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鸿股份(000851)
icon
搜索文档
严监严管持续优化资本市场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9-28 16:08
核心观点 - 监管部门持续强化资本市场全链条监管 对财务造假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通过完善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和构建立体追责机制净化市场生态 [1][2][8] - 投资者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从"事后赔偿"转向"事前预防+多元救济" 通过特别代表人诉讼 示范判决等机制提升维权效率 康美药业案赔付投资者24.6亿元 紫晶存储案赔付10.9亿元 [5][6][7] - 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2][9] 监管执法行动 - 聚焦欺诈发行 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重大违法行为 对康美药业 美尚生态 紫晶存储等重大财务造假案件严肃处罚 [2] - 查处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 去年以来至2025年8月已查处67家退市公司 移送33家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线索 [3] - 打击隐蔽性违法行为 对中核钛白定增融券罚没2.25亿元 破除造假"生态圈" 对第三方配合造假同步追责 [3] 制度体系建设 - 新证券法 刑法修正案(十一) 期货和衍生品法等法规构建资本市场"四梁八柱"制度体系 [2] - 新"国九条"出台后配套60余项规则 全方位重构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2] - 完善行刑衔接机制 会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8] 投资者保护机制 -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虚假陈述司法解释新规 证监会完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5] - 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 示范判决 持股行权等机制落地 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24.6亿元 [5] - 推动欺诈发行责令回购机制与先行赔付制度常态化落地 优化行政罚款优先用于赔付投资者的具体条件 [6] 监管技术提升 - 运用大数据提升监管精准性 推进科技赋能监管 提升风险早识别能力 [3][4] - 会同公安部门运用联合情报导侦方式 综合运用数据资源和信息化手段提升案件查办效能 [8] - 建立第三方配合造假线索通报处理机制 构建齐抓共管 打防结合的综合惩防体系 [8]
*ST高鸿(000851.SZ):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暨停牌
格隆汇APP· 2025-09-28 07:50
公司股票交易状态 - 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 [1] - 深交所将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9日起停牌 [1] 退市规则适用 - 触及深交所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1] - 因交易类强制退市终止上市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1] - 公司需在事实发生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并停牌 [1]
*ST高鸿(000851) - 关于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暨停牌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5-09-28 07:45
股票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26日,公司股票连续二十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1][4]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9日开市起停牌[1][4] - 公司股票2024年5月6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12] - 2024年8月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13] - 2025年4月30日起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3]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11日起被深交所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3] 退市流程 - 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之日起五日内,发拟终止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4] - 公司可在收到告知书五日内提听证要求[5] - 公司对终止上市有异议,可在十日内提交陈述和申辩[5] - 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按情况在十五日内形成审议意见[5] - 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后不进入退市整理期[7] - 公司应在深交所决定后,保证股票摘牌后四十五个交易日内可转让[7] - 公司应在两日内披露与主办券商相关事项公告(不再具备法人资格除外)[7] 风险原因 - 2025年8月8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被重大违法强制退市[12] - 中审亚太对公司2023年度内控有效性出具无法表示意见[12] - 2021 - 2023年度扣非净利润孰低者为负,2023年持续经营能力存疑[12] - 深圳旭泰对公司2024年度财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13] 其他信息 - 公司已十一次披露终止上市风险提示公告[8][9][10][11] - 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为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14] - 公告发布于2025年9月26日[15]
*ST高鸿: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暨停牌
格隆汇· 2025-09-28 07:40
