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德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中德深度合作驱动宝马全球创新——访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新华网· 2025-09-18 12:08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9月17日电(记者胡晓明 李函林 邰思聪)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期间,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 策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面对全球车市的深刻变革,宝马将 继续坚定推进在华合作,携手中国伙伴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开拓未来。 9月5日,在德国慕尼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与新世代BMW iX3合影。 新华社发(宝马集团供图) 在智能化方面,宝马还与阿里巴巴、华为、DeepeSeek、Momenta等中国科技企业携手推进座舱数字交互和城区领 航辅助驾驶功能的研发。他说:"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创新之源。如果把德国工程能力与中国零部件供应和创 新实力相结合,将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组合。" 作为全球性企业,宝马在欧洲、中国及其他地区保持均衡布局。但在齐普策看来,中国的战略地位尤为关键。他 透露说,今年已三次访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海国际车展,并在北京与国家领导人会面,同时他透露将 于下个月第四次来华。"中国是我今年访问次数最多的国家,这足以说明它在宝马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齐普策表示,中国拥有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但在他看来,这 ...
超560家德企之乡太仓,与一家德企的30年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2:35
(原标题:超560家德企之乡太仓,与一家德企的30年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归辞 太仓报道 小城太仓,方圆约8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85万,去年人均GDP却有22.18万元,超过上海。 德国舍弗勒集团是德国十大家族企业之一,是全球第二大滚动轴承制造商和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 商。 1995年,舍弗勒进入中国投资生产。三十年来,舍弗勒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不断扩大,共建设了6大研发 中心和17座工厂,2024年在中国区的营收占全球营收的19%。 在太仓,舍弗勒1995年成立了公司,并于1998年正式投产,这也是其在中国的首个工厂。目前太仓基地 已成为舍弗勒在中国区的最大制造基地,共设有5座工厂、1个智能装备公司、1个模具中心、1个综合服 务中心和1个双元制培训中心,员工数达7000。 舍弗勒在太仓和中国发展的30年,也是其与太仓和中国产业共同成长的30年。 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五厂厂长楼峻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舍弗勒来华兴业的 最初十余年,更多是"师傅带徒弟",把德国的技术和设备引入进中国,服务公司当时的主要国际客户。 2005、2006年左右起,公司在太仓逐渐设立了智能 ...
“德企之乡”酿出中德合作新滋味
新华日报· 2025-08-29 00:00
中德合作历史与规模 - 太仓自1993年首家德企克恩—里伯斯落户起深耕对德合作30余年[1][6] - 目前聚集560多家德企,占全国德企总数10%,其中60家为行业隐形冠军[1][5][6] - 德企年工业产值超过670亿元人民币,形成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产业集群[5][3] 产业生态与投资环境 - 构建覆盖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全方位德企生态圈[3] - 区位优势显著:主城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高铁26分钟直达虹桥枢纽,坐拥长江第一大集装箱港[6] - 建立15家双元制培训中心,累计培养超1万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制定全国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7] 经贸合作成果 - 2024年上半年新引进德资项目21个,包括德国汉高中国工厂及9个增资扩产项目[9] - 启动中德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优化1+7全覆盖驻德联络网络(法兰克福代表处+7个联络处)[8] - 建设法兰克福中德标准化合作创新中心和莱茵内卡离岸孵化中心作为产业资源连接支点[8] 城市合作与文化交流 - 连续20年举办啤酒嘉年华活动,2024年举办第20届,成为中德文化融合缩影[1][2] - 17届太仓日活动走进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等德国城市,2024年签约生物工程、机械装备等项目[5][6] - 开展德甲战略合作、贝多芬合唱艺术展演等文体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9][5] 营商环境优化 - 外籍人士服务中心集成73项涉外政务事项实现一窗办理,创新推出HiTaicang服务卡[9] - 政府服务高效:第500家德企伯曼集团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三个月,制定精确到半天的推进表[10] - 精准引进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构建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供应链生态[10]
沈阳中德园见证中欧企业双向赋能
新华网· 2025-08-11 01:45
