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美元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中外资机构: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慢牛”行情
天天基金网· 2025-09-01 05:45
市场走势预判 - A股和港股已走出估值洼地 完成价值重估 反映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预期的改善 [4] - 市场反弹接近一年 体现对中国经济企稳复苏 产业结构优化 企业盈利改善等基本面可持续变化的正面反馈 [4] - 本轮价值重估参与者多为国际及国内机构 投资方法理性科学 具有长期投资目标 配置形成持续趋势 [4] - 港股有望继续成为海外投资和南下资金的宠儿 因分红率较高 人工智能 软件 创新药等板块及出海概念具备高成长性 [4] - A股将走出慢牛行情 在A/H溢价层面有足够空间迎头赶上 [5] - 随着美国例外论收敛 受美元虹吸效应影响的资产将获得价值重估 中美关税问题影响可能已过去 [6] - 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 各类主体经营活力被激发 落后产能淘汰 企业轻装上阵 预计帮助扩大利润空间 [6] 中国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展现稳中有进运行态势 具备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坚实基础 [8] - 消费修复与产业升级提供内生动力 外贸多元化提供韧性支撑 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 内外需协调改善 [8] - 7月以来经济增速有所回落 但工业和服务业表现仍高于去年同期 当前经济仍运行在5%水平之上 [8] - 后续政策关注三方面:财政政策积极靠前发力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及结构优化 国内大市场建设打破壁垒释放红利 [9] - 下半年政策力度较克制 以持续发力用好存量政策为主 保留适时加力空间 政府将优先全面落实2025财政预算 适度放宽货币政策以实现约5%增长目标 [9]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递调整政策信号 降息概率抬升 未来政策权衡中或提高对就业风险的考量 [11] - 若就业数据继续恶化 即便通胀高于2% 美联储仍可能进一步降息 预计全年累计降息50至75个基点 [11] - 基于美国利率期货市场定价 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至少25个基点的概率超80% [11]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前景过于乐观 9月降息25个基点是大概率事件 但后续降息力度或不如预期 因通胀预期未显著下降 [11] 资产配置策略 -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投资者可遵循传统分散化框架布局 根据政策及资产估值摆动进行灵活仓位调整 [12] - 2022年底以来投资者持续超额配置美元资产 当前需降低集中度 做到多元分散 [13] - 特朗普正在破坏美国经济系统百年根基 美元贬值或持续数年 应加大非美元资产配置 如黄金 白银 有色 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及加密数字资产 [14] - 非美投资者持有超30万亿美元美国资产 随着美元主导地位边际削弱 美元指数回落 前期超配美元及美国资产的资金有再平衡需求 [14] - 欧洲及亚洲资金部分回流本地市场 边际上加强对本地资产估值的支撑 [14] - 未来6~12个月看涨股票 但短期风险存在 将美股上涨视为削减过多美国投资并将资金轮动至亚洲(除日本)股票的机会 [14] - 日本和欧洲股票仍为核心持仓 聚焦新兴市场本币债 同时把握美元债券收益率提供的机会 [14]
中外资机构: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慢牛”行情
搜狐财经· 2025-08-31 12:25
中国资本市场走势 - A股和港股已走出估值洼地 完成价值重估 反映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预期的改善 [9] - 市场反弹接近一年 并非短期投机炒作 而是对中国经济企稳复苏 产业结构优化 企业盈利改善等基本面可持续变化的正面反馈 是中国资本市场慢牛的开始 [9] - 港股有望继续成为海外投资和南下资金的宠儿 因分红率较高 人工智能 软件 创新药等板块及出海概念具备较高成长性 [10] - A股将走出慢牛行情 在A/H溢价层面有足够空间迎头赶上 [11] 中国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展现稳中有进运行态势 具备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坚实基础 [12] - 7月以来经济整体增速有所回落 但工业和服务业表现仍高于去年同期 当前经济仍运行在5%水平之上 [12] - 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 内外需协调改善 [12] 政策预期 - 财政政策继续积极靠前发力 [13] - 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 