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资本赋能高质量发展,古麒绒材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6-06 10:42
公司上市与行业背景 - 安徽古麒绒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1390,标志着公司进入资本助力发展阶段 [1] - 全球羽绒行业处于上升期,中国年产羽绒羽毛约40万吨(羽绒产量6.5万吨),国内市场需求5.5万吨(价值190亿元),全球市场需求达137亿美元 [1] - 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波司登等品牌通过高端化转型推动行业向品牌化发展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高规格羽绒产品研发生产20余年,为波司登、海澜之家、森马服饰等知名品牌提供鹅绒和鸭绒产品 [2][3] - 产品应用于服装、寝具、户外装备等领域,2019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6.67亿元增至9.67亿元(CAGR 20.37%),净利润从0.97亿元增至1.68亿元(CAGR 31.67%) [3] 财务表现与募投项目 - 2022-2024年资产总额从9.5亿元增至14.1亿元,主营业务毛利从1.51亿元增至2.45亿元 [4] - 流动比率稳定在2.29-2.51,速动比率1.16-1.32,资产负债率34.31%-38.07%,财务结构稳健 [4] - 本次发行5000万股(发行价12.08元/股),募资6.04亿元投向2800吨功能性羽绒绿色制造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5][6]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公司拥有CNAS认证检测中心及省级科研平台,研发方向包括清洁生产工艺(产品蓬松度>28cm vs 国标≥16cm)和功能性材料技术(拒水羽绒测试超300分钟) [6][7] - 拒水羽绒产品2024年销售额达5115.25万元,获军需客户认可 [7] - 建成日处理万吨中水回用系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及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8] 行业影响力与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参与制定《羽绒羽毛》《羽绒服装》等国家标准,是唯一深度参与羽绒服装新国标制定的生产企业 [9] - 上市首日股价涨幅164.9%(收盘价32元/股),总市值达64亿元,触发盘中临停 [10] - 芜湖市上市公司总数增至30家(省内第2位),公司上市体现区域营商环境优势 [10]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继续深耕羽绒材料主业,聚焦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客户开拓,推动行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11]
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丝绸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6-01 01:11
行业概况 - 丝绸定义为纯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护肤、保健等内在品质,符合绿色消费潮流,广义涵盖"桑、蚕、茧、丝、绸、成品"全产业链 [1] - 现代丝绸产品主要包括生丝、绢纺丝、蚕丝及其交织物(蚕丝含量≥50%)和蚕丝被4类 [1] 产业链剖析 - 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游为农业原材料供应,中游为蚕茧收烘、缫丝加工等制造环节,下游为服装、家纺等成品流通 [3] - 主要企业多选择全产业链布局,代表企业包括嘉欣丝绸、凯喜雅等;单环节布局企业较少,如经纬纺机(机械)、汉川万桦合作社(种植) [4][6] 行业发展历程 - 丝绸产业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唐朝达到生产巅峰,明清时期因封建制度阻碍停滞,建国后成为世界生产与出口大国 [7] - 当前行业正经历设计研发、消费理念与营销渠道的深刻变革,仍保持国际资源优势地位 [8] 行业政策方向 - 政策聚焦绿色环保、数字科技赋能和文化品牌建设,如《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4年)》鼓励天然纤维高品质加工技术 [9][12] - 其他重点政策包括《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24年数字化率目标超70%)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支持广西纺织业) [1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丝绸行业营收724.2亿元(同比+9%),2024年达765.85亿元(同比+5.75%),蚕丝被市场规模220亿元(头部企业增速30%-50%) [13] - 2024年蚕丝产量+3.79%,绸缎+6.25%,蚕丝被-7.53%;绢纺和丝织加工营收占比43%(同比+2.6%),缫丝加工占比47%(同比+11.36%) [15][16] 行业竞争格局 - 区域分布:3673家存续企业中,浙江占比40%(1488家),江苏超300家,广西集中上游蚕茧企业 [19] - 企业竞争:嘉欣丝绸2024年营收38.17亿元(同比+6.41%),华佳丝绸3.3亿元(同比+1.28%)为仅有的两家增长企业 [2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AI应用于花型设计,智能化生产提升附加值 [24] - 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方向,环保政策驱动绿色供应链建设 [24] - 消费升级与国际化推动品牌建设,线上渠道拓展加速 [24]
“绿色金砖 金色未来”鹰瞳科技受邀出席2025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
