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重庆百货“买入”评级,经营业绩总体保持稳定
格隆汇APP· 2025-09-10 09:1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比增长8.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7.96% [1] 业务转型 - 上半年完成27家门店调改,截至2025年6月累计调改32家门店 [1] - 汽贸业务加速向新能源代销转型,营收下降但毛利率提升 [1] - 超市百货业态持续调改,电器业务受益国家补贴政策支持 [1] 政策环境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个人消费贷及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9月1日起实施 [1] - 政策拟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 [1] - 消费贷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 [1] 战略举措 - 聚焦商品力提升与新场景打造,推进数智化转型 [1] - 组织架构优化升级,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 [1] - 经营业绩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1]
注意,两大重磅大消息,下周行情稳了……
搜狐财经· 2025-08-17 11:57
地缘政治与市场情绪 - 俄美会谈虽未达预期效果但将继续进行 被视为积极进展[1]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资金面趋于宽松 宏观调控思路加快转变[1] - 美联储取消银行涉及加密货币的监管计划 对资金面形成正向影响[1] 科技行业机会 - 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表现突出 带动芯片和AI概念关注度提升[1] - 半导体行业存在国产替代机会 可能成为下半年科技板块引领方向[1] 消费与信贷政策 - 9月1日起消费贷政策实施 可能刺激汽车等非电子产品消费领域[1] 市场交易表现 - 周五市场成交量达2.3万亿 包含显著外资参与[2] - 大盘未站上3700点 但被视作后续行情的起点[2] - 中小盘股票尚未充分表现 需要更多耐心等待[2] 投资策略观点 - 建议避免追高 关注常规板块的上升空间[1] - 强调投资需要耐心 在收获季节前不应过早退出[2] - 提倡"宁愿错过不愿做错"的谨慎投资原则[5]
利率步入“3”区间 消费贷产品“卷”起来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消费贷款利率竞争 - 多家银行将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利率下限调至3%区间 招商银行个人闪电贷利率最低至3% 农业银行网捷贷利率最低至3.4% 江苏银行卡易贷利率最低至3.18% [1][2] - 部分银行通过拼团和优惠券方式将利率进一步降至3%以下 北京农商行凤凰e借通过拼团活动提供2.98%优惠利率 [2][3] - 地方政府贴息政策助推利率下降 四川省对四类消费贷款提供年化1.5%贴息 单笔贴息不超过3000元 成都农商行优快贷实际利率可低于3.25% [2] 消费贷款额度调整 - 多家银行将个人信用消费贷款额度上限提高至100万元 江苏银行卡易贷最高额度为100万元 期限最长3年 [3] - 高额度贷款存在严格申请门槛 需提供房产证明 收入明细 就业单位信息及负债情况等综合资质证明 [3][4] - 实际高额度审批通过率极低 多数案例贷款额度不超过30万元 超过30万元需采用受托支付方式并提供详尽资料 [3][4] 行业竞争驱动因素 - 银行通过利率和额度竞争争夺消费贷款市场份额 [1][4] - 监管政策推动行业竞争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降低消费金融成本并加大消费金融支持 [4]
消费贷莫存侥幸心理 守护征信从按时还款开始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9
消费贷与征信关系 - 消费贷逾期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审批不通过 反映消费贷使用对银行信贷审批存在潜在影响[1] - 央行征信系统由国家设立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 记录个人及企业信贷信息以防范金融风险[1] - 《征信业管理条例》强制要求信贷机构上报信贷信息至央行征信系统 属于法定义务[1] 消费贷上征信的具体情况 - 银行发放的消费贷会定期上传还款记录至央行征信系统 与房贷车贷处理方式一致[2] - 互联网平台消费贷早年部分不上征信 但当前越来越多平台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2] - 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信贷机构需满足资质和技术要求 债权信息公开透明且权益维护渠道正规[2] 征信记录的影响与价值 - 逾期还款会产生罚息并面临催收 无论是否上征信均存在风险[3] - 按时还款记录会积累良好信用历史 有助于未来贷款和信用卡申请[3] - 征信记录被视为经济身份证 需通过量入为出和按时还款等方式维护[4][5] 个人信用管理建议 - 需定期查看征信报告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6] - 必须保护身份证等个人信息防止被盗用贷款[7] - 对征信记录疑问应通过正规渠道解决 避免相信征信修复骗局[8]
