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长股牛市
icon
搜索文档
A股牛市是结构性牛市么?|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30 13:56
市场风格轮动周期 - 2016-2017年大盘价值股牛市:地产产业链、价值及红利指数显著上涨,价值股于2017年底突破2015年牛市高点,价值风格基金经理获当年收益冠军 [2] - 同期中小盘与成长风格持续下跌:因2015年涨幅过高,中小盘股和成长风格从2015年至2018年连续下跌,至2018年底触底 [2] 风格切换与表现分化 - 2019-2021年大盘成长股牛市:消费、医药、新能源等成长风格主导上涨,成长、质量及创业板指数领涨,2020-2021年先后达到高估水平 [3] - 价值风格同期表现低迷:2019-2021年价值风格整体跑输成长风格 [4] 2025年市场结构特征 - 小盘股与成长股强势上涨:中证1000、中证2000指数时隔10年再度领涨,成长风格表现强劲 [5][6] - 消费与价值风格持续低迷:2020-2021年领涨的消费板块2025年仍处低迷,价值风格相对弱势 [6] 风格轮动的投资意义 - 延长低估品种投资窗口:不同品种上涨时序差异避免"无低估可买"的困境 [7] - 创造多轮交易机会:高估品种止盈资金可转向低估品种,实现"低买高卖"的循环操作 [7]
策略周观点:牛初震荡期可能延长
信达证券· 2025-05-11 12:23
策略观点 - 短期观点由乐观调整为高位震荡,震荡后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迎来突破性上涨[2][9] - 关税冲击拉长牛初震荡期,持续半年乐观情形难出现,持续1年可能性提高[3][15] - 震荡期经济或比熊市最低点更弱,但市场大概率不跌回熊市[3][17] 未来季度情形 - 悲观情形(小概率):出现更大黑天鹅,市场可能跌回4月冲击低点[3][20] - 中性情形(大概率):市场1 - 2个季度窄幅震荡,后重回牛市[3][20] - 乐观情形(小概率):中美谈判顺利,市场难有二次回撤或震荡[3][26] 配置观点 - 季度内偏价值,Q3再增加弹性[30] - 配置风格季度内偏大盘价值,给出银行、新消费等配置方向[31] 本周市场变化 - A股主要指数大多上涨,创业板50涨幅4.13%居前[33] - 全球股市重要指数涨跌分化,上证综指涨幅1.92%领涨[34] 风险因素 - 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失效[3][61]
从叙事强化到业绩兑现:A股科技逻辑愈发清晰,成长股牛市前奏已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5:44
全球资本市场变革与AI产业重塑 - DeepSeek技术突破引发中国资本市场资产重估热潮,AI产业加速发展 [1] - 半导体、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核心科技赛道同步迸发活力 [1] - 中国股票市场正从叙事强化向叙事兑现进阶,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 [1] 科技股估值修复行情 - 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Q1上涨20.74%,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4386.53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2] - 科创100指数Q1上涨10.69%,科创50上涨3.42%,"AI+"浪潮推动科技板块走强 [2] - A股估值仍处低位,沪深300市盈率12.3倍,较标普500显著折价 [3] 中国AI发展潜力与估值 - 中国AI综合水平仅次于美国,但科技龙头估值显著低于美股同类公司 [4] - 恒生科技动态市盈率12.9倍,较美股科技七姐妹折价55% [4] - 市场对中国AI优势认知不足,估值折价有望收窄至35% [4] AI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性能接近海外第一梯队,性价比优势显著 [5] - AI算力需求旺盛,国产AI芯片出货量达82万张,市场份额30% [6] - C端AI应用月活用户破亿,B端在营销、教育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7] 政策支持与产业集群 - 国家级政策推动AI技术突破,地方政策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8] - 杭州"六小龙"等AI产业集群涌现,政策助力场景应用落地 [8] 其他科技领域协同发展 - 创新药企进入商业化放量期,部分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9]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 [9] - 信息技术市值占A股17%,科创板总市值同比增长30.5% [11] 资本市场未来展望 - 科技叙事逻辑清晰,有望经历强化、兑现、升级三阶段 [11] - 下一阶段或吸引亚太"长钱"及欧洲资本回流,推动全面重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