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

搜索文档
多家创新药企“中考成绩”亮眼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20:12
恒瑞医药2025年半年度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 [1]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为95.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0.66% [1] - 创新药销售收入为75.70亿元 [1] - 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 [2] - 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2] - 收到Merck Sharp & Dohme 2亿美元和IDEAYA 7500万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 [2] 恒瑞医药研发管线与战略 - 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 [2] - 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2] - 15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2] - 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等 [2] - 涉及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 [2] - 坚持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加速创新药研发 [2] - 通过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深化全球布局 [2] 其他创新药企业绩表现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 [3] - 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翰森制药营业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 [3] - 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 [3] - 华东医药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 [4] - 华东医药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 [4] - 甘李药业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 [4] - 甘李药业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相关企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1][5] - 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 [1][5] - "创新+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 [1][5] - 预计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0亿元 [4][5] - 中国创新药在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 [5] - 未来创新药投资将更注重海外合作、早期数据和平台型公司 [5] - AI制药、创新药企盈利、突破性疗法的重要性有望提升 [5]
AI创造分子获提名“医药界诺贝尔” 中国药企孵化胃癌新药开辟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9:06
公司成就与荣誉 - 希格生科成为唯一入围2025年美国盖伦奖"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的中国生物制药企业 [1] - 公司凭借全球首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SIGX1094R获得提名 [1] - 该药物是首个获盖伦奖提名的AI创造分子 [1] 药物研发突破 - SIGX1094R针对弥漫性胃癌研发 是全球首款靶向药物 [1] - 药物采用FAK/SRC双靶点抑制机制 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双靶点抑制剂 [1] - 晶泰科技运用Xpose算法与XFEP自由能微扰技术 仅用6个月完成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开发 [1] - 较传统研发周期缩短60%以上 [1] 临床进展与认证 - SIGX1094R已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与快速通道认定 [2] - 正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展I期临床试验 [2] 技术平台与合作 - 晶泰科技建立首个弥漫性胃癌类器官疾病模型 [1] - 公司作为AI制药领域先行者 拥有AI+机器人一体化平台 [2] - 2023年与礼来签订2.5亿美元AI+机器人药物发现合作 [2] - 2025年8月与DoveTree签订AI药物研发合作 总订单规模约470亿港元(59.9亿美元) [2] 疾病背景与市场 - 全国胃癌年发病人数超过35万 位列恶性肿瘤第5位 [1] - 死亡人数超过26万人 位列恶性肿瘤第3位 [1] - 传统单靶点抑制剂因代偿机制导致疗效受限 [1]