新浪证券· 2025-05-29 02:00
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 - 会议主题为"绿色金砖 金色未来",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与 [1] - 会议启动了"全球南方"绿色合作联合研究项目和绿色合作工作站两大倡议 [1] - 绿色合作联合研究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旨在为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绿色转型建议 [1] - 绿色合作工作站将整合北京市海淀区的企业、人才资源,推动绿色产业国际合作 [1] 绿色科技合作 - 会议设立"绿色科技与产品标准"对话环节,探讨标准互认、数字技术赋能等合作路径 [3] - 绿色合作工作站特别关注绿色科创企业如鹰瞳科技、科大讯飞等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1] - 项目聚焦清洁能源、绿色矿产等领域的跨国合作机会 [1] 鹰瞳科技参与情况 - 公司作为医疗AI代表企业受邀参会,展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5] - 公司副总裁吴晓磊在"绿色科技与产品标准"环节发表演讲 [5] - 公司展示了AI眼底检测技术,为与会专家提供体验服务 [3] 鹰瞳科技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视网膜影像诊断AI解决方案,集成便携式智能眼底相机 [5] - 系统可自动识别55种眼部疾病及多种慢病风险,诊断准确率达专家级水平 [5] - 技术方案能有效拉平地区医疗资源差距,推动医疗普惠化 [5] 公司战略定位 - 以"让健康无处不在"为使命,积极参与全球绿色发展 [5] - 通过AI技术创新拓展医疗资源可及性,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5] - 寻求在绿色科技领域的多元化国际合作机会 [5]
浙江开发区绿色石化产业对接会举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06:57
行业动态 - 2025年浙江开发区绿色石化产业对接会在宁波举行,活动由浙江省商务厅主办,宁波市商务局等单位承办 [1] -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 - 浙江石化产值位居中国前三,形成以宁波、舟山、绍兴等为核心的绿色石化产业带,拥有70家开发区涉及该产业 [1] 发展战略 - 浙江将绿色石化产业列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的核心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劲市场韧性与增长潜力 [1] - 浙江开发区要抓住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机遇,深化与中东欧及"一带一路"国家在绿色技术、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2] - 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终端化、差异化发展,加大研发中心布局,攻关核心关键技术 [2] 合作成果 - 浙江开发区绿色石化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14家单位入选绿色石化科创中心名单 [2] - 宁波、绍兴、平湖等开发区与吉林、黑龙江等地开发区签署共建合作协议,推动跨省产业联动 [2] - 活动吸引浙江、上海、黑龙江、吉林4个省份200余人参会 [2]
氟硅行业以两大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02:0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21家有机硅上市公司和32家氟化工上市公司多数净利润率下降 行业呈现"增量不增效"现象 [1] - 氟硅行业承受市场和经营双重压力 但中国经济稳健复苏有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有机硅和氟化工体系 但整体处于大而不强状态 [1] 转型方向与战略 - 行业需强化科技赋能和产链协同 推动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 [1] - 有机硅行业需强化安全环保与集约化发展 实施上中下游一体化整合 拓展全球化市场布局 [2] - 氟化工行业需聚焦新能源/半导体配套材料、国产化替代、定制化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及产业链高端化升级 [2] - 新材料发展路径为"重研发、补短板、锻长板、提品质、创品牌" 重点方向包括新型能源材料、工程塑料、绿色建材 [1] 细分领域数据与规划 - 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72.9万吨 产量27.7万吨 消费量同比增长8% [2] - 生态环境部已全面淘汰29种含POPs类物质 计划2027年建立本土化有害PFAS管控清单 [2] - 氟化工行业发起负责任生产倡议 加快PFAS淘汰、强化环境排放控制、推进绿色替代 [3] 行业资源整合 - 发布《中国氟化工产业年度报告(2025年版)》 提供产业发展数据并对大宗产品产能项目发出预警 [3]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重点工程投用在即
新华网· 2025-05-26 12:55
