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十分钟搞懂,债券基金该如何投资|第408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9-26 14:00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添加 @课程小助手 微信,回复「 0926 」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提示:回复后可以耐心等待几秒哦~) 一、【第408期直播回放】 最近股票市场比较强势,纯债市场出现下跌熊市。 债券基金有哪些分类,各自收益风险特征如何? 短债、长债,该如何投资? 什么时候适合买入「固收+」,该如何止盈? 在今晚的直播课里,螺丝钉详细介绍了这些问题。 二、【部分直播课内容如下】 1. 债券基金收益和波动风险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债券基金,是我们最常见的资产大类之一。 与其他资产相比,有着自身的收益、风险特征。 如下,是 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这三个资产大类,2012年以来的走势对比图。 可以看到,债券基金的收益和波动风险,介于货币基金和股票基金中间。 相比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的收益相对稳定,波动风险也较小。 2. 债券基金的踩雷风险 除了波动风险,投资债券基金,还需要关注踩雷风险。 有的债基,短期里下跌10%以上,甚至百分之三四十,可能就是踩雷了。 规避债券基金踩雷,可以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 选择高安全级别的债券,如利率债,违约风险较小。 · 分散配置多只不同债券,减少单个债券对投 ...
投教干货:中邮基金带您避开“固收+”投资的 3 个常见误区
新浪基金· 2025-09-19 08:31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近年来,"固收+"产品凭借"稳健打底、弹性增强"的特点,成为不少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选择。但在 实际投资过程中,部分投资者因对产品特性认知不足,容易陷入误区,影响投资体验。作为深耕资本市 场多年,始终以 "持有人利益优先" 为准则的公募基金从业者,中邮基金希望通过梳理"固收 +"投资的 3 个常见误区,帮助大家建立更理性的投资认知,更好地发挥产品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 误区一:将 "固收 +" 等同于 "保本保收益",忽视风险属性 在日常投资者沟通中,我们发现不少投资者认为"固收 +"产品"稳赚不赔",甚至将其与存款、国债等保 本类产品划等号,这是对"固收 +"产品风险属性的典型误解。 从"固收 +"产品的收益特征来看,其"固收"部分的收益相对稳定,但 "+"的部分收益受权益市场影响较 大,短期收益波动可能较为明显——某类资产短期表现亮眼时,相关"固收 +"产品收益会快速冲高,但 当市场风格切换,短期高收益可能难以持续,甚至出现回调。若投资者仅因短期高收益买入,很可能在 市场调整时面临净值波动压力,影响投资心态。 事实上,"固收+" 产品更适合作为 ...
投资稳进派 为何偏好固收+?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4:37
低利率如同一把双刃剑,开辟了一片理财新场景。 随着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破1%、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到1.75%附近、纯债资产收益中枢下滑、股票市 场回暖……很多偏好稳中求进的投资者在热衷攒"新三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的基础 上,开始进一步寻求收益"加"法,旺盛的需求令"固收+"基金重回C位。 "最后一笔高息定期存款到期之后,我基本上不买纯固定收益类产品了,现在除了留一部分活期,其他 都转到了债基和固收+产品,未来几年我需要安家置业,投资决策奔着这个目标去。"一位90后投资 者"十二月"表示。 投资稳进派求稳求进,如何"+"才能靠得住?理财新"+"法正在成为新赛道。围绕新环境下的稳进投资求 解之道,嘉实基金近期举办了一场"固收+"投资策略分享会,联动多位基金经理、财经大V、稳进派投 资者展开分享和交流。 01 稳进投资者转身,固收+产品需求激增 他指出,存款利率、纯债资产收益中枢的进一步下行,让2025年成为大众对低利率时代感受强化的一 年。"投资者越来越能理解和接受,适当提高对波动的容忍度、向风险资产要收益的必要性。" 作为稳进投资派的一员,"十二月"在经历市场几轮牛熊后深刻意识到,个人想实现精 ...
当居民存款开始搬家,“固收+”如何承载大众理财?
