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

搜索文档
胜宏科技大涨,陈小群接回来了吗
国际金融报· 2025-09-10 11:25
科技股市场表现 - 新易盛9月10日高开低走后反弹 投资者在底部区间买入[1] - 科技股板块9月10日集体反弹 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带动中芯国际 剑桥科技 沪电股份 深南电路 生益科技等高开走高[3] - 胜宏科技9月10日收盘290.67元 单日涨幅12.01% 成交额达249.17亿元[4] 市场交易数据 - 上证指数9月10日上涨0.13% 延续在3800点附近的震荡格局 9月8日涨0.38% 9月9日跌0.51%[5] - 当日市场上涨家数2442家 下跌家数2769家 成交量20040亿元 较前日减少1481亿元[5] - 资金净流出174亿元 流出规模较以往千亿级别明显收窄[5] 板块资金动向 - 油气开采及服务 影视院线 通信服务和元件板块涨幅居前[5] - 连板股出现7家2板 1家3板 1家6板和1家11板以上 最高板为天普股份[5] - 打板赚钱效应仅2.2% 炸板率达32% 连板队形结构不佳[5] 游资操作案例 - 顶级游资陈小群9月5日买入胜宏科技9.2亿元 作手新一买入7.1亿元 该股当日涨停[4] - 胜宏科技后续两个交易日连续下跌 9月8日跌7.57% 9月9日跌5.05% 两日累计跌幅超12%[4] - 游资可能已执行止损操作 其典型操作纪律严格[4] 科技股投资前景 - 市场对高科技产业长期前景保持乐观态度[6] - 经过炒作的"易中天"等个股持续反弹存在不确定性 高位破位股反弹难以一蹴而就[6]
森松国际绩后涨超14% 医药带动新签订单超预期 高科技产业布局不断完善
智通财经· 2025-08-29 01:57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中期收益26.87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22.71% [1] - 股东应占溢利3.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0.15% [1] -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主要因订单确收周期9-14个月及去年新签订单下滑23%影响 [1] 订单表现 - 上半年医药新签订单43.72亿元 同比增长642% [1] - 在手订单105.66亿元 同比增长20.4% 创历史新高 [1] - 去年新签订单下滑23% 在手订单下滑10% [1] 行业领域进展 - 医药领域MNC和CXO全球产能需求快速放量 [1] - AI领域模块化数据中心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1] - 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先进制程演进及新能源需求驱动高端产品自主化 [1] 市场反应 - 股价单日涨超14% 收盘涨9.86%至10.81港元 [1] - 成交额达1.36亿港元 [1]
“淘金”中国AI科技产业 国际长期资本缘何热衷借道港股基石、定增投资
经济观察网· 2025-08-12 08:40
国际长线资本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资热情升温 - 59%受访主权基金计划未来五年增加中国资产配置 逾60%偏好主动管理型策略并优先投资高科技、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1] - 新加坡淡马锡对中国资产投资敞口达18% 显著超越MSCI全球指数2%-3%的中国权重[1] - 港股前6个月IPO与二次融资募资额突破1800亿港元 同比增长62%创三年新高[1] 国际资本通过港股参与中国科技企业投资 - 国际长线资本通过港股基石投资与定增投资布局中国科技企业 成为当前主要投资方式[2] - 无极资本上半年斥资超75亿港元参与商汤科技、第四范式定增及曹操出行、蓝思科技IPO基石投资[1] - 港股市场提供流畅退出机制与风险平衡 更契合国际长线资本对价格波动敏感和长周期的投资偏好[2] 中国AI产业技术实力与估值优势 - 中美顶级AI模型性能差距从2023年20个百分点缩至2024年0.3个百分点 近乎抹平[4] - 中国AI企业平均市销率约15倍 显著低于美国头部企业42倍及OpenAI的80倍、Anthropic的170倍估值[6] - 产业纵深优势形成本土场景驱动+产业链协同+垂直解决方案的独特发展模式 计算效率创新活跃[5] 香港市场作为投资枢纽的优势 - 香港开放金融体系与成熟法治环境为国际资本提供灵活高效投资基础[6] - 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便捷布局内地高科技资产 双重监管体系减少投资操作限制[6][7] - 国际资本借道港股规避直接投资内地的配置比例与行业选择制约[7] 资本关注技术卡位与产业链布局 - 国际资本重点关注AI龙头在前沿领域的技术卡位、产业布局与资质壁垒[8] - 无极资本定向支持商汤科技具身智能与稳定币技术转化 助力第四范式AI大模型在金融风控、稳定币与RWA领域商业化[8] - 国际资本形成新共识:中国AI自主创新引发全球重新定价 技术迭代与商业化效率优势吸引资金持续涌入[9] 投资策略与机构合作动向 - 国际资本特别看重受托投资机构的选股交易能力 认为长期回报主要来源于选股而非择时[8] - 无极资本通过PE基金投资未上市GPU研发企业 加码AI产业链上游战略布局[10] - 双总部运营机制(香港+阿布扎比)吸引更多国际长期资本共同分享中国高科技产业崛起红利[10]