公司股票交易状态 - 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人民币 [1] - 深交所将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9日开市起停牌 且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1] 监管规则依据 -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2.1条及第9.1.15条规定 仅发行A股公司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1元将终止上市 [1] -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2.6条 公司需在事实发生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并停牌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为*ST高鸿 [1] - 公司证券代码为000851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A股平均股价13.47元 32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9:35
A股整体股价概况 - 截至9月26日收盘,沪指报收3828.11点,A股平均股价为13.47元 [1] - 高价股及低价股数量在A股市场总体占比相对较少 [1] 低价股分布特征 -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32只,最低为*ST高鸿(0.38元),其次为紫天退(0.43元)和*ST苏吴(1.05元) [1] - 低价股中ST股占比达43.75%(14只) [1] 低价股市场表现 - 当日上涨个股11只,涨幅前三为*ST元成(5.26%)、*ST苏吴(5.00%)、ST岭南(1.88%) [1] - 下跌个股14只,跌幅前三为*ST高鸿(-5.00%)、紫天退(-4.44%)、ST中珠(-1.54%) [1] 行业分布特征 - 房地产行业出现6只低价股(*ST金科、荣盛发展、盈新发展、绿地控股、ST明诚、北辰实业、*ST阳光) [1][2] - 钢铁行业有3只低价股(重庆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 [1] - 建筑装饰行业有3只低价股(ST岭南、雅博股份、*ST元成) [1][2] - 基础化工行业有3只低价股(*ST辉丰、金正大、和邦生物) [1][2] 估值特征 - 市净率低于1倍的个股包括紫天退(0.06倍)、*ST苏吴(0.42倍)、金隅集团(0.43倍)等 [1][2] - 市净率异常高的个股包括海航控股(26.81倍)、广田集团(13.09倍)、ST明诚(15.23倍) [1][2]
“跌停王”锁定退市!九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触目惊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29
退市风险状况 - 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1元 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2] - 公司面临双重退市风险 包括面值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 - 面值退市条件可能先被触发 但重大违法退市同样不可避免 [4]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连续九年财务造假 时间跨度为2015年至2023年 [5][6] - 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198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 [6]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56.34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收49.38% [6] - 2019年虚增利润2190.52万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64.88% [6] 欺诈发行与监管处罚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引用虚假数据 构成欺诈发行 [6]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达12.50亿元 [6] - 监管开出1.6亿元罚单 公司偿付能力令人担忧 [7] 市场影响与投资者状况 - 公司总市值仅剩约4.63亿元 较历史高点大幅蒸发 [8] - 年内超10家A股公司因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4] - 受损投资者索赔区间为2016年3月22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9] 行业监管趋势 - 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案例显著增加 [4] - 监管层对资本市场保持"零容忍"态度 [8] - 投资者需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自我保护 [10]
*ST高鸿(000851) - 关于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第十一次风险提示公告
2025-09-25 09:02
退市风险 - 截至2025年9月25日,股票收盘价连续19个交易日低于1元,存在面值退市风险[3][6]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欺诈发行、2015 - 2023年财报虚假记载,可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4][10][11] 风险警示 - 2024年5月6日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10] - 2024年8月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股票叠加其他风险警示[11] - 2025年4月30日起,因财报无法表示意见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1] - 2025年8月11日起被深交所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2] 其他风险提示 - 2025年9月25日,披露股票市值首次低于5亿元风险[9]
*ST高鸿(000851) - 关于累计诉讼、仲裁情况的进展公告
2025-09-25 09:00