点拾投资· 2025-09-15 11:00
文章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并可能通过"固收+"产品流入资本市场 上半年"固收+"产品规模增长约2000亿元 总规模突破1.9万亿元[1] - 海富通基金构建了分层化的"固收+"产品线 涵盖低波、中波、高波不同风险等级 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产品[3][4] - 团队采用动态资产配置策略 根据股票和债券夏普比变化调整仓位 追求风险收益特征稳定[5] - 通过三重层次实现稳健收益:提高收益下限、承担高性价比风险、构建底层资产阿尔法优化权益贝塔[7][8][9] - 选股框架注重"三高"标准:高股息、高预收账款增速、高市现率 强调行业分散和估值匹配度[10] - 公司具备超过20年的稳健投资基因 曾获首批企业年金和社保管理人资格 拥有完整的固收产品货架[16][17] 产品线架构 - 低波产品线包括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 今年以来回报区间1.59%-3.95% 近一年最大回撤控制在-0.78%至-1.64%[4] - 中波产品以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为主 海富通稳固收益近一年回报11.90% 最大回撤-2.14%[4] - 高波偏债混合产品表现突出 海富通欣利近一年回报31.99% 近三年累计回报32.17%[4] - 产品采用持有期设计 如添利收益一年持有期债券 自2023年11月成立至2025年8月末所有季度收益为正[5] 投资策略 - 动态调整股债配置比例 根据夏普比变化灵活调配资产[5] - 2024年转债投资案例:8月低位布局 对应上证指数历史低估值 年初高位减持[9] - 权益投资不追求超额收益上限 重点控制下跌风险 中证800不同时段年化回报差异显著(7%-11%)[8] - 底层资产配置采用万得短债指数作为收益底仓 2007-2024年每年正收益[9] 团队与文化 - 核心成员稳定:陈轶平2011年加入 江勇2017年加入 陶敏2015年加入[13] - 考核机制注重长期业绩 避免短期压力导致的投资框架调整[12] - 投研文化强调"慢"心态 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均衡获取超额收益[13] - 设立专门"固收+"研究小组 从绝对收益视角寻找投资机会[17] 行业背景 - 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推动资金向"固收+"产品转移[1] - 债券投资低利率环境使传统杠杆和信用策略有效性衰减[17] - 多资产阿尔法能力在"固收+"新时代愈发重要[18]
30万亿理财规模拉锯战背后: 固收类占比超97% 含权产品破冰难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21:38
理财产品规模变化 - 一季度末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9.41%,但环比2024年末减少8100亿元 [1][2]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5.74万亿元,占全市场88.33%,较去年末微升0.48个百分点 [2] - 4月以来规模已现回暖迹象,截至4月20日增加约1.74万亿元,超越2022-2023年同期水平 [4][5] - 预计二季度末规模将增加超1万亿元,全年增速7%-9%,4月末规模或达30万亿元以上 [4][5] 规模变动原因分析 - 一季度规模缩减主因:银行流动性偏紧、债市回调导致净值承压、国有大行揽储压力挤占营销资源 [1][2][3] - 季末理财资金回表惯例放大波动,3月银行为平衡资产负债表将理财资金转回表内存款 [3][4] - 二季度回暖驱动因素:存款利率下行(多数跌破2%)、理财收益率回升(固收类近1个月年化3.01%)、债市进入顺风期 [5][6] 产品结构特征 - 固收类产品占比97.22%,同比增0.57个百分点;混合类占比2.47%,权益类和衍生品类合计仅0.3% [1][6] - 资产配置中债券占43.9%、现金及银行存款23.3%、同业存单13.5%,权益类资产仅2.6% [7] - 银行代销渠道客户风险偏好低,对产品短期业绩确定性要求高,制约含权产品发展 [6] 行业发展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行趋势难改,高利率存款"躺赚"模式将终结 [1][7] - 理财公司需加强多元化投资,通过"+权益/+REITs/+转债/+期权"等"固收+"策略增厚收益 [7][9] - 需提升权益投研能力,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含权产品,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和内需板块 [8][9] - 渠道方面需降低对母行依赖,拓展其他银行代销以提升市场占有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