钼价高位震荡 金钼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超100%
新华网· 2025-08-12 05:54
公司业绩表现 - 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3亿元至15.3亿元 同比上涨100.01%至130.09% [1] - 业绩增长主因国际钼市场价格高位震荡及主要钼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1]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挖潜增效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1] 钼行业供需格局 - 约80%钼作为合金添加剂用于钢铁工业 产品应用涵盖航空航天、光伏等高技术领域 [2] - 2023年3至6月连续四个月钢招钼铁成交量均超10000吨 [2] - 上半年钼制品均价同比涨幅普遍超过50% 主因下游钢铁需求增长 [1] 钼价驱动因素 - 钢铁价格走出低位徘徊趋势 对钼中长期价格形成支撑 [1] - 环保要求与"双碳"目标抑制产能扩张 原料端供应偏紧支撑价格坚挺 [2] - 新钼矿投产周期较长 长期对钼价形成支撑 [2] 公司竞争优势 - 拥有金堆城钼矿(世界六大原生钼矿之一)及高品位钼精矿生产技术 [3] - 钼冶金炉料、化工及深加工装备技术居国内前列 [3] - 通过秦创原平台建设完成4个产业化项目和3个研发平台入驻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科技产业对高端钼产品需求提升 涉及靶材、光伏、蓄电池等新兴领域 [2] - 企业需在钼深加工领域突破以完善产品链并提升竞争力 [2]
去深圳上大学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12:17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深圳自特区成立伊始就怀有创办高水准大学的冲动和雄心,高校建设与城市发展步伐紧密相连 [1][6] - 1983年深圳大学成立时在校学生仅216人,而北京有54所高校,上海有43所,广州有20所,深圳在高等教育领域起步较晚 [5] - 21世纪以来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加速,2014年后以几乎一年一所的速度新建8所高校,截至2024年高等学校数量达17所 [5] - 2025年深圳推进第三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涉及深圳海洋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等8所院校 [5] 三次建校热潮 - 第一波热潮在特区成立初期,1983年深圳大学从提议到开课仅用半年,创下"深圳速度",建校初期采用开放式校园和学生自治等创新模式 [8][9][11] - 第二波热潮在2000年前后,深圳通过合作办学和虚拟大学园解决高端人才培养问题,吸引北大、清华等高校入驻 [14][15] - 第三波热潮在南科大成立后,10年间新增8所高校,合作办学拓展至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院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连续9年成为广东高考录取分数最高院校 [20][21] 财政投入与办学特色 - 深圳教育支出从2017年509亿元增至2025年计划1020.6亿元,占比从11.08%升至23% [26] - 高等教育支出从2012年11.4亿元增至2025年预计17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1.69%,占比从10.4%升至近48% [28] - 深圳大学2025年部门预算收入75.07亿元,10年增长366.85%,在全国非"双一流"高校中预算排名第一 [30] - 深圳高校以理工科为主,学科建设紧贴产业需求,南科大拥有超60位院士,国际排名接近清北 [36] 城市与高校协同效应 - 深圳高校毕业生留存率达73.2%,深大毕业生主要被比亚迪、华为、腾讯等本地企业录用 [3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录取分数线已超本部,体现城市对高校的赋能效应 [42] - 深圳计划在"十五五""十六五"期间新建不少于10所高校,总量或达30所以上,学科将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44][46]
苏宁环球(000718) - 000718苏宁环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7
2025-05-27 13:44