结构优化 [13] - 国内大市场建设打破壁垒 释放红利 [13] - 下半年政策力度比较克制 以持续发力用好存量政策为主 保留适时加力空间 [13] - 政府将优先全面落实2025财政预算 适度放宽货币政策 以实现大约5%的增长目标 [13]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递调整政策信号 降息概率抬升 [14] - 若就业数据继续恶化 即便通胀仍高于2% 美联储仍可能进一步降息 预计全年累计降息50至75个基点 [14] - 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至少25个基点的概率超80% [14] - 9月降息25个基点是大概率事件 但后续降息力度或不如市场预期 因通胀预期未显著下降 [14] 资产配置策略 - 投资者应降低美元资产集中度 做到多元分散 [16] - 加大非美元资产配置 如黄金 白银 有色 房地产等实物资产以及加密数字资产 [16] - 非美投资者持有超30万亿美元美国资产 随着美元主导地位边际削弱 美元指数回落 前期超配美元及美国资产的资金有再平衡需求 [16] - 欧洲及亚洲资金部分回流本地市场 边际上加强对本地资产估值的支撑 [16] - 未来6~12个月看涨股票 将美股上涨视为削减过多美国投资并将资金轮动至亚洲(除日本)股票的机会 [16] - 日本和欧洲股票仍为核心持仓 聚焦新兴市场本币债 同时把握美元债券收益率提供的机会 [16]
中外资机构: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慢牛”行情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12:19
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走势 - A股和港股已走出估值洼地 完成价值重估 反映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预期改善 [13] - 市场反弹接近一年 并非短期资金投机炒作 而是对中国经济企稳复苏 产业结构优化 企业盈利改善等基本面可持续变化的正面反馈 [13] - 本轮价值重估参与者多为国际及国内机构 投资方法理性科学 具有更长期投资目标 一旦开始配置会形成持续趋势 [14] - 港股有望继续成为海外投资和南下资金宠儿 因分红率较高 人工智能 软件 创新药等板块及出海概念具备较高成长性 [14] - A股将走出慢牛行情 在A/H溢价层面有足够空间迎头赶上 [14] - 随着美国例外论逐渐收敛 此前受美元虹吸效应影响的资产将获得价值重估 中美关税问题影响可能已经过去 [15] - 在反内卷等政策引导下 各类主体经营活力被激发 落后产能被淘汰 企业轻装上阵 预计将对企业扩大利润空间有所帮助 [15] 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中国经济展现稳中有进运行态势 具备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坚实基础 [17] - 7月以来经济整体增速有所回落 但工业和服务业表现仍高于去年同期 当前经济仍运行在5%水平之上(参照去年5%经济增速) [17] - 关注财政政策继续积极靠前发力 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结构优化 国内大市场建设打破壁垒释放红利 [18] - 下半年政策力度比较克制 以持续发力用好存量政策为主 保留适时加力空间 预计政府优先全面落实2025财政预算 适度放宽货币政策以实现约5%增长目标 [18] 美联储货币政策与资产配置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递调整政策信号 降息概率抬升 保持全年累计降息50至75个基点判断 [20] - 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至少25个基点概率超80% 市场对1个月内降息预测具有较高准确度 [20]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前景过于乐观 9月降息25基点是大概率事件 但后续降息力度或不如预期 因通胀预期未显著下降 [20] - 特朗普正在破坏美国经济系统百年根基 美元贬值或持续数年 应加大非美元资产配置如黄金 白银 有色 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及加密数字资产 [23] - 非美投资者持有超30万亿美元美国资产 随着美元主导地位边际削弱 美元指数回落 前期超配美元及美国资产的资金有再平衡需求 [23] - 欧洲及亚洲资金部分回流本地市场 边际上加强对本地资产估值支撑 [23] - 未来6~12个月看涨股票 将美股上涨视为削减过多美国投资并将资金轮动至亚洲(除日本)股票的机会 日本和欧洲股票仍为核心持仓 [23] - 聚焦新兴市场本币债 同时把握美元债券收益率提供的机会 [23] - 投资者应降低美元资产集中度 做到多元分散 [22] -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投资者可遵循传统分散化框架布局 根据政策及资产估值摆动进行灵活仓位调整 [21]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815
