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边缘计算

搜索文档
第三届泛在通信国际会议在浙江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22:15
会议概况 - 第三届泛在通信国际会议(Ucom2025)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举行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泛在通信系统前沿技术、创新方法和行业愿景展开交流[1] - 会议设立10个专题论坛 涵盖通信理论与技术、无线系统的机器学习与优化、组网技术、网络与新兴技术等多个前沿方向[2] 技术发展 - 泛在通信系统融合空基、天基、地基、海基通信 可提升网络关键性能并实现全球无缝立体覆盖 打破地理限制并缩小数字鸿沟[1] - 网络设施正加速向万物互联、高速泛在方向演进 需构建高效、智能、可信、协同的信息网络[1] - 主旨报告涵盖AI边缘计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空天信息网络信号处理及泛在接入网络技术演进等前沿方向[2] 产业合作 - 会议落地杭州体现对数字创新浪潮的响应及对电子信息领域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认可[2] - 通过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促进先进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标准完善[1]
帮主郑重:兆易创新深度测评!存储龙头三筛过关,158元是买点还是卖点?
搜狐财经· 2025-09-07 02:54
核心观点 - 兆易创新作为国内存储和MCU双龙头 受益于AI边缘计算 汽车电子和国产替代三大风口 但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上沿 短期安全边际不足 建议中长线投资者采取分批布局策略而非追高[1][15] 估值分析 - 当前市盈率TTM高达91.26倍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 - 2025年中性净利润预测约16亿元 合理市值区间640-800亿元 对应股价134-168元[3] - 当前股价158元处于合理区间上沿 短期安全边际不足[3] 基本面表现 - 2024年营收73.56亿元 同比增长27.69% 净利润11.0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84.21%[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1.50亿元 继续保持15%同比增长[4] - NOR Flash全球市占率第二 MCU业务国内第一 产品超700款[4][5] - 财务健康状况良好 盈利能力 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均较为优秀[5] 业务布局 - 存储芯片受益于AI终端存储容量升级和利基型DRAM市场量价齐升格局[5] - MCU业务已进入比亚迪 特斯拉等头部车企供应链 积极布局车规级和AI MCU[5] - 通过收购苏州赛芯切入电源管理芯片赛道 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6] 行业风口 - AI边缘计算推动AI手机 AIPC等端侧设备对存储和计算芯片需求激增[7][8] -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带动车规级MCU和存储芯片需求旺盛[8] -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加速 公司作为龙头持续受益[9] 技术走势与操作策略 - 股价在150-160元区间震荡 需关注160元压力位和145元支撑位[10] - 建议145元以下分批建仓 130元附近可加大布局力度[11] - 首次建仓不超过30% 预留资金用于回调时分批买入[12] - 短线止损位140元 中长线止损位120元 阶段性目标位168-180元[13] - 核心跟踪指标包括存货周转天数 DRAM毛利率变化及车规MCU订单落地情况[14]
魅视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1% AI边缘计算类产品取得初步成效
中证网· 2025-09-01 11: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71.85万元 同比增长10.3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7.76万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275.07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00.92% [1] - 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净利润同比降幅收窄超20个百分点 [1] 产品结构分析 - 专用视听产品收入6461.93万元 保持1.58%平稳增长 [1] - AI系列产品收入236.27万元 同比增长373.02% [1] - AI边缘计算类产品取得初步成效 成为未来业绩增长新引擎 [1] 技术战略布局 - 采用"分布式驱动的多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AI+边缘计算"市场定位 [2] - AI边缘智能协作平台融合视频结构化分析与多模态协作技术 [2] - 具备人脸识别、车辆检测、异常行为监测等全流程闭环监管功能 [2] - 仅需新建AI摄像头10%成本即可赋予普通摄像头AI功能 [2] - 边缘计算具有算力大、算法多、调度灵活的优势 [2] 市场拓展进展 - 技术已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警务、智慧交通等多个业务场景 [2] - 报告期内成立新加坡公司和香港孙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2] - 致力于成为全球视听技术领域领军企业 [2]
移远通信(603236):H1业绩高增长,业务持续多元化布局
华泰证券· 2025-08-15 11:5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4.60元(人民币)[1][5][7] - 给予2025年33倍PE估值,较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30倍溢价[5][20] 业绩表现 - 1H25营收115.46亿元(+39.98% YoY),归母净利润4.71亿元(+125.03% YoY)[1] - 2Q25单季营收63.25亿元(+47.28% YoY,+21.14% QoQ),归母净利润2.59亿元(+67.68% YoY,+22.35% QoQ)[1] - 2024-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9.88/11.97/14.03亿元(前值:8.01/9.59/11.28亿元)[5][11] 业务结构 - 模组及天线业务营收115亿元(+40% YoY),涵盖5G/LTE/车载模组及ODM业务[2] - 海外收入53亿元(+30% YoY),国内收入63亿元(+49% YoY)[2] - 从模组供应商转型为全球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2] 财务指标 - 1H25综合毛利率17.71%(-0.43pct YoY),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1%/2.49%/7.64%[3] - 资产减值损失0.6亿元(+272% YoY)主要因存货跌价计提增加[3] - 2025E ROE达19.01%,2025E EPS为3.78元[11][20] 行业前景 - 物联网模组市场受益下游需求复苏,5G蜂窝模组在AI时代需求提升[4] - 边缘计算推动模组功能从"传输"向"传输+计算"升级,提升附加价值[4]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 30x,报告公司2025E PE 22.81x[11][20] 估值比较 - 当前股价86.13元(截至8月14日),市值225.37亿元,52周区间39.30-92.60元[9] - 2025E PB 4.49倍,EV/EBITDA 16.30倍[11][20] - 营收增速预测:2025E +31.55%,2026E +19.54%[11]
