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芯片

搜索文档
2025 工博会焦点:“打造工业算力‘芯’引擎”研讨会落幕,五大领域破题产业升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8 01:05
工业算力技术研讨会核心观点 - 聚焦工业算力核心技术 涵盖离子注入设备、FPGA芯片设计、RISC-V处理器、半导体检测及工业大数据五大领域 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1] - 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共同探索技术突破方向与产业发展机遇 实现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 [16] 离子注入技术 - 离子注入机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必不可少的关键装备 [3] - 凯世通半导体提供全系列离子注入整机设备 涵盖大束流、中束流、高能机、SiC/GaN/第三代半导体及氢注入等 并延伸至气体、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及设备升级置换服务 [4] - 依托控股股东先导科技集团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优势 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离子注入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平台 [4] AI赋能半导体良率提升 - 芯率智能聚焦AI+半导体良率管理系统(YMS) 核心团队汇聚IT与半导体领域专家 累计服务超15家大型晶圆厂/IDM [6] - AI+YMS方案整合MES、FDC、SPC等多系统数据 实现工艺数据波动分析、缺陷分类统计及良率综合分析 在先进封装环节通过虚拟量测优化检测流程 [6] - 喆塔科技通过融合行业Know-How与AI、大数据技术 构建CIM2.0全矩阵数智化产品体系 良率分析助手通过大模型技术定位瓶颈效率提升2倍 [7][8] FPGA技术应用 - 安路科技作为首家专注FPGA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 通过高性能芯片架构设计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工业场景对实时算力、稳定性的严苛需求 [10] - FPGA技术在工业控制、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场景实现创新应用 推动国产核心器件从跟跑到并跑的发展历程 [10] RISC-V架构创新 - 隼瞻科技依托RISC-V开放架构的灵活可定制特性 构建需求定义-自动化建模-验证优化的敏捷开发流程 [12] - 为人工智能、工业控制、AIoT、汽车电子领域提供定制化处理器方案 突破传统处理器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的痛点 [12] 半导体检测智能化 - 季丰电子通过AI算法优化实现设备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运维响应时间缩短30% 检测精度提升至纳米级 [14] - AI技术与传统检测设备融合 解决半导体制造中检测效率与精度难以兼顾的难题 [14] 产业协同与展望 - 技术研讨会打破领域壁垒 形成创新成果互补 为跨企业合作与技术对接提供明确方向 [16] - 工业算力作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其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关乎制造强国建设全局 [16]
安路科技9月25日获融资买入2801.05万元,融资余额2.0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2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下跌1.68% 成交额2.8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801.05万元 融资偿还3165.23万元 融资净卖出364.17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05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1.62%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券余量1.69万股 融券余额53.38万元 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1] - 融券当日偿还1899股 融券卖出0股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2万户 较上期减少7.10% [2] - 人均流通股32762股 较上期增加7.64% [2] - 银河创新混合A(519674)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680万股 较上期增持30万股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23亿元 同比下降29.6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42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6.57%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FPGA芯片和专用EDA软件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1] - 收入构成:芯片销售占比89.36% 技术服务收入占比8.32% 其他收入占比2.32% [1] - 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1年11月成立 2021年11月上市 [1]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军贸爆发、海外崛起-20250924
浙商证券· 2025-09-24 05:11
