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消费

搜索文档
《2025心动酒店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28 04:32
今天分享的是:《2025心动酒店趋势报告》 报告共计:43页 《2025心动酒店趋势报告》指出,文旅消费升级下酒店业从"功能住宿"向"体验消费"深度变革,特色体验型酒店成存量市场增长核心力量,"酒店即生活方 式"理念重塑住宿消费逻辑,抖音等内容生态通过真实分享赋予酒店情感价值,用户决策从"价格比对"转向"情感共鸣"。行业趋势上,酒店业告别"跑量"模 式,进入多元化、差异化、精细化新周期,2022 - 2024年客房数稳步增长但新入局门槛提高;中高端赛道增长强劲,头部集团纷纷布局,下沉市场成新蓝 海,三四线及县域酒店分布广、连锁化率有提升空间;文旅市场火热带动生活方式酒店崛起,2025年新开业主题酒店中其占比及涨幅领先,但酒店整体经营 效能呈下行趋势,供需错配凸显生活方式酒店机遇。消费趋势方面,出行目的上,本地微度假成都市人"去班味"选择,近九成消费者定期短途出行,高收入 群体更愿为品质疗愈买单;亲子度假中"躺平式遛娃"成刚需,亲子友好酒店订单增长显著;反向旅游兴起,下沉市场成核心目的地,女性主导"酒店先行"决 策。选择偏好上,"心价比"取代"性价比",消费者愿为情绪价值买单,酒店成"精神充电站",同时"颜值与 ...
近25%访日中国游客是单人行,女性居多
日经中文网· 2025-09-18 03:45
中国访日游客市场趋势 - 2025年1-7月中国访日游客达569万人次 同比增长47.9% 超过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558万人次 [2][7] - 中国游客数量位居访日游客首位 在1-7月总访日游客2495.54万人次中占比超过2成 [2][7] - 自由行比例从2019年的6成大幅提升至2025年4-6月的近9成 [2][7] 中国游客消费行为变化 - 2024年中国游客消费额中购物费用占比43.1% [6] - 随着个人游客持续增加 体验消费等非购物支出可能增长 [7] - 爆买模式逐渐转变 需要提供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服务 [2] 单身游客结构特征 - 2025年4-6月单独访日中国游客比例达23.5% 较2019年全年的12.2%接近翻倍增长 [4] - 单独旅行者以20-40岁女性为主 整体中国游客中女性占比超过6成 显著高于全球访日游客5成左右的平均水平 [4] - 与家人亲属及公司同事同行的比例有所下降 [4] 市场复苏与增长动力 - 中国游客数量显现完全复苏态势 此前恢复速度慢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7] - 回头客比例逐渐上升 预计中国游客数量将继续缓慢恢复 [7] - 日本因地理相近、安全且环境整洁而成为中国游客青睐目的地 [4]
体验消费逆势崛起,奢侈品营销失灵了
搜狐财经· 2025-09-16 14:59
文丨若山 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过去几十年里,奢侈品牌们在中国市场上高歌猛进,依靠精美的广告、高冷的姿态和不断上涨的价格,成功地将一个个印着logo的皮具、时装变成了身份与 地位的象征。然而这套屡试不爽的营销法则,如今正在慢慢失灵。 那些曾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奢侈大牌",日子好像没那么好过了。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市值腰斩43.5%,两年财富蒸发944亿美元。贝恩咨询也预测2025年 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将下滑2%~5%,将创近十年以来最大跌幅。 人们开始寻求更深层次、更个性化、更能触动内心的价值。在这场变革中,体验消费正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从奢侈品手中抢夺市场。 为"独特体验"买单的新一代 传统的、以物质占有为核心的奢侈品营销逻辑,正在失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以感受和经历为核心的"体验消费"浪潮,它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新 定义着人们花钱的方式和意义。 作为销售主管的张伟在完成一次跟进长达半年的项目后,拿到了一笔可观的销售提成。按照惯例,他会去清空自己的购物车或者是给自己添置一块心仪已久 的手表。但那段时间,他感受到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无尽的疲惫和精神内耗。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把那块表戴在手上,也无 ...
