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策略

搜索文档
全球资本为何涌入中国?信汇泉孙加滢最新发言:警惕热点炒作陷阱!投资未来利润爆发性领域(附六信阶段论)
新浪基金· 2025-08-27 10:43
市场周期定位 - 当前市场处于牛市第二阶段末期与第三阶段初期即主升浪初期 预计行情持续时间较长 [2] - 2021-2024年A股经历首轮显著上涨与深度调整 当前处于修复与再平衡的关键拐点 [1] - 市场心理处于六阶段论中的第二阶段"不相信不回调" 远未达泡沫化阶段 [10] 行情核心驱动因素 - 国内资本剩余时代推动股市估值系统性提升 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该阶段 [1] - 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加速 2024年香港市场由净流出转为资金流入 [5] - 全球资本重新布局趋势明确 巴菲特等机构减持美股转向新兴市场 [4] 资产估值比较 - 上证50与沪深300市盈率仅1.3倍 显著低于道琼斯9倍和纳斯达克7倍 [4] - 中国资产兼具低估值与高安全边际优势 包括生活安全、经济增速较高及完善基建 [5] - 低估值板块具备"下跌有底"的安全边际与估值修复弹性空间 [5] 行业配置方向 - 上游资源品(紫金矿业、中石油、中石化及煤炭)利润爆发期将持续至2026-2027年 [6] - 2027-2028年后制造业出海将成重要主题 中国企业数量有望从100家增至300家 [6] - 宽基ETF适合新入市投资者 波动较低且与养老金长期配置方向一致 [2] 投资策略框架 - 低估值策略需结合利润弹性维度 跨行业比较未来3-4年增速最快领域 [3] - 规避AI算力等主题炒作陷阱 热点板块波动巨大且易处泡沫阶段 [7] - 持有周期需3-4年 类似实体店铺经营需经历养客期与成长期 [9] 投资行为准则 - 牛市环境中应"管住手、不乱动" 底部持有至顶部策略收益最高 [5] - 区分投资与赌博标准:下跌20%是否恐慌 能否淡定应对波动 [9] - 避免"羊群效应"追涨热门板块 投资需通过排除法筛选而非短期灵感 [7][8] 康波周期应用 - 2020年为新康波周期起点 上游资源品为2021-2024年表现最佳领域 [6] - 制造业出海需3-5年海外布局周期 2020年后未配置因处内卷阶段 [6] - 优秀制造业企业近2-3年已完成海外资本建设 即将进入收获期 [6]
如何做到熊市少亏、牛市跟上?孙加滢分享连续7年无年度亏损策略核心
新浪基金· 2025-08-27 09:22
投资策略框架 - 长期稳健投资回报建立在低估值策略基础上 美国股市百年历史中约四分之三至五分之四投资大师采用此策略 代表人物包括巴菲特 卡拉曼和邓普顿[1] - 低估值策略存在业务矛盾 天然逆人性且逆市场情绪 可能不符合大众客户期待 2016-2017年间开始对该策略进行优化[1] - 策略优化目标包括熊市控制回撤 牛市跟上或超越指数 在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中实现该目标非常困难[1] 策略升级方向 - 2017-2019年对传统低估值策略进行重要升级 增加关键维度:寻找未来利润弹性最大的行业[1] - 新策略要求跨行业比较研究 识别未来三到四年利润增速可能最快的领域[1] - 升级目的为弥补低估值策略在牛市后期容易跑输指数的不足[1] 投资能力要求 - 仅理解低估值策略可能只掌握投资的1% 剩余99%包括理解不同行业估值逻辑 把握牛熊节奏 控制回撤和识别利润高弹性行业[1]
前海开源基金王霞——投资如长跑 需摒弃赚快钱理念
证券时报· 2025-07-13 17:41
