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控制权争夺

搜索文档
宗馥莉“夺权”扳回一局,娃哈哈天猫店“换马甲”
华夏时报· 2025-08-18 11:36
公司控制权变动 - 娃哈哈天猫官方旗舰店更名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但该店铺目前无法在淘宝及天猫平台搜索到[2][3] - 天猫平台新开设娃哈哈旗舰店 由宗馥莉控制的杭州恒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2][3] - 同源康食品专营店注册企业为同源康电子商务(杭州)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宗馥莉弟妹三人的母亲杜建英[3] 公司战略调整 - 宗馥莉通过关闭杜建英关联工厂并新建生产基地强化控制权 关闭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和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等10余家分厂生产线[5] - 在西安投资10亿元建设新生产基地 由宗馥莉嫡系宏胜集团全资运营 项目包含多条生产线及配套设施[5][6] - 调整经销商体系 砍掉年销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 进行动态优化[6] 遗产纠纷进展 - 宗馥莉三位同父异母弟妹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临时禁令 核心争议为汇丰银行账户18亿美元净资产处置[4] - 法院要求宗馥莉方面公开账户流动细节 并禁止从汇丰银行账户提款或转账资产[4] - 禁令持续有效至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最终裁决[4] 行业竞争环境 - 饮料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西安经开区聚集百事、康师傅等头部品牌形成成熟产业生态圈[5][6] - 娃哈哈品牌面临老化问题 缺乏爆款产品 需向现代化企业转型[7]
宗馥莉的继承之战
投中网· 2025-07-17 03:34
核心观点 - 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控制权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源于350亿元遗产争夺战及复杂的股权结构 [3][4][6] - 娃哈哈股权结构呈现46%国有股、29.4%宗氏家族股与24.6%职工持股的三足鼎立格局,宗馥莉尚未完全掌握平衡术 [10][11][15] - 宏胜饮料集团是宗馥莉的关键底牌,掌控娃哈哈核心代工资源并推动战略转移 [29][32][40] - 商标归属问题成为双方博弈焦点,杭州国资叫停387件商标转让暴露信任裂痕 [46][48][54] 股权结构分析 - 娃哈哈集团改制后形成46%国有股、29.4%宗氏家族股、24.6%职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16] - 宗庆后通过"体外娃哈哈帝国"(200多家关联公司)和职工持股会实现实际控制,但该体系依赖个人威望难以复制 [18][19][22] - 三名非婚生子女主张分割29.4%股权及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产,争议标的总额达350亿元 [5][6] - 若股权变更,宗馥莉持股比例将大幅下降,控制权根基被动摇 [26][27] 宏胜系战略转移 - 宏胜集团由宗馥莉通过离岸公司全资控股,拥有20个生产基地、100多条生产线,承担娃哈哈1/3代工业务 [32][34][35] - 宗馥莉推动宏胜系人员接管娃哈哈13个核心部门,12省经销商合同主体变更为宏胜系公司 [38] - 关停18家工厂同时加大宏胜系产能投资(如河源10亿元项目、武汉5亿元扩产) [39][42] - 员工劳动合同转移至宏胜系并取消干股分红,引发老员工不满 [39] 商标权博弈 - 宗馥莉试图将387件商标转移至子公司被杭州国资叫停,暴露与最大股东的战略分歧 [46][48] - 宏胜集团快速注册"娃小宗""宗小哈"等新商标,推出"娃小宗"无糖茶产品应对潜在品牌割裂 [48][55] - 商标归属源于1996年达娃之争历史遗留问题,宗庆后通过实际运营权间接控制品牌 [50][52] 潜在控制权风险 - 元老杜建英可能接手46%国有股份,叠加股权诉讼或使宗馥莉失去实控人地位 [7][25] - 体外帝国股东涉及宗家亲戚、元老及地方合作方,利益分化增加过渡期变数 [24] - 渠道商与供应商信心受遗产纠纷影响,旺季价格战加剧经营压力 [12][13]
分红280亿背后 谁的科兴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07:55
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宣布每股55美元现金股息,总分红达39.5亿美元(约280亿元人民币)[5] - 股息率高达850%(按停牌价6.47美元/股计算)[1][2] - 至少四个投资方分别获得超20亿元现金回报,包括强新资本、赛富基金、尹卫东等[2][9] 股东分红明细 - 强新资本及相关方获约6.88亿美元(49.3亿元人民币)[9] - 赛富基金获约5.93亿美元(42.5亿元人民币)[9] - 尹卫东获约3.5亿美元(25亿元人民币)[9] - 鼎辉投资获约3.3亿美元(23.6亿元人民币)[9] - 尚珹资本与维梧资本各获约3.2亿美元(23.3亿元人民币),但暂未发放[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超960亿元[2] - 分红后账面仍余超10亿美元现金[11] - 新冠疫苗业务贡献主要利润,科兴中维是主要供应商[2] 控制权争夺 - 公司存在两个董事会同时宣称掌权(李嘉强董事会和阎焱董事会)[3][16] - 争夺焦点包括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的投票权问题[17][18] - 特别股东大会出现54.71%投票支持新董事会[16]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尹卫东主导研制SARS、甲流、新冠等多款疫苗[10] - 2016年私有化引发买方A团与B团之争[21] - 2018年控制权争夺导致七年诉讼,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终审判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