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事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陈伟,升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24
近日,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陈伟升任董事长、党委书记,不再担任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的职务。 2024年7月底,陈伟被调到中国长安出任总裁、党委副书记,实现晋升,如今又被提拔为公司董事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陈伟 连升两级。 在出任中国长安总裁之前,陈伟的职务是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总法律顾问、以及长安福特董事、中国长安董事。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新领导班子成员正式出炉。朱华荣任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总 经理人选。 辰致集团的前身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今年6月公司名称由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原名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 特大型汽车企业。 辰致集团主有汽车零配件、销售与服务、物流服务、汽车生态圈、摩托车等主业板块。 陈伟,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拥有本科学历及政工师职称。不过,他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汽车行业的关 联度并不高。 据了解,陈伟的职业生涯从长安汽车制造厂开始,历任副厂长、厂长、党委书记等职务。 2018年9月,陈伟迎来了晋升 ...
光大系强化掌控,高瑞东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31
高管任命 - 光大保德信基金任命高瑞东为总经理 该任命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 原代理总经理贺敬哲继续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总监、首席信息官 [1][3] - 高瑞东任职日期为2025年9月2日 拥有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 其高管变更类型为新任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离任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代理) [3][4] 新任高管背景 - 高瑞东1978年出生 拥有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职业履历横跨宏观研究与机构业务 曾在中国信达、中泰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任职 [4] - 2020年12月加入光大证券 历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首席经济学家 并兼任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 以宏观研究见长 善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机构客户的产品和战略支持 [4] - 高瑞东于2025年7月14日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 8月20日完成从光大证券向光大保德信基金的机构变更备案 履新程序完全符合监管要求 [5][7] 公司股权与治理结构 - 光大证券持有光大保德信55%股份 美国保德信投资持股45% 高瑞东成为首位"光大系"背景的总经理 体现中方股东在治理上的话语权进一步强化 [7] - 光大保德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3亿元 净利润0.26亿元 [7] 业务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光大保德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不足800亿元 行业排名第68位 权益类产品缩水明显 [7] - 股票型基金规模仅37.2亿元 较历史峰值几近腰斩 投研队伍流动频繁 权益投资人才流失加剧公司业务结构失衡 [7] - 高瑞东被期待发挥研究所出身优势 推动投资决策与研究驱动模式改革 结合光大体系资源提升机构客户服务能力 [8] - 在规模承压与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重塑增长曲线成为核心挑战 [8]
北信瑞丰基金更换总经理 一年多时间员工减少超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4:01