加码世界杯福利 苏宁易购海信冲刺99嗨购节
中金在线· 2025-09-10 09:43
营销活动策略 - 苏宁易购与海信联合发起"99嗨购节"活动 依托深度定制新品和多元场景体验激发家电消费新活力[3] - 创新电竞挑战赛 体育赛事直播 脱口秀互动等活动持续将新趋势家电融入真实生活场景[3] - 增设互动挑战 消费者到门店参与体验互动即有机会赢取家电免单 顶级球星签名球衣等稀缺好礼[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定制首发激光护眼电视92 S1 Pro 防眩光游戏电视U66Q系列 宁信Pro X510空调 501V5冰箱等新智家电直击Z世代生活痛点[3] - 针对爆品推出0元安装 整机3年保修等无忧服务全方位保障用户品质焕新[3] - 全国门店1:1还原客厅 厨房 阳台等居家实景将科技新品体验与家居解决方案融为一体[5] 销售促进措施 - 套购至高省6000元 大额直播券 双倍积分兑礼等多重福利基础上加码"世界杯福利"[5] - 王者荣耀战队"狼队"空降苏宁易购门店与粉丝组队开黑 互动合影引爆体验消费[1] - 持续深化零售服务商战略 加速实现从买家电向定制家庭场景的升级转型[5]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持续联合头部品牌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生活场景[5] - 让消费者在边玩边选的过程中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5] - 将科技新品体验 家居解决方案与兴趣社交融为一体[5]
线下零售+AI应用+体验消费,18只核心公司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03
宏观趋势 - 服务消费在整体消费中呈现结构性繁荣 社零总额月度持续超过4万亿元但增速处于中低个位数 而服务业PMI连续两年高于制造业[11] - 需求端呈现质价比 情绪价值和出海三大新趋势 其中情绪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2.31万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25][26] - 供给端线下消费加速连锁化 2024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升至23% 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提升空间[38][40] 线下业态重塑 - 即时零售渠道高速增长 2024年规模约7800亿元同比增长20% 预计2026年突破1.2万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约23%[61][64] - 下沉市场零售规模已达20万亿元 县域即时零售2023年规模1500亿元同比增长23.42% 占全国即时零售总规模近四分之一[67][68] - 平台企业加速整合线下零售 2025年7月美团即时零售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骑手日收入增长111%[70] 餐饮茶饮行业 - 大众便民餐饮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 其中50-100元客单价细分市场2028年有望突破3.4万亿元[76][77] - 茶饮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2025年上半年餐饮企业注销吊销数量超过2024年同期的55%[51][54] - 头部茶饮品牌逆势扩张 古茗2025年门店较2024年底增长32%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已超4000家[2][33] 酒店行业 - 酒店行业开启新一轮品牌洗牌 华住集团在营门店达12137家 亚朵酒店门店数量突破1800家[3][99] - 中高端品牌通过门店升级和下沉市场扩张实现市占率提升 亚朵零售业务2025年Q2 GMV同比增长84.6%[3][99] - 经济型酒店品牌表现分化 汉庭2024年市占率12.5%较2019年提升3.2个百分点 如家下降4.0个百分点[92] AI应用落地 -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2023年达2.76万亿元 预计2028年达到5.03万亿元 复合增长率12.7%[104] - 科锐国际旗下"禾蛙"平台2025年上半年运营岗位超3.7万个 推荐量超20万人次 环比2024年下半年提升180%[4][112] - 教育行业AI应用加速落地 天立国际教育AI学伴产品落地全国107所学校 服务师生超25万人[4] 体验消费高景气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 旅游总花费3.15万亿元[5] - 景区收入恢复并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OTA平台业绩大幅增长 携程一季度净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6%[5][31] - 体育行业支出明显提升 赛事培训健身服务需求高增 我国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5][10]
质价比/情绪价值/出海成为新趋势,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3: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31%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2% [1] - 科技与新能源板块走强带动市场情绪回暖 [1] - 新消费板块早盘活跃 港股消费ETF现涨近1% [1] 汽车消费趋势 - 2025年8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3.3 高于上月 [1] - 预期9月汽车销量高于8月 [1] - 9月进入消费旺季 结婚季和开学季购车需求集中 国庆长假自驾出行拉动新购车和换购需求 [1] 消费市场新趋势 - 国内消费市场进入商品增长趋缓 服务持续繁荣阶段 [1] - 质价比/情绪价值/出海成为新趋势 [1] - AI应用为产品端变革和效率提升带来新动力 [1] 社服行业投资主线 - 线下业态重塑 供需两端共振催生业态迭代 供应链成为连锁消费成熟化关键 [1] - AI应用场景落地 AI大模型趋于成熟在各场景发展如火如荼 [1] - 体验消费高景气 包括服务消费中的文旅体育等成为结构性需求亮点 [1] 港股消费ETF特征 - 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2] - 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新消费 成分股囊括港股消费各领域 [2] - 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 以及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2] - 科技+消费属性突出 [2]