诉讼金额情况 - 截至公告日累计诉讼、仲裁金额为317,605.69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合并报表净资产的386.88%,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533.71%[3] - 2022 - 2025年常州借款合同案涉诉金额180688.55万元[19] - 2023年北京承揽合同案涉诉金额1240.07万元[19] - 2024年天津保理合同案涉诉金额6902.40万元[19] - 2024年交通银行金融借款合同案涉诉金额10106.83万元[19] - 2024年光大银行金融借款合同案涉诉金额15211.52万元[19] - 2024年南京银行紫金分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金额5000万元[21] - 2024年中国银行北京东城支行保理合同诉讼金额2662.5万元[21] - 2024年光大银行南京分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金额6569.97万元[21] - 2024年贵阳农商行龙王支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金额18345.81万元[21] - 2024年广州银行南京分行合同纠纷诉讼金额7960.63万元[21] - 2025年兴业银行北京花园路支行两起金融借款合同诉讼金额分别为8427.71万元和16030.58万元[22] - 2025年民生银行南京分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金额2779.26万元[22] - 2025年广州银行南京分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金额1100万元[22] - 2025年交通银行北京上地支行保理合同诉讼金额5866.8万元[22] - 2025年贵阳农商行龙王支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金额4123.72万元[22] - 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起诉大唐高鸿相关公司诉讼金额3000万元[23] - 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起诉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诉讼金额2844.94万元[23]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小额诉讼、仲裁涉案金额2652.76万元[23]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小额诉讼、仲裁涉案金额6856.82万元[23] 银行账户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12日,公司银行账户已被执行法院扣划140,025,035.30元,剩余16,701,864.20元尚未执行[8] 部分案件判决情况 - 2023年北京承揽合同案二审已判决,北京大唐高鸿30件专利被执行财产保全/冻结[19] - 2024年天津保理合同案公司收到执行裁定书,以实际偿还为准[19] - 2024年交通银行金融借款合同案经北京金融法院审查作出民事裁定书,未开庭审理[19] - 2024年光大银行金融借款合同案已开庭审理并作出一审判决,待后续执行[19] - 2024年南京银行紫金分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南京中院已作二审判决[21] - 2024年中国银行北京东城支行保理合同诉讼北京金融法院已作二审判决[21] - 2024年光大银行南京分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一审判决生效[21] - 2024年贵阳农商行龙王支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贵州高院已作判决[21] - 2024年广州银行南京分行合同纠纷诉讼公司收到执行裁定书[21] - 2025年兴业银行北京花园路支行两起金融借款合同诉讼法院已出调解书[22] - 2025年民生银行南京分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公司已提交撤回上诉申请[22] - 2025年广州银行南京分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公司收到执行裁定书[22] - 2025年贵阳农商行龙王支行金融借款合同诉讼贵阳中院已出调解书[22] 案件进展情况 - 2022年4月,常州实道对高鸿科技、公司提起9起诉讼,一审败诉后公司于2023年2月上诉,二审于2023年6月14日开庭审理[6] - 2024年4月12日,公司收到12起与常州实道之前未审结9起诉讼案情基本一致的案件[6] - 2024年8月5日,公司收到《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追加被告及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6] - 2024年12月30日,公司收到针对2022年常州9起案件的二审判决[7] - 2025年4月,公司收到21起与常州实道之前未审结诉讼案情基本一致的案件诉讼材料[8] 其他情况 - 判决未生效在上诉期,对公司利润影响不确定[16] - 公司因现金流情况无法支付涉诉款项,提示投资风险[17]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4]
*ST高鸿跌停走出10连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2:1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于9月25日跌停并走出10连板 [2] - 10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达39.39% [2] 信息来源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3]
415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1:58
小市值股票市场概况 - 小市值品种相较于大盘股具备更高股性及活跃度 更容易成为行情核心[1] - 截至9月24日收盘 两市共1007只个股流通市值低于30亿元 其中415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1] - 总市值方面 两市共1679只个股总市值低于50亿元 其中602只个股总市值不足30亿元[1] 最小市值个股明细 - 流通市值最小前三:紫天退0.79亿元 *ST高鸿4.75亿元 *ST元成5.73亿元[1] - 总市值最小前三:紫天退0.79亿元 *ST高鸿4.86亿元 *ST元成5.73亿元[1] 行业分布特征 - 基础化工行业涵盖博菲电气(6.00亿) 万丰股份(8.59亿) 蓝宇股份(8.76亿) 彩蝶实业(8.79亿)等多家小市值公司[1][2] - 机械设备行业出现鸿铭股份(7.17亿) 万得凯(7.54亿) 金道科技(8.70亿) 普莱得(8.95亿)等多只低流通市值个股[1][2] - 电力设备板块包含欣灵电气(8.35亿) 美硕科技(8.81亿) 常友科技(8.90亿)等中小市值标的[1][2] 估值水平分析 - 部分个股市盈率呈现两极分化 科瑞思196.29倍 博菲电气152.92倍 天益医疗134.54倍[1] - 同时存在多家*ST公司及未盈利企业未显示市盈率数据 包括*ST高鸿 *ST元成 *ST苏吴等[1] - 传统行业估值相对较低 扬州金泉20.96倍 通达创智25.18倍 万得凯25.01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