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黑灰产

搜索文档
起底金融黑灰产新套路:虚假退保、助贷广告渗透社交平台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35
2025.09. 24 本文字数:259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君君 近日,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出现一批以"代理退保""信用贷款"为名发布的虚假宣传信息,诱导消费者 转移资金,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监管在风险提示中再次点名此类乱象,强调将严厉打击中介机构及网 络渠道的违规行为。 这已是监管部门连续两年多次就此类问题发出警示。多地金融监管局指出,部分代理退保机构"以维 权为名,行牟利之实",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也破坏保险市场稳定;而一些助贷广告则涉嫌将用户 引流至高息贷款甚至非法集资活动。 尽管监管三令五申,但实际问题仍未彻底遏制。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一些生活分享平台等正成为金 融黑灰产新的渗透土壤。 "经验分享"里的隐秘生意 记者在某生活分享平台搜索"保险退保""征信不好贷款""逾期还不上"等关键词,仍可发现大量相关 笔记。记者注意到,这些内容多以"过来人"口吻撰写:开头通常以对保险产品的质疑或贷款困难描 述引发读者共鸣,逐步激发焦虑情绪,随后暗示可通过私信或添加微信获取"解决方案"。 笔记评论区常见"求联系方式""可以帮帮我吗"等互动。 对普通用户而言,这类内容看似是同龄人 的"避坑指南",实 ...
起底金融黑灰产新套路:虚假退保、助贷广告渗透社交平台
第一财经· 2025-09-23 12:09
黑灰产与正规广告并行的局面,使平台面临形象与合规双重风险。 近日,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出现一批以"代理退保""信用贷款"为名发布的虚假宣传信息,诱导消费者转移资金,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监管 在风险提示中再次点名此类乱象,强调将严厉打击中介机构及网络渠道的违规行为。 这已是监管部门连续两年多次就此类问题发出警示。多地金融监管局指出,部分代理退保机构"以维权为名,行牟利之实",不仅侵害消 费者权益,也破坏保险市场稳定;而一些助贷广告则涉嫌将用户引流至高息贷款甚至非法集资活动。 尽管监管三令五申,但实际问题仍未彻底遏制。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生活分享平台小红书等正成为金融黑灰产新的渗透土壤。 "经验分享"里的隐秘生意 在小红书平台搜索"保险退保""征信不好贷款""逾期还不上"等关键词,仍可发现大量相关笔记。记者注意到,这些内容多以"过来人"口 吻撰写:开头通常以对保险产品的质疑或贷款困难描述引发读者共鸣,逐步激发焦虑情绪,随后暗示可通过私信或添加微信获取"解决方 案"。 笔记评论区常见"求联系方式""可以帮帮我吗"等互动。对普通用户而言,这类内容看似是同龄人的"避坑指南",实则为退保代理、助贷 中介的高效获客渠道。 "操作 ...
打击金融“黑灰产”首次披露案例 “职业背贷人”“代理退保”浮现
中国经营报· 2025-09-22 14:20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这名网友的评论区里,有人让她找点靠谱的"机构"帮忙上岸,有人告诉 她有方法可以"暂停"还款,还有人表示自己有"方法"让各位随便问。但其实这些留言背后都是非法代理 维权的机构在引流。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 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这是今年3月以来,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首次 披露相关案例。 代理高额退保、伪造首付款凭证 近年来,金融"黑灰产"组织、个人为谋求非法利益,假借法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名义,广泛发布"代理 高额退保"不实信息,怂恿、诱导投保人委托其代理"维权",胁迫保险公司支付超出保险合同现金价值 的退保金,并从中收取高额佣金。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林某某、马某某为非法获利,以全额退保或高 额退保为诱饵,发布违法广告,怂恿、诱导投保人委托其代理退保。 这些人杜撰、虚增、编造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存在违规行为的内容和证据,向监管部门邮寄信件、反复 投诉,同时教唆投保人、离职保险业务员消极对抗后续调查、询问,导致保险公司及相关业务员向投保 人支付保险现 ...