投资规模与重点工程 - "十四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年均保持千亿元投资强度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南延段计划2023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1] - 运河东大街东延等道路工程将于2023年内基本完工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中深层地热项目将于2023年内开工 [1] - 河北廊坊"北三县"供水工程北京通州段将于2023年内开工 [1] 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将于2023年内开放 [1] -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将于2023年9月迎来28个教学单位和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 [1] - 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 [1] - 北京胸科医院危房改建项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将于2023年内完工 [1] 产业项目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新建北京艺术博物馆 [2] - 加速推进华夏银行总部、同仁堂集团总部搬迁项目 [2] - 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第二批北京市属国企搬迁工程 [2]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更加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 [2]
绿色消费为经济发展积蓄发展后劲
经济日报· 2025-05-22 00:13
绿色消费发展现状 - 绿色消费是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覆盖吃、穿、住、用、行等最终消费领域,对经济拉动和资源环境保护作用明显 [1] - 绿色消费能够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1] - 绿色消费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生产消费回收成本、市场供需匹配、政策标准体系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1] 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 - 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碳足迹全程追溯 [2] - 推动数智化赋能绿色供应链,优化物流组织配送方式,减少包装物浪费和污染 [2] - 强化生产者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责任,提升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2] 绿色消费场景创新 - 拓展绿色消费场景,推广"以旧换新",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2] - 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推动社区二手交易平台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 [2] - 发展绿色商场、智慧社区等新业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消费体验 [2] 绿色消费制度标准建设 - 建立健全绿色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和服务标准 [2] - 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标识制度,完善审核体系,提升绿色标识公信力 [2] - 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国际接轨,提升"中国能效标识"等认证的影响力 [2] 绿色消费激励措施 - 出台财政、金融、价格等支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绿色转型 [2] - 制定节水、节能、回收等财政补贴政策,推动银行开发绿色消费信贷产品 [2] - 推行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和采购补贴,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积极性 [2]
第二十二届(2025)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暨2025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环球网· 2025-05-21 01:43
行业规模与地位 - 中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3.5万亿元 稳居全球前列[2] - 2024年全国肉蛋奶总产量达9600万吨 产能效率显著提升[2] - 山东省2024年肉蛋奶产量1680万吨 占全国总量9.7% 连续33年居全国首位[2] - 山东省畜牧业产值2948.5亿元 位列全国第二 可满足1.6亿人消费需求[2]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2025畜博会展览规模创历史新高 展览面积超18万平方米[1][3] - 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家企业参展 四大国际展团携前沿技术亮相[1][3] - 展会从区域性平台发展为亚洲第一 全球第二的国际畜牧盛会[3] 区域经济贡献 - 山东省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2.35万亿元 同比增长6.0%[2] - 山东省三分之一畜产品销往省外 稳居全国保供核心地位[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物联网和AI技术助力智能饲喂系统 无人巡检机器人广泛应用[2] - 展会特设智能装备 低碳技术 数字解决方案展区 集中展示全产业链创新成果[5] - 行业以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引擎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 企业参与与战略 - 温氏集团连续二十余年参展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3] - 企业致力于提供优质安全畜产品 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3] - 深化国际技术互鉴与资源共享 推动中国优质畜产品出海[2] 活动与平台价值 - 同期举办优化产能提振消费系列高端论坛 汇聚全球智慧共谋发展路径[5] - 高峰论坛和技术研讨会为行业提供技术交流与合作契机[3] - 畜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技术实力 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2]
