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建设

搜索文档
人民财评:数字动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人民网· 2025-09-22 06:46
秋分时节,金风送爽,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丰收节是活跃城乡市场、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 平台,而电商平台的深度参与,让这份丰收的甜蜜跨越山海,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从各类平台的丰收专场,到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正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农耕文明, 让亿万农民在丰收季实实在在尝到数字红利的甜头。 未来,相信随着数字技术进一步向农村渗透,电商与农业也会融合得更深更紧密,必将有更多农民在丰 收里收获数字红利,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也让农业强国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过去,深山里的优质核桃可能因销路狭窄烂在枝头,如今通过直播专场,一场就能卖出数万斤;曾 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生态大米,借助平台溯源专区,短短几天就被城市消费者抢购一空。电商平台用 数字化的"毛细血管",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 收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电商平台助力农业品牌建设,撬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赣南脐橙、东港草莓、阿克苏苹果、阳澄湖大闸 蟹、海南文昌鸡、平凉红牛……打开购物网站,只需一键加购,各地的土特产就能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消 费者的餐桌。今年丰收节期间,电商平台 ...
为中小农业品牌开辟“破圈之路”
齐鲁晚报· 2025-08-26 21:28
平台运营成效 - 齐鲁农超平台通过直播推广使金凤活珠子从区域小吃转变为热销网红产品 弹幕出现下单和营养评价的互动反馈 [1] - 平台同时推广区域公共品牌 知名地方品牌及低认知度品牌 为中小品牌提供发展机遇 典型案例包括金凤活珠子和临朐鹅肝 [1] - 平台采用线上宣传推广和线下活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 [1] 品牌赋能案例 - 金凤活珠子生产方聊城源益食品有限公司此前品牌推广资源有限 通过平台获得曝光机会 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1] - 临朐鹅肝生产企业原本以出口为主 国内市场知名度低 平台协助其进行品牌定位和市场拓展 通过参展活动打开国内消费市场 [1] - 临朐鹅肝借助平台巩固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在国内市场实现稳定销量 [1] 战略价值与行业影响 - 中小品牌是农业品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但面临品牌知名度低和市场渠道窄等问题 平台通过精准扶持提供成长空间 [2] - 平台搭建品牌成长赋能体系 推动山东农业品牌从分散状态发展为规模化态势 案例包括安丘农耕 微山湖小龙虾和黄河口大闸蟹等 [2] - 平台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济南开展名优特精农产品发布活动 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 探讨先进模式和成功经验 [2]
特色农产品精确培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第一财经· 2025-08-18 13:12
农业品牌建设政策背景 - 国务院《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以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打造现代乡村产业走廊并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1] - "十四五"期间各地因地制宜取得突出成果为"十五五"继续强化提供基础 [1] 品牌建设价值共识 - 品牌化赋予农产品更强溢价能力并通过生产标准化与链条延伸夯实农业根基 [1] - "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激活一二三产融合并为乡村注入持久活力 [1] 大同黄花菜产业发展 - 山西大同黄花菜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出口和创新开发融合食品的新产业链 [2] - 大同市打造"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等区域公用品牌并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品牌培育举措 [2] - 山西省政府将黄花菜产业作为农业经济重要支柱与乡村振兴关键引擎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3] - 大同黄花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且产量逐年递增产品种类拓展到六大系列130余种包括黄花啤酒、黄花饼和黄花酱等 [3] - 大同黄花菜成功打入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新型国际消费市场并实现全产业链产值持续攀升 [3] - 2024年大同黄花菜全产业链产值预计突破42亿元并带动5.6万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4] 眉山东坡泡菜产业发展 - 眉山市泡菜产业以"成都研发+眉山制造"模式构建覆盖原料种植、加工生产、技术研发和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6] - 眉山市常年保有四十万亩标准化泡菜原料基地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带动二十多万农户致富增收 [6] - 眉山中国泡菜城获批唯一泡菜行业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唯一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并成为国家西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7] - 2024年眉山东坡泡菜销售收入超过220亿元市场份额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并销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中国泡菜消费能力近十年平均增长率达10%国内综合市场规模超700亿元乐观预计2030年达1000亿元以上 [7] 昆明菌子产业发展 - 云南有约900种野生食用菌占世界43%和中国91%物种数量和质量均为世界之最 [8] - 2024年云南食用菌总产量119.41万吨总产值47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2%和7.08%出口创汇6.65亿元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 [8] - 云南省政府出台《云南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并围绕种业振兴、基地建设和加工升级精准发力 [9] - 云南全省建成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612个保育面积近300万亩并以原生境保护技术遏制掠夺式采摘 [9] - 昆明、曲靖和红河等地崛起高标准农业现代化食用菌栽培基地通过智慧菇房实现全年化生产 [9] - 昆明科研机构拥有50件专利并首创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使亩产提升开发20个新品种并编制3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1] - 2024年云南食用菌栽培总面积35.09万亩产业直接带动超23万人就业间接就业约300万人从业人员超1000万人次助农年增收超3000元每人年产值超亿元县28个 [11]
建体系 优品质 拓市场 宁夏中卫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45
