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第六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结果公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7:53
质量管理模式获奖 - TCL科技以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2] - 极致作为领先路径 领先作为发展目标 协同作为产业链质量提升推手 [2] - 通过该模式实现效率产品生态领先 驱动企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 AI与制造深度融合 - AI智能检测系统应用于面板生产 精准监测过程并提升产品良率 [2] - 智能优化设备参数使生产效率提高70% 产品Cpk改善11% [2] - 深蓝AI模型整合技术平台与智能生产线 提高产品一致性和品效 [2] 数智化制造转型成果 - 半导体显示产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达全国最高四级水平 [3] - 深圳t1产线产能较原设计提升60% [3] - 新能源光伏产业拉晶单炉月产量较行业高30% [3] 工业AI战略布局 - 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 打造半导体显示行业智能中枢 [3] - 未来将投资建设AI算力中心 工业大模型和AI服务平台 [3] - AI与生产制造及技术研发深度融合成为总体技术战略 [3] 成本与效率优化 - 开炉成本对比2024年底降低21% [2] - 人机比环比2024年提升12% [2] - 单人远程操作炉台达384台 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3]
定制西服也能批量生产了!
新华网· 2025-09-01 09:47
公司数智化转型 - 西服生产款式从过去几个订单款式提升至上千种订单款式 [1] - 自动排版技术实现两秒钟完成制版 相比人工打版速度显著提升 [1] - 订单产品分拣从百人操作优化至一人即可完成配对 效率大幅提升 [1] 智能生产技术应用 - 西服生产车间应用智能制版 智能裁剪及智能仓储等数智化技术 [1] - 定制西服通过数智化技术实现批量化生产模式 [1]
“一喷多促”、实地查看“开”方案……“握指成拳”护航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
央视网· 2025-08-29 04:22
秋粮生产管理 - 秋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中央财政安排11.46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实施"一喷多促"技术[1] - 全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 需应对高温干旱 早霜 寒露风 台风 病虫害等多重风险[10] - 农业农村部制定抗灾救灾减灾方案 派出工作组赴18个省份指导秋粮生产 目前田间管理进展顺利[10]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黑龙江北大荒农场建成200套物联网设备 实现大豆长势监测和精准控肥[3] - 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一喷多促"面积达14万亩 数智化技术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6%[5] - 四川洪雅组织5支农业技术服务队实地查苗情 墒情 病虫情 实施"一镇一方案"技术指导[7] 区域防治措施 - 山东莱州在30多万亩病虫害高发风险区免费发放"一喷多促"药剂 派出专家包片指导科学防治[5] - 莱州市农业农村局力争7天内完成"一喷多促"全覆盖 目标促进玉米单产提升5%-10%[8] - 四川洪雅推广防病防倒伏措施 确保粮食单产稳步提升[11] 作物生长阶段 - 南方中稻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期 晚稻处于分蘖期[7] - 秋粮大面积收获尚余40天左右 主产区正加强田间管理[1]
安得智联,递交H股上市申请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8:29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安得智联于8月27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 净利润3.8亿元 [1]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14.8% 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33.0%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以202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计算 在国内前五大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增长率最高 [1]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公司是国内家电行业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在国内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收入排名第一的生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首创"1+3"供应链模型:以端到端物流能力为底盘 叠加生产物流、一盘货统仓统配、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三大解决方案 [1] 运营规模与网络覆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覆盖超9000家企业客户 [1] - 管理仓储面积逾1100万平方米 [1] - 可调配车辆运力达58.6万辆 [1] - 全国活跃送装网点超3500个 末端配送网络可触达100%乡镇 [1]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3.10万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4.67万亿元 [2] - 行业复合年增长率达8.5% [2] - 快消、家电、家居、汽车及汽配等核心赛道需求尤为旺盛 [2] 战略规划与资金用途 - 美的集团拟分拆安得智联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使双方各自进一步聚焦主业 [2] - 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国内物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开展供应链国际化业务 [2] - 通过数智化技术推进端到端数字化 [2] - 纵向围绕链主深入开发产业链需求 横向渗透至更多行业垂直领域 [2] - 把握供应链出海发展机遇 协同美的集团全球产业布局 强化国际供应链 [2]
