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安全标准
icon
搜索文档
全隐藏式门把手或被禁用,网友:终于等到这一天
齐鲁晚报· 2025-09-26 06:02
工信部网站截图 近日,工信部官网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要求》),就汽车车门把手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 截止日期为11月22日,建议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征求意见,旨在应对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上述《要 求》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制定。 具体来看,《要求》对车内门把手和车外门把手的标准均做出了新要求。其中,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外把手和内把手都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锁止状态 下发生事故时,能通过外把手开启车门。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排名前100名的新能源车型中,隐藏式门把手的搭载率约为60%。在很多人看来,全隐藏式门把手意味着美观 和科技感,20万元以上的车型,基本搭载了。 但实际上,很多消费者觉得全隐藏式门把手难用,还存在着强度不足、断电失效、自动回收时有夹手风险、寒冷天气下可能因结冰导致难以打开等安全问 题。 隐藏式门把手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曾在接受潮新闻记者 ...
全隐藏式门把手或被禁用 工信部强标出手整治汽车安全隐患
中国经营报· 2025-09-25 14:33
| 组织机构 | | --- | | 新闻发布 | | 政务公开 | | 政务服务 | | 0 首页 互动交流 |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征求意见,旨在应对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 上述《要求》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制定。 具体来看,《要求》对车内门把手和车外门把手的标准均做出了新要求。其中,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 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 启车门。 | 1.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pdf | | --- | | 2.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pdf | | 3.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pdf | | 4.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pdf | | 5. 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pdf ...
工信部立规!全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将“退市”,不少车企的相关方案要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1:06
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编辑|裴健如 关于汽车门把手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又迎来新进展。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强制 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中明确规定,"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60mm×20mm×25mm"。乘联分会秘 书长崔东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这应该是在明确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 近期,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目前在售的车型中采用全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的并不少,其中不乏诸如全新小鹏P7、海豹07DM-i、至境L7等热门车型。一位 别克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全隐藏式门把手几乎已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设计来看车或买车的,目前不能选配其他样式的门把手。" 需配置机械车门外把手 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全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胜枚举。这些问 题带来的潜在逃生与救援风险也不少,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 ...
工信部公开征求意见!汽车门把手强标要来了(附专家解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5 03:14
| 工信数据 | | --- | | 互动交流 | | 政务服务 | | 政务公开 | | 新闻发布 | | 组织机构 | | 首页 | 戎辉: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标准规定了 车门把手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布置位置、冗余设计以及强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具体表现在: 一是规范了车门把手的结构型式。标准征求意见稿对于车门把手结构、手部操作空间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明确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 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有效解决了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操作不便、难以识别等困扰消费者的痛点问题。 二是明确了车门把手的释放方式和断电功能完整性。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每个车门的车门内把手和车门外把手均应具有机械冗余设计,保证事故断电 后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情况下,通过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把手开启车门,确保发生事故后乘员逃生和事故救援。 三是规范了车门把手布置位置和安全标志。标准征求意见稿规范了车门内把手和车门外把手的布置区域,以及车门内把手的安全标志和开启方式示 意。该条款通过明确布置区域与可视化安全标志,有效解决车门把手可见性 ...
汽车门把手国标征求意见稿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3:12
每经AI快讯,据工信部网站消息,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 公开征求意见。 在"安全技术要求"中,明确了"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外门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 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安全技术要求"同时明确,"每个车门 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 60mm×20mm×25mm"。 "安全技术要求"作出说明称,"本文件针对汽车车外门把手的事故后功能、布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间,新增了相关要求,从而提升救援的便利性"。 标准起草组建议"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的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 | | ...
汽车全隐藏式门把手将“退市”
财联社· 2025-09-24 12:21
业界传闻已久的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设计,终有了明确信息。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公开征求意见。其 中,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下称"安全技术要求")中涉及了行业所关注的"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 "下一步,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结合征求意见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标准草案,确保标准条款适配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加快标 准制修订进程,确保各项安全技术要求有效落地、见行见效,筑牢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屏障,为提升汽车产品安全全水平提供坚实的标准支 撑。"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戎辉表示。 在该"安全技术要求"中, 明确了"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外门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 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安 全 技 术 要 求 " 同 时 明 确 , " 每 个 车 门 的 车 门 外 把 手 在 任 意 状 态 时 , 相 对 车 身 表 面 应 具 备 手 部 操 作 空 间 , 该 操 ...