边缘智能加速度:意法半导体透露深耕中国市场新动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9:51
意法半导体加码中国市场 - 公司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2023年6月与中国化合物半导体企业三安光电在重庆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碳化硅前道制造,成为首家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碳化硅的全球化企业 [1] - 公司与华虹宏力合作开展前段制造业务,打造完全国产化的STM32供应链,并与英诺赛科开展氮化镓技术开发与制造合作,同时扩建深圳后端工厂 [1] - 公司强调中国供应链产品与其他地区产品完全兼容,遵循全球统一高标准,目标是为中国客户提供稳定、完整的两套供应链 [3] 本地化供应链建设 - 公司与华虹宏力的合作始于两年前,派驻100多名工厂专家指导华虹宏力使用相同设备参数生产特定制程MCU产品,确保产品一致性 [2] - 公司正全力打造STM32微控制器的中国本地化供应链,覆盖从硅晶圆到芯片封装的所有生产环节,实现全流程把控 [3] - 本地化生产的最优先考量不是成本,而是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为客户提供两套供应链,长期看也能提供更优性价比 [3] 新产品与技术进展 - 推出入门级STM32C0系列,目标取代中高端8位平台,提升存储容量和通信能力 [4] - 推出超低功耗STM32U3系列,应用于物联网设备,可使活动追踪设备电池寿命延长7倍,智能表计延长4倍 [4] - STM32MP23面向机器学习,STM32MPU产品阵容已覆盖90%工业类边缘计算需求,具备0.6TOPS NPU算力 [4] - 无线产品STM32WBA6针对智能家居、智能锁和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美国市场快速增长的连续血糖监测仪需求 [5] AI技术布局 - 公司采用"CPU+NPU"异构方式提升算力,STM32N6的NPU提供0.6TOPS算力,满足机器视觉应用需求 [5] - 针对AI大模型落地,公司关注轻量化可穿戴产品和消费类机器人,特别是成本较低的情感陪伴型机器人 [6] - 公司提供完善的AI开发支持服务,与客户共同挑选合适模型和数据,提供近乎交钥匙的解决方案 [6]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秉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通过本地化生产和技术合作提升供应链韧性 [3] - 在国际半导体厂商中,公司是采取"在中国,为中国"举措较早且部署较全面的厂商 [6] - 在AI大模型引领的技术浪潮下,公司的先手布局有望形成产业共赢 [6]
润欣科技(300493):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助力未来发展
天风证券· 2025-05-02 11: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重回增长轨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有望把握创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 [2] - 公司持续专注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IC分销和IC方案设计业务,构建稳定、高效营销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将增加区域性产业投资,拓展新兴技术领域 [2] - 公司参股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启动感存算一体化产业生态建设,新业务将成未来新增长点 [3] - 公司定制自研并进,“定制和自研芯片”业务销售额增长,研发和集成设计能力提升,还与奇异摩尔合作促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加20.16%;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加2.07%;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加10.17%;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57.54%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加5.96%,归母净利润0.1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 [1] 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公司在AIoT智能模组、汽车电子、音频传感器等领域业务发展稳健 [2] - 公司为增强AIoT芯片业务边缘计算能力,参股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开展IC定制设计和产业合作 [3] - 公司凭借技术与客户积累,与上游合作定制芯片,自研芯片也形成规模销售,2024年“定制和自研芯片”业务销售额达1.76亿元,同比增长42.22% [4] - 2024年公司与奇异摩尔在Chiplet互联产品和AI算力芯片等领域合作,产品采用Chiplet异构堆叠工艺 [4] 投资建议 - 考虑半导体行业不确定性,2025/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维持历史预测1.54/2.16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8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60.28|2,595.87|2,817.02|3,155.06|3,943.83| |增长率(%)|2.80|20.16|8.52|12.00|25.00| |EBITDA(百万元)|141.43|145.13|200.65|279.55|305.3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5.63|36.37|153.61|216.13|282.40| |增长率(%)|(34.15)|2.07|322.37|40.70|30.66| |EPS(元/股)|0.07|0.07|0.30|0.42|0.55| |市盈率(P/E)|287.13|281.30|66.60|47.34|36.23| |市净率(P/B)|9.65|9.32|8.76|7.89|7.08| |市销率(P/S)|4.74|3.94|3.63|3.24|2.59| |EV/EBITDA|28.05|97.03|50.90|35.33|33.76| [6]
