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救济措施

搜索文档
申万期货品种策略日报:国债-20250919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9-19 01: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一交易日国债期货价格普遍下跌,T2512合约下跌0.07%且持仓量增加,各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对应CTD券的IRR处于低位无套利机会,短期市场利率涨跌不一,各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涨跌不一,海外部分国家国债收益率上行,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央行政策空间加大,近期在权益高位震荡下期债价格有所企稳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国债期货价格普遍下跌,TS2512、TS2603、TF2512等合约有不同程度跌幅,涨跌幅在 -0.03%至 -0.22%之间,持仓量方面部分合约有增减变化,如TS2512持仓量减少2259,TF2512持仓量增加3259 [2] - 跨期价差方面,TS、TF、T、TL合约跨期价差有不同程度变化,如TS2512与TS2603跨期价差从0.084变为0.070 [2] - 活跃CTD券IRR处于低位,不存在套利机会 [2] 现货市场 - 短期市场利率涨跌不一,SHIBOR7天利率上行0.9bp,DR007利率上行1.2bp,GC007利率下行5.3bp [2] - 中国各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涨跌不一,10Y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52bp至1.85%,长短期(10 - 2)国债收益率利差为35.58bp [2] 海外市场 - 上一交易日,美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5bp,德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1bp,日本10Y国债收益率上行0.4bp [2] 宏观消息 - 9月18日央行开展48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292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1950亿元 [3] - 商务部就TikTok问题、欧盟对中国电车征收反补贴税、对欧盟相关猪肉产品反倾销调查等表明立场 [3]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合计募集规模407.86亿元,9月下旬上市后债券ETF最新规模将超6000亿元 [3]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第二次续发行完成招标,今年整体发行规模达11480亿元,发行进度达88.3% [3] -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入围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总规模达51.1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规模达1022.2亿元 [3] -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英国首相斯塔默签署美英科技合作协议,美科技公司投资或助英创造超5000个岗位 [3]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回落至23.1万人,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维持在190万人以上 [3] 行业信息及评论策略 - 9月18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行,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各期限品种有不同程度上行 [3] - 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年期、3年期、5年期等美债收益率均有涨幅 [3] - 国内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1.77%,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受税期扰动资金面收敛,8月居民存款流向非银领域,消费、生产增速回落,房地产投资、销售降幅扩大,美联储降息后美债收益率回升,中美就部分经贸问题达成共识,随着美联储降息国内央行政策空间加大,期债价格企稳 [3]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商务部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0:19
记者丨张旭 编辑丨钟映佳 9月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回应了关于Tiktok在美运 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等议题。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中美双方已达成一项协议,允许TikTok继续在美国运营。何亚东表 示,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以两国元首通话 重要共识为引领,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 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何亚东还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一事进行了回应。他表示, 中方希望欧方不将 关税武器化, 消除市场壁垒,鼓励公平竞争, 顺应产业合作大势,共同为产业发展创造公 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何亚东表示,欧方不能一手高举气变大旗,一手又挥舞保护主义大棒。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欧 方仅因为中国电动车高性价比,就毫无根据地给中国车企贴上"补贴"标签,并以莫须有的"损 害威胁"名头滥用反补贴措施,实质是设置市场壁垒,干预自由竞争。实践证明,保护主义挡 不住市场的强大力量,更拦不住欧盟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 ...
商务部9月18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9-18 10:54
商务部于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15时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 东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为继续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第138届广交会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外贸 工作部署,继续推出更大力度惠企举措。一是覆盖范围更广。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超 3.1万家参加出口展。出口展所有参展企业均可享受展位费减免优惠,其中,5000余家企业首次受惠。 二是优惠措施更多。在线下展继续减免50%展位费基础上,线上平台也新增了配套减免措施,统筹线上 线下(300959)两种渠道,助力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第138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开展,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到现场采访报道。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何亚东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没有需要向大家通报的信息。下面请提问。 国际商报记者 据悉,第138届广交会将推出更大力度的惠企举措,请问主要考虑是什么?"更大力度"体现在哪些方 面? 何亚东 今年4月,第137届广交会对出口展参展企业减半收取展位费,各方高度评价,纷纷点赞,称这场"及时 雨"有力 ...