公司高管变动 - 北信瑞丰基金于8月8日任命宣学柱为新任总经理 原总经理刘晓玲离任 [1] - 刘晓玲于2023年12月就任总经理 任职不足两年即离任 [2][3] - 公司早在2024年10月已移除刘晓玲在董事会名单中 但未对外公告 [2][3][4] 组织架构调整 - 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于2024年10月全面更换 由三人调整为五人组合 [3] - 2024年10月四名基金经理林翟 靳晓龙 陈皓 蒙麒羽先后离任 [3] - 新任总经理宣学柱具有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金融市场条线任职背景 [3] 人员规模变化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4年7月的88人减少至当前的52人 降幅达40% [2][5] - 2024年公司多次因员工薪酬和考核问题引发市场关注 [5] 管理规模状况 - 公募管理规模从2023年底的32亿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27亿元 [5] - 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基金规模超22亿元 占总规模八成以上 [5] - 多只产品规模显著偏小 北信瑞丰丰利不足400万元 其余多只产品仅1000余万元 [5]
东风汽车人事调整频频 多板块“换血”
犀牛财经· 2025-08-05 08:21
人事调整概况 - 东风汽车近期进行多板块人事调整,涉及零部件事业部、研发总院及东风柳汽三大核心板块 [2] - 7月28日零部件事业部任命王靳为党委筹备组组长兼副总经理,研发总院晋升陈涛为副院长 [2] - 7月29日东风柳汽完成党委、工会及经营层三重人事更迭,刘小平任党委书记,包丹任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候选人,程源任副总经理 [2] - 6月奕派科技公司成立时已进行人事调整,汪俊君任总经理,程军任副总经理,两人均曾任研发总院副院长 [5] 人事调整特征 - 技术型人才加速晋升:陈涛、张衡专注智能化与软件开发,汪俊君主导岚图智能驾驶技术,程军推进自主品牌电动化 [5] - 战略板块联动调整:零部件事业部、研发总院、东风柳汽人事变动形成协同效应,强化核心技术掌控与区域基地转型 [5] - 年轻化趋势明显:刘小平、陈涛为"75后",汪俊君、程军为"80后",为组织注入创新活力 [5] 研发总院动态 - 研发总院成立于2023年11月,总投资5 2亿元,承担全集团乘用车技术规划及研发工作 [5] - "1+n"研发体系实现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技术的统一规划与资源共享 [5] - 陈涛升任副院长将强化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研发实力 [5] 东风柳汽表现与规划 - 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4 3%,新能源业务销量同比增长41% [6] - 乘用车领域风行品牌推出星海新能源序列,年内计划发布11款新产品 [6] - 人事调整体现公司对新产品线的重视 [6] 奕派科技与集团战略 - 奕派科技整合全价值链资源,旗下涵盖东风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推动自主乘用车发展 [6] - 集团下半年目标销量188万辆,全年冲刺300万辆,自主新能源占比需达30% [6] - 人事调整与战略重组为转型提供组织保障 [6]
保留职级,原海通国际高管林涌、孙彤转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1:34
人事任命 - 国泰海通聘任林涌为政策和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层正职级)[1] - 聘任孙彤为公司中层副职级干部(数字化转型办公室)[1] - 政策和产业研究院为一级部门隶属于研究与机构业务委员会[2] - 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又称战略发展部属于一级部门[2] 林涌背景 - 林涌曾任海通国际行政总裁年薪最高达1839.57万元(2019年)[3] - 2020年年薪1728.39万元2021年大幅降至370.86万元2023年前3个月为82.09万元[3] - 1996年加入海通证券曾任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3] - 2007年起担任海通国际控股董事及总经理2011年起任海通国际董事总经理行政总裁[3] - 2023年辞任海通证券总经理助理2024年被免去海通国际董事会副主席行政总裁职务[4] 海通国际亏损情况 - 2022年海通国际净亏损65.41亿港元(56.38亿人民币)[4] - 2023年亏损81.56亿港元(72.91亿人民币)[4] - 2022-2024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170亿港元超过上市十余年盈利总和[7] - 2021年公司盈利3亿港元2022年起业绩急转直下[4] 孙彤背景 - 孙彤曾任海通国际执行董事与林涌同为高管团队成员[5] - 2000年加入海通证券2007-2010年任总经理办公室高级经理及总裁秘书[5] - 2010年起任海通国际控股助理总裁2018年任海通国际执行董事[5] - 目前持有海通国际291.57万股[6] 市场影响 - 海通国际巨额亏损被认为是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潜在导火索[7] - 林涌从行政总裁转任研究员角色转变引发市场关注[7]
9点1氪:蔡澜离世,享年83岁;西贝就前员工偷拍6岁女顾客致歉;雷军:不会公布小米YU7 24小时销量
36氪· 2025-06-27 15:05
