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工行业反转
icon
搜索文档
化工反转的起点:从配置到集中,未来哪些板块有望跑出超额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化工行业 涉及公司包括万华化学 华鲁恒升 桐昆股份 巨化股份 新宙邦 润丰股份 华峰化学 金发科技 赛轮轮胎 卫星石化 新和成 扬农化工 鲁西化工 特变电工 利昂龙康鹏科技 东岳集团等[1][4][6][7][26][27][30][32][36][38][39][4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化工板块处于反转起点 由多重因素驱动 包括出清落后产能 控制新增供给 启动库存周期和成本曲线陡峭化 其中库存周期的影响更为关键[1][5][21] * 行业基本面最坏时期已过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从2024年最差时的4.4%回升至5.8% 价差数据处于近十年低位 但价格端受油价影响高于前几轮周期底部[1][6] * 资本开支和在建工程指标显示行业供给收缩 2025年上半年在建工程金额从2024年底的3991亿下降至3496亿 资本开支强度降至1.4 与2015-2016年水平相当[1][6][12] * 全球化工行业成本曲线重构 中国企业ROA显著高于2015年周期底部及海外竞争者(如LG化学 巴斯夫) 中国产量占全球43% 欧洲 日韩合计占比下降至17%-18% 自2022年以来中国产量增加约30% 而欧洲 日韩则平均下滑15%-20%[1][7] * 欧洲能源重构导致其竞争力下降 天然气成本目前约为美国的三倍 是俄乌冲突前常态成本的两倍 对欧洲化工业造成显著影响 基础化学品 石油化学品和聚合物等领域下滑严重 开工率超额下降约15%[1][8] * 欧洲精细化工品未来面临份额下降挑战 主要受供应链支持力度下降和制造业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如半导体和汽车产业)影响[2][10] * 行业反转预计在2026年二季度到三季度 化工业资本开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在2025年下半年转负(6月为-1.1% 7月降至-4.7%) 参考历史 PPI与固投转负存在半年左右滞后期[4][12][13] * 化工板块超额收益不必等待PPI完全转正 在拐点出现时即可配置 然后逐渐集中到有望跑出强超额收益标的[1][4][14] * 化工白马股PB下降(如华鲁从2015年1.9降至1.45 万华从3.4降至1.7)是市场在惩罚不合理的资本开支或不分红过量资本开支 EV/EBITDA可能成为新的定价锚(华鲁约为6.77倍 万华为8.54倍)[4][26] * 反内卷政策对行业有四条显著影响路径:出清落后产能(如石化 农药 纯碱 氯碱和煤化工) 控制新增供给(如草甘膦 有机硅 涤纶长丝 粘胶和氨纶) 启动库存周期 成本曲线陡峭化(如纯碱和氯碱)[5][21][23][24][25] **其他重要内容** * 当前化工ETF的PB约为1.6 历史数据显示PB领先ROE回暖 目前ROE已从8%修复至9% 但PB修复不显著 与历史相比(2014-2015年PB从2.1升至2.7 2018-2019年从1.6修复至2.4)仍有较大修复空间[15][17] * 周期底部由绝对收益资金和ETF买入推动 如鹏华化工ETF份额在两个月内从约20亿迅速扩张到200多亿 资金主要来自债券市场 对回撤要求严格 选择低位 低PB且顺周期弹性的化工作为配置对象[18] * 选择标的应关注具有向下有底向上有期权特性的周期股 需足够便宜(PB低或二季度业绩年化低于15倍) 三季度业绩预期大幅增长 增量产能投放带来盈利扩张 以及在熊牛转换过程中被再定价的标的(如金发科技市值从260亿涨至600亿以上)[4][27][28][29] * 评估细分领域投资机会需综合考虑油价 供给增量 需求增量 周期强度及政策影响 排序为:氟化工第一 硅化工第二 磷化工第三 农药第四 纺服(包括蚕丝和氨纶)第五 碳基第六 钛白粉随后[31][34] * 长期(5-10年)看好巨化股份(制冷剂牌照优势 精细化工成长性) 赛轮轮胎(高端品牌受益者) 金发科技(中国材料改性解决方案提供商 技术壁垒和应用场景不断提升)[36][37][38][39][40]
储能产业链机会
2025-09-08 04:11
纪要涉及行业与公司 **行业** - 储能产业链(国内及海外市场)[1] - 新能源板块(含电芯、固态电池、锂电设备等)[7][9] - 化工行业(磷化工、电解液、铬盐等)[10][13] - 锂矿及正极材料[18][20] **公司** - 磷化工企业: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新洋丰、云图控股、湖北宜化、川金诺[13] - 电解液企业:新宙邦(技术领先,布局固态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13] - 铬盐企业:振华股份(受益供给受限和需求旺盛)[13] - 锂电设备企业:先导智能(新签订单同比翻倍)、杭可科技(固态电池催化)[15][17] - 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国内扩产驱动)、LG、三星(海外扩产)[15] - 锂矿企业:赣锋锂业(电池业务增速快)[21] - 三元材料企业:华友钴业(龙头,布局印尼资源)[22] - 固态电池企业:厦门钨业(硫化锂技术领先)[23] - 运营商:龙源电力、新天绿能、大唐新能源、南网储能(受益绿电补贴和收益率提升)[25] - 软件服务商:国能日新(功率预测市占率40%-50%)[2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国内储能市场转向经济性驱动** - 政策从强制配储转向经济性驱动,内蒙古、山东、山西、甘肃等省份因电价支持和现货市场收益率提升(如甘肃容量电价补贴330元/千瓦),储能项目收益率可观[3][24] - 上半年中国大储装机接近56吉瓦时,七八月份创新高,龙头企业份额扩大[3] **2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 - 欧洲和美国大型项目经济性驱动繁荣,欧洲工商储市场预计持续高倍数增长[4] - 新兴市场(印度、巴基斯坦、中东)用户侧备电需求增加,工商储因缺电和收益率提升而增长[4] **3 储能电芯供需紧张** - 6月起户用储能电芯缺货,价格上涨延续至七八月份,大型储能电芯价格同步上行[5] - 8月储能电芯产量同比增速接近13%,企业开工率创新高,部分需外协生产[19] **4 新能源板块成为牛市主线** - 储能等新能源板块崛起,符合牛市规律(类似军工、电力设备等领涨历史)[7] - 反内卷政策催化资源品底部反转,资金流入涨幅较少但具催化板块(如新能源)[8] **5 化工行业景气度反转** - 反内卷政策导致产能扩张放缓,提高现金流和股息率,磷化工、电解液、铬盐等细分领域盈利提升[10][13] - 供给端受限(如全球铬盐因强致癌物排放限制)、需求旺盛,推升价格弹性[13] **6 锂电设备板块双重催化** - 2025年受EPS(国内下游扩产+海外电池厂扩产)和PE(固态电池技术变量)催化[14][15] - 先导智能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翻倍,海外扩产(LG、三星、大众、塔塔)拉动订单[15] **7 锂价强势上涨** - 碳酸锂价格从6万元以下回升,因澳矿停产、江西云母矿关停、盐湖供应扰动及宁德时代云母矿停产[18] - 需求旺季(8-10月)及供给扰动(宜春矿证照问题)支撑价格强势[18] **8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主流路线为三元正极,华友钴业为龙头;厦门钨业硫化锂技术领先(CVD法降本潜力大)[22][23] - 需关注工信部审厂、新资金拨款、下游G瓦时级订单等催化因素[17] **9 正极材料需求旺盛** - 钴价从15万元涨至27-28万元(刚果金限制出口),镍价上涨,磷酸铁锂排产增速显著[20][22] --- 其他重要内容 **政策与市场机制** - 新能源全面入市(2025年底至2027年)推动储能配置需求,各省份政策跟进(如甘肃容量电价)[24] - 关税政策延续使储能出口保持韧性[19] **细分领域机会** - 海外PCS和运营商企业处于向上态势[6] - 钨价从十几万元涨至近30万元(国内配额降低导致供给变化)[23] - 钴中间品进口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刚果金2月底限制出口)[22] **数据与估值** - 新宙邦估值约18倍(较低),振华股份2026年利润预测10亿元(对应10倍估值)[13] - 锂电设备股价底部徘徊4-5个月,中报业绩超预期后上涨[14] **风险与挑战** - 锂矿股盈利未完全兑现(股票周期领先商品周期)[21] - 正极材料受金属涨价压力[20]
化工ETF(159870)涨超1.1%,盘中净申购1000万份
新浪财经· 2025-09-03 01:59
行业表现与估值修复 - 化工板块年化ROE在25H1回暖至7.6%,但PB仅小幅修复至1.84,处于滞涨阶段 [1] - 化工ETF(159870)年化ROE达9%,但PB进一步下降至1.65,形成显著背离 [1] - 化工ETF的PB在过去两个月修复至1.99,较H1低点上涨20% [1] 历史估值比较与趋势判断 - 当前化工ETF的PB(1.99倍)仍显著低于2015年底的2.7倍和2019年底的2.39倍 [1] - 行业历史景气高点PB曾达4.9倍(2021年) [1] - 资金持续流入推动趋势自我强化,行业反转尚未结束 [1] 市场动态与资金流向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000813)上涨0.92%(截至2025年9月3日09:31) [2] - 成分股金发科技涨5.46%、宝丰能源涨2.36%、联泓新科涨2.25% [2] - 化工ETF(159870)近16天连续净流入资金合计99.55亿元,日均6.22亿元 [2] - 单日最高净流入14.92亿元 [2]
冲击3连涨!化工ETF(159870)盘中净申购超2亿
搜狐财经· 2025-08-12 06:36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上涨0.19% [1] - 成分股三美股份上涨4.75%、航锦科技上涨4.28%、巨化股份上涨2.77%、万华化学上涨2.36%、华鲁恒升上涨2.14% [1] - 化工ETF上涨0.16%并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0.63元 盘中净申购超2亿元 [1] PPI数据及行业趋势 - 7月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0.2% 同比下降3.6% [1] - 上游行业环比降幅收窄明显: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分别收窄1个、0.6个、0.2个百分点 [1] - PPI同比增速回升推动化工行业配置机会 历史显示PPI拐点后化工行业常获超额收益 [1] 行业周期与产能变化 - 化工板块经历三年下行周期 PPI连续33个月通缩 接近历史通缩周期(20-40个月)尾声 [3] -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于2025年5月首次转负 标志产能扩张周期终结 [3] - 历史经验表明产能扩张终结后6-12个月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3] 全球供需与政策环境 - 海外产能退出包括欧洲TDI产线关闭和美国页岩气项目延期 [3] - 国内反内卷政策集中在中上游行业 推动上游波动更加明显 [1] - 国内政策与全球供需改善形成共振 强化行业反转预期 [3] 指数成分与权重结构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巨化股份等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54% [3] - 指数从细分产业中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