商务部:中方始终审慎、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今年以来未对欧盟发起任何原审调查
央视网· 2025-09-18 09:20
特别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盟在没有任何盟内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主发起调查,调查过程和结论不 合理、不合规,并以所谓"损害威胁"推测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对此,中方已诉诸世贸争端解决机制。 尽管如此,为落实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中方始终秉持最大诚意,与欧方开展了20多轮磋商,全力寻求 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问:近日西班牙媒体报道,欧洲猪肉产业最终可能要为汽车产业引发的问题"买单",多家西班牙猪肉行 业组织和企业呼吁欧委会与中方通过对话实现互利共赢。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对欧盟相关猪肉产品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立案后,调 查机关严格依据中国法律规定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方权利,客观、公平、公正地 作出初裁。调查过程中,中方与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盟相关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成员国政府保持良好沟 通,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并将继续依法依规推进调查。 中方始终审慎、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今年以来,中方未对欧盟发起任何原审调查,仅在3起案件中 作出裁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欧盟对中国已发起7起原审调查,占其对外调查总量的近 40%,涉及约35亿美元中国出口,并对28起 ...
商务部:今年以来,中方未对欧盟发起任何原审调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8 08:19
对话与合作是产业所求、民心所盼。中方开放合作的立场不会变,对话磋商的原则不会变,并已为此做 好准备。期待欧委会切实落实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正视产业呼声,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对话磋商解 决双方关注,为中欧产业发展营造开放、稳定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中方始终审慎、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今年以来,中方未对欧盟发起任何原审调查,仅在3起案件中 作出裁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欧盟对中国已发起7起原审调查,占其对外调查总量的近 40%,涉及约35亿美元中国出口,并对28起案件作出初裁或终裁。目前,欧方正在执行中的对华贸易救 济措施95项,涉及约393亿美元中国出口。 特别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盟在没有任何盟内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主发起调查,调查过程和结论不 合理、不合规,并以所谓"损害威胁"推测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对此,中方已诉诸世贸争端解决机制。 尽管如此,为落实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中方始终秉持最大诚意,与欧方开展了20多轮磋商,全力寻求 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9月18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近日西班牙媒体报道,欧洲猪肉产业最终可能要 为汽车产业引发的问题"买单",多家 ...
商务部:今年未对欧盟发起任何原审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9-18 08:18
何亚东表示,尽管如此,为落实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中方始终秉持最大诚意,与欧方开展了20多轮 磋商,全力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对话与合作是产业所求,民心所盼,中方开放合作的立场不 会变,对话磋商的原则不会变,并已为此做好准备。期待欧委会切实落实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正视产 业呼声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双方关注,为中欧产业发展营造开放稳定的市场环境。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对欧盟相关猪肉产品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 的。立案后,调查机关严格依据中国法律规定,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方权利,客 观、公平、公正的做出初裁。在调查过程中,中方与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盟相关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成 员国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并将继续依法依规推进调查。 据环球网,9月18日下午,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媒体提问称,近期有西班牙媒体报道,欧洲 的猪肉产业最终可能要为汽车产业引发的问题买单,西班牙的猪肉行业组织和企业也呼吁欧委会同中方 通过对话实现互利共赢。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何亚东进一步表示,中方始终审慎、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今年以来,中方未对欧盟发起任何原 ...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5年9月18日)
商务部网站· 2025-09-18 07:58