AI创造分子提名“医药界的诺贝尔”!晶泰科技(02228)孵化希格生科胃癌新药入围盖伦奖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3:59
盖伦奖提名与行业地位 - 晶泰科技(02228)孵化企业希格生科凭借全球首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SIGX1094R获得2025年盖伦奖"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提名,成为该奖项唯一获提名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 [1] - 此次共有16款产品获得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提名,来自安进、阿斯利康、强生、辉瑞、默克、诺华等全球顶尖药企 [1] - 盖伦奖创立于1970年,被誉为"医药界的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多位科研和商界领袖 [2][3] - 晶泰科技曾参与2024年盖伦奖得主PAXLOVID的开发,助力辉瑞将研发步骤缩短至6周,使该药提前1天获批上市并在2022年实现189亿美元销售额 [5] SIGX1094R药物特性与研发进展 - SIGX1094R是全球首个基于"类器官+AI"平台开发的first-in-class靶向药物,也是全球首个针对弥漫性胃癌的靶向药管线 [1] - 该药物已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ODD)与快速通道认定(FTD),正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展I期临床试验 [1] - 药物具备全新分子骨架,已获FDA(2024年6月)和NMPA(2024年9月)的IND批件,一期临床第四个剂量组病人已全部入组 [4] - 在二期临床12.5mg剂量组中,一位晚期肺转移患者实现疾病控制(SD),持续服药超过九周 [10] 技术平台与研发模式创新 - 项目采用"量子物理+AI+类器官"技术组合,从新靶点发现到IND获批仅用三年多时间,显著快于传统研发范式 [7] - 晶泰科技AI平台仅用6个月完成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交付,并首次发现FAK/SRC双靶点协同效应 [7][8] - 公司自主研发的Xpose算法和XFEP算法成功识别SRC为新靶点,验证了双靶点抑制的协同效应优于单靶点 [8] - 晶泰科技的AI+机器人平台设计出能同时阻断FAK和SRC通路的候选分子,在类器官模型中表现更优药效 [8] 商业合作与行业影响 - 晶泰科技客户包括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16家,2023年与礼来签订2.5亿美元AI药物发现合作 [12] - 2025年8月与DoveTree签订总规模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AI药物研发合作,创行业新纪录 [12] - 公司目前服务数十个新药发现项目,多个管线正在申请或已进入临床实验 [12] - 此次提名标志着AI药物发现能力与类器官评估技术的成功结合,预示新技术正驱动新药研发范式升级 [4] 胃癌治疗领域现状 -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年死亡约77万),中国新发病例占全球近50% [6] -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胃癌占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五位和死亡第三位 [6] - 希格生科建立首个弥漫性胃癌类器官疾病模型,首次阐明其作用机制并确定FAK为新靶点 [7] - SIGX1094R在临床前研究中对多种癌症治疗展现前景,在联合治疗(如与KRAS/EGFR抑制剂)中显示潜力 [9]
港股医疗ETF(159366)成交额3.57亿!第二大成分股京东健康涨超10%
新浪财经· 2025-08-18 05:47