报告核心观点 - 大制造领域呈现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军贸爆发和海外崛起四大趋势 重点关注工程机械、国防军贸、半导体国产替代、新能源及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 [1][4][6][12][14][16][17]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09月19日当周 A股表现最佳五大行业为煤炭(+4%)、电力设备(+3%)、电子(+3%)、汽车(+3%)及机械设备(+2%) [5][27] - 大制造板块内工业气体指数上涨9% 长江工程机械指数上涨6% 国证新能源车指数上涨4% [5][29] 工程机械与制造业 - 工程机械龙头投资价值凸显 三一重工预计2025年EPS为1.02元 徐工机械预计2025年EPS为0.67元 [4][25] - 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估值达390亿美元 推动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4] 国防与军贸领域 -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 中国军贸出口成长空间打开 [4] - 亚星锚链作为深海科技核心配套企业 受益船舶景气周期与漂浮式风电发展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13%) [17][20][25] 半导体与国产替代 - 复旦微电为国产芯片领域佼佼者 主营安全与识别芯片、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及FPGA芯片 [6] - 全球FPGA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33亿美元(CAGR 11%) 中国市场同期从25亿美元增至47亿美元 [6] - 公司为国内首家推出亿门级FPGA产品 2023年研制成功十亿门级产品 外资市场份额超90% 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6]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先导智能业绩拐点确立 2025H1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61.19%) [13] - 固态电池设备为全新增长点 公司为全球唯一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 预计年度新增设备市场规模从2025年20.6亿元增至2030年336.2亿元(CAGR 74.8%) [14] - 奥来德与京东方战略合作 聚焦AMOLED蒸发源设备及材料 2025H1材料业务营收2.57亿元(同比增21.99%) 蒸发源设备收入2335.28万元(同比下滑82.28%) [10][11] 消费制造与热管理 - 三花智控2025H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收103.89亿元(同比增25.49%)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58.74亿元(同比增8.83%) [16] - 公司布局IDC液冷及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热泵技术拓展至数据中心及储能热管理场景 [16] 核心标的与盈利预测 - 团队核心标的包括横河精密、浙江荣泰、中国船舶等18家公司 [2] - 重点公司2025年预测PE: 三一重工(21X)、徐工机械(15X)、中国船舶(35X)、亚星锚链(30X) [25]
倒计时3天!期待半导体行业观察带来的产业对话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0 01:55
工业算力技术研讨会概述 - 半导体行业观察与中国工博会将于9月23日下午13:30共同举办"打造工业算力'芯'引擎技术研讨会" 聚焦工业场景下芯片应用与算力演进[1][4] - 会议汇聚离子注入设备、FPGA芯片设计、RISC-V处理器、半导体检测及工业大数据五大领域行业领袖[4] 离子注入技术突破 - 凯世通副总经理张长勇将分享离子注入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实现多款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在国内重点芯片制造产线规模量产[8] - 张长勇拥有20年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设备管理及开发经验 主导低能大束流系列国产离子注入机项目 推动设备在重点集成电路产线落地应用[8][9] AI赋能半导体制造 - 芯率智能董秘方亮将探讨AI赋能次世代半导体技术良率提升 公司自主研发的AI工具套件(如ChipSeek大模型)已在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十余家头部晶圆厂量产应用 帮助客户实现良率提升超95%[10] - 喆塔科技华东区总经理于勃将分析AI驱动下的半导体制造数据 公司通过跨类型数据关联分析精准定位良率瓶颈 构建大模型平台与智能体技术推动半导体制造智能化[11] FPGA与处理器技术创新 - 安路科技市场总监姚洋将解析FPGA技术如何赋能工业控制、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场景 公司于2021年成为首家专注于FPGA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12] - 隼瞻科技CTO姚彦斌博士将分享RISC-V架构驱动的AI处理器自动化设计方法 公司专注于专用处理器IP和EDA处理器设计平台 为AIOT、5G网络、汽车电子等领域提供定制化处理器解决方案[13][14] 半导体检测智能化 - 季丰电子研发副总朱勇将阐述AI技术与传统半导体检测设备融合实践 公司作为半导体检测领域平台型科技公司 连接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环节[15] 产业协同与发展前景 - 研讨会涵盖从底层离子注入设备到上层工业大数据应用 从硬件芯片设计到软件算法优化的全链条技术交流[20] - 会议成果代表中国在工业算力技术领域最新进展 体现产业界对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的追求[20]
安路科技9月15日获融资买入2307.42万元,融资余额1.9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1:36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下跌1.72% 成交额达2.5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307.42万元 融资偿还1887.01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420.42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1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91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1.63%[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量1.36万股 融券余额39.71万元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1] - 9月15日融券卖出600股 按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75万元[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2万户 较上期减少7.10%[2] - 