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诈骗
icon
搜索文档
华泰证券|诈骗分子的千层套路:AI时代下投资诈骗的“科技与狠活”
新浪基金· 2025-09-24 09:21
AI技术在投资领域的应用与风险 - AI大模型呈现渗透式发展 开启万物皆可AI模式 在投资中成为双刃剑 既带来便利也孕育深层次风险 [2] - AI应用已渗透生活各方面 凭借出色信息处理能力 被大众认知为高效 专业 便捷 权威的代表 [4] 新型投资诈骗手法 - 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声称利用AI工具精准预测股票走势 发布诱导性投资信息 宣称股票短期有较大上涨潜力 [7] - 通过伪造证券软件交易截图展示高额收益和盈利状态 实际使用虚拟盘制造虚假盈利 诱导投资者上当 [7] - 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质的账号通过短视频发布虚假宣传 声称借助AI工具炒股可实现短期暴利 [9] - 使用煽动性文案如"炒股4个月赚230万" "AI抓大妖股" "12天盈利32%" 配伪造盈利截图 以时代机遇和技术革命为噱头兜售高价培训课程 [9] AI技术深度伪造诈骗 - 利用AI技术伪造券商员工证件 合成分析师视频 仿冒专业投资机构官方 [14] - 冒充内部员工或专家推荐股票 诱导加入投资群聊培养信任 要求下载仿冒券商APP [15] - 前期允许小额提现 待大额资金投入后 以账户异常需缴纳解冻金等理由拒绝提现 最终卷款潜逃 [15] - 具体案例中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合成薛兆丰语音片段 伪造教授直播 通过虚拟身份系统批量创建成功学员账号制造群体效应 [17] - 在抖音 快手等平台发布假冒教授荐股短视频 引流至私域社群 安排托扮演成功学员实时晒收益截图制造跟风效应 [17][18] - 采用跑分平台将赃款拆分至数百个账户 或通过虚拟货币洗钱增加追查难度 [17] 诈骗行为新特征 - 技术手段迭代使用AI换脸技术制作讲课视频 伪造交易APP的K线图和资金流水 [18] - 社交媒体矩阵通过多平台发布假冒荐股短视频引流至私域社群 [18] - 心理操控强化制造稀缺感 使用名额只剩3个 今晚12点截止等话术刺激冲动决策 [19] - 群体压力安排在群组中托扮演成功学员实时晒收益截图制造跟风效应 [19] 诈骗套路本质规律 - 利用最新技术手段给骗术增加科技感 提升辨别难度 [20][21] - 利用投资者对技术和专业的盲目崇拜与信任 打着赚快钱一夜暴富的幌子进行收割 [21] - 诈骗得逞关键在于投资者淡薄的风险管理意识 而非单纯陷阱手段更新 [21] - 收益与风险是难以分割的共生关系 越高收益的投资往往伴随越高风险波动 [21] - 防范核心在于深入理解投资 辩证看待收益风险关系 永不轻信无风险投资和保本高收益承诺 [21]
从三合会到AI换脸:亚洲黑产第一次换主角
虎嗅· 2025-09-22 09:05
大家好,我是花总。我有过很多身份标签,2020年起开始拍摄纪录片,如今主要以独立调查者和纪录片 导演的身份活动。这次主办方为我安排了两场交流:今天这场是30分钟,我想和大家分享近三年来基于 一线调研的一些思考。 我想从电信诈骗切入,谈谈东亚与东南亚黑灰产业的宏观全景。我的观点也有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仅供 大家作为一个参考的视角。 先做一个名词解释:黑产,是指通过非法、违法甚至犯罪手段获取暴利的有组织、规模化、产业化的犯 罪行为。我今天的核心观点是,在黑产的三百六十行里,这一波电诈产业的大发展相当于是英国十八世 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它正在剧烈冲击并且必将颠覆亚洲传统的地下社会。奇点时刻与东升西降是这个进 程的外在体现。 什么是亚洲的传统地下社会,想必大家都在影视作品里看过很多。早在68年前,香港警务处就成立了O 记,全称是"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三合会算得是传统地下社会的一个典型标本。三合会的前身 是陈近南当总舵主的那个天地会。它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名字叫"洪门",孙中山、黄兴都是会员,广州 黄花岗起义72烈士有68人出身洪门。洪门里有一个致公堂,是我们今天八个参政党里致公党的祖宗。 近现代的东亚地下社会,就是 ...
当AI诈骗,正在与AI反诈“魔法对轰”?
虎嗅· 2025-09-03 02:49
AI诈骗和AI反诈现在玩起了"魔法对轰",淘宝上商家用AI合成图骗人,消费者也用AI假图骗仅退款。 淘宝最近拦截了10万张虚假AI图片,AI作假的套路越来越花,能换脸、能模拟亲友、还能用AI话术攻 心。在传统反诈顶不住的情况下,AI反诈智能体成了科技反击的新主角。 ...
AI诈骗新套路!警惕高科技外衣下的陷阱!