中卫市硒砂瓜产业发展 - 硒砂瓜产业实现10年10倍增长 2014年瓜农户均收入突破万元 2024年户均收入突破10万元 [1] - 中卫市建成全国首个硒砂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培育100多家生产经营主体 [1] - 2024年种植面积达42.7万亩 总产量110万吨 总产值18.37亿元 品牌价值35.98亿元 [1] 农业科技与品牌建设 - 产业模式从"靠天种地"转向"科技兴瓜" 从"提篮小卖"升级为品牌强农 [1]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建设精品农产品展销店提升产品认知度 [1] - 构建"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2] 特色农业综合发展 - 中宁县枸杞畅销海内外 海原县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形成多品类协同发展格局 [1] -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 通过延链条优品质打品牌拓市场提升效益 [2] - 采用"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思路 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全产业链增值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重点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 - 通过产销对接活动打造优质农产品销售体系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1]
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提档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8-13 22:10
品牌的持久力源于文化认同。可通过各类平台特别是新兴平台,全方位展示农产品的品牌故事、生产工 艺与特色;深入挖掘当地农业文化、民俗文化与产品的关联性,将种植历史、传统技法等元素融入品牌 建设。组织企业参与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在展位设计中突出文化符号,通过现场演示、故事 讲解增强消费者认同,让品牌更有文化内涵。 我国农产品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相信在政策推动力、创新驱动力、文化吸引力的共同作 用下,农业品牌之树必将结出更多硕果,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活力。 品牌建设涉及生产、流通、监管多环节,需通过高效制度打通堵点。例如牡丹江市人大创新"闭环监 督"机制:以深度调研发现问题,用专项视察审视症结,靠集中审议凝聚共识,紧盯整改确保落实, 用"始于问题、止于解决"的闭环监督,为品牌升级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多方发力,助力农业品牌建设。可推动生产生态化转型,打造绿色安全品牌;还可促进"产学研"协同,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攻关关键技术以提升附加值。同时,借助数字化工具拓展销 售路径: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更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占有 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 ...
云南咖啡背后的产业升级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8
核心观点 - 云南咖啡出口量达3.25万吨,同比增长超三倍,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速达358% [1] - 农业科技革命渗透选种育苗、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全流程,通过基因测序、传感器和AI系统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1] - 冷链物流体系升级延伸农产品保鲜半径至数千公里,推动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高端市场 [2] - 地方政府通过全链条政策支持推动特色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转型,包括财政支持、质量管控和流通体系建设 [3] - 农业品牌建设进入规模化、体系化阶段,2024年新增82个区域公用品牌,累计培育226个优质品牌 [4] 出口表现 - 云南咖啡2024年出口量3.25万吨,同比增长超三倍,出口增速358%,远销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 [1] 科技应用 - 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库用于选种育苗,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传感器用于种植管理,AI系统精准控制采摘时间用于采收加工 [1] - 农业专家通过基因分析培育适合高海拔种植的咖啡新品种 [1] - 智能化监控系统和移动预冷装备普及,使松茸、金枪鱼等特色农产品保鲜半径延伸至数千公里 [2] - 精准温控技术推动特色水果批量进入国际高端市场 [2] 政策支持 - 中央与地方联动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支持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和加工设备升级 [3] - 建立从田间到车间的质量追溯体系,推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制度 [3] -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营销网络 [3] - 福建漳浦等试点县整合海关、农业、商务等部门资源,为23个特色农产品打通从种植养殖到出口通关的全流程服务通道 [3] 品牌建设 - 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新增82个区域公用品牌,覆盖粮油、果品、畜禽、蔬菜、水产等五大类农产品 [4] - 自2022年启动以来累计培育226个优质品牌 [4] - 地方政府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标准、核心产区保护范围、质量追溯体系和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形成立体培育模式 [4] - 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群化、营销数字化协同推动品牌价值跃升 [4] 产业链升级 - 科技创新驱动农产品品质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冷链体系升级实现农业供给侧与城乡消费需求深度适配,形成品质溢价新增长极 [2] - 全链条政策赋能将优质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为县域经济注入可持续增长动能 [3] - 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跨越,培育持久发展内生动力的新格局 [4]
农业农村部:将形成300个左右区域公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1:35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四是品牌营销推广创新开展。加快构建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引导各地不断提升品牌营销技术、模式和 场景创新能力,推进多渠道、跨渠道、全渠道营销,推动品牌出海。 江文胜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品牌引领,增强消费信心。一是加大农业品牌 精品培育力度。研究制定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管理规范,深入开展"锻造农业精品品牌"营销宣传活动,推 动品牌主体对接主流电商平台和优质供应链,提高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二是强化品牌目录消费引领。 完善省级农业品牌目录,提升目录质量和权威性。指导各地发布一批目录品牌消费索引,推动品牌目录 成为消费目录,让优质品牌农产品更好对接消费需求。三是提升品牌营销服务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地 方先行开展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营销服务职能,整合营销服务资源,加强消费市场研究,推 动渠道优化升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农业农村部:将形成300个左右区域公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中新网7月29日电 农业农村部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江文胜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影 ...