人均流通股32762股 较上期增加7.64%[2] - 银河创新混合A(519674)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680万股较上期增持30万股[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23亿元 同比下降29.64%[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2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16.57%[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1年11月18日成立 2021年11月12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FPGA芯片和专用EDA软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1] - 收入构成:芯片销售占比89.36% 技术服务收入占比8.32% 其他收入占比2.32%[1]
突遭制裁!美国政府将复旦微电等23个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清单总量已超千家
钛媒体APP· 2025-09-13 02:39
美国出口管制行动更新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9月12日修订《出口管理条例》(EAR),将32个实体添加到管制实体名单中,涵盖中国(23个)、印度(1个)、伊朗(1个)、新加坡(1个)、土耳其(3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个)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体[2] -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实体所有受EAR管辖的物项均须申请许可证,且许可证为"推定拒绝",部分企业还被标注Footnote 4,涉及超算及AI技术的相关生产物项也被纳入管制[3] - BIS称这些公司或机构存在"违背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为,包括为中国的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制造和分销部门提供支持,以及参与生物技术、工程软件开发、半导体制造设备采购等领域,存在规避出口管制、为受制裁对象转运物项的风险[2]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实体情况 - 此轮有23家中国实体被列入实体清单,包括国产芯片上市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有限公司(复旦微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华岭股份(Sino Ic Technology)等[2] - 其中13个实体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相关机构,3家来自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领域,其他还包括航天遥感、量子、授时系统、工业软件/工程软件、供应链与物流服务等领域[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美国BIS现有实体清单总条目数3351条,总部位于中国的实体清单总条目数量达1065条,占比近三分之一;而美国财政部经济制裁名单(SDN)共有17712个,其中地址在中国的有890个[10] 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历史演变 - 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试图加强出口管制以限制中国获取先进AI和芯片技术和生产先进芯片的能力,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首次扩大对华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主要通过"行为主体管制"方式将部分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名单"[4] - 2020年BIS扩大外国生产的直接产品规则(FDPR),拜登政府执政期间将更多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并加强了对先进芯片和相关半导体制造设备(SME)的技术和国家/地区管控,例如使用极紫外光刻技术(EUV)和深紫外光刻技术(DUV)的SME[5] - 2024年BIS扩大管制范围,增加对先进封装中小企业、高带宽存储芯片(HB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管制,进一步限制中国实体获取半导体技术;同时增加对"节点无关"工具以及深紫外(DUV)和多重曝光技术的管制,并将130多个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6] 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变化 -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对芯片出口管制既有收紧也有放松,收紧措施包括将42家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要求英伟达申请在中国销售其H20 GPU的许可证,并告知EDA公司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在中国销售,以及撤销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6] - 宽松政策在于中美关税谈判期间BIS推迟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行动,取消对EDA公司许可要求、批准英伟达、AMD向中国销售AI芯片,条件是美国政府将获得15%的收益[6] - H20是英伟达基于上一代Hopper架构、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特供版"AI芯片,整体算力性能降低至H100的20%左右,虽然性能指标和最新的Blackwell架构芯片有较大差距,但其性能领先于绝大多数国产AI芯片,且支持英伟达软件生态[7] 重点被列入实体业务概况 - 复旦微电是国内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现已建立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产品线,产品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金融、社保、汽车电子、城市公共交通、电子证照、移动支付、防伪溯源、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工业控制、信号处理、智能计算等众多领域[8]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的基础上于2018年整合组建,拥有31个国家级/院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部门,截至2025年5月共有职工45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9] - 