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超70万件充电宝被召回,涉及罗马仕等以下品牌
环球网· 2025-09-26 03:29
来源:环球网 截至目前,罗马仕公司累计召回充电宝16.7万件(占召回总量的34.1%),退款金额2283.7万元。安克创新 公司累计召回56.5万件(占召回总量的78.7%),完成消费者退款8566.4万元。小米公司累计召回1.7万件 (占召回总量的12%),完成消费者退款270万元。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楠】9月26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召开了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 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充电宝 CCC认证问题广受关注,市场监管总局对此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不断完善 CCC认证制度体系,全面强化充电宝质量安全监管。 在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影响下,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 限公司决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实施召回,涉及数量共计135万余件。 李春江介绍,在加强充电宝认证监管方面,市场监管总局结合充电宝及其关键安全部件锂电池的生产过 程和产品风险,印发《关于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 行)〉的公告》,在认证模式中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 ...
两部门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市场监管总局督导企业召回问题充电宝超70万件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3:23
学校食堂食材采购新规 - 教育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 要求供应商须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且近3年内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查实事件[1] - 学校需按照"三重一大"机制 在听取膳食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及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基础上采购合规供应商食材[1] - 新规明确供应商准入红线 包括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具备供应能力 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 龙大美食股东股份冻结 - 控股股东蓝润发展所持751.34万股被司法冻结 占其持股比例2.56% 占公司总股本0.70%[2] - 蓝润发展累计被冻结股份751.34万股 正积极解决事项 但不排除被法院强制执行可能性[2] - 公司称冻结不影响控制权与经营 但潜在风险可能引发市场信心波动[2] 充电宝召回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督导罗马仕 安克创新和小米三家公司共召回充电宝约75万件[3] - 罗马仕累计召回16.7万件 占召回总量34.1% 安克创新召回56.5万件 占比78.7% 小米召回1.7万件 占比12%[3] - 召回行动针对上半年多起自燃事故 体现监管主动性 倒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3]
市场监管总局:防范低价低质 首次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质量专项抽查
财经网· 2025-09-25 22:57
围绕儿童学生用品、燃气用具、移动电源、农资产品、车辆相关产品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 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目前已完成抽样工作。为遏制部分行业非理性竞争 态势,防范可能出现的低价低质风险,首次开展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整车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 查。 同时,全面加大网售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力度,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加70%,也将重点针对低价产品开展 抽查。(智通财经) 9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 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王胜利介绍,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聚焦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问题、重点 区域,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深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
市场监管总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5 09:04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 严把源头准入 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24个产品实施细则 建立目录动态调整评估机制 严格审批管理和证后监管 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4216张 不予许可216张 CCC认证机构撤销不符合要求的证书3.3万张 [4] - 严查风险隐患 印发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 聚焦23类84种高风险产品及重点儿童学生用品 部署各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5] - 严抽重点产品 部署开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国家监督抽查 首次开展光伏组件和新能源汽车整车专项抽查 网售产品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加70% 重点针对低价产品 [5] 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 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 立案查办违法案件10912件 移送司法机关50件 曝光典型案例834起 罚没金额9083.96万元 [6] - 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 立案查办违法案件229起 涉及不合格产品6215.2立方米 罚没金额45.4万元 [6] - 联合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关停网络链接2400余条 下架问题产品2793批次 检查单位6.24万家次 查处违法案件377起 更换不合格产品4.2万件 [14] - 联合开展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 综合治理生产销售及使用国Ⅱ发动机等乱象 [14] 产品质量提升与帮扶 - 推进质量技术帮扶 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 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 [7] - 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 采用企业点单 市场监管部门派单 技术专家接单模式 选派专家赴4省区开展技术帮扶 举办活动26场 帮扶生产企业52家 [34][35] - 区域质量提升成效显著 浙江台州雪地靴产业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跃升至95% 订单量增长30% 山东滨州商用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高15% 质量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2% 福建厦门储能电池产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5% 制造成本降低8% [35] 充电宝产品安全监管 - 督促企业实施召回 罗马仕公司召回充电宝16.7万件 占召回总量34.1% 退款金额2283.7万元 安克创新公司召回56.5万件 占召回总量78.7% 完成退款8566.4万元 小米公司召回1.7万件 占召回总量12% 完成退款270万元 [19] - 完善CCC认证制度 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飞行检查频次 型式试验样品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 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 撤销证书600余张 [26] - 加强线上监管 向电商平台通报被撤销暂停CCC认证证书的产品和企业信息 电商平台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 [27] 赋码核验试点工作 - 推进10种重点产品赋码核验试点 构建生产源头赋码 平台验码亮码 消费者识码用码机制 解决货不对板和假冒伪劣问题 [6] - 平台企业积极参与 淘天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台联合发起倡议 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 京东平台开发专用系统 筛选31个品牌作为首批亮码试点 抖音平台召开专项启动会 优化技术核验流程 快手平台调研商家上传二维码能力 [6][30] - 加强网售产品监管 网售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大幅加强 较2024年同期抽查品类和批次实现双翻倍 平台商品售卖类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15% [31] 劳动防护用品专项整治 - 三部门首次联合开展安全帽等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专项整治 实行从产品准入到生产流通和使用管理全链条治理 [10] - 强化产品监管 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 加强生产销售企业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 严格网络销售行为监管 [10] - 加强综合施策 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采购验收和作业现场管控 建立收货验收制度 三部门建立全链条质量溯源管理机制 [11] - 强化事故调查 对因质量问题导致伤亡事故实行一案多查 追究事故单位责任 查处质量违法行为 加强行刑衔接 [12]
市场监管总局首次将光伏、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专项抽检
新京报· 2025-09-25 08:5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9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 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王胜利介绍,今年首次将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专项 抽查,防范行业非理性竞争带来的"低价低质"风险。 今年以来,总局聚焦重点产品开展源头治理与专项整治,严把准入、严查隐患、严抽产品、严打违法, 并积极推进赋码核验试点,切实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在严打违法行为方面,电动自行车成为执法重点。今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 案件超1万起,罚没金额逾9000万元,移送司法机关50起。建筑保温材料、充电宝、羽绒服等产品也开 展专项治理,有效遏制质量安全风险。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全面加大。今年国家监督抽查覆盖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网售产品抽查批次 较2024年增加70%,并首次将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专项抽查,防范行业非理性竞争带来 的"低价低质"风险。 源头准入管理持续收紧。总局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 理和证后监管,对获证企业生产能力进行监督检查。严格CCC认证管理,加强强制性认证目录产品的证 后监督。今年以来 ...