第138届广交会惠企举措 - 出口展参展企业数量超3.1万家创历史新高 所有参展企业享受展位费减免优惠 其中5000余家企业首次受惠 [1] - 线下展展位费减免50% 线上平台新增配套减免措施 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助力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1] - 第138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开展 [2] 中欧贸易关系与猪肉反倾销调查 - 欧盟对中国发起7起原审调查 占其对外调查总量近40% 涉及约35亿美元中国出口 对28起案件作出初裁或终裁 [3] - 欧方执行中对华贸易救济措施95项 涉及约393亿美元中国出口 [3] - 中方未对欧盟发起任何原审调查 仅在3起案件中作出裁决 [3] 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与产业合作 - 欧盟在无产业申请情况下自主发起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 涉及所谓"损害威胁"推测 中方已诉诸世贸争端解决机制 [4] - 中方与欧方开展20多轮磋商寻求解决方案 大众与小鹏 斯特兰蒂斯与零跑等合作激发欧盟市场创新活力 [8] - 中国电池为欧洲电动汽车注入动力 体现中欧产供链深度融合需求与韧性 [8] 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 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主题为"诚实守信 利企惠民" 系连续第21年举办 [6] - 活动包含启动仪式 信用惠民主题活动 银企对接等14项主题活动 旨在推广诚信理念与营造诚信营商环境 [6] - 启动仪式将于9月22日在湖北举行 [7] 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定》 - 《渔业补贴协定》于9月15日生效 系世贸组织首份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定 制定有约束力的补贴多边纪律 [9][10] - 中国于2023年6月27日批准接受协定 系率先完成批约程序的主要成员 将履行协定义务维护全球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10] TikTok问题与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会谈 就以合作方式解决TikTok问题 减少投资障碍等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11] - 中方反对将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 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11] - 中国政府将依法审批TikTok涉及的技术出口与知识产权授权事宜 [11]
事关中国首起反规避调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最新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9-04 12:10
反规避调查裁决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产品实施反规避措施 自2025年9月4日起生效 [1] - 该案为中国首起反规避调查 立案时间为2025年3月4日 基于国内企业申请发起 [1] - 调查证据显示美国出口商通过出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规避对美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品的反倾销措施 [1] 法律依据与制度完善 - 反规避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六条和第四十九条规定开展 [3] - 商务部于7月30日公布《贸易救济措施反规避调查规则》征求意见稿 目前已完成公众意见收集 [3] - 商务部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贸易救济调查制度 [3] 政策立场与产业保护 - 商务部强调反规避调查符合中国法律和世贸规则 旨在维护贸易救济措施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 [3] - 中国一贯审慎克制实施贸易救济措施 同时坚决维护现行措施有效性以保护国内产业合法权益 [3]
商务部回应中国首起反规避调查裁决
新华网· 2025-09-04 09:44
反规避调查裁决 - 商务部认定美国出口商通过出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规避中国对美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品的反倾销措施[1] - 决定自2025年9月4日起实施反规避措施[1] - 该案是中国首起反规避调查 对丰富贸易救济调查工具具有开创性意义[1] 调查背景与法律依据 - 2025年3月4日应中国国内企业申请发起反规避调查[1] - 调查符合中国法律和世贸规则 依据《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六条和第四十九条规定[1] - 旨在维护现行贸易救济措施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1] 制度完善与立场声明 - 2025年7月30日公布《贸易救济措施反规避调查规则(征求意见稿)》并完成公众意见收集[2] - 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贸易救济调查制度[2] - 一贯审慎克制实施贸易救济措施 同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救济措施有效性和国内产业合法权益[2]
肉牛专家电话会:产能去化及价格展望
2025-08-06 14:45
肉牛行业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概况 - 行业为国内肉牛养殖及牛肉市场[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供需格局变化 - 2023年以来国内牛肉供应宽松 但2025年起供应格局略有收紧[1] - 2024年底牛存栏减少4 4% 2025年一、二季度继续下降[1][4] - 2024年1-11月能繁母牛存栏下降约3% 新生犊牛减少约10%[1][5] - 2025年上半年产量增幅收窄 进口量同比下降10%[1][4] - 全球牛肉供应格局在2025年发生转变 巴西和阿根廷因气候影响减产[3][11] - 国际供应从宽松转向紧张 导致国际牛肉价格上涨 1-6月中国进口牛肉价格同比上涨[3][11] 价格走势 - 2025年牛肉价格呈现回暖趋势 3月以来小幅上涨 目前达69 72元/公斤 高于去年同期1 7%[1][7] - 国内牛肉价格已高于去年同期 同比跌幅两位数逐步恢复至目前上涨1 7%[1][9] - 预计2025年秋冬季消费旺季将推动价格上涨 全年平均价格可能与去年持平或略涨[1][9] - 育肥牛利润改善 每头牛能赚500元左右[1][7] - 国际市场上高价态势可能持续至2026年甚至更久[12] 产能去化情况 - 牛肉行业产能去化体现在存栏数和母牛存栏数减少[1][8] - 预计趋势将持续至2025年底 可能延续至2026年[1][8] - 母牛存栏量或减少至高峰期的5%-6%[1][8][17] - 新生犊牛数量可能减少至11%-12%[8] - 去产能步伐放缓 高峰期接近尾声[25] 政策影响 - 中国对外依赖进口低价牛肉比例达27% 加上奶牛淘汰产生的低价牛肉 占比接近30%[3][15] - 商务部或出台贸易救济措施 如加征关税或配额[3][13][19] - 商务部延长对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期限至2025年11月26日[19] - 目前中国普遍适用的肉牛关税为12% 加上9%的增值税[23] - 澳大利亚和乌拉圭进口已实现零关税[23][24] 历史周期 - 肉牛产业主要经历了几个显著的价格周期:1997-2000年、2015-2016年、2023年以来[21] - 1997-2000年期间 价格从高点跌至低点约18%[18] - 2015-2016年期间 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和养殖效益低下 肉牛养殖持续下滑[18] 其他重要信息 - 牛的养殖周期较长 需要时间才能显现效益[14] - 当育肥牛每头利润达到1 500至2 000元时 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会显著增强[14] - 牛肉价格与原奶价格之间的联动性相对较弱[22] - 牛肉需求评估存在短板 缺乏权威且直接代表牛肉需求的指标[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