港股医疗板块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上涨2 27% 成分股京东健康(06618)上涨9 88% 一脉阳光(02522)上涨8 90% 锦欣生殖(01951)上涨7 94% 平安好医生(01833)和心泰医疗(02291)跟涨 [1] - 港股医疗ETF(159366)上涨1 93% 最新价报1 64元 近1周累计上涨8 71% [1] - 港股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3 11亿元 最新规模达2 93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1] Wind香港概念板块指数表现 - Al医疗板块上涨6 80% 智能医疗板块上涨5 77% [2] - 保健品板块下跌1 08% 本地银行板块下跌1 22% 涉矿板块下跌1 27% 稀土永磁板块下跌1 44% 铁矿石板块下跌1 53% [2] - 煤炭板块下跌1 54% 稳定币板块下跌1 68% 电子烟板块下跌1 74% 烟草板块下跌1 74% [2] 京东健康业绩表现 - 京东健康1H25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 7%至293亿元 年度购买用户数突破2亿 [2] - 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 4%至59 6亿元 广告收入和佣金规模持续增长 [2] - 1H25实现超30款创新药的线上首发 与多家医疗器械和营养保健品牌合作全网首发多款产品 [2] - 截至1H25 京东健康平台商家数超过15万 对比2024年底超过10万 1H24超过8万 商户入驻速度明显加快 [2] AI医疗行业动态 - 7月FDA批准首款AI可穿戴治疗设备 微软推出创新诊断系统 Neuralink脑机接口将开展欧洲临床试验 Isomorphic Labs的AI抗癌药物进入人体试验 [3] - AI医疗和AI制药迎来技术和应用的高速发展期 建议关注脑机接口、可穿戴医疗设备、AI医疗诊断、AI制药研发等相关标的 [3]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成分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14 58%)、京东健康(10 83%)、药明康德(6 12%)、阿里健康(5 45%)、国药控股(4 98%)、金斯瑞生物科技(4 50%)、威高股份(3 10%)、中国生物制药(2 48%)、康方生物(2 44%)、微创医疗(2 42%)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 9% [4] - 港股医疗ETF(159366)是全市场CXO含量最高的ETF 布局互联网医疗+CXO+医疗器械 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3]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上涨3.1%,医保局发布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医保“双目录”初审名单,司美在美获批治疗MASH-202508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11:06
行业投资评级 - 创新药板块坚定推荐,医保目录调整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创新药板块收入高增长并不断减亏扭亏 [3] 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3.1%,跑赢上证指数1.7%,在31个申万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0 [4][6] - 医疗研发外包(+7.8%)和医院(+5.6%)子板块表现突出,医药板块整体估值33.4倍(PE-2025E),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 [6][8] - 医保"双目录"初审通过534个药品,较2024年249个明显增加,显示创新药准入加速 [10] - 按病种付费改革推进,将促进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10] - 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治疗MASH,成为首个GLP-1疗法适应症扩展 [11] - 创新药大额BD交易频出,如礼来13亿美元投资AI制药企业Superluminal开发代谢性疾病药物 [12] 市场表现 - 医药生物指数本周上涨3.1%,同期上证指数涨1.7%,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涨3.2% [4] - 二级板块表现:医疗服务(+6.6%)、化学制药(+3.8%)、医疗器械(+2.2%)表现较好 [6] - 三级板块表现:医疗研发外包(+7.8%)、医院(+5.6%)、医疗耗材(+4.5%)领涨 [6] - 港股医药涨幅居前:派格生物医药-B(49%)、百心安-B(49%)、叮当健康(48%) [13] 重点公司估值 - 迈瑞医疗PE(2025E)20倍,恒瑞医药49倍,药明康德21倍 [14] - 爱尔眼科26倍,联影医疗45倍,云南白药17倍 [15] - CXO企业估值:药明康德21倍,泰格医药42倍,凯莱英30倍 [14][15] 行业动态 - 银诺医药港交所上市,募资6.35亿港元,首日涨幅206.48% [12] - 医保局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要求分组方案两年调整一次 [10] - 创新药对外授权保持快速增长,重点公司包括恒瑞医药、科伦药业、首药控股等 [3]
