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自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迈赫股份9月25日获融资买入1801.93万元,融资余额9655.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36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0.74% 成交额达1.7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801.93万元 融资偿还1835.59万元 融资净流出33.66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655.66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4.24%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34万户 较上期增长12% [2] - 人均流通股4746股 较上期增加21.99%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25.25万股(新增51.05万股)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50.81万股(新增21.29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8亿元 同比下降5.65% [2] - 归母净利润6841.52万元 同比增长67.0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66.88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200.16万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系统及动力能源供应系统(占比99.94%)和规划设计服务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行业领域 [1] - 成立于2010年1月23日 于2021年12月7日上市 总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1]
新北洋:新北洋的控股子公司正棋机器人目前主要面向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运营商客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9:43
业务定位 - 控股子公司正棋机器人主要面向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运营商客户 提供物流网点自动化系列智能设备 自动化装备和全场景综合集成解决方案 [2] 技术发展路径 - 规划分三步发展机器人/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业务:第一步聚焦物流分拣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 第二步拓展至物流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 第三步延伸至机器人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 [2] - 当前已研发伺服电机 伺服驱动器 电滚筒等产品 除自研自用外正积极向其他集成商推广 力争达成批量化合作 [2] 战略规划 - 通过三步走战略培育公司未来5至7年后的长远竞争优势与新兴增长极 [2]
比亚迪20250831
2025-09-01 02:01
**比亚迪电子2025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比亚迪电子 是比亚迪集团旗下子公司 *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AI数据中心 机器人 智能家居等多个行业[3][10][20] **核心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06亿元 同比增长略有增长 毛利55亿元 净利润17.3亿元 同比增长14% 毛利率较去年有所改善[3][16] * 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优异 总资产826亿元 净资产328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1亿元 流动比率1.1倍[3] * 研发投入22.3亿元 持续投入收入3%-4%用于新业务研发[2][15] **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 * 收入124.5亿元 同比增长60% 首次占总收入15%以上[2][3] * 单车SP单价超5000元人民币 高端产品及单台车价值量持续提升[2][12] * 热管理系统市场份额约占一半 智能驾驶系统搭载率提升 是参与车型中的绝对主力[2][12] * 毛利率较去年有所提高 整体板块毛利率保持稳定在2万4左右[12][25] * 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主要面向欧洲客户 预计未来两至三年内开始出货[5][14] **消费电子业务板块** * 收入609亿元 同比略有下降 其中组装业务472亿元 零部件业务138亿元[3][4] * 安卓市场基本保持稳定 高端机型金属零部件继续投资以保持竞争力[13] * 成都工厂金属业务自动化率提升 明年预计营收增长约50%[23] * 明年的折叠机预计将产生较大的增量效应[19] **AI数据中心新兴业务** * 液冷产品获英伟达认证 下半年开始批量出货 涵盖快接头 分水器 冷板等产品[7][30] * ML72电源系统有望在三四季度出货[2][7] * 推进800G光模块量产 已具备量产能力 1.6T光模块预计2026年上半年量产[2][11] * 计划明年实现1.6T光模块和CPU产品线量产 CPU预研争取2026年下半年量产[2][7][30] * 高压电源(HVDC)与英伟达合作预研 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量产[30] * 上半年AI服务器系统产品营收10亿元 全年目标30-50亿元[27] * 液冷技术成海外AI数据中心散热主流 国内预计明年切换液冷[4][17] * 中期百亿级收入体量目标 重点布局服务器 液冷 电源及光模块等零部件[4][18] **机器人领域进展** * 已部署近2000台AMR用于不同工厂运行[8] * 完成灵巧手核心零部件自研自制 包括六维力传感器 谐波减速器等[8] * 工业AI机器人迭代至第三代 具备22个自由度 目标2025年部分制造场景批量试用[9] * 开发人形机器人 第一代原型机已完成[9] **其他重要业务布局** *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72亿元[3] * 智能家居领域已开始布局 占据50%市场份额 预计明年显著增长50%甚至100%[20] * 非手机类产品线 大客户手机业务明年预计实现约50%营收增长[21] * 整车连接器方面自主开发 80%的连接器实现自制 激光雷达由集团其他事业部负责[31] **研发与专利情况** * 工程师团队超2万人 其中产品设计和开发工程师超4000名 软件和算法工程师超1500人[10] * 申请专利达11580项 其中汽车相关专利近2000篇 AI数据中心相关专利上百篇 机器人相关专利几十篇[2][10] **发展策略与未来展望** * 持续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毛利 释放盈利能力[6] * 专注于利润率较高的业务模块 加大数据中心和汽车高端部件领域研发投入[32] * 预期未来几年每年实现显著增长 带来更强劲的盈利能力提升[4][32] * 汽车业务下半年进入销售旺季 预计业绩比上半年更好 全年增长目标可能达35%-40%[24] * 液冷业务今年基数较小 预计2026年将大幅上量[30]
迈赫股份股价跌5.23%,天弘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50.81万股浮亏损失80.