯罪嫌疑人名下电子钱包 实施集中盗刷 [5] - 犯罪团伙购买大量具有NFC功能手机 激活电子钱包 通过群发"ETC异常需登录恢复"等诈骗短信诱导被害人填写银行卡信息 [5] - 通过钓鱼短信获取信息后 犯罪嫌疑人能将信用卡信息绑定到已开通NFC功能的手机电子钱包 [7] 电子支付安全风险 - 电子钱包是流行快捷支付方式 绑定银行卡后使用NFC功能手机靠近支付终端即可完成支付 无需输入密码或签名 [9] - NFC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 除套取银行卡信息远程绑定电子钱包外 还有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控制手机进行隔空盗刷 [9] - 新型诈骗场景中 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将银行卡贴近具有NFC支付功能手机 远程完成交易支付 [11] 安全防范建议 - NFC功能本身不存在安全风险 关键在于守好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点击安装不知名App [13]
信用卡被异地盗刷?你手机的NFC功能被骗子盯上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9 23:42
信用卡盗刷案件分析 - 多名被害人的信用卡在48小时内异地被盗刷,累计金额达100多万元 [1] - 被害人张先生的信用卡在海南海口两家商户被连续盗刷6笔,最大单笔近2万元,累计7万多元 [1] - 2023年4月11日至12日两天内,40多名群众的信用卡在海南被盗刷 [1] 犯罪手法分析 - 犯罪团伙通过钓鱼网站获取被害人银行卡信息,绑定到具有NFC功能的手机电子钱包进行盗刷 [2] - 犯罪团伙发送"ETC异常需登录恢复"等诈骗短信诱导被害人填写银行卡信息 [2] - 电子钱包绑定后无需输入密码或签名即可完成支付 [3] - 赃款通过POS机结算账户转入洗钱账户,由下游成员取现 [3] 新型诈骗手段 - 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控制被害人手机进行盗刷 [5] - 诱导被害人下载"银联会议"等木马软件,远程调用NFC绑定的银行卡 [5][6] - 诈骗分子通过木马软件实时获取被害人银行卡交易信息,远程完成支付 [7] 行业应对措施 - 相关公司已升级电子钱包产品,禁止绑定非本人名下的银行卡 [8] - 中国银联发布公告指出"银联会议""中银会议"等为诈骗软件 [8] - 网络安全专家提示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安装未知App [8] - 避免连接公共场合的"山寨Wi-Fi"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9]
“支付宝碰一下”生态持续扩大 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1:04
支付宝碰一下生态扩张 - 必胜客在上海、杭州300余家门店上线"支付宝碰一下"点餐功能,配套推出抽超值套餐优惠券和最高50元满减券限时活动[1] - 必胜客反馈显示该功能显著提升点餐效率(尤其用餐高峰期)并提高顾客满意度[1] - 支付宝碰一下推出321天用户破亿,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已有千万商家接入相关服务[1] - 功能场景已从支付扩展至点餐、商家活动、电动车锁控、借还书、开门、取快递、打车、找工作、网吧上网等9大领域[1] 技术驱动与行业影响 - 支付宝碰一下基于NFC技术实现,用户无需打开APP即可完成支付,提升支付体验[2] - 行业专家预测该模式将成为餐饮业新标配,并随5G/AI/物联网技术延伸至自助结账、会员识别、个性化推荐等场景[2] -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指出该支付创新能拓宽消费场景、提升便利度,成为消费复苏"助推器"[2] 供应链与硬件厂商机会 - 核心供应商包括复旦微电(高性能NFC芯片)、蓝思科技与奥比中光(整机支付终端设备)[3] - 汇顶科技为智能手机厂商供应NFC/eSE芯片,2024年中国支持NFC的手机出货量超2亿部[3] - 分析认为NFC产业处于发展爬坡期,相关企业业绩增长空间将随支付方式普及进一步打开[3]
321 天,“支付宝碰一下” 的从无到有
晚点LatePost· 2025-04-28 13:20
