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商兴农

搜索文档
为“村播”注入持久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9-24 22:48
近年来,农村直播电商(以下简称"村播")在我国迅速兴起,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一 部手机、一个支架、一方屏幕,串联起田间地头与消费市场,不仅为农产品开辟了新销路,也为乡村振 兴注入了强劲数字动能。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电商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1月份至7月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6.4%,全国农村网商数量超过1950万家,同比增长6.4%。在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村播"已成为 流量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例如,2023年9月份至2024年9月份,抖音电商农特产品销量达71亿单,平均 每天有1740万个农产品包裹发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农货商家达3.3万个。 然而,"村播"也面临诸多挑战。基础设施与人才方面仍有短板,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信号不稳定、物流成 本高、冷链覆盖率低,导致消费体验打折扣。同质化竞争与品控存在隐忧,部分地区一窝蜂直播同类产 品,陷入低价竞争。同时,由于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和品牌建设,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体验差等问题 频发,影响行业声誉。流量红利见顶与运营困境:平台算法规则多变,流量获取成本逐渐升高,不少中 小农户内容创作能力有限、私域运营薄弱,难 ...
“数商兴农庆丰收”湖北专场暨电商资源对接活动在汉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19 11:11
9月19日上午,由湖北省商务厅主办,湖北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湖北省直播电商协会共同承办的"数商 兴农庆丰收"湖北专场启动仪式暨2025湖北省电商资源对接活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 动旨在深化数字商务与农业产业融合,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湖北优质农 产品网络销售。商务部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湖北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邮政管理局等相关单位领 导,各市(州)商务局、电商平台、省内涉农电商及供应链企业及新农人代表等近300人参会。 精准资源对接,激活产业新动能 本次活动设置了三大对接专区——"平台采购对接区"、"服务商赋能专区"和"新农人&主播交流角"。电 商平台与农产品供应商、服务商与新农人、主播与货源企业之间进行了密集而高效的面对面洽谈,现场 气氛热烈,为推动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湖北省"数商兴农"工作进入了多方协同、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有效汇聚各方 智慧与资源,为拓展湖北农产品数字化销路、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有力推动湖北省农特产业数字化转型。 附:"数商兴农庆丰收湖北专场"相关活动安排 启动仪式上,商务部驻武汉特办 副特 ...
1500万投入+手把手培训,上汽大通欲破局传统助农模式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09:34
公司战略与项目背景 - 公司推出中国车企首个专为农人设立的专项助农项目"星际计划" 配套1500万元创富基金已启动 首站落地云南兰坪县[2] - 项目基于品牌愿景"为年轻奋斗者创富 为美好生活开路" 围绕皮卡车型星际系列落实乡村振兴 此前曾针对轻客车型大拿系列启动10亿元创富基金[3] - 项目定位为公益性质而非汽车项目 旨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5] 项目运作模式 - 构建全链路助农体系 涵盖资金投放 工具支撑 能力培育 渠道打通环节 区别于行业以公益性捐助为主的传统模式[2] - 联动经销商网络覆盖中西部80个城市150个乡镇 聚焦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县优质农产[4] - 整合国家补贴 省份补贴与企业内部购车优惠 实现"汽车下乡"与"农产上行"双向联动[4] 资源投入与执行方案 - 通过超级新媒体中心开展超150场入村直播 300次村IP培训 目标实现超12亿网络曝光[4] - 运用南京直播中心 流量矩阵 经销商抖音号及视频号等新媒体资源助力农产品销售[4] - 提供免息贷款 直播设备支持等措施降低农人参与数字助农门槛[4] 产品与技术支撑 - 星际皮卡搭载2.0T柴油动力 载重3吨 具备高承载性 复杂路况适应性及定制化冷链改造能力 解决农产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4] - 皮卡车型除生活功能外主要被用作工具车 与助农场景高度契合[2] 用户需求与市场机遇 - 基于对农人及年轻创业者的长期调研 发现存在优质农产品无法及时宣传 运输工具不足 数字销售渠道缺失等痛点[3] - 典型案例显示云南兰坪松茸因运输和渠道问题导致农户收益不足终端价30%[3] - 汽车企业通过产业数字赋能和政企协同可搭建长效助农体系[6] 项目定位与发展规划 - 重点在于搭建长效助农体系而非短期助销 未来几年将持续推进并打造知名助农品牌[6] - 通过汽车产业影响力带动偏远地区创业者树立产品品牌[3] - 项目与公司新能源 智能化转型战略并行 产品线涵盖MPV 轻客 皮卡 房车等多类型[2]
大学生开直播 以青春镜头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 2025-08-15 22:49
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直播活动 - 宜春学院药学专业学生在樟树市开展中药炮制技艺非遗直播 讲解药理知识 [1] - 南阳理工学院实践团为河南镇平县风干椒麻鸡带货直播 拓展销路 [2] -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实践团在浏阳龙溪谷开展14场乡村旅游直播 平均每场获8000点赞 [3] 直播运营与培训成效 - 南阳理工学院实践团提供电商直播培训 针对账号运营和互动技巧定制手把手方案 [2] - 该校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园已培养130多名学生主播 促进产教融合 [2] - 湖南师范大学实践团留存手绘地图和直播脚本 村民学会用手机直播家乡 [4][5] 文化传播与观众互动 - 宜春学院实践团与非遗传承人朱福林联合直播 饮片切割镜头获弹幕刷屏震撼 [6] - 设计学生展示加传承人点评环节 单场点赞突破3.5万 [6] - 5场非遗主题直播平均每场观看人数达1000人 引发跨地域文化打卡意愿 [7] 乡村旅游推广成果 - 湖南师范大学实践团设计益安安化县两日文旅闭环线路 串联茶旅和红色资源 [4] - 龙溪谷景区特惠票单场直播领取超200张 周末专场直播使次日景区接待量翻倍 [3] - 技术组在信号盲区架设便携Wi-Fi 文案组优化弹幕高频问题为贴心提醒 [3]