粮食主产区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7-08 22:00
粮食主产区产业化发展 - 13个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75%以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域 [1] - 粮食主产区长期面临"粮财倒挂"问题,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成为破局关键 [1]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1] 河南延津县小麦产业集群 - 延津县围绕小麦形成百亿产业集群,包括粮油面制品、烘焙膨化食品、冷冻休闲食品等近百家加工企业 [2][3] - 延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总产值达152亿元 [3] - 龙头企业克明面粉公司采用专收专储专用模式,与合作社签订5000亩小麦订单和1万多亩种子粮订单 [3] - 云联合作社通过统一供种和全程托管,年节本增收500余万元,带动近3000户农户 [3] 黑龙江青冈县玉米深加工 - 青冈县玉米全链条产值达106亿元,15户重点企业累计投资60多亿元建设30多个产业项目 [6][7] - 龙凤玉米公司建设60万吨淀粉糖项目,包括果葡糖浆、麦芽糊精、麦芽糖浆3条生产线 [6] - 京粮龙江生物公司开发可降解环保袋、餐具、3D打印耗材等产品,玉米深加工附加值提高3至5倍 [6] 江苏射阳县大米品牌建设 - 射阳大米集团研发糙米汁深加工产品,瞄准大健康市场,预计下半年量产销售 [8] - 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合培育水稻新品种,淀粉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更适合糙米加工 [8] - 射阳大米品牌价值超100亿元,通过对接大型商超和农旅融合提升品牌影响力 [9] 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 - 农业农村部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 [4]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 [9] - 专家建议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中心,强化供应链建设和联农带农机制 [9]
农业农村部:培育英德红茶等18个茶叶品牌,推动新式茶饮行业健康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7-03 05:35
农业农村部品牌培育计划 - 农业农村部已将226个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培育计划,其中包括英德红茶、安化黑茶、来凤藤茶等18个茶叶品牌 [3][4][11] -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茶产业行业制度修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发展订单农业,开展技术攻关,培育农业农村技能人才,深入实施农业精品品牌培育 [6][7][8] -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在渠道对接、媒体宣展、金融服务、海外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提高我国茶叶品牌影响力 [12][13]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 - 英德红茶被誉为"世界高香红茶""东方金美人",2025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显示其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首次荣登全国红茶类第一 [21][24][25] - 英德茶叶种植面积超18万亩,拥有茶企880家,截至2024年底综合产值超90亿元,2025年力争突破百亿元 [25][26] - 清远、英德两级政府创建了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产业园和1个国家产业强镇,为发展新式茶饮筑牢平台基础 [22][23] 新式茶饮创新探索 - 英德茶企已开发出荔枝红茶、金花红茶、小青柑红茶、柠檬红茶和红茶面膜、眼膜、茶功能性食品等30多款精深加工产品 [30][31] - 喜茶推出的英德红茶为茶底的新产品"英红·芝士糯糯"上新首日单店单日最高销量达1500杯,全国首日销量突破80万杯 [35][36][37][38] - 英德茶企通过品种革新、生态种植、智能加工、创新产品等科技手段加速推动产业链延伸 [29][30][32][33]
荷塘里走出“金字招牌”(经济新方位·特产背后的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44
洪湖藕带产业发展 - 洪湖藕带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过去受限于保鲜技术和销售渠道未能打开市场,如今通过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完善走向全国[1][2] - 湖北华贵食品公司通过定向发酵技术将藕带保鲜期从1-2天延长至1年,使其从时令产品变为长销产品[3] - 华贵公司通过线下2000多家经销商和电商平台销售藕带,全网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年销售8000万包[3] 莲藕全产业链发展 - 华贵公司开发出30多种莲藕产品,包括藕带、藕汤、野藕汁等,年加工能力超过18万吨[4] - 公司建立6条精深加工线,实现莲藕四季销售,带动3万多农户发展10余万亩种植基地[4] - 洪湖莲藕种植面积超25万亩,总产值达65亿元,形成莲子、藕带、莲藕、荷叶茶等多个地理标志产品[7] 产业规范化建设 - 洪湖市通过统一藕种研发、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片区和优质基地,稳定产量和质量[7] - 成立洪湖莲藕供应链平台,已进驻120多家会员,交易额超3亿元,实现精准匹配和及时发货[7] -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联农带农模式,藕农每亩增收3000多元,采藕时节月收入可达8000元[6] 品牌建设与管理 - "洪湖莲藕"2018年注册为国家区域公用品牌地理证明商标,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均可免费使用[9] - 洪湖市成立莲藕事业发展中心,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并建立品牌管控机制[10] - 目前洪湖有35家加工企业、56种加工产品、600多家电商主体,莲藕产业综合产值达90亿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