600亿BD大单,美元LP突然想给GP投钱了
36氪· 2025-08-17 07:35
中国创新药行业现状 - 恒生医疗ETF年初至今上涨90%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130% 显示中国创新药实力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1] - 行业投资模式从依赖IPO转向BD交易 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突破600亿美元 [2] - 国际资本(LP)主动寻求与国内GP合作 通过注资共同挖掘中国新药研发项目 [1] BD交易成为行业主流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超60亿美元交易 首付款12.5亿美元 授权PD-1/VEGF双抗海外权益 [2] - 先为达生物将GLP-1类降糖药授权给Verdiva Bio 交易金额达24.7亿美元 [2] - BD交易从"不被重视"转变为药企获取现金流的重要方式 因首付金额显著提升 [2] 国际LP青睐的三类投资模式 - 跟投美国生物医药公司 推动中国新药项目合作分成 [3] - 投资国外新成立或获得中国药物授权的公司 通过跟投或特殊入股分利 [3] - 主导投资国内NewCo公司 专门运作中国新药海外销售及管线证券化 [3] NewCo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 NewCo可让国内GP掌握海外收益分配权 选择国际化管理团队 提升话语权 [5][6] - 新公司估值低 能以较低成本撬动 便于向国内LP交代 [6] - 但最终效果取决于条款设计 包括分成时间节点、比例和分配顺序等 [6] 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 国际LP看重国内GP三项能力:挖掘中国优质项目、对接美国团队、理解跨国药企需求 [7] - 国内药企研发项目与美国市场需求存在错配 需从立项阶段介入国际化 [8] - AI技术被用于匹配中国新药项目与国外买家需求 某AI制药龙头达成470亿港元BD大单 [8] 国际LP的其他投资方向 - 投资AI制药公司及可能拆分的独立团队或业务 [9] - 投资以核心公司为中心孵化多个项目的平台及旗下企业 [9] - 投资平台型公司和拆分出的新药项目 [9]
影石就向员工“撒钱”致歉;多位投资人辟谣DeepSeek完成7亿美元C轮融资;京东完成收购香港佳宝超市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8-16 01:10
影石创新员工激励事件 -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在团建活动中向研发团队撒现金红包 内部视频流出后公司致歉并表示将改进激励方式 [3] 微博IP属地争议 - 微博官方否认IP属地显示将精确至市级 禁言传播不实信息的账号并重申IP属地功能旨在减少虚假信息传播 [5] DeepSeek融资传闻 - 网传DeepSeek完成7亿美元C轮融资 企查查及多位投资人澄清为假消息 指出融资轮次和参与者信息存在疑点 [6] 小鹏汽车与小米互动 - 小鹏P7完成3961公里24小时耐力测试 小米雷军公开祝贺 小鹏副总裁回应称不同车型定位下成绩均体现技术实力 [6] 苹果入驻小红书 - 苹果官方入驻小红书 为iPhone 17系列预热 发布会预计9月10日举行 [9] 恒大前高管资产披露 - 恒大前行政总裁夏海钧被曝实际控制美国加州2400万美元资产 香港法院判词显示其未配合资产披露 [11][14] 京东收购佳宝超市 - 京东完成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成立创新零售业务部 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生鲜供应链布局 [14][15] 人形机器人赛事 - 宇树机器人H1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比赛中夺冠 参赛者称其硬件稳定性和运动控制程序表现优异 [15] 微信刷掌支付进展 - 微信支付否认开放刷掌服务加盟 强调仍处内测阶段 提醒用户警惕虚假代理信息 [17] Meta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 - Meta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 成为美股第六家达此里程碑的公司 [21] 抖音生活服务促销 - 抖音生活服务推出"8.16吃喝玩乐日" 部分省份单日交易额目标近2亿元 平台提供商家货补和消费者发券补贴 [21] 马斯克透露X员工数 - 马斯克称X现有员工仅1200人 较收购时8000人减少85% [21] 阿里国际站AI工具火爆 - 阿里国际站Accio Agent邀请码遭海外用户抢购 公司回应正在扩容以支持全球中小企业AI贸易需求 [21] 面壁智能进军汽车领域 - 面壁智能成立汽车业务线 首款搭载MiniCPM端侧模型的长安马自达EZ-60新能源车即将上市 [23] 快手组织架构调整 - 快手高级副总裁盖坤兼任可灵AI技术部负责人 继续向CEO程一笑汇报 [23] 无印良品门店调整 - 无印良品回应多地关店称系经营效率优化 同时透露今年在成都、大连等地新增或重装门店 [23][24] 360发布AI战略 - 360宣布"All in Agent"战略 纳米AI实现L3级智能体连续执行100步任务零出错 