中德园合作成果 - 中德园建园十周年 聚集超过120家外资企业包括宝马、采埃孚、米其林等 [1] - 园区致力打造对欧合作新标杆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数字化软件、生物医药与医疗健康领域合作 [1] - 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认为沈阳有潜力成为德国及欧洲企业进入东北亚市场的首选 [3] 企业合作与投资 - 德国舒茨集团将中德园视为对华合作重要支点 高度评价园区整体规划与基础设施 [3] - 德国韦伯会计师事务所指出更多德国中小企业加入合作 构建立体稳固的中德经贸格局 [4] - 通过"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 德国企业首次考察即与园区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落地项目 [3] 人才与教育合作 - 德国舒茨集团计划引入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结合中国市场技术需求定制化培养复合型人才 [3] - 职业教育合作将涵盖实训模式 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实操的技术人才 [3] 技术合作模式 - 德企技术工艺优势与中国市场需求高效结合 中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领域步入世界前沿 [3] - 合作带来新技术理念 帮助中国企业扩展国际视野并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 [3]
五十载情谊常新——中德共忆施特劳斯访华历史时刻
新华社· 2025-06-28 13:28
中德经贸合作 - 宝马集团将中国定位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和创新战略核心 沈阳绿色工厂成为全球标杆 上海研发中心主导开发中国版电动车 [2] - 宝马集团公开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 已采取法律诉讼维护自由贸易原则 [2] -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开展职业教育与乡村建设合作 其试点项目南张楼村已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3] 产业投资布局 - 巴伐利亚州政府将中国合作视为战略性投资 50年前施特劳斯访华决策已转化为企业务实合作行动 [2] - 宝马在华研发体系深度本土化 电动车版本开发体现中国市场优先战略 [2] 地方合作成果 - 巴伐利亚州与中国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州长泽德强调双方具有共同文化基础与长远发展视野 [2] - 中德民间交往持续深化 德中合作交流协会等组织推动人员双向流动 [3] 创新合作模式 - 宝马在华建立绿色制造标杆工厂 体现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技术合作 [2] - 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培养跨文化人才 早期参与者已成为两国交往纽带 [3]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德企南京行”释放了什么信号?
南京日报· 2025-05-24 09:40
中德经贸合作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德企在南京投资304个项目实际利用德资21 7亿美元近五年投资制造业项目12个服务业项目38个 [2] - 超过2500家德国公司在中国投资100多家化工家电及装备制造领域德企深耕南京 [4] - 南京与德企合作特点为长期视野合作创新尤其在汽车领域推动传统向电动化转型 [4] 德企考察南京成果 - 30多家德企机构参观南京泉峰科技埃斯顿自动化舍弗勒等企业考察智能制造创新技术 [2] - 优尼特商务咨询总经理雷英格对南钢集团智慧运营中心3D可视化管控大屏及南汽新电池车间技术表示震撼认为中国数字化领先德国 [3] - 德铁承亚国际货运期待与南京公司深化合作利用铁路运输时间优势推动绿色转型 [9] 签约项目与服务体系 - 活动现场签约15个合作项目覆盖产业合作贸易数字化升级金融赋能等领域包括玄武国际联合创新中心江北新区智能电池项目等 [7] - 南京与中信集团联合发布欧洲服务点建立央地协同机制为欧企投资及本土企业出海提供综合服务 [7] - 西门子18款本地化创新产品部分研发团队来自南京数字化工厂并与江苏产研院南京大学等合作加速工业AI机器人技术产业化 [5] 企业合作案例 - 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2018年起与西门子合作建成全球首个制药行业数字化工厂寻求德企支持开拓欧洲市场 [9] - 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肖松提到新品研发依托南京数字化工厂并与本土高校企业联合攻关数字孪生技术 [5]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一季度中国数字产业收入8 5万亿元同比增长9 4%利润5721亿元同比增长7%显示经济韧性 [8] - 南京已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贸网络通过一带一路横向联通国际国内市场 [8]
德国总理默茨:中国将继续是德国和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
快讯· 2025-05-14 11:58
中德及中欧合作关系 - 中国将继续是德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1] - 中国将继续是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 [1]
柳工与采埃孚签署延续和深化合资合作协议
工程机械杂志· 2024-11-27 03:33
柳工与采埃孚深化合作 - 双方于11月25日签署延续和深化合作协议,基于30年合资基础进一步强化战略协同、新技术应用及市场拓展[2][3][8] - 合作模式创新:采用"技术许可和代工"双元运营,整合采埃孚传动技术与柳工整机匹配优势,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线[10] - 合资公司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累计销售12万台高端传动部件,成为行业首选供应商[5] 合作历史与成果 - 1995年成立中国首个采埃孚制造基地,专注工程机械传动部件,长期保持稳健盈利[5] - 2023年签署德国技术许可协议,为合作注入新动能[6] - 采埃孚全球布局:中国设5家研发中心及近50家工厂,柳工为66年历史的全球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5] 行业影响与战略方向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认为合作对行业有示范作用,建议挖掘全系列机械及农业机械市场潜力[14] - 双方将聚焦电动化趋势,推动采埃孚产品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广泛应用[12][14] - 合作契合中德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背景,强化工业领域跨国合作标杆地位[16] 市场数据(注:仅列结构,无具体数值) - 提供挖掘机、装载机等销量数据及小松作业小时数、央视挖掘机指数等下游需求指标[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