格林期货· 2025-08-15 0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宏观与金融板块的股指给出多的评级 包括IH、IF、IM、IC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四上证指数冲击3700点遇阻后急跌 部分资金止盈 但中线乐观 持续资金流入将推动股市保持上行趋势 [1][2] - 全球范围内对非美元资产配置的趋势正在深化 人民币资产成国际投资者优先考虑的配置品种 [1][2] - 居民储蓄资金加速向股市流动 股票配置吸引力显著回升 [1][2] - 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变得更加积极 全球金融资产再配置“去美化” 有望加速国际资金流入A股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行情复盘 - 周四上证指数冲击3700点遇阻后急跌 两市成交额2.15万亿元 成交额快速放大 [1] - 中证1000指数收6976点 跌87点 跌幅 -1.24%;中证500指数收6429点 跌78点 跌幅 -1.20%;沪深300指数收4173点 跌3点 跌幅 -0.08%;上证50指数收2829点 涨16点 涨幅0.59% [1] - 行业与主题ETF中涨幅居前的是芯片ETF、半导体ETF等 跌幅居前的是航天ETF、通信设备ETF等 [1] - 两市板块指数中涨幅居前的是体育、保险等 跌幅居前的是地面兵装、元器件等 [1] - 沪深300、上证50指数股指期货沉淀资金分别净流入15、7亿元 [1] 重要资讯 - 7月非银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2.14万亿元 居民部门人民币存款下降1.11万亿元 显示居民储蓄资金加速向股市流动 [1] - 国家数据局表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至6月底 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1] - 瑞银调研显示许多国家央行今年持续增持人民币和欧元资产 人民币资产成国际投资者优先考虑的配置品种 [1][2] - 短短三个月内 印度股市从基金经理最青睐的亚洲市场跌至最不受欢迎行列 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看法变得更加积极 [1][2] - 湖北天门市政策 二孩家庭累计最高可享受价值约28.7万元的奖励、补贴及免费服务 三孩家庭累计最高可享受价值约35.5万元的奖励、补贴及免费服务 [1] - 国际能源署报告全球石油供应大幅膨胀 库存达46个月以来的高点 需求增长速度放缓 市场基本面严重失衡 [1][2] - 加息前景和对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担忧升温 日本五年期国债拍卖需求创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 10年期国债周二全天无交易 [2] - 日本CPI连续三年多超央行2%目标 部分理事主张放弃“潜在通胀”指标 转向关注总体通胀和通胀预期 或为日本今年10月加息扫清道路 [2] - 市场投资者通过多种工具布局从美联储降息中获利 过去几周通过买入美债、掉期交易等押注降息 [2] - 美联储观察工具测算美联储9月16日会议降息概率升至100% 全年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超50% [2] 市场逻辑 - 周四上证指数冲击3700点遇阻后急跌 部分资金止盈 全球对非美元资产配置趋势深化 人民币资产受青睐 经济循环最差时期过去 居民股票配置吸引力回升 [2] 后市展望 - 上证指数在3700点关口波动无碍中线乐观 居民储蓄资金加速向股市流动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快 全球资金再配置“去美化”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100% 持续资金流入推动股市上行 [2] 交易策略 - 股指期货方向交易 上证指数波动无碍中线乐观 资金流入推动股市上行 [2] - 股指期权交易 资金持续流入 可择机买入成长类股指远月深虚值看涨期权 [2]
4.3万亿外资涌入中国债市,占比2.3%持续攀升
搜狐财经· 2025-08-13 23:32
外资配置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 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4.3万亿元,占比2.3%,其中国债持有量2.1万亿元(占比49.6%),同业存单1.2万亿元(占比27.2%),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9.1%)[1] - 外资配置自2023年下半年起再度提速,主要因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下降,转向非美元资产偏好增加[3] - 中国债券市场与发达市场固定收益相关性低,具备分散化配置价值,吸引寻求多元化的投资者[3] 外资流入增长契机 - 2018-2022年外资对中国债券持仓从2000亿美元升至6000亿美元峰值,2024年下半年起持仓再次回升[4] - 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力度加大,2016年开通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渠道,2017年推出债券通"北向通"[4] - 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全球指数后外资流入激增,债券通机制优化推动被动资金流入[4] - 