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经济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叶控股:新兴市场国际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25 05:51
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新兴市场的政治不稳定、经济波动和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风 险。首先,从全球经济趋势来看,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 新兴市场以其较低的起点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国际资本的新宠。这些市场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拥有 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为国际投资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回报。然而,投资新兴市场并非没有风险。政治风 险是国际投资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新兴市场的政治环境往往较为复杂,政权更迭、政策变动都可能对投资项目 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经济波动也是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往往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国际市场 波动的影响,如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都可能对投资回报造成影响。为了把握投资先机,投资者需要深入分 析新兴市场的具体国情,包括政治稳定性、经济基本面、市场潜力等。同时,投资者还应关注全球经济趋势,如贸 易政策、货币政策等,这些都可能对新兴市场的投资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如分散投资、长期投资 等,可以有效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在应对潜在风险方面,投资者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 控和 ...
洗心革面? 美国胁迫盟国对华加征关税,日本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搜狐财经· 2025-09-18 07:59
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美国优先"的极端利己主义政策,将关税作为打压竞争对手、维护自身产业优势的工具。在对华贸易问题 上,美国无端指责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肆意发动贸易战。但这不仅导致美国相关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也使得美国下 游企业因零部件价格上涨而遭受损失,同时还影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正常发展。美国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暴露了其霸权逻 辑下的短视和自私,其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迟滞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步伐,维持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主 导地位。 近期,特朗普政府相继胁迫数十个国家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一开始是欧盟,后来是北约成员国,再后来是G7国家。美方给出的 理由是,中国跟印度一直都在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这削弱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效果,于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才不肯结束俄乌冲突。 因此,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盟国必须共同对中国加征关税。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日本此次一个站出来反对美国胁迫盟国对华 加征关税。 据日本媒体9月16日报道称,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当天明确表示,仅仅因为某一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就将关税提高到50%,甚 至100%的水平,对我们而言是难以做到的。此番表态等是直接拒绝了听从特朗普的指令,对华加征关税。 ...
【环球财经】肯尼亚媒体:美国关税政策挤压非洲发展空间
新华社· 2025-08-09 08:57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全面加征关税政策生效 将导致贸易规模缩减 经济增长放缓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1] - 美国关税壁垒推高进口商品成本 迫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组 可能阻断大宗商品 电子产品及纺织品等关键领域贸易通道 [1] - 美国重启贸易战与主要贸易伙伴形成对抗态势 恐将破坏数十年来形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 [1] 非洲经济脆弱性 - 非洲大陆高度依赖出口贸易 外国投资及多边贸易体系 惩罚性关税将加剧其经济脆弱性 [1] - 在应对债务危机 气候灾害及新冠疫情后复苏等多重挑战之际 贸易战进一步挤压非洲发展空间 [1] - 相较于其他具备财政缓冲能力的大型经济体 非洲国家缺乏抵御贸易冲击的政策工具 [1] 肯尼亚具体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肯尼亚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暂缓期结束 肯尼亚面临严峻关税冲击 [1] - 预计将面临60万个就业岗位流失及逾130亿肯尼亚先令财政收入损失(约合1.01亿美元) [1] 非洲贸易结构现状 - 非洲区域内贸易仅占贸易总量的18% 难以抵消全球贸易体系分裂造成的冲击 [2]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虽稳步推进 但全球贸易战可能使非洲脆弱经济体陷入困境 [2] 战略应对措施 - 各国决策层亟需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 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2] - 需强化非洲大陆自贸区框架下区域内贸易 深化与金砖国家等贸易伙伴合作以缓冲美关税政策冲击 [2]
全球瞭望丨肯尼亚媒体:美国关税政策挤压非洲发展空间
新华社· 2025-08-09 08:17
美国关税政策对非洲的影响 - 美国政府全面加征关税政策生效,可能导致贸易规模缩减、经济增长放缓、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1] - 美国重启贸易战并与主要贸易伙伴形成对抗态势,可能破坏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 [1] - 美国关税壁垒推高进口商品成本,迫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组,可能阻断大宗商品、电子产品及纺织品等关键领域贸易通道 [1] 非洲经济脆弱性 - 非洲大陆高度依赖出口贸易、外国投资及多边贸易体系,惩罚性关税将加剧其经济脆弱性 [1] - 非洲面临债务危机、气候灾害及新冠疫情后复苏等多重挑战,贸易战进一步挤压其发展空间 [1] - 非洲国家缺乏抵御贸易冲击的政策工具,相较于其他具备财政缓冲能力的大型经济体更为脆弱 [1] 肯尼亚的具体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肯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暂缓期已结束,肯尼亚面临严峻关税冲击 [1] - 预计肯尼亚将面临60万个就业岗位流失及逾130亿肯尼亚先令财政收入损失 [1] 非洲贸易现状与应对策略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稳步推进,但区域内贸易仅占非洲贸易总量的18%,难以抵消全球贸易体系分裂造成的冲击 [2] - 全球贸易战可能使非洲脆弱经济体陷入困境,各国决策层亟需采取应对措施 [2] - 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降低对美市场依赖,强化非洲大陆自贸区框架下区域内贸易,深化与金砖国家等贸易伙伴合作,可有效缓冲美关税政策冲击 [2]
摊牌了,美国两院联合提案,废除中方一项地位,专家:比加税严重!