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13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5.23%至28.62元/股 成交额1.95亿元 换手率10.45% 总市值53.4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23日 2021年12月7日上市 总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系统及动力能源供应系统(占比96.03%)和规划设计服务(占比3.87%) 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行业 [1] 机构持仓情况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二季度增持21.29万股至50.81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8%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80.28万元 最新规模58.3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1.92% 近一年收益率88.69% [2] 基金管理人信息 - 基金经理刘笑明任职6年339天 管理规模16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58.8% 最差回报-46.54% [2] - 基金经理祁世超任职220天 管理规模212.25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41.86% 最差回报8.17% [2]
迈赫股份股价跌5.23%,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25.25万股浮亏损失19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13
股价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5.23%至28.62元/股 成交额1.95亿元 换手率10.45% 总市值53.4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23日 2021年12月7日上市 总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系统及动力能源供应系统(占比96.03%)和规划设计业务(占比3.87%) 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行业 [1]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二季度增持51.05万股 现持有125.25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96% [2] - 该ETF当日浮亏约197.9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成立于2021年12月17日 最新规模144.71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31.62% 近一年收益率86.92% 成立以来收益率2.26% [2] - 基金经理华龙任职3年9天 管理规模429.26亿元 最佳回报75.38% 最差回报-15.08% [2]
竞逐“最后一厘米” 灵巧手掀起资本热潮
新浪财经· 2025-08-17 18:51
灵巧手技术发展 - 灵巧手被描述为机器人自动化的"最后一厘米",凸显其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关键地位 [1] -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预计灵巧手的工程量可能占整机开发工程的一半,表明其复杂程度和重要性 [1] - 随着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元年,灵巧手赛道出现密集的产品发布与融资潮 [1] 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 - 国金证券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0到1"的"iPhone时代",产业前景可观 [1] - 灵巧手占机器人价值比重有望超过30%,显示其在机器人成本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1]
总规模470亿港币 晶泰科技创AI药物发现合作订单新纪录
智通财经· 2025-08-06 04:01
合作概况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总订单规模约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 [1][2] - 合作涉及多款临床前阶段的大分子及小分子创新药资产,DoveTree获得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1] - 晶泰科技已收到首付款约4亿港元(5100万美元),未来还可获得约3.85亿港元(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及约462亿港元(58.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1] 合作方背景 - DoveTree由生物制药界传奇企业家Gregory Verdine博士创立,旨在整合中美药物研发优势资源 [3] - Verdine博士已参与创立十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超过5家上市公司,主导研发的3款上市药物累计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 [3] - 晶泰科技是业内少数同时具备小分子、大分子、抗体偶联药物和分子胶研发能力的公司 [7] 技术优势 - 晶泰科技融合量子物理、AI与机器人自动化,构建端到端的药物从头发现解决方案 [7] - 在靶点验证方面,晶泰科技的技术可将传统需要三个月的模拟缩短至一周,效率提升10倍以上 [7] - 晶泰科技拥有单日完成数万个化合物亲和力预测的能力,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 [8] - 其XtalFold平台是全球首个在大量药物管线中获得充分验证的AI大分子药物结构建模平台 [9] 合作领域 - 合作覆盖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高潜力管线项目 [2] - 双方计划共同推进针对极具挑战性或高价值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 [4] - 晶泰科技计划在分子胶研发领域与Verdine博士深入合作 [9] 行业影响 - 合作标志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对智能化药物发现模式的高度认可 [2] - AI+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改变制药行业的研发能力 [4] - 这种合作模式有望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具临床价值的治疗选择 [2]