华创证券:消费市场供需两端酝酿新变 关注线下重塑、AI应用、体验消费三条主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2:21
核心观点 - 国内消费市场进入商品增长趋缓而服务消费持续繁荣的新阶段 需求端呈现质性价比 情绪价值和出海三大新趋势 供给端通过连锁化 AI赋能和产业链提效实现变革 行业形成三大投资主线:线下业态重塑 AI应用场景落地和体验消费高景气 三大商业模式各筑壁垒 新兴龙头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1][2][3] 需求端特征 - 服务消费整体繁荣 政策将其作为拉动整体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 [1] - 消费者因收入预期变化和代际更迭 高度注重性价比同时追求情绪价值 需求向细分领域演绎 [1] - 国内消费市场总量增速趋缓且价格承压 海外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国潮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1] 供给端变革 - 本地生活及电商平台通过即时零售拓宽履约能力 深度融合线下消费场景 并向上游供应链或线下渠道渗透扩展 [2] - 连锁餐饮头部企业产业链纵向整合日趋深化 [2] - 消费品牌通过差异化场景 服务及内容IP打造品牌心智 AI在企业服务和教育等领域为产品变革和效率提升提供新动力 [2] 投资主线 - 线下业态重塑:供需两端共振催生线下业态迭代 供应链成为连锁消费成熟化的关键取胜因素 [1] - AI应用场景落地:AI大模型趋于成熟 在各应用场景落地发展如火如荼 [1] - 体验消费高景气:服务消费中的文旅 体育等体验消费成为当前结构性需求亮点 [1] 商业模式 - 连锁业态:以组织效能下的服务标准把控及产业链综合效率为核心 [3] - 复合单体业态:以稀缺场景和复杂服务内容营造为核心 [3] - 服务分发和赋能平台:以流量 规模和技术优势为核心 [3] - 三大赛道将发生不同程度洗牌 最终走出壁垒夯实且能穿越周期的龙头企业 [3]
社服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供需两端酝酿新变,关注线下重塑、AI应用、体验消费三条主线
华创证券· 2025-09-04 12:12
核心观点 服务消费行业在供需两端呈现结构性变革 需求端呈现质价比 情绪价值和出海三大趋势 供给端加速连锁化和产业链整合 AI技术应用落地推动效率提升 投资聚焦线下业态重塑 AI应用和体验消费三大主线[4][5][8] 需求端趋势 - 服务消费结构性繁荣 2024年月度社零总额持续超4万亿元但同比增速降至中低个位数 服务业PMI持续高于制造业PMI[12][17] - 质价比成为核心主线 10-20元价格带现制茶饮2023年市场规模1086亿元占比51.3% 预计2024-2028年CAGR达20.8%[20][22] - 情绪经济规模快速扩张 2024年达2.31万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 联名营销成为重要抓手 瑞幸多邻国联名首周销量突破900万杯[23][26][28] - 出海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东南亚现制饮品市场预计2023-2028年CAGR达19.8%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超4000家 海底捞海外门店达126家[30][32][34] 供给端变革 - 连锁化率提升空间大 现制饮品和酒店连锁化率超50%/40% 但餐饮连锁化率仅23% 远低于美日发达国家水平[36][38][39] - 即时零售高速增长 2024年规模7800亿元同比增长20% 渗透率1.6% 预计2026年突破1.2万亿元 CAGR约23%[62][63] - 平台加速线下整合 美团闪购 京东到家 饿了么等平台模式主导 美团7月5日订单突破1.2亿单 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70][71] - AI应用加速落地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预计2023-2028年CAGR12.7% 教育领域AI学伴已接入107所学校服务25万人次[110][114][128] 商业模式分析 - 连锁业态以组织效能和产业链效率为核心 餐饮行业2024年连锁化率23%较2020年提升8个百分点[79][80] - 复合单体业态聚焦稀缺场景和复杂服务 旅游景区2025年上半年出游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133][138] - 服务平台依托流量和技术优势 OTA平台携程2024年营收恢复至2019年149% 同程旅行达235%[150][155] 投资主线一:线下业态重塑 - 即时零售持续高增长 下沉市场2024年零售规模20万亿元同比增长6.4% 县域即时零售占比达30.6%[66][68] - 餐饮连锁化加速 大众便民餐饮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 预计2028年达5.5万亿元 其中50-100元价格带规模3.45万亿元[79][80] - 茶饮行业整合加剧 2025年古茗门店增长32% 奈雪下滑8% 喜茶下滑6% 供应链能力成为竞争关键[53][57] - 酒店行业洗牌 华住集团门店达12137家 高版本门店占比提升至43%-80% 亚朵门店1824家零售GMV同比增长84.6%[100][105][107] 投资主线二:AI应用落地 - 人力资源服务数智化转型 禾蛙平台运营岗位超3.7万个 人选推荐量超20万人次环比增长180%[119] - 教育政策拐点出现 