搜狐财经· 2025-08-06 01:46
摊牌了,美国两院联合提案,废除中方一项地位,专家:比加税严重! 一些美国政客显然低估了中国应对挑战的能力。中国的经济结构早已发生变化,不再依赖传统的低成本 制造。如今,全球供应链中,中国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美国的政策如果真的引发贸易冲突,反倒会让 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美国试图通过这种"隔离"政策打击中国,实际上是在与全球化的潮流对抗。中国的经济韧性和多元化发 展使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美国若偏执地走向孤立,只会错失与世界经济合作的机会。 最惠国待遇本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公平贸易原则,废除这一待遇等同于撕毁多边贸易体系。美国过 去一直倡导自由贸易,若此时反其道而行之,必将遭到全球经济体的质疑与反对。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废除最惠国待遇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的利益,还可 能导致国际贸易体系的不稳定。 最惠国待遇让中国商品能够以较低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促进了两国经济的互利合作。如今,一些美国议 员提议废除这一待遇,表面上看是通过加征关税打压中国经济,实则背后藏有更深层的政治动机——遏 制中国崛起,恢复美国制造业。通过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美国企图重新夺回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 然而,这个想法 ...
全球金融论坛|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欧阳卫民:坚信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分工合作是大势所趋
中国经营报· 2025-05-19 22:15
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 - 全球经济碎片化表现为贸易和科技脱钩、政策路径分化,全球不确定性不断升高,成为经济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1] - 碎片化是相对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概念,由认知偏差、地缘政治、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导致,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经济集团和区域 [2] - 碎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国家间经济联系人为减弱、贸易壁垒增加、技术脱钩、要素流动限制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主动切断 [2] 碎片化的驱动因素 - 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源于认知偏差,需纠正偏差并回归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史规律 [2] - 全球碎片化在过去15年中持续发展,近10年全球贸易结构已显现脱钩趋势,俄乌冲突后俄罗斯与欧洲的分歧加剧了这一趋势 [2] - 民粹和极端主义抬头,私营化市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共识减弱,去全球化、战略脱钩和经济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3] - 中美关税冲突是加速全球碎片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涉及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政府补贴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 [3] 应对碎片化的策略 - 需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信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分工合作是大势所趋 [4] - 鼓励技术创新与合作,包括自主创新和国际技术合作 [4] -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强化国际资本联系纽带 [4] - 促进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升政策协调与沟通,包括宏观政策和贸易政策的透明度 [4] - 做好两手准备,推进全球化同时应对碎片化 [4]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欧阳卫民: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首先源于认知偏差
北京商报· 2025-05-17 22:59
全球经济碎片化定义与表现 - 全球经济碎片化定义为因认知偏差、地缘政治、民粹主义等因素导致贸易、投资、技术交流分化,形成多个独立经济集团的现象 [2] - 具体表现为国家间经济联系减弱、贸易壁垒增加、技术脱钩、要素流动受限、产业链供应链主动切断 [2] 贸易保护主义根源 - 认知偏差是主因,包括误解贸易顺逆差利益分配(如"顺差国敲竹杠")、关税承担比例(误认为进口国受益更大)、产业回流效果等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密集发布新规,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2] - 近期中美暂停大部分互征关税体现合作重要性 [2] 应对碎片化的合作路径 - 需学界研究贸易平衡必要性、逆差与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关联性等议题以纠正认知偏差 [3] - 必须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确认全球化产业分工是不可逆趋势,碎片化是人为的暂时逆流 [3] - 需通过技术创新合作、国际资本纽带、教育改革、政策协调(如宏观政策透明化)促进一体化 [3] 中国应对策略 - 坚持"三不"原则:不愿打贸易战/科技战/资源战但也不惧怕,需做好两手准备 [4] - 实施"三个坚定":信念理念坚定、原则坚定、行动坚定,秉持全球化共赢理念 [4] - 核心解决路径是推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全球化合作模式 [4]
欧洲央行管委马赫鲁夫:全球经济一体化目前已陷入停滞,甚至出现倒退;过去几周,变化的速度和规模都在加快。
快讯· 2025-05-13 08:10
全球经济一体化 - 全球经济一体化目前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1] - 变化的速度和规模在过去几周加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