消费贷、经营贷贴息政策如何执行?一线调研:部分省市曾有先例
凤凰网· 2025-08-05 06:33
银行响应情况 - 主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通过公开渠道响应消费贷、经营贷贴息新政,包括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和邮储银行,均表示将积极推动政策落地 [2] - 股份行如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正在密切关注具体执行细则,暂未发布具体方案 [3] - 部分地方城商行仍在等待政策细节发布,内部暂无具体动作 [3] 贴息执行方案 - 新政类似定向降息,银行官方利率不变,但有关部门提供1到2个点的贴息,补贴资金划拨给银行而非个人,单个消费者申请补贴有上限 [4] - 银行在发放贷款后会得到相关资金入账,但周期不确定,因过往财政贴息政策多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4] - 四川省试点方案显示,贴息资金由省、市按比例承担,居民需提交材料经银行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最终资金划拨给银行 [6] 政策效果与行业影响 - 消费贷、经营贷贴息有助于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释放内需潜能并带动相关企业销量增长 [1][7] - 新政对银行信贷投放和经营有利,可拉大分母缓和不良率,增加的收益可用于处理存量零售不良贷款 [7] - 贴息新政比"降息提额"更完善,避免银行内卷式竞争和套利空间,保护银行息差 [7] 试点数据参考 - 四川省试点期间兑现财政贴息资金超5800万元,支持银行发放消费贷款41.1亿元 [6] - 试点贴息针对1年期及以上消费贷款,用于汽车购置、电子产品等4类商品,单笔贴息不超过3000元,居民最高可享受2笔 [5]
2024年中国家庭负债率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09
中国家庭债务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居民家庭银行贷款债务余额达82.84万亿元 相当于GDP的61.4% 若加上公积金贷款则总债务达90-91万亿元 占GDP比重升至67.4% [2] - 家庭综合负债率接近60% 其中90后00后及中年人群负债比例突出 部分一线城市家庭负债率超70% [2] - 房贷占居民贷款比重达55%以上 包含38.2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及8.0万亿元公积金贷款 [7] 国际对比分析 - 美国家庭债务杠杆率69.2% 较中国高不足10个百分点 较2017年78.7%显著下降 [4] - 日本家庭债务杠杆率65% 与中国的67.4%差距较小 德国及欧元区分别为50%和51.5% 显著低于中国 [6] 债务结构分解 - 消费贷余额18.9万亿元 2024年增速达12% 经营性贷款余额21.8万亿元 增速16% 两者合计占比超40% [7][8] - 高净值群体将债务作为资产配置工具 新中产阶层受房贷车贷及教育支出挤压 小镇青年群体收入与月供比例严重失衡 [9][10] 未来情景推演 - 基准情景(50%概率):房价横盘与收入缓增下 杠杆率维持67% 消费贷占比逐步提升 [11] - 压力情景(30%概率):部分城市房价回调20% 银行不良率升至2% 触发政策干预 [12] - 极端情景(20%概率):失业与房价下跌叠加 导致家庭资产负债表衰退 GDP增速跌破3% [12]
消费贷上不上征信?
经济网· 2025-06-05 09:45
消费贷与征信关系 - 消费贷信贷信息需按法律规定报送至央行征信系统 该数据库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 记录个人和企业信贷信息以防范金融风险 [1] - 多数银行消费贷产品(如房贷车贷)的还款记录会定期上传至征信系统 互联网平台消费贷近年也逐步接入征信 行业规范化程度提升 [2] - 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信贷机构需满足资质和技术要求 债权信息更透明 消费者权益保障更完善 [2] 消费贷使用影响 - 逾期还款将产生罚息并面临催收 按时还款则有助于积累良好信用记录 便利未来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3] - 征信记录被视为"经济身份证" 需通过量入为出 按时还款 信息如实填写等方式维护 [4][5] 征信管理建议 - 定期查询征信报告可及时发现异常 需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盗用贷款风险 [6][7] - 征信异议应通过正规渠道解决 警惕"征信修复"类诈骗行为 [8]
银行消费贷极限逼近3%红线
第一财经· 2025-05-28 00:36