移远通信(603236):Q1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向好
华泰证券· 2025-04-29 0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91.79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24 年营收 186 亿元同比增 34%,归母净利润 5.9 亿元同比增 548%;1Q25 营收 52 亿元同比增 32%,归母净利润 2.1 亿元同比增 287% [1] - 作为全球物联网模组龙头厂商,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企稳回暖及边缘侧/端侧 AI 发展机遇 [1][4] - 上调 2025 - 2026 年盈利预测并引入 2027 年预测,分别至 8.01/9.59/11.28 亿元,对应 PE 为 23、19、16x,给予 2025 年 30xPE,对应目标价 91.79 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表现 - 2024 年模组 + 天线业务营收 184 亿元同比增 34%,LTE、车载、5G 等模组业务量及天线、ODM 业务规模扩大;境内业务收入 89 亿元同比增 35%,境外业务收入 97 亿元同比增 33% [2] 盈利能力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 17.6%同比下滑 1.3pct,主因接受海外战略客户大额订单致境外业务毛利率下降;1Q25 综合毛利率 17.8%环比提升 1pct [3]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71%/2.41%/8.97%,分别同比 - 0.51/-0.91/-2.60pct,系推动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3] 市场前景 - 短期物联网模组市场景气度有望随下游需求复苏改善,5G 蜂窝模组等高速制式品类在 AI 时代有发展机遇 [4] - 长期 AI 算力向边缘侧迈进,物联网模组功能有望转变获更高附加值,公司作为龙头将持续受益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3,861|18,594|22,811|27,244|31,606| |+/-%|(2.59)|34.14|22.68|19.43|16.0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90.71|588.22|800.62|959.43|1,128| |+/-%|(85.44)|548.49|36.11|19.84|17.59|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35|2.25|3.06|3.67|4.31| |ROE(%)|2.32|14.38|15.98|16.27|15.96| |PE(倍)|198.98|30.68|22.54|18.81|16.00| |PB(倍)|4.97|4.47|3.73|3.11|2.61| |EV EBITDA(倍)|34.49|18.09|14.87|12.74|10.07|[7] 可比公司估值 |证券代码|证券名称|股价(元)|总市值(百万元)|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23A/2024A/2025E/2026E)|PE(X)(2023A/2024A/2025E/2026E)| |----|----|----|----|----|----| |300638 CH|广和通|24.50|18,754|564/668/629/773|33/28/30/24| |300590 CH|移为通信|11.63|5,348|147/159/225/267|36/34/24/20| |688100 CH|威胜信息|36.19|17,794|525/631/783/968|34/28/23/18| |平均值| - | - | - | - |35/30/25/21| |603236 CH|移远通信|68.98|18,049|91/588/801/959|199/31/23/19|[19] 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 - 2027 年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等多项指标 [25]
美格智能(002881):Q1收入创历史新高,费用管控良好
华泰证券· 2025-04-29 0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 51.93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营收 29.41 亿元,同比增长 37%;归母净利润 1.36 亿元,同比增长 110%;1Q25 营收 9.97 亿元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 74%;归母净利润 0.46 亿元,同比增长 616% [1] - 看好公司 FWA、车载及端侧 AI 等领域发展机遇,随着边缘计算应用场景打开,算力模组业务有望成新业绩增长点 [1][4] - 考虑下游市场需求复苏及费用管控良好,上调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并引入 2027 年预测,分别至 1.81/2.29/2.83 亿元 [5] 各部分内容总结 业务表现 - 2024 年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业务营收 28.08 亿元,同比增长 37%,智能网联车领域营收高速增长;其他业务营收 1.32 亿元,同比增长 35% [2] - 2024 年境内收入 21.38 亿元,同比增长 43%,受益于国内客户需求拉动;境外营收 8.03 亿元,同比增长 22% [2] 财务指标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 17%,同比下滑 2pct;1Q25 为 15%,同比下滑 1pct,主要因收入结构变化 [3]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01%/2.14%/7.08%,分别同比 - 0.96/-0.70/-2.88pct,得益于降本增效和规模效应 [3] 市场与发展 - 短期 FWA、车载等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公司业绩有望提升;公司积极布局智能模组、算力模组等领域,加大多方向投入和市场开拓 [4] 盈利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147|2,941|3,874|4,681|5,4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64.51|135.57|181.29|229.37|282.7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25|0.52|0.69|0.88|1.08| |ROE(%)|4.23|8.57|10.19|11.47|12.36| |PE(倍)|189.49|90.16|67.43|53.29|43.24| |PB(倍)|8.25|7.80|6.99|6.18|5.41| |EV EBITDA(倍)|96.63|64.33|55.23|46.42|38.74| [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