其他被列入实体包括华岭股份(Sino Ic Technology)、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实体[10] 许可证申请数据统计 - 根据美国商务部BIS数据,从2018年到2023年,BIS及其跨部门审查的中国实体的申请许可证中有2641个申请获得批准,总价值约3350亿美元,1293个申请被拒绝、撤销或搁置,价值5450亿美元[10] - 涉及实体清单中国实体的申请数量从2018年的5个增加到2021年的1751个,约占中国所有许可申请的28%,2018-2023年约33%的涉及中国实体的许可申请被拒绝、撤销或搁置[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总数3351条同比增长19%,中国实体1065条同比增长48%,上海实体129条同比增长82%;美财政部SDN制裁名单总数17712条同比增长22%,中国实体890条同比增长69%,上海实体66条同比增长74%[11]
复旦微电:FPGA系列产品的应用,尚未涉及向脑机接口领域开拓
格隆汇· 2025-09-12 09:29
业务布局 - FPGA芯片应用于通信 工业控制及高可靠领域[1] - 正在拓展计算机视觉 机器学习 高速数字处理等应用场景[1] - 当前应用未涉及脑机接口领域[1]
复旦微电(688385.SH):FPGA系列产品的应用,尚未涉及向脑机接口领域开拓
格隆汇· 2025-09-12 09:26
公司业务布局 - FPGA芯片当前主要应用于通信、工业控制及高可靠领域[1] - 正在积极拓展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高速数字处理等新兴应用场景[1] - 明确表示FPGA产品尚未涉及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开拓[1]
聚焦前沿技术,共话产业未来——"打造工业算力'芯'引擎"技术研讨会即将盛大开幕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6 03:23
研讨会概况 - 会议聚焦工业算力技术进展 旨在推动产业链合作 主题为打造工业算力"芯"引擎技术研讨会 [1] - 会议时间为9月23日下午13:30启幕 涵盖离子注入设备 FPGA芯片设计 RISC-V处理器 半导体检测及工业大数据五大技术领域 [2] - 会议设置六个主题演讲及抽奖环节 具体议程包括离子注入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AI驱动半导体制造数据分析等专题 [4][5] 参与企业技术专长 - 凯世通提供离子注入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 实现多款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在重点芯片制造产线规模量产 [5] - 芯率智能专注半导体良率管理 其AI工具套件已在中芯国际 华虹宏力等十余家晶圆厂应用 帮助客户实现良率提升超95% [7] - 喆塔科技通过跨类型数据关联分析定位良率瓶颈 构建大模型平台与智能体技术推动半导体制造智能化 [8] - 安路科技作为中国FPGA领域创新者 解析FPGA技术如何赋能工业控制 人工智能及机器视觉场景 [9] - 隼瞻科技专注RISC-V架构驱动的AI处理器自动化设计 为AIOT 5G网络 汽车电子提供定制化处理器解决方案 [10] - 季丰电子探索AI与传统半导体检测设备融合 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和检测精度 [12] 行业专家背景 - 张长勇拥有超20年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设备管理经验 主导低能大束流系列国产离子注入机项目 推动设备在重点产线落地应用 [6] - 姚洋深耕半导体行业超20年 曾任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及Altera 具备通信电子 FPGA与CPU领域专业功底 [9] - 姚彦斌博士拥有15年半导体行业经验 专精DSP处理器 RISC-V处理器及处理器自动化生成技术 [10] - 朱勇拥有跨国企业工作经历 曾任职高通 智邦 仁宝电子 在软硬件研发和半导体设备领域技术深厚 [12] 行业趋势与影响 - 工业算力作为驱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动力 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 - 中国制造业正加速向高端化 智能化转型 五大领域技术创新成果体现产业界对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的追求 [17] - 会议汇聚底层离子注入设备至上层工业大数据应用 硬件芯片设计至软件算法优化全环节技术专家 共同探讨工业算力技术发展趋势 [17]
安路科技股价跌5.06%,银河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680万股浮亏损失263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5:33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6%至29.45元/股 成交额1.56亿元 换手率1.29% 总市值118.05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1年11月18日成立 2021年11月1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FPGA芯片和专用EDA软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芯片销售89.36% 技术服务8.32% 其他业务2.32% [1] 机构持股情况 - 银河创新混合A(519674)二季度增持30万股 持股1680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4.19%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637.6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银河创新混合A最新规模132.9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2.96% 同类排名1822/8180 [2] - 近一年收益率114.36% 同类排名197/7978 成立以来收益率733.26% [2] - 基金经理郑巍山任职6年119天 管理规模174.69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28.07% 最差回报-18.8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