“三只羊”“东北雨姐”,再被点名!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05:22
市场监管成就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4][5]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5]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86 生活性服务满意度81.33 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81.62 [5]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6] - 发展20余万家企业参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推动直接和解1038.2万件 [6]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 累计使用超6亿次 [7] 平台经济监管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服网店5.8万个次 [8] - 查办直播电商重大案件包括"三只羊""东北雨姐"等典型 [8] - 全面取消"仅退款""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 [9] 食品安全治理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5] - 综合治理"幽灵外卖"及虚假声称问题 [10] - 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 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 [10] 医药监管进展 - "十四五"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11] - 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各2万余批次 [11] 产品质量安全 - 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等15种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 [12] - 累计召回汽车3647万辆 消费品3467万件 [12] - 对133万余家企业285万余批次产品开展监督抽查 [12] 行政效能优化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压缩至15天 [7]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7] - 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7]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为保温材料企业“把脉开方”
中国食品网· 2025-07-25 11:38
行业监管行动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对6家外墙保温材料生产企业开展质量帮扶"提质强企"行动 [1] - 重点检查企业生产资质、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生产条件等7个方面 [1] - 发现产品标签标识不规范等问题并责令整改 [1] - 抽查1家保温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2家使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冷库和室内冰雪场馆 [1] 企业帮扶措施 - 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精准帮扶帮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 [1] - 协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管理效率 [1] - 详细记录企业存在的困难及需求 [1] - 向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并督促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1] 未来监管计划 - 持续加大建筑保温材料生产和流通领域监管力度 [1] - 加强联合执法、监督抽查和技术帮扶 [1] - 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并严格执行标准规范 [1]
官方出手,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财联社· 2025-07-24 11:30
市场监管总局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通知 - 市场监管总局将于2025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1] - 整治旨在全面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1] 集中整治重点举措 - 强化CCC认证监管 对已获认证产品和企业开展"回头看" 推进认证标志改革试点 [2] - 加强质量监督抽查 扩大网络销售产品抽查覆盖面 重点抽查网红热销和低价促销产品 [2] - 从严查处未经CCC认证出厂销售 生产销售不符合国标 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 [2] - 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 通过多渠道监测缺陷线索 督促电商平台停止销售问题产品 [2] - 压实电商平台责任 加强资质审核和违规管理 推动产品赋码核验试点和CCC认证联网核查 [2]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第一财经· 2025-07-24 11:09
市场监管总局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通知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于2025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1] - 整治旨在全面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1] 重点整治举措 - 强化CCC认证监管 开展已获认证产品和企业"回头看" 推进认证标志改革试点 [2] - 加强质量监督抽查 扩大网络销售产品抽查覆盖面 重点抽查网红热销及低价促销产品 [2] - 从严查处未经CCC认证出厂销售行为 打击不符合国标及掺杂掺假等违法违规活动 [2] - 通过多渠道监测缺陷线索 加强缺陷产品召回并督促电商平台停止销售 [2] - 压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 完善资质审核和违规管理 推动产品赋码核验及CCC认证联网核查 [2]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新华社· 2025-07-24 11:08
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2023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1] - 整治行动从五方面着手全面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 - 重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1] CCC认证监管 - 对已获CCC认证的充电宝产品及生产企业开展"回头看"检查 [1] - 组织开展充电宝CCC认证标志改革试点 [1] - 完善CCC认证标志核验机制 [1] - 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产品信息、生产企业、认证证书等关键信息可查询可追溯 [1] - 重点防范假冒CCC标志、虚假认证等违法行为 [1] 质量监督抽查 - 持续加大网络销售充电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 [1] - 重点抽查网红热销、低价促销的充电宝产品 [1] - 扩大抽查覆盖面并增加抽查批次 [1] 监管执法 - 从严查处未经CCC认证的充电宝出厂销售行为 [1] - 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产品 [1] - 查处掺杂掺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1] - 及时曝光重大典型案例 [1] 缺陷产品召回 - 通过多渠道对充电宝企业进行全覆盖缺陷线索监测 [2] - 加强缺陷充电宝产品召回工作 [2] - 督促电商平台停止销售问题产品 [2] - 完善召回保障工作 [2] 平台责任落实 - 督促电商平台加强网店资质审核和违规行为管理 [2] - 建立完善问题充电宝检查监控制度 [2] - 推动充电宝产品赋码核验试点工作 [2] - 持续完善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