只需贡献征信就可轻松获高额酬劳?起底“职业背债人”陷阱
南方都市报· 2025-09-18 10:15
连日来,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多方联合开展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打击金融黑灰 产成为"点题"之一,黑灰产乱象与危害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而"职业背债人"这一群体也愈发清晰浮出水 面。 9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之一便是 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案,监管部门也揭秘了其骗贷套路和手法。 伪造首付款凭证,骗取银行信贷资金 包装"职业背债人"骗贷700万,最高被判16年 何谓"职业背债人"?据悉,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以"快速致富""无需偿还债务"为诱饵的"职业背债"骗 局,一些非法贷款中介为了牟取利益,通过虚构职业、包装资产、伪造流水等非法手段把一些不符合银 行贷款条件的人,经过包装后贷出款来,并且从中分赃分成。最后,这个被"包装"出来的人就是"职业 背债人",成了老赖。 图片由AI生成 从金融监管总局此次公布的案例看,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被告人宁某伙同他人在全国范围内大 肆招揽无还款能力且不具有某市购房资质的贷款人。他们对这些"职业背债人"进行包装,伙同房东伪造 首付款凭证,并大幅做高房屋成交价,通过虚构首付款已 ...
恶意投诉,一门大生意
虎嗅· 2025-09-16 10:02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那你可要注意了。 退保意味着,你此前几年交的保费几乎退还不了多少到你的账户。 你想让保险公司多退你点。 你的需求,催生了一个黑灰产生意——代理维权。 "他们就是纯骗,真的是太猖狂了,我已经报警了",王芳(化名)愤怒地说。 (图片来源:当事人提供) 王芳本想帮老公退掉保险,在互联网平台上找到了可以"高额退保"的代理维权机构。最后,不仅事情没有办成,还被骗了1500元。 编辑 | 关雪菁 头图 | AI制图 如果你交了几年保险金,突然不想续保。 "他们拉了一个群里面有7个人,有所谓的法务、退保老师",王芳告诉妙投。 妙投一琢磨,7个人,1500元他们够分吗?一人赚200? 由此,妙投开始使劲琢磨,结果发现代理维权这个黑灰产,了不起,成体系,用流量漏斗精准筛选到了王芳这样的人群,并做了非常有效地转化。 据虎嗅妙投向业内人士了解,黑灰产在抖音平台一年的广告投放费用就超过60亿元,60亿占整个北京金融机构投放总额的10%左右。 不仅舍得花钱,黑灰产机构还训练有素,有组织、有体系、有打法,还狼性。 那么,代理维权这个黑灰产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一、公司化运营 2024年10月,马上消 ...
金融监管总局揭 “黑灰产”黑幕!涉及信贷诈骗与代理退保丨金融普及教育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6 09:28
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被告人宁某伙同沈某某等人(另案处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全国范 围内大肆招揽无还款能力且不具有某市购房资质的贷款人(另案处理),对其进行"包装",伙同房东 (另案处理)伪造首付款凭证,并大幅做高房屋成交价,通过虚构首付款已支付的假象,安排贷款人 申请抵押贷款并办理不动产登记。贷款发放后,被告人宁某等人向房东支付包括首付款在内的卖房款 后,剩余款项由被告人宁某等人瓜分。经查,被告人宁某等人通过张某某等11名贷款人(均另案处 理)诈骗贷款共计738万余元(币种:人民币,下同)。 另查明,2019年起,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张某某等11人进行包装,并申领信用卡。前述信用卡 由宁某实际控制并使用。截至案发,尚未归还本金合计575万余元。 查处过程 2023年6月,公安机关对本案立案侦查。2025年3月,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经法院审理,以贷款诈骗 罪判处被告人宁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宁某有期徒刑十 一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另案处理案件中, 以贷款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沈某某等人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至 ...
深圳8家金融机构集体“官宣”:披露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54
深圳银行业公布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 深圳首批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布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 微众银行 招联消金[1] - 第三方合作机构主要涵盖三类业务:营销获客(包括信用卡汽车分期 信用卡家装分期 个人住房贷款 互联网贷款等) 担保增信 催收服务[1] - 金融机构将持续更新合作机构名单 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最新信息[1] 监管背景与行业乱象整治 - 公布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是落实监管要求 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规范银行业与第三方合作行为的举措[2] - 近年来不法贷款中介问题突出 2023年7月15日深圳约20家银行披露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假冒银行合作方揽客 使用"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虚假宣传[2] - 非法贷款中介常见套路包括:假冒正规金融机构 以超低息费诱惑消费者 进行虚假服务承诺 导致消费者面临财产损失 个人信息泄露 信用记录受损等风险[2] 监管政策与专项打击行动 - 2025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开展为期六个月的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专项工作 重点打击贷款 保险 信用卡等领域的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 恶意逃废金融债务 非法代理退保理赔 不正当反催收等[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4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对平台运营机构 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并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名单[3] - 该通知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外国银行分行 信托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参照执行[3]
两部门重拳打击金融“黑灰产” 信贷诈骗与恶意退保遭严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4:17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冯紫彤 记者郭聪聪 9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集中曝光了宁 某等人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案和林某某、马某某等人以"代理退保"名义实施敲 诈勒索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国家对金融黑灰产的打击持续加码。2025年3月15日,金融监 管部门与公安部门联手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打击黑灰产专项行动。同月28日,两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加 强银行业保险业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规定》,推动金融犯罪案件移送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此次典型案例发布,不仅揭开了金融黑灰产的套路链条,更彰显了两部门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 接、重拳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的坚定决心。 另查明,宁某的犯罪行为不止于骗贷。2019年起,宁某还以同样的 "包装" 手段,对张某某等11人进行 包装,并申领信用卡。前述信用卡由宁某实际控制并使用。截至案发,尚未归还本金合计575万余元。 2023年6月,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2025年3月,法院作出判决。经法院审理,以贷款诈骗罪判处被 告人宁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被 ...
