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细胞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建设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
科技日报· 2025-04-28 01:00
行业动态 - 第二届陕西省细胞产业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 主题为"聚焦细胞前沿 共筑产业新程" [1] - 大会正式揭牌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 并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细胞制备中心建设标准 [1] - 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干细胞学会联合主办 吸引10余位院士 近50家产业链企业及超1500名参会者 [1] 产业布局 - 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同步揭牌四大核心平台 包括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西北分库) 国家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储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等 [1] - 基地旨在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一体化生态 [1] - 陕西已汇聚百余家生物医药企业 形成覆盖存储 研发 生产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2] 技术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提出干细胞与生长因子协同研发是我国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的关键 [1] - 相关市场规模已突破1300亿元 [1] - 细胞治疗正从疾病治疗向精准健康管理延伸 需通过标准化生产 智能化监管完善产业链闭环 [1] 产学研合作 - 大会现场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发布《细胞制备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1] - 聘请同济大学专家担任平台学术带头人 [1] - 西安交通大学表示中国西部创新港将深化产学研协作 推动细胞产业向智能制造升级 [2] 发展规划 - 陕西省将依托干细胞科技产业园及国际转化基地 加速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 [2] - 力争成为全国细胞产业创新策源地 [2]
三元基因:人干扰素1b治疗黑色素瘤获专家共识 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取得积极进展
贝壳财经· 2025-04-27 09:1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 同比增长4.8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3.23% [2] - 研发费用增加848.82万元 增幅64.90% [2] 核心产品与技术平台 - 人干扰素α1b(运德素®)为全球独创基因工程药物 具有抗病毒广谱性和临床用药安全性优势 [2] - 建立五大技术平台:重组蛋白药物高效表达与纯化技术平台、蛋白质高稳定性水溶液技术平台、新型干扰素制备技术平台、吸入制剂技术平台、通用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平台 [3] - 新型干扰素制备技术平台已获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发明专利 [3] 肿瘤免疫治疗研发进展 - γδ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项目目标为开发通用"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 [4] - 已完成γδT细胞激活和扩增阶段优化工艺确认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 - γδT细胞联合人干扰素α1b治疗黑色素瘤已入组5例 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完成8例入组 [5] - γδT细胞联合靶免治疗晚期乙肝相关肝癌完成6例低中剂量组入组 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5] 战略合作 - 携手北京佳德和细胞治疗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团队 建立国际肿瘤免疫治疗平台 [5] - 合作开发γδT细胞产品 具有肿瘤杀伤能力强、特异性高、安全无异体排斥反应特点 [5] - 首期研发目标包括B细胞淋巴瘤临床试验及卵巢癌、肺癌、肝癌等实体瘤治疗研究 [6] 临床认可与市场拓展 - 《人干扰素α1b治疗黑色素瘤专家共识》发布 为开拓肿瘤治疗市场奠定基础 [7]
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20:0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聚焦生物材料、药业、细胞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致力于研发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 [2] - 生物材料领域以动物源性医用材料为主,产品包括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胸普外科修补膜等,应用于神经外科、胸普外科等多科室 [3][4] - 药业领域核心产品本维莫德乳膏(商品名:欣比克)为1.1类新药,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拓展特应性皮炎等适应症III期临床 [4] - 细胞领域布局免疫细胞/干细胞技术,开展软骨细胞移植、细胞储存及生物人工肝项目研究 [5] 研发与创新进展 - 承担二十多项国家和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再生型生物膜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3] - 建立符合GMP标准的细胞制备与评估体系,干细胞制剂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质量认定 [5] - 本维莫德乳膏获"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并成功续约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 [4] 公司治理与财务 - 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1] - 报告期无利润分配计划,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股本 [1] - 公司未盈利状态持续,无优先股股东及债券存续 [1][8]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医疗改革深化与带量采购政策实施重塑医疗器械/医药行业竞争格局,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 - 公司通过优化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应对政策带来的市场挑战 [2]
冠昊生物: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一季度营收、净利恢复正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4: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77亿元 归母净利润2741.69万元 同比小幅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479.71万元 同比增长3.67% 归母净利润1486.61万元 同比增长3.30% 经营状况改善 [1] 业务板块构成 - 构建生物材料 药业 细胞三大业务板块 拥有多款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及1款化药1类新药 [1]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 B型硬脑(脊)膜补片收入7214.19万元 同比增长21.52% [2] - 细胞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达10%以上 涉及自体软骨组织细胞移植 免疫细胞储存 干细胞储存等技术 [3] 核心产品进展 - 1.1类新药本维莫德乳膏治疗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纳入《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单独分类 [2] - 本维莫德拓展特应性皮炎 过敏性鼻炎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 特应性皮炎Ⅲ期临床试验积极推进 [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推动 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下展现活力 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提升 高端医疗器械可及性增强 [2]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 规范细胞治疗产业化方向 [3] - 政策环境优化为细胞创新技术和产品转化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3] 研发管线布局 - 专注于提升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制备技术 临床前评估及临床试验评估体系 深化细胞研发应用平台建设 [3] - 生物人工肝项目推进细胞药物药学研究及第三类医疗器械性能研究 积极申请临床前研究 [4]