新浪财经· 2025-08-24 05:23
AI诈骗新套路 - AI技术被用于模拟家人声音实施"紧急电话"诈骗 [1] - 存在利用AI进行虚假"荐号"和"稳赚不赔"投资骗局 [1] - 诈骗手段采用高科技外衣进行伪装需加强防范意识 [1]
“AI但斌”出没!投资者需“擦亮眼睛”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1:16
金融诈骗手段 - 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生成但斌图片或视频从事非法荐股活动 标榜不卖课不收费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等口号[1][2] - 诈骗分子通过假冒私募机构工作人员诱导投资者加入股票学习交流群 利用虚假网站或App实施诈骗 前期小额投资可获得返利 加大投入后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3][4] - 具体路径为视频号显示直播信息 点击预约后进入内部交流 由所谓老师进行手把手指导[2] 冒用身份特征 - 诈骗分子冒用私募机构高管及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和肖像 谎称有内部渠道能让投资者参与股票拉升赚钱[4] - 但斌仅有一个实名个人微信号和一个实名雪球账号 无其他个人微信号及微信公众号 未发行新书或开设读书分享会[3] - 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实施诈骗 流窜作案甚至藏身境外 投资者被骗后难以追回资金[4] 行业应对措施 - 基金管理人需对公司网站客服电话社交媒体平台账号进行认证管理 投资者应认准已认证账号[6] - 私募机构推荐产品时会有完善产品介绍及正规托管机构合同 投资者可通过产品合同打款账号进行初步甄别[6] - 机构应开设反诈教育专栏定期普及典型案例 发现诈骗后第一时间通过官网或公众号提示风险[6] 监管警示情况 - 陕西证监局提示不法分子冒充辖区私募机构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通过假冒营业执照印章法定代表人信息签订虚假合同[4] - 湖北证监局警示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诈骗风险 利用假冒证券公司App和交易软件诱导投资者加入聊天群[4] - 今年以来多地证监局持续提示冒牌金融机构诈骗案例 包括假私募假券商假软件假股神等[1][4]
“AI恋人”正在网络收割真心与捞金
36氪· 2025-08-04 07:57
行业分析:AI恋人账号产业链 - 行业已形成从AI图像生成、人设搭建到情感剧本的完整灰色产业链,图像生成工具包括豆包、GPT、Midjourney等,可通过关键词批量生产"美女自拍",成本趋近于零 [4][5] - "精品号"售价800-3000元,包含全套虚拟身份资料(照片、朋友圈、语音、对话记录),运营者按剧本推进对话,通常在节日节点集中变现 [5] - 行业采用"低损高赚"模式,通过小额情感投入(如520元红包)规避法律风险,部分账号引导至第三方"心愿礼物"平台完成隐蔽收款 [6] 商业模式:情感流量变现 - 核心话术为"恋爱即流量,情绪即变现",通过早安晚安问候、朋友圈互动等"情绪价值"建立信任,节日期间使用标准化脚本诱导送礼 [5][6] - 变现路径分阶段:前期情感铺垫→节日暗示请求→小额打赏/礼物跳转,部分运营者将聊天数据作为案例二次销售 [7] - 技术支撑包括AI配音合成伪即时语音、匿名送礼平台等,形成"阳光下的灰色产业链" [11] 法律与监管现状 - 司法定性存在模糊地带:若未直接索要大额财物,仅用AI聊天收取小额打赏,难以认定为诈骗 [11] - 责任主体未明确,包括AI工具提供商、匿名送礼平台、脚本制造者等均处于监管真空 [12] - 多地警方通报AI交友诈骗增多,但技术迭代速度远超法律完善进程 [11] 社会影响 - 受害者普遍因羞耻感沉默,导致行业持续扩张,半年内相关案例数量显著增长 [10][11] - 破坏社会信任基础,部分受害者开始质疑现实中的亲密关系真实性 [10] - 技术滥用导致"恋爱工业化",后台将用户视为"可收割流水"而非真实个体 [7][8]
没有智能全是人工!印度AI,超级骗骗骗
金投网· 2025-07-11 09:32
公司背景 - 创始人杜加尔14岁开始职业生涯,17岁为德意志银行打造套利系统,21岁创办云计算公司Nivio并估值1亿美元[1] - 2016年创办Engineer.ai(后改名Builder.ai),核心理念为用AI标准化模块结合全球众包人力实现低成本软件开发[3] - 公司宣称拥有全球首个AI产品经理"娜塔莎",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自动生成应用架构[3] 融资历程 - 2018年A轮融资2950万美元(欧洲当时最大规模之一),投资方包括瑞士风投、新加坡风投和软银[4] - 2021年B轮融资6500万美元,推出Builder Studio平台并打出"让软件构建像点披萨一样简单"的口号[6] - 2022年C轮融资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美国机构、世界银行、好莱坞大亨和微软[6] - 2023年D轮融资2.5亿美元,卡塔尔投资局领投,37家机构跟投,总融资超4.5亿美元,估值达15亿美元[6][7] 骗局揭露 - 2024年审计发现公司虚报营收300%(宣称2.2亿美元实际仅5500万美元)[9] - 主要债权人Viola Credit扣押3700万美元后,公司于2024年5月20日申请破产[9] - 实际运营中200名印度程序员人工替代AI功能,演示时后台手动接管操作[4] - 宣称处理的10亿行代码数据中90%为公开数据集复制粘贴[10] 行业现象 - AI行业存在算法黑箱(决策不可解释)、演示黑箱(预录交互视频)和数据黑箱(伪造数据集)三重技术壁垒[10] - 伪AI企业常见套路:廉价人力替代算法、开源模型包装自研、漂亮Demo掩盖缺陷[12] - 美国每年因电信诈骗损失近千亿美元,Builder.ai案例显示诈骗目标已升级至企业级投资者[12]