银行消费贷业务现状 - 贷款利率不断下行导致净息差进一步压缩,市场竞争白热化,部分银行推出5年免息汽车金融方案,装修贷利率降至2 4%并搭配贴息优惠[1] - 监管叫停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后,部分银行通过大宗消费场景或利率券模式将实际利率压低至3%以下,例如车贷5年免息、装修贷月费率0 2%首年贴息[3][4] - 国有六大行均推出装修贷服务,建行和农行费率最低,例如建行提供60期贷款,月费率0 2%,首年免息[4] 消费贷业务增长与风险 - 2024年银行消费贷成为信贷业务重要支撑,但2025年一季度个人贷款增速放缓,建行个人贷款余额9 0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 87%,低于全行贷款4 73%的增幅[7] - 商业银行个人不良贷款处于"量增价降"局面,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成交规模370 4亿元,同比增长7 6倍,未偿本息折扣率降至4 1%,本金回收率仅6 9%[8][9] - 部分银行消费贷不良率较高,建行消费贷不良率2 22%,渤海银行高达12 37%,招行零售不良率从0 98%升至1 01%,不良额增至361 25亿元[7][9] 行业竞争与产品创新 - 车企将金融服务纳入竞争范畴,低息甚至免息成为"标配",例如特斯拉Model 3获银行五年约9%利息补贴,部分品牌提供两年贴息或五年免息服务[4] - 银行通过"薄利多销"策略吸引客户,例如建行装修贷30万元一年累计手续费7200元,但首年末全额返还[5] - 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盈利空间被挤压,行业需在息差管理、风险防控与产品创新之间寻求平衡[1][10]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影响 - 低利率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盲目申请贷款加重债务负担,2024年末居民部门杠杆率61 4%,仍处于较高水平[10] - 消费贷资金存在挪用风险,可能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等,增加金融风险[10]
大额消费要慎重,中年同事花70万买车后悔不已
集思录· 2025-05-26 14:24
汽车消费与投资行为 - 前同事因面子需求和业务需要花费70万购买雷克萨斯es200和理想L8 其中30万通过信用贷款筹措 导致还款压力大且投资心态失衡 [2] - 汽车贬值速度快 一年后价值仅为原价70% 同时双车配置并非家庭刚需 造成资源浪费 [2] - 高收入家庭存在信用管理问题 月入5-6万群体也有因信用卡逾期影响征信的情况 [12] 消费观念差异 - 部分投资者极端保守 拥有八位数资产仍精打细算几百元基金交易 与负债消费者形成鲜明对比 [4] - 理性消费派主张用投资收益部分购车 例如账户100万仅用单月5万收益购买比亚迪 强调资本积累优先 [7] - 中产阶级存在明显面子消费现象 月收入1.5万家庭因同事攀比通过官司赔偿款购买GLC300 [12] 新能源汽车市场 - 国产新势力车型被部分消费者认为20万以上存在溢价 但电车使用成本优势显著 家充便利性提升体验 [15] - 问界M7/M8成为家庭换车热门选择 满足多人口出行需求 反映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潜力 [13] - 理想L8等新势力产品吸引贷款消费 但用户后续对产品力产生质疑 显示品牌忠诚度培育不足 [14] 汽车置换周期 - RAV4等日系车被作为长期持有车型 使用8-10年后残值约4万 常转为练手车 [16] - 换车预算呈现两极化 部分家庭规划80万双车升级 豹八等越野车型受高端用户关注 [15] - 领克等国产高端品牌获得成熟投资者认可 但坚持全款购买原则 避免负债消费 [16]
银行消费贷提前“加息”,更多低利率产品藏身“优惠赛道”
华尔街见闻· 2025-04-21 12:52
消费贷利率变化 - 银行消费贷成为年内率先加息金融产品 国有四大行 头部股份制银行及龙头城商行停止发行3%以下超低利率消费贷产品 公开场合贷款利率突破3% [1][2] - 中国银行中银E贷年利率由2.72%上调至3.1% 随心智贷最低利率从2.85%涨至3% 招商银行闪电贷年利率由2.55%上调至3.05%起 农业银行 民生银行 中信百信银行消费贷最低年利率均增至3.1% [7] - 城商行消费贷利率升至3%年水平 建设银行产品利率增至3% 额度统一调整为30万元 中信百信银行额度为20万元 北京农商行凤凰E借最高额度达60万元 [8] 利率调整背景 - 银行逆势加息或因窗口指导 要求商业银行原则上投放贷款利率不低于年化3% 重新授信贷款面临利率调整 [9] - 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 3月多家大型银行加入优惠战 民生银行 交通银行优惠贷最低利率分别低至2.55% 2.58% 2.85% 个别城商行推出2.4%极限优惠产品 [9] - 江苏省地方银行曾将贷款产品最高额度推升至100万元 银行在利率压低同时推高额度 [10] 特供产品现状 - 北方地区银行消费贷产品年利率在3.07%左右 审核要求包括征信报告 社保和公积金缴费证明 有京东白条 花呗 借呗等平台借款记录审批门槛更高 [11] - 对征信记录良好且月公积金缴存额1800元以上客户可发放优惠券 年利率仅2.9% 月公积金缴存额4000元以上且单位资质优秀客户年利率可更低 [11][12] - 社交媒体披露低于3%利率消费贷攻略 针对国企 事业单位 科技大厂员工专属通道 近3个月有网络平台借贷记录需结清后养征信3个月再申请 [12] 政策影响与资金流向 - 3月银行加大利率竞争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政策文件有关 文件允许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金额上限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贷款期限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14][15] - 政策误读导致客户试图以消费贷加杠杆操作 将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 违反消费贷初衷 该行为现被纠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