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常态化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A股公司开启保壳大战
证券时报· 2025-09-24 13:02
随着A股行情即将进入四季度,多家处在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展开了保壳运动。 无独有偶,*ST步森也在今年9月8日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向南通二纺机有限公司(简称"南通二 纺机")出售陕西步森服饰智造有限公司(简称"陕西步森")3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ST步森将不再 持有陕西步森股权。 对于出售资产的原因,*ST步森表示,本次交易是基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安排,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主 业、改善流动性、优化资产结构,集中资源进一步聚焦发展公司自有服装服饰等核心业务,以增强公司 的核心竞争力。 因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ST步森股票自2025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 市风险警示。同时,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 司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步森表示,公司管理层正在股东方的支持下努力缓解现金流压力,多措并举恢复和发展主营业务, 鉴于其最终经营结果尚具有不确定性,若公司2025年经审计后的相关财务指标触及相关规定情形,公司 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 从资产剥离与重组到债务重组与豁免,从通过并购优质资产夯实主业到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治理,资本 市 ...
A股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激增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13:58
退市新规实施进展 - 退市新规全面实施以来截至8月11日共23家A股公司退市 涵盖财务类、交易类、重大违法强制及主动退市类型 [2] - 2025年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达7家 其中3家已完成退市程序 超越2024年全年总数 [3][6] - 监管层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 2024年退市新规实施后全年退市公司达55家 [8] 重大违法退市案例特征 - *ST高鸿因连续9年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虚增营业收入总额198.76亿元 虚增利润7622.59万元 并涉及欺诈发行募集资金12.5亿元 [5][6] - 财务造假手法涉及虚假贸易业务 年度虚增营收最高达56.34亿元 被证监会定性为"严重"违法行为 [6] - 部分公司先触及其他退市条件但实际已构成重大违法 如东方集团因股价低于1元退市但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7] 多元化退市机制实施 - 交易类退市成为主要形式 23家退市公司中9家因股价或市值不达标退市 财务类退市2家 主动退市3家 [8] - 主动退市案例包括中国重工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ST天茂因业务调整主动退市并提供1.6元/股溢价回购 [9][10] - 退市新规明确要求提供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机制 如海通证券被吸收合并纳入国泰海通证券案例 [10] 市场影响与监管导向 - 退市常态化推动A股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为优质企业腾出资源与空间 [11] - 监管层重点打击重大违法上市公司 2025年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数量已显著超过2024年同期 [4][6] - 主动退市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 通过现金选择权和异议股东保护机制减少退市冲击 [10]
A股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激增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11:05
退市新规实施效果 - 2025年因造假退市案例已达7家(含3家已完成退市),超过2024年全年9家的历史累计数据,显示监管对财务造假打击力度显著加强[3][4] - 截至8月11日,A股年内退市公司总数达23家,其中重大违法类占比30%(7家),交易类占比39%(9家),财务类占比9%(2家),主动退市占比13%(3家)[2][10] - *ST高鸿因连续9年虚增收入198.76亿元、利润7622.59万元,并涉及12.5亿元欺诈发行,成为典型重大违法退市案例[6] 多元化退市机制进展 - 主动退市案例增加:中国重工通过吸收合并退市,*ST天茂以1.6元/股溢价回购股份提供退出路径,体现新规对市场化退市渠道的支持[11][12] - 退市新规明确优化异议股东保护机制,现金选择权等设计降低中小投资者损失,如海通证券被吸收合并后纳入国泰海通证券体系[11][1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南开大学专家指出退市常态化推动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需摒弃"炒差"思维聚焦基本面[4][12] - 部分公司如*ST元成因涉嫌财务虚假披露被立案调查,若查实将加入重大违法退市队列[3] - 2024年退市新规实施后全年退市55家,2025年新规全面执行后出清速度进一步加快[9][10]
又添强制退市 2025年A股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激增
经济观察网· 2025-08-12 02:56
退市新规实施进展 - 2025年退市新规全面实施以来 截至8月11日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 [2] - 退市类型包括财务类退市 交易类退市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 [2][7] - 2024年全年共有55家上市公司退市 [6]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 - *ST高鸿因连续9年财务造假被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虚增营业收入总额198.76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 [3][4] - 2025年已有7家公司涉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其中3家已完成退市 数量超越2024年全年 [2][4] - 东方集团虽因交易类退市 但实际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5] 主动退市案例 - 2025年出现3家主动退市公司 包括中航工业产融 山东玉龙黄金和海通证券 [7] - 中国重工因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进入退市程序 [7][8] - *ST天茂拟以1.6元/股溢价回购股份方式主动退市 提供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 [9] 监管政策导向 - 退市新规通过严格退市标准 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 [6] - 监管层优化退市补偿机制 完善异议股东保护机制和现金选择权设置 [9][10] - 市场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为优质企业腾出资源与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