董事长“下台”,捧出江西首富的“民营超市第一股”宣布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5-18 04:19
公司分析:人人乐退市事件 - 人人乐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拟终止股票上市交易,成为传统超市行业困境的缩影 [2][3] - 2024年公司营收14.3亿元,同比下滑49.86%,总资产减少50.94%,净资产为-4.04亿元;关闭门店45家,转让15家,仅新开1家 [3]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净亏损分别为8.6亿元、5.1亿元、5亿元和0.2亿元 [10] - 2024年通过资产重组试图扭亏,但修正后净资产仍为负值(-4.07亿至-3.92亿元),触发退市条件 [5] - 创始人何金明1996年创立人人乐,2010年上市时营收破100亿元,门店超100家,并使其成为江西首富(财富87亿元) [7] - 上市后高管频繁离职,营收从2012年峰值129亿元降至2020年59.8亿元,股价从30.74元/股跌至3.69元/股 [9] 行业趋势:传统超市面临的挑战 - 电商冲击、消费习惯改变及新兴业态崛起导致传统超市集体困境,2024年连锁超市TOP100收入从2019年9792亿元降至2023年8680亿元 [12][13] - 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线上线下融合(如沃尔玛与美团合作)、供应链优化(直采模式)、体验式消费(亲子乐园、美妆区)是主要转型方向 [12][14] - 自有品牌占比提升,如山姆会员店自有品牌销售占30%,中国超市TOP100自有品牌销售占比2022年达5%并持续增长 [13] - 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预计2030年超2万亿元;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企业通过即时配送和智能体验快速崛起 [12] - 区域市场深耕与下沉市场拓展成为增长点,需结合本地化运营策略 [15] - 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显现,包括环保包装、节能门店和可持续供应链 [15] 历史对比与行业启示 - 人人乐曾与沃尔玛、家乐福直接竞争,被誉为“广东超市三巨头”之一,但未能适应市场变化 [7][11] - 传统超市需通过采购模式变革(如永辉直采)、服务升级(免费加工、烹饪教学)提升竞争力 [14] - 爆品策略可增强引流效果,如银泰百货美妆品类“全国第一柜”达47个 [13] - 行业需加速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优化库存管理并强化差异化商品力 [12][14]
鹏欣资源: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15 13:25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1.33亿元,同比减少4.48%,营业成本48.97亿元,同比减少2.47% [24] - 公司总资产72.47亿元,同比减少12.15%,资产负债率21.47%,较期初降低7.88个百分点 [24]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60.76亿元,同比减少0.62%,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减亏0.11亿元 [24] - 公司境外资产占比81.97%,主要分布在刚果(金)和南非 [29] 主营业务表现 - 工业业务收入18.52亿元,毛利率13.34%,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 [26] - 金属品贸易业务收入32.39亿元,毛利率-0.30% [26] - 阴极铜产量26,307金属吨,同比下降20.61%,销量26,248金属吨,同比下降19.68% [26] - 氢氧化钴产量120金属吨,同比下降91.04%,销量250金属吨 [26] - 硫酸产量22.27万吨,同比下降5%,销量8.39万吨,同比下降37.08% [26] 矿产资源储备 - 南非奥尼金矿资源量450.8吨,平均品位6.79g/t,设计年产量5-11吨 [30] - Tau矿资源量243.78吨,平均品位7.36g/t,设计年产量1.8吨 [30] - 刚果(金)希图鲁铜矿储量21,255吨,年产量3.5-4.0万吨阴极铜 [30] - 刚果(金)希图鲁铜矿采矿权正在办理续期手续 [30] 行业动态 - 2024年黄金价格全年上涨27%,年底收于2,624.16美元/盎司 [11] - 铜价2024年底收于8,781.5美元/吨,较年初上涨2.56% [13] - 钴价2024年国际标准级钴低幅均价11.27-13.16美元/磅,同比下跌25.38% [14] - 2023年全球矿业并购案件1,526宗,增长5%,并购额1,210亿美元,增长75% [17] 发展战略 - 公司实施"国内+国外、双轮驱动"和"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战略 [6] - 聚焦黄金、铜等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南非金矿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6] - 刚果(金)项目实现稳产增效,搭建贸易业务新模式 [6] - 加快海内外产业布局扩张,增加矿产资源储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