告别“夺命”隐藏式门把手,国家强标出手了
第一财经· 2025-09-24 12:10
2025.09. 24 本文字数:1381,阅读时长大约2.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黄琳 同时,针对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操作不便的问题,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 应留有充足的手部操作空间,这一操作空间不能小于60mm×20mm×25mm,即手部打开车门的操 作空间不能小于30立方厘米。 此外,针对大多数消费者反映"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找到机械式车内把手"的情况,《要求》明确, 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应易于车内乘员识别,包括:车门内把手应位于无遮挡的位置,确保 在乘员位置直观可见;车门内把手需要装在车门上或距车门边缘不大于30厘米的位置;单个车门配 置多个机械式车门内把手时,操作任一车门内把手应能直接开启车门等。 继辅助驾驶系统强制性国标开启征求意见后,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的强制性国标也于近日开始征集意 见,隐藏式门把手潜藏的安全隐患将无处遁形。 根据《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要求》"),为应对电动隐藏式门把 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组织开展了门把手 标准的制定工作。 在此之前,隐藏式门把手因断电失效、识别操作难( ...
汽车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要来了:发生事故时,外把手应能开启车门
贝壳财经· 2025-09-24 09:4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9月24日,据工信部官网消息,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全国汽车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开展《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制修 订,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车辆每个车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 把手,发生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 车门。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汽车车门把手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 法。其中提到,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 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 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车门外把手应位于车门的阴影区之内或临近阴影区的 车门或车门框架附近。 校对 柳宝庆 对于车门内把手,征求意见稿提到,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 应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释放门锁并开启车门。若装备电 动式车门内把手应同时配备具有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作为 ...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新国标意见稿发布,拟于2028年1月1日实施
巨潮资讯· 2025-05-17 04:42
政策更新 - 工信部发布《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2] - 新标准将代替GB/T39901—2021 适用于M1和N1类汽车 [7] - 标准拟于2028年1月1日实施 [8] 技术要求 - M1类汽车需在10-80km/h速度区间内激活AEBS N1类汽车需在10-60km/h速度区间内激活 [8] - 所有车辆需在20-60km/h速度区间内对行人、自行车和踏板式两轮摩托车激活AEBS [8] - 制造商需证明系统在全部可激活速度区间的安全性 [8] 系统功能 - AEBS可实时监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 在碰撞危险时自动启动制动系统 [6] - 系统能有效减少追尾及碰撞事故 尤其在低速行驶和城市道路环境中 [9] - 新增对弱势交通参与者(行人、自行车等)的识别能力考核 [9] 行业影响 - 新标准对标国际法规UN-R152 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 [8] - 统一技术规范将减少市场产品技术差异和质量参差不齐现象 [9] - 新标准实施后将显著提升整体道路安全水平 [9]
填补车门把手空白,确保逃生有门
北京青年报· 2025-05-12 12:42
新能源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标准制定 -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 [1] - 该标准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扩大,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越来越广 [1] - 新国标草案汲取了相关事故的教训和业内人士的建议,公开征集意见后将进一步完善,最终通过实施的新国标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3]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隐患 - 隐藏式车门把手虽然美观大方、减少风阻、科技感更足,但存在缺陷,一旦遭遇车祸等事故,车内乘员面临逃生、救援风险 [1] - 去年4月,一品牌汽车碰撞造成电路中断,门把手电动控制系统未能正常响应,车内人员疏散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伤亡情况 [1] - 车祸事故发生后破窗等非常规救援现象增多,汽车车门是车内乘员遇到危险时的逃生之门,但不少汽车发生碰撞后车门却打不开 [1] 新国标的具体技术要求 - 新国标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 [2] - 新国标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 [2] - 新国标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 [2] 车企和消费者的应对措施 - 车企在研发产品时不能只图车门把手美观,安全远远比美观更重要,已有车企负责人承认设计不足,正在研发"极端情况下更好开"的门把手 [3] - 新国标将为企业提供权威指导,车主及车内其他乘员也要深入了解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特别是遇到危险时要懂得如何科学打开车门逃生 [3] - 科学设计车门把手是关键,这是车企必修的一门"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