海尔生物:2025年H1营收11.96亿元,新产业占比突破47%
新浪科技· 2025-08-27 06: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1] - 新产业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8%提升至47%,同比上升7.27个百分点 [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6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 [2] 业务转型与产业布局 - 公司从单一低温存储厂商转型为覆盖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企业 [1]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成为公司成长核心引擎 [1] - 业务模式从"单一设备销售"升级为"智能设备+基础耗材+软件平台+增值服务" [2] 产品与市场地位 - 智慧用药自动化产品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1]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稳居国内第一 [2] - 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保持国产第一、第二份额,6月生物安全柜系列居市场份额第一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以AI底座与"四横四纵"研发体系实现生态式突破 [2] - 研发重点投向AI技术融合与新产品研发 [2] - 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等新品 [2] 国际化与海外拓展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 [3] - 与泰国第二大私立医院集团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自动化产品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1]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3]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东南亚智慧医疗市场处于起步期,未来增量空间广阔 [1] - 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智慧用药、实验室方案出海推进将带动海外市场增长 [3] - 新产业通过场景拓展和生态布局打开增长天花板,全面进入快速成长期 [2]
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智能体系支撑迎峰度夏
科技日报· 2025-08-25 02:35
核心观点 - 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通过数智化技术构建智能保电体系 全方位提升电网运维效率和风险应对能力 支撑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 [1][2] 智能巡检技术应用 - 直升机智能巡检作为空中慧眼 快速精准发现导线断股和绝缘子破损等隐患 极大提升长距离复杂环境线路巡检效率 [1] - 无人机群在峡谷城镇等区域成为巡检主力 搭载精密探测设备深入人工难以到达区域进行精细检查 [1] - 今夏累计出动无人机数百架次 替代人工巡线数千公里 显著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并提升巡检质效 [1] 全景监控平台建设 - 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实时更新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运行参数 环境信息和实时画面 通过可视化在线监测和传感器实现远程集中监视 [2] - 统一视频平台 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和集中监控系统组成智慧大脑 实现设备状态监控 灾害预警和自主巡检的集中管理 [2] - 推动隐患处置模式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变 [2] 智能化体系建设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体系 充分发挥数智化优势应对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和复杂环境 [2] - 持续深化技术应用和优化运维模式 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 [2] - 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可靠高效的电力保障 [2]
我国首个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强制性国标来了 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
第一财经· 2025-08-22 07:58
标准发布与实施 - 中国发布首个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6572—2025 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 [1] - 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60余家单位共同研制 [1] 管控范围与要求 - 明确管控10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包括4种重金属元素和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 - 对各有害物质含量提出强制性要求 推动企业加强有害物质减量和替代 [1] - 要求RoHS标识 有害物质信息披露及技术支撑文档保存 确保管控结果可追溯可核查 [2] 技术手段与国际接轨 - 鼓励企业通过二维码与电子屏幕显示等数智化技术进行有害物质信息规范标识 [2] - 管控的有害物质种类 限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与国际通行规定基本一致 [2] - 