金融“黑灰产”首批典型案例公布,包装“职业背债人”骗贷案在列
北京商报· 2025-09-15 09:5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9月15日,据金融监管总局官方微信消息,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持续加大 工作协同力度,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突出违法犯罪行 为,取得积极成效,现将第一批典型案例进行公布。 案例一便是宁某等人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案。具体来看,2019年7月至2020年5 月期间,被告人宁某伙同沈某某等人(另案处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招揽无还款能 力且不具有某市购房资质的贷款人(另案处理),对其进行"包装",伙同房东(另案处理)伪造首付款 凭证,并大幅做高房屋成交价,通过虚构首付款已支付的假象,安排贷款人申请抵押贷款并办理不动产 登记。贷款发放后,被告人宁某等人向房东支付包括首付款在内的卖房款后,剩余款项由被告人宁某等 人瓜分。经查,被告人宁某等人通过张某某等11名贷款人(均另案处理)诈骗贷款共计738万余元。 另查明,2019年起,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张某某等11人进行包装,并申领信用卡。前述信用卡由 宁某实际控制并使用。截至案发,尚未归还本金合计575万余元。 2023年6月,公安机关对本案立案侦查。2025年3月,法院 ...
4起刑事立案!银行出手了
中国经营报· 2025-09-10 11:28
金融黑灰产现状与危害 - 信用卡反催收、代理维权、征信修复等黑灰产活动猖獗 形成虚假宣传、伪造证据、恶意投诉、敲诈勒索的非法产业链 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并侵害消费者权益 [3][4] - 行业调研显示近年信用卡恶意投诉中近70%疑似由黑灰产机构策划推动 团伙伪造律师函、困难证明、医疗证明等材料 并培训客户话术通过信访投诉施压银行 [4] - 黑灰产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部分机构催收率被拉低3到5个百分点 核销成本翻倍 且贷后管理难度剧增 逾期债务难以及时处理 [4][5] 监管与政策行动 - 2025年公安部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部署6个月专项打击行动 明确严厉打击非法代理投诉和反催收等行为 [3][5] - 广东、陕西、湖南、新疆等多地金融监管局2025年初发布风险提示 提醒消费者警惕债务清零和代理维权骗局 并开展集群打击工作 [5] - 政策仍存在三方面缺口:明确代理维权非法经营罪构成要件 伪造病历和PPT教案纳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证据链 开放监管沙箱允许银行对灰产账户延迟止付 [8][9] 银行科技打击措施 - 商业银行构建黑灰产识别模型和投诉客群识别模型等大数据风控模型 例如建设银行推出黑产识别模型 招商银行采用声纹识别和关系图谱技术 [3][6] - 平安银行信用卡首创1+N黑产打击体系 以深圳总部为指挥中心联动全国分中心 结合大数据和声纹比对构建猎黑鹰眼智能风控系统 [7] - 银行上线声纹加自然语言双模型 30秒内识别代理投诉话术 强化共建黑灰产名单库实现跨机构实时共享 推动设立金融黑灰产专属检察官办公室 [8] 协同打击成果 - 平安银行信用卡2022年9月成立专项小组 累计推动刑事立案20起、行政处罚28起、训诫劝导617例 总计处置案件665起覆盖全国60多城市 [6] - 2025年7-8月平安银行协同上海、北京、重庆、烟台警方成功立案4起刑事案件 在上海协助抓获5名嫌疑人 在北京重庆揭穿伪造国家机关证明 [6][7] - 2023年6月协助厦门警方破获全国首例信用卡代理维权敲诈勒索案 被告人获刑一年三个月 2024年7月在银川取缔3家黑产公司 [7] 行业应对与教育 - 银行业通过科技赋能、警银协作、行业联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 未来将强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迭代风险模型 深化警银协作并加强行业信息共享 [3][8] - 金融教育宣传重要性凸显 平安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开展系列宣传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