总规模470亿港币 晶泰科技(02228)创AI药物发现合作订单新纪录
智通财经· 2025-08-06 01:25
合作概况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总订单规模约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并已收到首付款约4亿港元(5100万美元)[1] - 合作涉及多款临床前阶段的大分子及小分子创新药资产,DoveTree享有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1] - 晶泰科技有权获得约3.85亿港元(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以及约462亿港元(58.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1] 合作意义 - 此次合作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2] - 合作将整合DoveTree在生物学机制研究、靶点选择和商业化开发方面的优势与晶泰科技的AI驱动药物研发技术[2] - 合作覆盖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高潜力管线项目[2] 合作伙伴背景 - DoveTree由生物制药界传奇企业家Gregory Verdine博士创立,旨在整合中美药物研发优势资源[3] - Verdine博士已参与创立十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超过5家上市公司[3] - Verdine博士主导研发的3款上市药物累计销售额已突破百亿美元[2] 技术优势 - 晶泰科技融合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实验验证,构建端到端的药物从头发现解决方案[6] - 公司在靶点可开发性验证方面可提速10倍以上,一周内完成传统方法需三个月的工作[6] - 晶泰科技拥有单日完成数万个化合物亲和力预测的能力,显著降低计算成本[7] 研发能力 - 晶泰科技具备小分子、大分子、抗体偶联药物和分子胶的"干湿"研发能力[6] - 公司构建了万亿级的Make-on-demand化合物库,可预测化学合成路径[7] - 在大分子领域,晶泰科技的XtalFold®平台是全球首个在大量药物管线中获得验证的AI大分子药物结构建模平台[8] 未来计划 - 双方计划共同推进对极具挑战性或高价值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4] - 晶泰科技计划在分子胶研发领域与Verdine博士深入合作[8] - 公司已建立适用于多靶点、多场景的分子胶研发平台,能预测潜在分子胶靶点[8]
快讯|中国将在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夺冠;人形企业中标9051.15万元订单;日本汽车行业自动化程度创五年新高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1 01:57
优必选中标机器人订单 - 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刷新业内单笔中标金额纪录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业务收获期,此前智元、宇树已拿下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订单 [1] 欧洲低重力四足机器人研究 - 挪威科技大学开发的四足机器人Olympus在模拟火星重力(地球重力的1/2.5)环境下测试跳跃能力 [4][5] - 机器人采用四条"双"腿结构,底部带爪状贴片,低重力下跳跃高度显著优于地球环境 [4] - 欧洲航天局ORBIT设施通过浮动平台实现二维微重力模拟 [5] 中国战队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突破 - 清华大学火神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包揽RoboCup类人组成人尺寸组冠亚军,首次实现中国战队夺冠 [7][9] - 两支战队均使用国产机器人加速进化T1,小型尺寸组决赛由清华大学TH-MOS队(使用国产K1机器人)对阵德国队 [9] maxon集团战略投资 - 瑞士maxon集团收购德国Synapticon少数股权,后者为智能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 [10][12] - 合作目标为开发集成功能安全的高性能驱动解决方案,现有客户已受益于双方技术组合 [12] 日本汽车行业自动化进展 - 2024年日本汽车行业将部署1.3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11%,创2020年以来新高 [13][15] - 日本机器人产量占全球38%,汽车行业机器人密度达1,531台/万名员工,全球第四 [15] - 全球70%机器人安装量集中于日本、中国、德国、美国、韩国五国 [15]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列举工业机器人、服务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超80家企业 [20][21][22][23][24]
亚马逊百万机器人上岗
北京商报· 2025-07-02 16:26
机器人部署与AI技术应用 - 公司已在全球部署第100万台机器人,分布在300多个运营中心,包括固定工位机器人和自主导航搬运机器人,并具备AI能力 [1] - 推出生成式AI基础模型DeepFleet,协调机器人行动,使车队行动时间缩短10%,提升送货速度和降低成本 [1] - 美国纳什维尔运营中心每天处理几十万个包裹,机器人分拣占比达95% [1] - 最新款仓储机器人Vulcan配备双臂和触觉感知功能,可整理库存并抓取物品 [2] 自动化对生产力的影响 - 自2015年以来,公司员工年处理包裹数量从175个增至3870个,生产力大幅提升 [2] - 2023年每个设施平均员工数量降至约670人,为16年来最低值 [2] - 新一代运营中心因机器人技术部署,可靠性维护及工程类岗位需求增长30% [3] 劳动力市场与岗位变化 - 科技进步改变工厂车间,公司可能已达到劳动力岗位需求高峰 [3] - 生成式AI的快速推出可能导致未来某些职位需求减少,但公司仍计划在AI和机器人领域继续招聘 [3] - 自2019年以来,公司通过培训项目帮助70万名员工掌握先进技术应用能力 [3] 财务表现与AI投资 - 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6380亿美元(同比+11%),净利润592亿美元(同比+95%) [4] - AI业务实现三位数增长,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约1000个生成式AI应用 [4]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超1000亿美元,持续押注AI业务 [4] 供应链与产能挑战 - 面临芯片供应慢、新硬件量产延迟、电力及组件供应不足等问题 [5] - 预计供应不足问题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缓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