当前外资在境内债市占比仅2.3%,显示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4] 外资配置偏好演变 - 当前中国债券市场中利率债占比62.3%(含国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信用债占比37.7%[5] - 外资目前偏好流动性高的利率债,约3000亿美元配置于国债,1000亿美元配置于政策性银行债[5] - 未来外资可能向信用债及ABS拓展,因信用债具有绝对收益率优势,ABS具备多样化底层资产优势[5] - 外资机构主力为大型央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投资者,且多为中长期配置[5] 中国债券市场优势 - 中国债券市场具有规模大、开放度高、与全球市场相关性低、波动率低等优势[6] - 中长期配置可享受低相关性、低波动性及分散化投资的好处[6] - 央行在资金面收敛时通过增加净投放为债券市场提供支撑[6]
瑞银资管沟通会曝光:中国债市将是全球资本“吸金池”
华尔街见闻· 2025-08-13 12:27
中国债券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国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已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仅次于美国 [1][2] - 市场规模从十年前不到10万亿元人民币迅速扩大至如今约25万亿元人民币 [2] - 利率债占据人民币债券市场约三分之二的份额 信用债约占三分之一 [2] 市场开放与外资准入 - 自201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渠道开放以来 外资投资渠道便利化不断推进 [2] - 债券通等新渠道陆续启用 投资额度限制逐步取消 [2] - 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全球综合债券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以及富时罗素世界国债指数 权重从约6%逐步提升至接近10% [3] 外资配置动态与趋势 - 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从2018年初约2000亿美元增至2022年一度达到6000亿美元 [4] - 2024年起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配置再次加速 转向非美元资产配置 [4] - 多国央行持续增持人民币和欧元资产 印证非美元资产配置趋势深化 [1][8] 投资特性与优势 - 中国债券与美国、英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相关性长期接近于零 甚至呈现负相关 [5] - 中国债券市场长期保持约2%的低波动水平 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市场6%至8%的波动区间 [7] - 配置低相关或负相关资产有助于提升整体组合的风险调整后回报率 降低组合波动性 [6] 非美元资产配置趋势 - 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下降 纷纷寻求非美元资产配置 [8] - 人民币债券成为非美元资产配置的重要候选市场 具有庞大且开放的特点 [1][4] - 人民币资产特别是人民币债券已成为国际投资者优先考虑的配置品种 [1][8]
21对话|德意志银行刘佳:非美元资产迎来配置窗口期 看好中国科技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0:58
美元走弱与非美元资产配置 - 美元持续走弱且美联储年底降息预期升温为非美元资产创造关键配置窗口 [1] - 美国经济年初开始短暂放缓进口增加消费信心和企业投资信心减弱未来两三个季度可能持续放缓 [1] - 美联储预计年底开始降息至明年年中降4次联邦基金利率区间或降至3 25%-3 50% [1] - 美元年初由强走弱分界点疲软可能持续至明年6月 [1] 欧洲资产配置建议 - 欧洲工业股和银行股受益于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德国基础设施相关中大型股票值得关注 [2] - 欧洲投资级别债券发行人四成以上为金融和银行业收益率约3 5%考虑欧元升值空间和分散化配置价值较高 [4] - 今年1月后大规模资金快速流入欧洲股市3月达顶点约200多亿美元 [4] - 欧元兑美元汇率未来12个月或升值4%至1 18 [4] 其他非美元资产 - 澳大利亚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4%澳元未来1-2年有升值空间 [5] - 黄金明年6月或达3700美元/盎司未来12个月上涨潜力大但配置比例建议控制在5%以下 [5] 中国科技股与宏观经济 - 中国科技股重点看好人工智能领域2025年为市场发现中国AI主题元年港股科技股上市交易活跃 [6] - 中国AI发展速度快政策支持强商业应用广泛大型科技公司投入AI基础建设中长期增长潜力大 [6] - 中国经济增速保持5%城市化进程有增长空间仍处快速发展新兴市场状态 [7] - 中国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当前年增速达9%-10%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