医美业务发展 - 2025年计划在江苏、上海新开医美机构,扩大业务版图,利用自有物业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运营成本 [2] - 2024年医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且持续盈利,2024年新增南京苏亚医美医院,今年以自建为主在长三角等地新建机构 [5] - 坚定不移发展医美相关业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聚焦生物医药科技、抗衰再生医学等方向 [3] - 医美新门店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年中左右试营业 [6] 股份增持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实际控制人及部分董监高完成一轮股份增持,将鼓励其结合实际制定、披露并实施增持计划 [3] - 通过关注并购重组机遇、开展投资收购、推行现金分红、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提升内在价值 [4] 员工持股计划 - 员工持股计划设置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及个人绩效考核条件,最长锁定期限为3年,将督促现存计划合法合规实施 [4][5] -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后续进展关注公司相关公告 [4][5][6] 业务拓展与战略方向 - 持续关注新产业、新机会,筹划拓展新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及资源配置,审慎决策避免盲目扩张 [5][6] - 深耕地产、医美双主业,保持稳健发展,研究行业趋势,探索新质生产力 [6] 股东权益与股价问题 - 重视全体股东权益,按深交所规定协助股东行使权力及履行披露义务 [3] - 股价受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将做好经营管理,提升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6]
商务部:任何人执行美方措施,涉嫌违法
搜狐财经· 2025-05-24 09:51
中国商务部对美方芯片禁令的严正警告 - 中国商务部警告全球任何配合美方封杀华为芯片的行为均涉嫌违法,后果自负 [1] - 美方以"推定违反出口管制"为由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包括华为昇腾芯片,被中方认定为单边霸凌和保护主义 [1] - 美方措施严重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剥夺他国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的权利 [1] 华为昇腾芯片的战略意义 - 华为昇腾芯片被美方单独制裁,侧面印证其技术突破和行业领先地位 [3] - 中国芯片产业在西方制裁下仍取得重大进展,昇腾芯片成为中美科技博弈焦点 [3] 中方反制措施与立场 - 中方首次面向全球发出罕见警告,表明将动用一切手段保障芯片产业稳定 [4] - 任何执行美方禁令的组织或个人将面临中国法律追责,体现强硬反制态度 [3][8] - 中国已具备应对打压的实力,将坚决打击阻碍民族企业发展的行为 [8] 中美科技竞争长期态势 - 美方对华芯片制裁反映其对中国技术崛起的焦虑,进一步验证中国发展路径的正确性 [6] - 历史案例(如DeepSeek、贸易战)显示中国具备突破技术封锁的能力 [6] - 需摒弃对美让步幻想,坚定自主创新道路以应对长期围堵 [6]
经济“开门红”: 预期与现实(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17 07:18
经济"开门红"特点 - 年初中美经济基本面预期反转,中国企稳复苏不强但美国经济走弱强化市场正反馈[1] - 经济复苏未脱离一季度季节性回升规律,基建靠中央投资主导,制造业由科技板块拉动[2] - 商品消费和服务业生产分化,社零增速从3.7%升至4.0%,服务业生产指数从6.5%降至5.6%[2] - 出口下行压力可能在二季度集中体现,美国加征20%关税导致集装箱运价超季节性回落[2] 工业表现 - 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9%,略低于12月的6.2%,但2月季调环比0.51%显示生产进度偏快[3] - 高技术产业工业生产进度明显快于整体,拉动工业生产加快[3] 制造业投资 - 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9.0%,高于12月的8.3%,主要由"新质"行业引领[4] - 汽车制造、电子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新质"行业投资增速边际加快[4] 基建投资 - 广义基建同比增速升至9.95%,狭义基建增速降至5.6%,显示中央投资主导"开门红"[5] -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缓,沥青开工率处于历史同期低位,地方投资跟进难度大[6] 消费情况 - 社零增速小幅抬升,"以旧换新"相关品类如通讯器材、家电等持续拉动[7] - 食品粮油等基本生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体育娱乐用品等"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提升[7] 房地产 - "926"政策组合拳改善融资端,房地产投资、竣工面积指标降幅边际收窄[8]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转跌,商品房销售面积回落,市场仍需政策支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