投资理念与策略 - 投资如长跑需耐住性子摒弃赚快钱理念坚守理性价值导向将风险控制置于首位 [1] - 低估值策略结合基本面分析有助于控制投资风险并实现长期复利价值 [1] - 投资不应只盯短期暴利需警惕潜在亏损风险强调在高估值阶段及时兑现收益 [2] - 以基本面为核心的价值投资体系强调主动止盈避免盲目追逐短期市场热点 [2] - 投资本质是与人性博弈需克服贪婪心理长期复利效应价值远超多数投资者认知 [2] 行业研究与选股逻辑 - 持仓组合以周期性行业为核心研究视野覆盖白酒医药科技新能源等多赛道 [3] - 投资需开放心态不拘泥于低估值标签更关注产业趋势信号和宏观经济驱动 [3] - 科技股投资需聚焦确定性追踪强调技术壁垒可持续盈利模式和充沛现金流 [3] - 新经济领域逐步成熟稳定科技股也可按低估值策略实现重仓覆盖 [3] 港股市场分析与配置 - 2021至2024年9月港股持续下行成为全球估值洼地当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5] - 近9个月港股涨幅显著强于A股AH溢价率收窄但非衡量港股性价比核心指标 [5] - 港股走势三大驱动因素包括国内经济复苏美联储政策及全球流动性变化 [5] - 中长期看好低估值大金融与产业趋势向上的科技板块中短期聚焦稳定类红利资产 [5] 下半年策略展望 - 基于风险控制原则下半年采取审慎策略挖掘估值合理产业趋势明确的机会 [4]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显著回暖但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风险信号 [4] - 半年报披露窗口临近市场对盈利改善关注度升温短期波动或放大 [5]
转债周策略:如何看近期转债信用面变动
华福证券· 2025-06-22 08:35
报告核心观点 近期进入转债评级调整密集披露期,评级下调个券卖压或增强,未被下调的弱资质转债若 25 年信用优化,债底修复或支撑价格上升,6 - 7 月信用挖掘策略性价比高;中国经济趋稳,股票市场中期区间震荡,转债估值中短期预计稳定,给出不同板块的转债标的建议 [2][4] 分组1:如何看近期转债信用面变动 - 近期转债评级调整密集披露,评级下调个券卖压或增强,未下调的弱资质转债 25 年信用优化则债底修复或支撑价格上升,6 - 7 月信用挖掘策略性价比高,需跟踪评级下调可能和个券财务边际变化预测 25 年信用变动 [2][11] - 构建转债信用评分模型,跟踪 25 年 Q1 信用变动,分析个券和中观行业信用情况,与信用评级互为补充 [2][11] - 信用评分含规模水平等 6 个维度,按比例加权平均,以分位数为最终分数,排除金融行业转债,季度更新 [3][12] - 25 年 Q1 信用弱化前 5 大行业为煤炭、轻工制造等,优化前 5 大行业为农林牧渔、非银金融等,以煤炭和农林牧渔举例说明行业信用情况 [3][12] - 从个券维度构建信用挖掘策略,100 - 120 元价格区间中,100 元以内转债 25 年 Q1 信用评分弱化,100 - 105 元等区间评分变动均值为正,希望等个券信用优化明显 [3][13] 分组2:周度转债策略 - 大部分股票指数调整,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为 -0.17%,银行等行业涨跌幅排名靠前,各平价区间转债价格中位数走势分化 [34] - 中国经济趋稳,股票市场下行空间有限,中期区间震荡,金融/公用事业板块盈利稳定性稀缺或迎增量资金,新质生产力迭代进化在股票市场反映,题材线索轮动活跃 [4][34] - 近期转债估值区间震荡,债市资产荒有增量资金流入,但投资者风偏难快速上升,中短期转债估值预计稳定 [4][34] - 建议关注 AI 大模型和机器人驱动的高端制造业相关标的如领益等;市场区间震荡下低估值策略相关转债如兴业等;下半年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板块相关标的如铭利等 [4][34] 分组3:市场跟踪 - 涉及宽基指数涨跌幅、行业指数涨跌幅、不同时间段部分转股价值区间对应转债价格中位数、各平价区间转债价格中位数本周变动及分位数、行业估值指数及分位数、周度行业估值指数变化、年初至今及 2017 年至今百元估值指数等图表数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