L4级多智能体蜂群任务成功率95.4% [24] 智能清洁机器人项目 - 简单有为投资5亿元的智能清洁机器人总部在苏州开工 预计年产600万台 年产值20亿元 [24] Meta AI聊天规则争议 - Meta被曝允许AI与儿童进行不当对话 公司回应称正在修改政策文件 [24][25] 诺基亚起诉吉利 - 诺基亚在欧洲18国起诉吉利旗下32家分公司专利侵权 涉极氪、领克等品牌 或面临多国禁售风险 [25] 苹果芯片信息泄露 - 苹果未发布设备芯片标识符意外曝光 包括Vision Pro升级版用M5芯片 新款iPad mini搭载A19 Pro芯片等 [25] 礼来投资AI制药 - 礼来与AI制药公司Superluminal达成13亿美元合作 聚焦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小分子药物开发 [26] 文远知行获Grab投资 - 文远知行获Grab数千万美元投资 双方将合作在东南亚部署L4级Robotaxi [27] 腾讯云AI工具升级 - 腾讯云推出CloudBase AI CLI 称可减少80%编码量 支持自然语言调度多款AI开发工具 [28] 新能源汽车动态 - 新奥迪Q2L上市 售价17.18万元起 岚图梦想家2026款测试车展示800V快充技术 [28][30] 智能制造业数据 - 7月中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增长80.8%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21%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24% [30]
港股收盘(08.15) | 恒指收跌0.98% 互联网医疗股逆势走强 银诺医药-B(02591)首挂暴涨200%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9:2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98%或249.25点至25270.07点 成交额3126.87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跌0.98%至9039.0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59%至5543.17点 [1] - 兴业证券认为8月港股行情震荡分化 短期聚焦中报业绩和性价比 中美贸易谈判及美股波动或导致震荡分化 主题炒作风险偏好下降 具备业绩确定性标的更受青睐 [1] - 维持下半年港股震荡向上创新高判断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美元走软可能进一步刺激港股流动性 [1] 蓝筹股表现 - 京东健康涨11.67%至61.25港元 贡献恒指11.31点 成交额2.99亿港元 中金指25H1业绩超预期 药品品类放量驱动增长 2Q25单季收入186.5亿元(同比增23.7%) 1H25末LTM活跃用户超2亿创历史新高 [2] - 信义光能涨5.96%至3.38港元 贡献恒指1.37点 阿里健康涨4.92%至5.33港元 贡献恒指2.51点 [2] - 新鸿基地产跌5.35%至92港元 拖累恒指11.88点 恒基地产跌4.63%至27.6港元 拖累恒指3.07点 [2] 互联网医疗板块 - 叮当健康涨36.07%至0.83港元 京东健康涨11.67%至61.25港元 阿里健康涨4.92%至5.33港元 众安在线涨3.25%至19.05港元 [3] - 里昂研报指京东健康1H25营收353亿元(同比增24.5%) Ebit达25亿元(同比增57%) 受益于618表现及用户增长 原研药需求由院内转向院外带动药物销售 [4] - 国信证券认为AI医疗与AI制药市场潜力巨大 海外对标企业估值极高 国内领域具备广阔前景 中信证券指医疗健康产业全年收入、利润及现金流将稳健修复 集采政策优化、商保推动及AI赋能有望催化板块估值重估 [4] 中资券商板块 - 中信建投证券涨10.98%至15.16港元 中州证券涨9.03%至3.02港元 中金公司涨8.5%至22.98港元 国联民生涨7.4%至7.11港元 [5] - 7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反映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向金融市场转移 理财规模增幅不及去年同期及存款利率下调促使资金流向股市、债市及期货市场 [5][6]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十年新高 国泰海通指A股股权融资节奏改善 港股活跃度同比提振显著 头部券商凭借客户资源、专业服务及跨境能力维持投行业务领先地位 [6] 光伏板块 - 信义光能涨8.15%至3.45港元 福莱特玻璃涨6.88%至10.88港元 协鑫科技涨6.96%至1.23港元 新特能源涨6.6%至6.95港元 凯盛新能涨5.12%至4.93港元 [6] - 光伏组件再现缺货涨价 与年初"抢装潮"不同 本轮因上游多晶硅原料涨价及部分型号产能不足 下游需求未明显增加 [7] - 中信建投指光伏行业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取得成效 硅料、硅片及电池已顺价 40%开工率对应硅料全成本约4.7-6.3万元/吨 成本端支撑当前价格 高成本企业竞争力弱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7] 