十部门出台方案促进农产品消费 实施“三品一标”行动,培育一批农民主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8:3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要求 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 释放多样化 品质化 差异化消费潜力 [2] 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 提升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 大力推进品种培优 品质提升 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从严加强证后监管 [3] - 搭建三品一标农产品宣展推介平台 做好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推广 增强品质消费引导力 [3] - 三品一标相当于优质农产品的牌照或身份证 能够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并引导生产端摆脱低价竞争 推动质量分档和价格分层 通过优质优价释放市场潜力 形成农产品消费良性内循环 [3] 新型加工产品开发 - 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 推动人工淀粉 菌体蛋白 功能糖 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 [4] -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发美味多样休闲食品 营养健康饮品 推进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 [4] - 开展气调保鲜 精准保鲜 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 即烹 即热产品 [5] - 新食品配料面向小众细分市场 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满足特定消费群体差异化需求并带动整体农产品消费 [5][6] - 即配 即烹 即热产品强调营养健康快捷 需严把质量关和安全线 用科技确保营养卫生口感 [6] 电商平台与网络销售 - 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深化拓展数商兴农 组织网络扩消费活动 引导电商平台升级服务 发展即时零售 社区电商等业态 拓展本地零售供给 [7] - 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 将土特产变成网红货 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助农提高曝光度和溢价率 典型案例如陕西柞水木耳 江西赣南脐橙 河南新安樱桃 [7] - 电商平台在农产品标准化 品牌化 组织化方面起牵引作用 倒逼生产端调整种植结构 提升品质 带动农业企业合作社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型 [8] - 当前平台销售面临量大品杂 质价不一 同质化严重问题 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足 需推动农产品从被动上网向主动适网转变 [8] 直播电商与生态建设 - 电商平台存在服务不够精准 生态不够健全 规则不够公平问题 具体包括流量调度未按农时农需匹配 农民主播队伍未培育 算法偏向高销量品类 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等 [10] - 需推动平台从流量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扶农机制 扶持可复制可持续能自主的乡村主播和农村电商 [11] - 引导政府和平台共建数字乡村公域 打造规则公开 流量公平 资源共享的农产品电商生态 实现平台带农向平台助农转型 [11] - 提升直播电商水平 以公益方式扶持有特色潜力乡村 培育扎根乡土农民主播 开展主题直播活动 打造农产品直播专区 [11] - 引导电商平台提供常态化成体系扶农措施 匹配运营辅导和流量扶持资源包 对集中上市生鲜农产品给予特别扶持 优化算法推荐权重促进优质优价 [12]
人民财评:优质农货“好味道”激发消费新活力
人民网· 2025-07-29 06:38
行业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优化供给、创新流通、激活市场释放农产品消费潜力 [1] - 政策聚焦绿色精品农产品生产,重点提升"三品一标"(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 [1] - 政策目标包括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实现优质优价,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1] 供给优化 - 强调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以科技赋能和全流程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 [1] - 通过提高"三品一标"水平,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化、多元化农产品的需求 [1] 流通创新 - 线下渠道拓展包括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如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丰富消费场景(进商圈、街区、景区)以及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基础设施 [2] - 线上渠道强化网络销售潜力,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深化"数商兴农",推动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模式 [2] 市场激活 - 通过专题科普宣传倡导营养健康消费,强化品牌引领增强消费信心 [2] - 推进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加快内外贸一体化促进消费内外联动 [2] - 政策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上下游产业整合及跨界联动,延伸产业链并提升附加值 [2] 消费升级 - 优质农产品被视为消费升级的"刚需"和激活内需潜能的"密钥",匹配多层次消费需求 [2] - 政策旨在通过消费升级撬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