公司上市动态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和中信证券 [2] - 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3]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4] 公司人事与战略调整 -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全面负责研发、供应制造、销售业务,销售部门划归到研发、供应群组 [12][13] - 英特尔前CEO帕特・基辛格首次公开谈及辞职原因,表示"从英特尔辞职的决定对我来说极其艰难" [8][9] - 一汽丰田销售总部正式搬离北京迁往天津滨海新区,结束22年生产与销售总部分离状态 [11] 产品与技术动态 - 腾讯混元开源首款混合推理MoE模型Hunyuan-A13B在魔搭社区首发,总参数80B,激活参数仅13B [15] - 魔搭社区模型总量超7万个,涵盖多个AI领域,服务超1600万开发者 [16] - 小米YU7订单远超预期但公司决定不公布24小时销量 [5][6] 财务数据 - 阿里巴巴集团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1259.76亿元,同比增长77% [17] -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减持22.5万股公司股票,累计套现近3320万美元 [9] 行业监管与政策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获表决通过,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12] - 中银理财因多项违规被罚款1290万元,公司表示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14] 产品与服务更新 - 微信更新朋友圈互动功能,推出"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选项 [14] - X平台将根据广告的垂直尺寸收取费用,全屏广告费用更高 [14] - QQ音乐上线付费"泡泡"功能,用户每月支付28元可与艺人"私密交流" [9] 产品召回与投诉 - 罗马仕召回充电宝近50万台,安克召回近71万台,部分消费者反映快递公司拒绝收件 [7] - Crocs遭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指控其洞洞鞋在高温下存在缩水变形风险 [7]
兴银基金洪木妹规模再降!人才断层叠加高管动荡“偏科”困局何解
搜狐财经· 2025-06-13 07:30
公司人事变动 - 兴银基金核心管理层自2024年以来频繁调整,涉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首席信息官等关键岗位 [6] - 2025年3月董事长吴若曼因个人原因离任,职责暂由总经理易勇代行 [6] - 副总经理洪木妹2024年卸任6只基金产品,管理规模锐减超八成 [3] - 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刘钊已从名单中退出,暗示人事调整持续 [10] 基金经理表现 - 洪木妹管理的兴银瑞益纯债和兴银长盈三个月定开任职回报率分别达17.77%和15.59%,同类排名领先 [4][5] - 洪木妹2023年四季度管理8只基金规模超700亿元,占公司固收产品半壁江山 [3] - 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袁作栋管理规模持续下滑 [8] 产品结构问题 - 公司总规模905.24亿元中债券型基金565.08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299.93亿元,合计占比超九成 [6][8] - 权益类产品表现欠佳,未能把握行业扩张红利 [8] - 2025年新发4只指数类产品规模普遍偏小,最大仅2.85亿元 [9][10] 管理机制缺陷 - 洪木妹多次卸任/接任同一产品,暴露人才梯队和岗位衔接机制不完善 [1][5] - 2024年"小作文"事件引发对公司风控和合规管理的质疑 [4] - 新任总经理易勇上任后加速布局指数基金,但成效尚待观察 [9]
IMCOCO获融资;奥利奥联名赛琳娜;Zara母公司高管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47
融资动态 - 泰国椰水全产业链公司IMCOCO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 由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领投 天图投资跟投 资金将用于泰国工厂产能扩建 ONLIFE自有品牌全球化及中国区总部设立 [3] - IMCOCO成立于2023年 业务涵盖香水椰种植 椰果跨境贸易 椰水原料研发及生产 椰子水饮料加工四大板块 拥有泰国唯一万吨级椰水生产基地 [3] - IMCOCO是国内在泰国设立的唯一万吨级椰子水生产基地 首个实现椰子水从供应链田间到柜台完整布局的公司 [3] 私有化交易 - 美国高端百货Nordstrom Inc以62.5亿美元全现金完成私有化 收购方为Nordstrom家族成员与墨西哥零售巨头El Puerto de Liverpool [5] - 交易资金来自Nordstrom家族和利韦尔波的股权 现金及Nordstrom现金储备 其中Nordstrom从12亿美元资产支持贷款中借入4.5亿美元 [5] - 交易完成后Nordstrom家族持股50.1% 利韦尔波持股49.9% 公司股票已从纽交所退市 [5] 品牌拓展 - 乌苏啤酒推出功能饮料新品"电持" 采用低糖设计 含牛磺酸 维生素B6/B12 烟酰胺等成分 特别添加天山雪莲提取物 [8] - 水獭吨吨联名杭州原乡野地推出「水獭联名鲜萃液」 每售出一盒捐0.6元用于金塘岛爱心鱼塘项目 含双口味混合装及水獭守护证书 [11] - 奥利奥与赛琳娜·戈麦斯合作推出限量版饼干 灵感源自杏仁米露风味 含巧克力肉桂威化饼及双风味奶油夹心 每3包随机出现1枚签名珍藏款 [18][19] 市值与财报 - 蜜雪集团港股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 股价达535港元/股 超过腾讯控股 居河南上市公司第二 [12][15] - 