2024年2月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 高考报名人数处于历史高位[121][125] - 会展数字化升级 米奥会展推出AI慧展1.0 2025年覆盖国家94个较2019年增长15个[129][132][134] 投资主线三:体验消费高景气 - 旅游市场量价齐升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 花费3.15万亿元增长15.2%[133][138] - 县域旅游备受青睐 2023年五一假期小城市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150% 2025年清明非一线城市高星级酒店预订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139][141] - 银发旅游市场广阔 2023年规模1.4万亿元 预计2028年达2.7万亿元 CAGR13.6% 老年群体旅游消费占比达57%[142][144][147] - 体育产业高速增长 2023年总规模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其中体育服务业增长18.4% 苏超前六轮赛事带动消费379.6亿元[158][161][163] 重点公司推荐 - 平台企业:美团 阿里巴巴 京东[4][78] - 餐饮茶饮:达势股份 古茗 瑞幸 蜜雪集团[4][8] - 酒店:华住集团 亚朵[4][8] - AI应用:科锐国际 米奥会展 天立国际教育[4][8] - 旅游景区:长白山 九华旅游[5][149] - OTA:同程旅行 携程[5][8] - 体育:Keep 英派斯 力盛体育[6][165]
“七夕+周末”,传统文化景区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5成
扬子晚报网· 2025-08-28 12:20
行业趋势 - 2025年七夕节恰逢周五且叠加高校开学季 推动浪漫经济和旅游市场热度提升 [1][2] - 国内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近40% 特色房型如情侣房 影音房及钟点房需求旺盛 [2] - 传统文化类景区预订热度周环比增长52% 景区夜游类产品预订热度周环比增长79% [3] 用户结构与消费偏好 - 90后和00后用户合计占比接近70% 男性用户占比超过62% [2] - 男性用户偏好影音房和钟点房 女性用户更关注亲子家庭房和高性价比酒店套餐 [2] - 乌鲁木齐市受体育赛事带动 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32% [3] 热门目的地与航线 - 机票预订热度周环比增长15% 热门目的地包括成都 重庆 广州 深圳 [1][3] - 热门航线前五为北京-成都 广州-成都 深圳-重庆 拉萨-成都 上海-广州 [3] - 酒店预订热门城市前十为北京 上海 成都 西安 杭州 南京 深圳 青岛 广州 武汉 [2] 产品与营销创新 - 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宠物友好房型及上海外滩瑞吉总统套房提前售罄 [2] - 甪直古镇 嘉兴乌镇 无锡拈花湾等景区推出融合文化特色的七夕主题活动 [4] - 无障碍设施房型及40平方米以上大客房成为热卖产品 [2]
若干政策措施9月将出台 我国服务消费新增量已在路上
北京商报· 2025-08-27 11:29
消费形态转变 - 我国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阶段[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3]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3] 服务消费增长表现 - 2024年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3] - 服务消费和体验消费成为消费重要增量 反映消费升级趋势[3] - 服务业就业占比达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增长明显[4]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2][6]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2][5] - 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5] 服务消费经济意义 - 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关键领域 能带动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4] - 具有强乘数效应和可持续增长特点 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4] - 通过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如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4] 外商投资与供给优化 - 引入外资可增加养老、托育、家政等领域国际先进服务模式[5] - 提升国内服务行业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满足高品质服务需求[5] - 外资进入可打破行业壁垒 激发市场活力 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5] 创新场景建设 - 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7] -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养老服务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7] - 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7] 服贸会平台作用 - 2025年服贸会将展示190余项服务贸易最新成果 含91项全球全国首发服务[8] - 举办40余场配套活动包括文创市集、精致美食、精彩展演等[8] - 通过区域联动满足服务消费多元需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