有利于推动中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与国际全面接轨 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 [2] 行业发展历程 - 电器电子产品量大面广 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业产品 [3] - 中国于2006年发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2016年扩展为《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 [3] - 实施"达标管理目录+合格评定+后监管"管控制度 合格评定结果上传中国RoHS公共服务平台 [3] 监管与未来规划 - 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加大监管力度 标志着有害物质管控领域迈出新步伐 [3] - 工信部等部门将推动标准宣贯应用 有序扩大管控电器电子产品种类及有害物质种类 [3] - 进一步完善中国RoHS管控机制 [3]
14.1%增速领跑行业:解码京东物流的科技护城河与全球竞争力
搜狐财经· 2025-08-16 16:1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985.3亿元,同比增长14.1%,经调整后净利润33.4亿元,均超市场预期 [1]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501.1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第二季度增速达26.3% [2]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超7万名,单客户平均收入23.9万元 [2] - 包含快递、快运在内的其他客户收入484.2亿元 [2] 业务发展 - 在家电、服饰、快消、汽车等行业与头部客户深化合作,提供全渠道一盘货供应链解决方案 [2] - 持续提升快递、快运业务竞争力,通过时效能力建设和资源投入驱动高价业务增长 [5] - 港澳地区快递业务高速增长,港岛运营中心提升分拣效率和配送时效 [8] 科技创新 - "京东物流超脑"赋能供应链优化,"与图数智时空平台"缩短门店选址周期80%,提升存活率50% [4] - "京慧智能供应链平台"降低客户库存周转天数及临期商品风险 [4] - "智狼"货到人系统使存储坪效提升4倍,拣选准确率99.99%,已进入全国规模化复制阶段 [4] - "独狼"无人车实现常态化运营,减少接驳趟次,提升揽派效率 [5] 全球化布局 - "全球织网"计划以海外仓为核心,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 [6] - 在美国、英国、波兰、韩国、越南、沙特等国新开海外仓 [6] - 深港一体化服务模式帮助国际品牌提升履约时效 [8] - 获得香港AEO认证,提升大湾区物流服务能力 [8] 行业地位 - 营收增速14.1%领跑行业,展现一体化供应链企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核心价值 [9] - 科技与模式创新推动业绩高质量增长,供应链网络发挥规模效益 [9]
二季度供应链增长领跑行业!京东物流(02618)上半年总收入985.3亿元 同比增长14.1%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9: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985.3亿元,同比增长14.1% [1] - 经调整后净利润33.4亿元,营收及净利润均超市场预期 [1] - 第二季度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增速26.3%,领跑行业 [1]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501.1亿元,同比增长19.9% [1]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超7万名,单客户平均收入23.9万元 [1] 业务发展 - 在家电行业推出"送装一体"模式,显著改善破损率和物流时效 [3] - 升级仓配服务提供"211仓配、特快仓配、特惠仓配"三大时效分层 [3] - 与国际运动服饰品牌合作拓展至逆向质检等全链条服务 [4] - 在汽车行业打造产前入厂物流解决方案,覆盖全流程供应链 [5] - 2025年上半年快递快运等业务收入484.2亿元 [9] - 荔枝季推出全链路温控方案,实现次晨达时效 [9] - 开始招募全职骑手拓展外卖配送业务 [11] - 快递服务满意度持续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11] - 快运业务规模全国领先,德邦物流和跨越速运贡献显著 [11] 技术创新 - "智狼"货到人解决方案在多城市仓库规模化应用 [7] - 广州服饰仓通过自动化设备提升订单处理效率30% [7] - "独狼"无人车实现常态化运营,提升末端配送效率 [7] - 累计获得专利超5000项,其中自动化技术专利超3000项 [8] 海外扩张 - 海外及港澳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新开美国、英国等多国海外仓 [13] - 海外仓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全球供应链网络 [13] - 在沙特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建立完整物流网络 [13] - 香港运营中心提升分拣效率,深港一体化服务模式助力国际品牌 [15] 社会责任 - 一线员工人数超66万人,提供全方位福利保障 [16] - 员工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省部级荣誉 [16][17] - 参与多地自然灾害救援,建立应急物资快速通道 [19] 战略方向 - 以"京东物流超脑"为核心推动全链路智能化 [5][7] - 持续探索无人车在末端配送及短途运输的应用 [7] -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客户降本增效和行业提质 [19]
药石科技:公司下半年有望延续收入增长趋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07:41
公司业绩与订单情况 - 上半年MNC客户收入增长较快 [1] - 根据在手订单情况,下半年有望延续收入增长趋势 [1] 行业与公司战略 - 行业需求逐步回暖,公司将持续深化低碳化学技术与数智化技术在研发生产中的融合应用 [1] - 公司与MNC客户的战略合作将不断深化,推动更多项目向临床中后期及商业化阶段推进 [1] 客户服务与业务发展 - 公司进一步聚焦战略客户服务,通过"铁三角"团队的能力升级持续提升重点客户业务响应效能 [1] - 基于技术赋能、项目推进与新业务扩张的协同效应,公司对未来一段时期延续增长态势充满信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