亚玛芬体育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23%至14.7亿美元 技术服装部门增长28% 户外表现部门增长25% 球类和球拍运动部门增长12% [20][22] - 亚玛芬体育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预计营收增长15%-17% [22] 人事变动 - Gucci任命Maria Cristina Lomanto为EMEA地区总裁 其曾任Roger Vivier CEO及Prada Group高管 同时Marcello Costa升任首席商品官 [24] - 比音勒芬总经理变更为董事长之子谢邕 其拥有迈阿密大学学士和日本中央大学硕士学位 曾任伊藤忠纤维贸易公司及比音勒芬高尔夫事业部总监 [25][27] - Zara母公司Inditex任命Fernando de Bunes Ibarra为可持续发展总监 Ignacio Fernández Fernández为总经理 Andrés Sánchez Iglesias为CFO [28]
业绩四连降,九阳股份再换帅
国际金融报· 2025-05-12 12:27
管理层变动 - 公司总经理郭浪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 [2] - 郭浪2024年税前报酬为280万元,较2023年的492 07万元锐减43% [2] - 近三年第二次重大人事调整,2022年末创始人王旭宁卸任董事长,由杨宁宁接棒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 22亿元,同比下滑68 55%,创2007年以来最低纪录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亿元,同比下降3 17%,归母净利润1 01亿元,同比下降21 91% [3] - 2023年总营收96 13亿元,同比下降5 54%,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88 49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7 94% [5] 业务布局与产品表现 - 产品线拓展至破壁机、电饭煲、空气炸锅等多个品类 [3] - 2024年食品加工机系列营收微增1 84%至29 94亿元,但营养煲系列下降2 03%,西式电器系列降幅26 91%至16 86亿元 [5] - 2018年布局清洁电器赛道,收购尚科宁家51%股权引入Shark品牌,2021年成立清洁电器部门 [4] - 2023年底斥资1 26亿元收购深圳甲壳虫智能68 45%股权,涉足扫地机、洗地机器人领域 [4] 历史背景 - 公司始创于1994年,2008年5月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3] - 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2022年净利润5 3亿元跌回2014年水平 [4]
易方达人事“换血”:老将退场,新手能否扛起大旗?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4-27 09:12
核心管理层更迭 - 2024年4月易方达基金发布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冯波、杨宗昌、王元春、李剑锋四位基金经理卸任七只基金产品管理权,但保留原职位[4] - 3月21日公司公告管理层调整:原董事长(联席)兼总经理刘晓艳正式出任董事长,执行总经理吴欣荣接任总经理,原董事长詹余引卸任[4] - 陈皓、萧楠两大明星基金经理卸任副总职务,将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5] - 刘硕凌接替管勇成为首席信息官,强化公司科技赋能战略[5] 历史发展脉络 - 创始总经理叶俊英掌舵期间(2001-2011)完成基础制度建设,资产管理规模从8亿元跃升至2000亿元[6] - 引入市场化治理机制,搭建三层风控和投研体系框架[6] - 推行行业小组制和"研究驱动投资"文化,建立长期考核机制[6] - 刘晓艳接任总经理后(2011-2025)规模从1800亿元跃升至3.5万亿元[7] - 投研体系推行"少而精"改革,减少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6] - 渠道端率先拥抱互联网,与微信理财通、天天基金等平台合作[6] - 构建"权益+多元"双引擎,发力REITs、跨境理财等创新赛道[6] 投研团队调整 - "权益四大天王"中陈皓、萧楠已卸任高管职务回归投研一线[9] - 萧楠管理的四只基金2021-2023年累计亏损39.66%-53.74%,2024年仍落后沪深300指数14.68%[12] - 陈皓管理规模从460亿元缩减至277亿元,2020年后发行的5只基金产品至今未扭亏[13] - 冯波虽保留副总职位,但其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成立四年多亏损超50%[14] 规模与业绩困境 - 截至2025年4月公司428只基金中125只成立以来回报率为负,占比30%[16] - 股票型基金173只中有78只持续亏损,占比达45%[16] - 一季度末管理总规模19468.5亿元,较去年末减少116.82亿元[16] - 非货基规模13138.57亿元,减少219.75亿元[16] -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从900亿高点腰斩,但2025年一季度净值增长8.6%[15] 战略转型举措 - 投研团队采取"外引内育"策略,近一年新聘20位基金经理,远超行业4.85的平均水平[17] - 加速内部梯队培养,新生代基金经理王司南、邱天蓝等接棒卸任产品[17] - 完成自研金融大模型EFundGPT私有化部署,融合DeepSeek技术提升智能投研能力[17] - 任命人工智能背景的刘硕凌担任首席信息官,强化AI基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