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技术帮扶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滨州多措并举赋能商用厨具产业提质增效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商用厨具企业数量达2800余家占据全国市场份额42.5%并出口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质量监管与风险治理 - 建立全域覆盖动态研判的风险会商机制联合多业务条线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合风险会商 [1] - 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责任制度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2] - 2024年检查经营主体2130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230个指导396家企业落实安全责任 [3] - 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升15%质量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2% [2] 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 - 厨具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268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2件驰名商标1件 [4] - 主导制定国家标准5项发布团体标准17项高于国家行业标准 [4] - 179家燃气器具企业获CCC证书745张认证率居全国前列 [4] 产业支持与能力提升 - 举办订单式培训会议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分析及焊接安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能力 [4] - 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2笔总金额1.7亿元 [4] - 每年组织专家检查企业50家以上通过一对一帮扶整改问题 [2]
加强经验分享和复制推广,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质量技术帮扶典型案例
新京报· 2025-08-06 06:06
市场监管质量技术帮扶活动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 聚焦企业痛点难点 推出可感可及帮扶举措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选取7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1] 浙江省台州市雪地靴产业 - 台州市拥有雪地靴生产企业120余家 年产量5000万双 总产值超15亿元 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 [2] - 帮扶举措包括构建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强化标准宣贯赋能培训100多人次 建立质量警示展台 打造共享实验室开展检测服务53次 节约检测成本7万余元 [2][3] - 帮扶成效显著 18家企业通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人均产量提升至15.8件/小时 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跃升至95% 订单量增长30% 上半年区域产业整体产值同比增长15% [3] 重庆市电动摩托车产业 - 重庆市2024年摩托车整车出口502.7万辆 占全国出口量34.7% 电动摩托车是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方向 [4] - 创新构建四个"一体帮扶"体系 覆盖29家整车生产企业 收集帮扶需求48条 培训技术人员80余人 开设学习项目44项 [4][6] - 开展国际市场合规准入培训 筹备针对欧美东南亚等出口目的地国家的培训 推动建立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6] 山东省滨州市商用厨具产业 - 商用厨具产业拥有生产及配套企业2800余家 产销量年均增长15%以上 占全省90.6%和全国42.5%市场份额 覆盖全国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举办培训会议30余场 帮助90余家企业获得认证资金补贴 组织专家检查企业50家以上 [7] -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高15% 质量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2% 179家企业获得CCC证书745张 主导发布团体标准17项 参与制修订国标23项 拥有有效专利1268件 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2笔达1.7亿元 [8] 福建省厦门市储能电池产业 - 储能电池产业是厦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已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集群 [9] - 开展产业质量问诊 梳理质量问题151项 建立质量攻关"揭榜挂帅"机制 产品出厂自检合格率从98.2%提升至99.1% 客户投诉率同比下降32% 质量成本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 [9][11] - 行业企业参与制修订UL 9540等多份国际标准 加入国内标准化组织20余个 参与制修订50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培训300多人次 8家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 5家企业导入IATF 16949体系 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5% 制造成本降低8% 预计2025年产值超500亿元 [10][11] 北京市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 - 采用"科普宣传+技术平台+专家帮扶+培育清单"四位一体帮扶举措 成立首批2个可靠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12][13] - 助推8家企业获得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最佳实践"典型案例 1家企业获评FMEA应用典型案例 [13] 天津市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专注于水下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与销售 关键零部件采购受制于国外市场 [14] - 通过帮扶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实现完全自主国产化替代 2021年至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15] 安徽省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是安徽省重要建筑用钢材生产基地 主要生产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16] - 帮扶举措优化合金成分 每吨钢降本约10元 改进轧制工艺 重量偏差每提升0.5%使钢材效益提升16元/吨 [16] - 今年以来帮扶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约1亿元 质量异议次数降低60% [17]
一场以质量为名的“双向奔赴”—— 内蒙古扎实推进市场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0 04:16
市场监管服务创新 -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推出30项措施整合机关处室职能,联合6个直属事业单位组建服务园区联络组,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1] - 在包头、乌海、鄂尔多斯等地设立实体化运营的集成服务中心,作为全要素服务"前哨窗口"和解决难题"牵头基地"[1] - 通过上门服务为企业节省成本,例如内蒙古中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每年可节省1万元送检费用[1] 企业质量技术帮扶 - 发放270余份调查问卷,组织6场技术会商开展"质量问需"活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2] - 为内蒙古正大鸿业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室改造方案,从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设备管理到人员技能进行全方位提升[2] - 解决通辽市内蒙古旭阳新材料有限公司13种产品检验检测需求和非强检设备校准难题[2] - 中标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检验检测项目,解决大口径水表校准"检不了"问题[2] 多元化培训体系 - 开展电商直播运营短视频拍剪实操培训,帮助小微企业拓展销售渠道[3] - 提供普法教育、食品通用安全条款讲解、特种设备检测与案例分析等专业课程[3] - 多领域质量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培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3] 标准化与技术创新 -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推进标准化建设,承接地方标准研制项目[3] - 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研发新技术新设备,解决稀土功能材料"检不准"难题[3] - 推动稀土轻量化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发挥抗抑菌作用,带动产业链质量提升[3] 服务成效 - 构建从机制创新到精准服务、技术攻关到多元培训、标准引领的完整服务体系[4] - 监管部门与企业双向互动,为园区质量强企奠定基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