上海11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 融资周报(2025年第13期)
搜狐财经· 2025-04-22 10:58
一周融资概述 - 上海共发生11起融资事件 其中6起披露融资金额 合计金额约3.9亿元[3] - 从行政区域分布看 松江区融资事件数量最多共3起 浦东新区共2起[3] - 从融资轮次看 A轮融资共6起 天使轮融资共5起[7] - 从行业分布看 共涉及7个行业 医疗健康行业融资事件最多共3起 涉及细胞治疗 化学制剂和体外诊断领域[10] 重点融资企业动态 - NeuShen Therapeutics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由上实资本旗下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 龙磐投资继续支持 谢诺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 公司核心产品NS-041完成I期临床试验 融资用于推进核心研发项目临床开发[13][14] - 柒色莲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 由百奥维达独家投资 公司基于iPSC技术开发自体细胞治疗产品 融资用于加速平台建设和产品开发[15][16] - 纬钛机器人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 天使轮由小米战投领投 天使+轮由祥峰投资等联合投资 公司拥有机器人仿生指尖及带触觉末端执行器产品 融资用于推动视触觉感应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17][18] - 福可新材料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 由毅达资本领投 金水湖基金跟投 公司为环保型防水防油剂研发商 全系列产品通过德国海恩斯坦实验室检测 成立2年销售额破亿[19][20] - 弈人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国家交通运输部产业引导基金交信基金和浦东创投联合投资 公司为时空智能数据服务商 以星汉时空数据大模型为基础打通数据商业闭环 融资用于整合时空数据资源并推动产品落地[21][22][23][24] - 得印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南京新百领投 江苏享佳健康和天择资本跟投 公司为养老机器人制造商 已推出3款产品 其中二便智能护理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轮椅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 融资用于产品量产与市场拓展[25][26] - 聚尔达科技完成12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未披露 公司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服务商 聚焦商业主体信用评价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融资用于业务拓展和人才招募[27][28] - 梁为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 由英掘投资独家投资 公司为无界面材料研发商 产品耐用寿命等性能提升100%及以上 融资用于产线升级和团队建设[29][30] - 近则生物完成Pre-A融资 由元明资本独家投资 公司为认知障碍疾病智能化检测和干预治疗产品研发商 融资用于加速头戴式经颅光生物治疗仪临床推进和注册获批[31][32] - 韵申科技完成A轮融资 由同创伟业与海富产业基金 尚融资本 元禾原点 蓝天投资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 公司专注于泛半导体材料制备设备研发及制造 融资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和拓展客户网络[33][34] - 上光通信完成A+轮融资 由穗银安信资产 砺哲基金 置柏投资 工大创业 沃赋创投 华泰紫金投资 公司为新一代激光通信技术研发商 核心产品为星载激光通信终端 融资用于人才建设 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35][36] 医疗健康行业聚焦 - 本周发生3起医疗健康融资 涉及细胞治疗 化学制剂和体外诊断领域[10][37] - 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创新药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创新药"概念 2025年进一步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38] - 上海拥有全国45%临床试验资源 张江聚集超过200家相关企业 政策支持包括临港对基因治疗企业免征5年企业所得税 沪版惠民保将CAR-T疗法纳入特需目录[38] - 上海细胞治疗行业处于爆发临界点 千亿级市场初现端倪[38]
和元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6% 公司于今年启动股份回购计划
中证网· 2025-04-18 03:3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1.16% [1] - CDMO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6.12% [2] 业务发展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再生医学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1] - 全资子公司和元和美"再生医学中心"于2024年9月正式成立,拓展技术应用至再生医学领域 [1] - 新增CDMO业务订单额超过2.7亿元,协助客户获得12项IND批件 [2] - 累计承接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项目超过450项,其中III期临床项目4项 [2] - 累计协助客户获得国内外IND批件44项 [2] 产能建设 - 临港产业基地一期全面投产,面积约7.7万平方米 [1] - 配备13条GMP载体生产线与20条细胞生产线 [1] - 具备5L-500L质粒发酵规模和50L-2000L悬浮细胞培养规模 [1] - 产线数量与产能规模位居国际行业前列 [1] 资本市场动作 - 2025年启动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1872.67万股,占总股本2.8853% [2] - 成交均价5.34元/股,总金额近1亿元 [2] - 部分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剩余股份将择机出售或注销 [2]
上海: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药品器械流通、医保基金使用等实施穿透式监管
快讯· 2025-04-14 11:23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4月14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医疗卫生服务新业 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要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以严的基调深化全面监管,从事后处置转向 全过程监管,依托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区块链等技术,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药品器械流通、医保基 金使用等实施穿透式监管,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要以审慎包容的态度助力创新发展,通过更高水平 监管、更优制度供给,支持和规范医学人工智能、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以及 互联网医疗、国际医疗旅游 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健康需求。 ...