稳定币概念板块 - 耀才证券金融跌7.91%至12.8港元 连连数字跌2.7%至10.08港元 胜利证券跌1.82%至7港元 德林控股跌1.89%至3.12港元 [7] - 香港金管局及证监会联合声明指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源于牌照申请相关公告及市场揣测 金管局重申将采取稳健审慎方式设高门槛 沟通及申请不保证最终获牌 [8] 热门异动股表现 - 银诺医药-B首挂涨206.48%至57.25港元 成交额9.78亿港元 盘中一度涨超280% 招股获超额认购5340倍 反映市场对GLP-1类药物及内分泌疾病治疗赛道关注 [9] - 力劲科技涨46.02%至6.79港元 成交额24.76亿港元 与四家公司签署镁合金人形机器人联合研发协议 聚焦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创新 突破机器人重量与强度瓶颈 [10] - 远大中国盈喜后涨84.34%至0.153港元 成交额1369.53万港元 预期1H25净利润1.5-2.1亿元(2024年同期600万元) 因国际化战略进展及海外订单贡献收入增长 汇兑收益增加 [11] - 今海医疗科技跌50.56%至0.89港元 成交额1.91亿港元 以每股1.35港元折让17.68%向三名投资者配售1.2亿股 净筹资约1.6亿港元 用于并购医疗项目、研发及营运资金 [12]
礼来13亿美元投资了背靠英伟达的AI制药商
第一财经· 2025-08-15 08:28
礼来与Superluminal的交易 - 礼来宣布与美国AI制药公司Superluminal签署价值13亿美元的交易 以加速AI药物研发 尤其是针对肥胖症及其他心脏代谢性疾病治疗的小分子药物 [3] - Superluminal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AI制药初创型企业 获得了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资本投资 [3] - 礼来将使用Superluminal的AI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 特别是针对靶向G蛋白偶联受体(GPCR)药物的研发 [3] - GPCR在肥胖等心脏代谢疾病中已被确定为重要靶标 但目前仍处于探索早期阶段 [3] 肥胖治疗市场概况 - 礼来目前在肥胖治疗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该市场未来十年的价值预计将达到1500亿美元 [3] - 制药巨头如礼来和诺和诺德通过开发下一代药物及收购等方式加强在减重药市场的布局 [3] - 礼来去年与中国来凯医药合作开发下一代减重药 旨在帮助患者减重同时保存肌肉 [3] 诺和诺德的GPCR药物开发 - 诺和诺德瞄准GPCR小分子药物 今年5月与美国生物技术Septerna公司达成总价值高达22亿美元的交易 开发针对GPCR的口服小分子疗法 [4] - 今年6月 诺和诺德与GPCR靶点药物开发平台Deep Apple达成价值超过8亿美元的合作 联合开发并商业化GPCR类小分子药物 [4] - GPCR是最大且最多样化的细胞膜受体家族 在人体几乎所有器官系统中发挥生理机制调节作用 [4] AI制药与GPCR潜力 - AI制药在GPCR类药物发现过程中拥有巨大潜力 能够对数十亿候选分子进行筛选 [4] - GPCR是药物发现史上产生最多成果的靶点类别 在所有获美国FDA批准药物中约占1/3 [4] - GPCR治疗靶点中仍有约75%未被开发为药物 预示着未来药物发现存在重大潜力 [4]
礼来13亿美元投资了背靠英伟达的AI制药商
第一财经· 2025-08-15 07:13
GPCR在药物开发中的重要性 - GPCR是最大且最多样化的细胞膜受体家族,数百种不同的GPCR在人体几乎所有器官系统中发挥生理机制调节作用 [1][2] - GPCR是药物发现史上产生最多成果的靶点类别,在所有获FDA批准药物中约占1/3 [2] - GPCR治疗靶点中仍有约75%未被开发为药物,存在重大未挖掘潜力 [2] 礼来在GPCR药物领域的布局 - 礼来宣布与AI制药公司Superluminal签署价值13亿美元的交易,加速AI药物研发,尤其是针对肥胖症及心脏代谢性疾病的小分子药物 [1] - 礼来将使用Superluminal的AI驱动平台,重点开发靶向GPCR的药物,此类蛋白可影响代谢、细胞生长和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 [1] - 礼来目前在肥胖治疗市场占主导地位,该市场未来十年价值预计达1500亿美元 [1] - 礼来此前与中国的来凯医药合作开发下一代减重药,目标是在减重同时保存肌肉 [1] 诺和诺德在GPCR药物领域的布局 - 诺和诺德与美国生物技术Septerna达成总价值22亿美元的交易,开发针对GPCR的口服小分子疗法,用于治疗肥胖症及心脏代谢疾病 [2] - 诺和诺德与GPCR靶点药物开发平台Deep Apple达成超8亿美元合作,联合开发并商业化GPCR类小分子药物 [2] AI在GPCR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 AI制药在GPCR类药物发现中拥有巨大潜力,能够对数十亿候选分子进行筛选 [2] - Superluminal作为AI制药初创企业,其技术平台被礼来用于加速GPCR靶向药物研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