AI防诈,鸿蒙筑底:华为Pura 80系列重构数字安全边界
第一财经· 2025-06-29 00:30
AI诈骗现状与趋势 - AI诈骗涉案金额从2020年的0.2万元暴增至2023年的167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28.8%,2024年上半年已超1.85亿元[2] - 深度伪造欺诈在2023年暴增3000%,钓鱼邮件增长1000%,92%的受害者认为诈骗分子对个人信息掌握程度令人恐惧[6][7] - 诈骗手段从群发短信演进至AI换脸与语音克隆结合的"沉浸式诈骗",年轻群体成为精准诈骗重点目标[6][7] 华为Pura 80系列的安全创新 - 首发搭载HarmonyOS 5.1,推出"AI防窥保护"与"AI防诈保护"两大功能,实时识别伪造人脸并阻断诈骗电话[9][12] - AI防窥保护在公共场合自动隐藏敏感内容,AI防诈保护通过端侧大模型实现实时风险检测,数据不上传云端[9][12] - 星盾安全架构获CC EAL6+认证,近半年拦截不合理权限索取每月86亿次,阻断1600万次恶意应用安装[16][17] 技术防护体系突破 - 构建"纯净生态"全生命周期安全闭环,动态防护直接禁止九类不合理权限,跨端加密保障数据交互安全[17] - 将安全能力融入终端底层,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的转变,形成"中枢神经"级防护[16][17] - 文件加密分享支持指定接收人身份,防止非法查看与转发,重构数字生活安全边界[17] 行业影响与社会价值 - 华为Pura 80系列推动数字安全生活方式变革,改变用户在公共场合与通信场景的行为模式[14] - 技术作恶与技术防护的博弈中,终端级主动防御体系成为应对AI诈骗的关键解决方案[7][9] - 鸿蒙系统通过硬件级安全认证与端侧AI能力,树立数字时代隐私保护新标杆[16][18]
防非宣传月 | 守住钱袋子,这份指南请收好!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1 10:30
非法金融活动形式与特点 - 非法金融活动形式多样化,包括利用AI生成视频的金融骗局、编造"小作文"、以"AI选股软件"和"AI课程"为噱头高价售卖产品 [2] - 不法分子通过高额回报、快速获利等诱饵诱骗公众参与,严重损害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 [2] - 非法金融活动包括合法金融机构内外的非法行为,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未经批准的非法集资、非法发放贷款等金融业务 [3][4] - 虚假金融传销活动以虚假理财产品或投资计划为包装,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维持资金运转 [4] 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 - 参与者可能承受经济损失,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 [5] - 扰乱正常经济金融秩序,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 [5] 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的应对措施 - 收集证据包括交易记录、合同协议、宣传资料和聊天记录,以证明非法资金往来和欺诈内容 [6] - 选择举报渠道包括拨打全国非法集资举报热线12321或12345,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投诉热线12378 [7] - 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提交线索 [8] - 向当地公安局经侦部门、金融管理部门等现场举报 [9]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建议 - 非法金融活动核心目标是觊觎公众的钱袋子,随着科技发展,诈骗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 [9] - 应牢记不贪利、不轻信、不盲从,以更有效识别风险 [9]
@高考考生 这些涉高考信息是诈骗!
央视网· 2025-06-06 02:46
高考诈骗手段分析 - 涉考诈骗与新技术结合呈现智能化、隐蔽化特点 例如利用AI生成虚假教育部文件或通过自媒体散布高考改革谣言并借助算法实现精准传播 [1] - 不法分子通过网页弹窗、社交平台私信等隐蔽渠道声称有内部渠道获取真题答案 并以定金+考后尾款、不满意退款的方案诱骗考生家长 [3] - 社交平台充斥作弊器材虚假广告 包括隐形耳机、手表接收器等 并伪造器材照片和成功案例视频进行包装 [5] 诈骗实施方式 - 承诺考试全程指导但要求预付费用 实际提供普通耳塞等无效工具 高考现场采用电子屏蔽器、无线电探测仪等严格安检措施 作弊将导致成绩作废并记入诚信档案 [7] - 替考诈骗中不法分子冒充枪手收费后消失 近年国家教育考试已应用新技术手段严防替考舞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