十部门: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快讯· 2025-07-27 02:09
政策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1] - 方案强调深化拓展"数商兴农" 组织各地围绕兴农主题开展网络扩消费活动 [1] - 要求电商平台升级服务 全面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1] 电商平台业务拓展方向 - 引导电商平台结合县域消费需求 发展即时零售、社区电商等新业态 [1] - 拓展生鲜超市、便利店等本地零售供给渠道 [1] - 推动优质农产品企业与电商平台强化合作 [1] 纺织服装行业电商机遇 - 鼓励以棉毛麻丝为主要原料的纺织服装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 [1] - 顺应国风国潮趋势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偏好打造畅销产品 [1] - 支持开展首发首秀等营销活动 [1]
乡村在云端:闽侯搭上电商“加速车”
搜狐财经· 2025-07-17 14:36
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影像化传播 - 新媒体技术与乡村产业振兴结合成为城市发展关键 旨在突破地域局限通过影像力量触达更广阔市场 [1] - 实践团队探访福州首邑融媒体与闽侯县供销社 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探寻可行路径 [1] 电商直播运营模式 - 福州首邑融媒体采用规范化专业运营 配备专业直播间设备如柔光箱 导播台 多角度实时监控 [3] - 选品逻辑强调有故事 有品质的本地货 需通过资质审核 口感测评 性价比比对等多道流程 例如绣球菌 线面 橄榄等特色产品 [3] - 直播环节设计融入农户故事 限时秒杀 产地连线等互动 目标为让消费者看见价值 农户得到实惠 [3] 助农电商发展现状 - 闽侯县供销社自2024年4月发力电商助农 实现70多万元销售额 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突破1300人 [4] - 面临系统性挑战包括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供应链整合 物流优化 物流成本与产品体量相关亟待优化 [4] - 缺乏专业传媒人才导致内容呈现朴素 宣传方式虽善用讲故事但市场半径仍局限于本地或产地 [4] 特色产品与市场拓展 - 直播产品包括闽侯特色鸭货 线面 橄榄 米熏鸭翅等 承载农户生计 [5] - 福州首邑融媒体与宁夏等地共建电商文化传媒协作网络 闽侯县供销社积极向外拓展销路 [5] - 实践体现"数商兴农"战略基层实践 通过融媒体打通"田间到云端"通路 [5]
“数商赋能产业升级”2025涪陵区618电商节火热进行中
搜狐财经· 2025-06-20 15:42
电商节活动成果 - 2025涪陵区618电商节期间乡村主播直播大赛累计带货销售额突破180万元 [1] - 涪陵榨菜、大米、菜籽油等农特产品通过直播热销全国 [1] - 数字消费模式显著助力乡村振兴成效 [1][14] 直播大赛赛事情况 - 全区55名新农人参与乡村主播直播大赛决赛 [3] - 冠军为村书记小袁,亚军包括小谭的向阳日记和小张书记,季军有江涪小邮等4位主播 [3] - 获奖主播通过融合产品与乡村故事实现实力带货,是180万销售额的重要贡献者 [7] 电商生态建设 - 成立"涪州V力量"联盟分会标志着本土电商资源整合进入新阶段 [11] - 为15位网络达人颁发"涪陵甄品推荐官"证书以加强产销对接 [11] - 新加入电商协会成员集体宣读倡议书推动行业发展 [15] 消费促进措施 - "惠聚电商节"商超福利与"汽车展销季"购车钜惠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 [13] - 线上线下联动叠加消费券发放有效拉动区域消费 [13] - "生鲜水果季"助农直播将持续至8月底为农民增收 [13] 数字化转型方向 - 活动是涪陵探索"数商兴农"的实践案例 [14] -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联动、平台赋能加速构建数字商业生态 [14] - 数字化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14][17]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数字”红利润泽八桂乡村 智慧赋能绘就振兴画卷
央广网· 2025-06-14 05:34
数字乡村建设与文创产业发展 - 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文创+直播"模式推动瑶族特色文创产品销售 文创产品包括扎染瑶族耳饰、瑶风镜子、瑶锦冰箱贴等纯手工制品 直播带货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2][4][5] - 返乡创业者利用新媒体展示传统工艺 如陈照文工作室通过慢直播呈现瑶锦织造过程 计划结合短视频吸引年轻观众 [5] - 富川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 2020年以来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达56.69亿元 连续四年突破十亿元 [7]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转型 - 富川农产品产业园电商孵化中心开展"新农人"培训 农民通过直播推广脐橙、特色美食和山水风情 形成"村播+"创新模式 [7] - 广西"数商兴农"行动成效显著 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9%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4.1% 新增2048个农产品网店和513个县域电商企业 [9] - 广西带货主播超7000名 累计直播127.3万场 同比增长33.7% [9] 智慧农业实践与效益 - 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投资1.07亿元 采用物联网系统实现远程管理 产量比露天种植稳定增长40%-50% [10][12] - 基地规划建设80个大棚 已试种近40个品种 产品销往广东、湖南等地 通过"五金"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12][14] - 2024年基地带动农民打工超1.5万人次 创造230万元收入 扶持10多个致富带头人 [14] 广西农业现代化进展 - 广西设施农业年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 智能化农业项目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 [15] - 智能大棚技术解决作物依赖天气问题 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对保障"菜篮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