核心观点 - 支付宝通过"NFC+条码支付"技术打造的"碰一下"项目,已成功构建移动支付新入口,用户突破1亿、覆盖400城,增速超越余额宝[3][4] - 该项目将扫码支付与NFC技术优势融合,解决了二维码操作繁琐、硬件依赖等痛点,形成"万物皆可碰"的生态体系[8][9][16] - 极致硬件体验(N5D设备良率85%)与饱和式投入(百亿扶持计划)是快速规模化的关键,实现从支付向点餐、门禁等8大场景延伸[10][11][15][17] 技术创新 - 采用"读卡器模式"而非Apple Pay的卡模式,使手机成为统一入口标准,兼容所有NFC设备[9] - 定制复旦微电子芯片,优化安卓手机射频性能,使支付速度达行业最快水平[13] - 玻璃弧面一体成型设计(7.2cm蓝环)由苹果供应商蓝思科技制造,90天完成从设计到量产[10][11] 商业化路径 - 初期聚焦用户体验:选择成功率95%的硬件方案而非80%的贴片产品[13] - 分阶段验证:杭州大学城原型测试→上海大悦城200台压测(日活1万)→6城2300品牌快速复制[9][14][15] - 生态协同:1.2万服务商网络+商家数字化营销(全家会员拉新效率提升200%)形成正循环[15] 行业影响 - 重新定义交互标准:将NFC技术渗透率(国内手机70%支持)转化为实际应用场景[8][17] - 创造增量价值:景区闸机(武功山)、社区门禁(绿城物业)等非支付场景贡献30%新增量[17] - 供应链升级:带动国产芯片厂商(复旦微电子)与精密制造企业(蓝思科技)技术突破[11][13] 数据表现 - 用户规模:12个月内突破1亿,覆盖1000万商家[3][15] - 硬件铺设:N5D设备量产超百万台,良率从个位数提升至85%[11][14] - 商业效率:红旗连锁客流量增长49%,会员订单量提升60%[15]
三大支付宝概念股逆市飘红 相关产业链受追捧
界面新闻· 2025-03-24 07:54
三大支付宝概念股逆市飘红 相关产业链受追捧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午市收盘,蓝思科技、复旦微电、奥比中光三家股价分别上涨3.06%、 0.15%和0.29%,涨幅远超大盘。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涨势与支付宝"碰一下"的快速普及密切相关。 支付宝"碰一下"自2024年推出以来,凭借其便捷性和安全性迅速占领市场。截至2024年底,"碰一下"已 覆盖全国超100个城市和1000个商圈,接入商户包括美宜佳、绝味鸭脖、华莱士等零售巨头。该技术基 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收款设备即可完成支付,无需打开支付宝App或展示付 款码,极大提升了支付体验。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碰一下"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复旦微电、蓝思科技和奥比中光分别承担了NFC芯 片供应、整机设备制造等关键角色。三家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近日来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当前,以支付宝"碰一下"为代表的NFC产业正在中国发展爬坡。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 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达3.14亿部。相关行业数据预测,随着搭载NFC功能的手机占比显著上升,以及 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催生NFC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预 ...
支付宝"碰一下"爆火背后,隐形冠军集群浮出水面
凤凰网财经· 2025-03-21 13:44
蓝思科技赴港上市及NFC产业发展 - 蓝思科技作为苹果核心供应商和支付宝"碰一下"设备整机组装商,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集资金加速全球化布局,并切入NFC、AI眼镜和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1] - 公司深度参与NFC支付风口,被市场称为"碰一下概念股",其开发的支付宝"碰一下"收款一体机已进入量产阶段[4] "碰一下"支付产业链生态 - 支付宝"碰一下"支付已覆盖全国超100个城市、1000个商圈及10万家餐厅,美宜佳、绝味鸭脖等零售巨头接入[6] - 产业链形成闭环:蓝思科技提供整机设备、复旦微电供应NFC芯片、奥比中光提供3D视觉模组、拉卡拉和新大陆铺设终端设备[4] - 美团近期切入市场推出"碰一碰"产品,采用左码右NFC设计,进一步扩大行业参与度[9] NFC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 - 中国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14年10%市占率提升至2024年70%(3.14亿部),技术具备0.3秒极速响应和无网络可用优势[6] - NFC技术在北京/上海地铁、零售购物(如便利店)、餐饮点餐(10万家餐厅)、智能家居等领域快速普及[7] - 行业预测全球NFC支付市场规模将达677.1亿美元,华为、小米等厂商布局全场景生态[9] 市场增长动力与竞争格局 - "碰一下"设备铺设量增长为产业链上下游(如蓝思科技、复旦微电、奥比中光等)带来新增业绩动力[6] - 头部企业凭借硬件+软件协同能力占据先机,产业玩家呈现同盟关系而非直接竞争[9] - 未来竞争核心在于核心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速度,可能重塑移动支付格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