东北制药(000597) - 2025年3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3-20 10:24
研发创新优势 - 聚焦“小分子创新药 + 生物药”双轮驱动,依托连续化反应、绿色合成等核心技术降本增效 [2] - 控股鼎成肽源,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研究等,培育新业务和盈利增长点 [2] - 鼎成肽源搭建核心技术平台,开发 TCR - T、TCR 蛋白药和 CAR - T 细胞治疗产品,建立转化平台 [2][3] - 形成 TCR - T 和 CAR - T 细胞治疗产品完整技术平台及产品转化体系,开发 10 余款针对多种癌症的细胞治疗产品 [3][4] 核心业务与产品线 - 以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为核心,业务覆盖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医药工程、生物医药等板块,形成产业及服务集群 [3] - 拥有十大系列精品、400 多种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制剂产品,主导产品远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 1000 余家客户 [3] 鼎成肽源 IND 项目规划 - 未来三年以实体肿瘤为主要攻克方向,配合方大集团大健康板块和方大医院肿瘤特色 [4] - 计划每年一个产品进入 IND 申报阶段或临床阶段,2025 年一个新产品进入 IND 申报阶段,一个细胞产品进入临床试验 [5] 看好生物制药行业原因 - 应对行业变革与产品创新,通过战略转型和产品创新应对集采压力,在生物制药领域突破 [6] - 细胞治疗兴起,鼎成肽源有十年 CAR - T 和 TCR - T 研发经验,介入可跻身第一梯队,细胞治疗市场潜力大 [6] 鼎成肽源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 - 独特的序列发现平台:基于 NAS - T 平台升级的 FIRST 3.0 平台,可快速开发 TCR 序列,储备 30 余个经过验证的 TCR 序列库 [6][7] - 全面的 TCR 药物开发平台:建立“闭环式”技术平台,具备开发细胞药物、蛋白药物及个性化治疗技术的能力,序列库可自主开发或合作商业化 [7] - 丰富的产品管线:布局十余条管线,有成熟的各类型实体肿瘤细胞治疗产品开发及临床研究经验 [7] - 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平台:建立免疫细胞“武装”技术平台,开发创新型 TCR - T 和 CAR - T 细胞治疗产品 [8] - 快速的临床应用能力:多款细胞治疗产品在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建立科研和临床研究合作模式 [9] 市场地位 - 覆盖医药全产业链,具备“原料药 + 制剂”一体化优势,形成“仿创并举”到“创新驱动”业务新模式,新产品快速上市销售 [10] - 是我国最早实现化学原料药出口的企业之一,销售渠道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产品有竞争优势 [11] - 新上市产品拓展销售,自主研发的 DCTY1102 注射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国内第一款进入 I 期临床研究的靶向 KRAS G12D 的 TCR - T 细胞药物 [11] 新年开局销售战略重点 - 原料销售:以“早谋划、早落实”为核心,提前一个月制定销售策略,依托原料药出海订单增长拓展市场、提升销量 [11][12] - 制剂销售:复盘总结经验,首月聚焦招商、项目和发货,紧盯终端市场和政策变化,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12]
金斯瑞生物科技:2024年报点评:细胞治疗业务解除合并报表,其余业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20250318
光大证券· 2025-03-17 23: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实现收入5.94亿美元(YOY+6.1%),净利润约29亿美元,同比大幅扭亏,主要因细胞治疗业务解除合并报表带来32亿美元收益 [1] - 生命科学业务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收入和经调整经营利润均增长,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2] - 生物制剂及开发(CDMO)业务2024年下半年回暖,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15%-20%,业务有望回归增长趋势 [3] - 合成生物学业务快速拓展市场,收入和经调整经营利润表现良好 [3] - 更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当前估值处于低位 [4] 各业务情况总结 生命科学业务 - 2024年板块收入达4.55亿美元(YOY+10.2%),经调整经营利润为0.90亿美元(YOY+15.5%) [2] - 通过平台创新和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高效、优质交付,多地产能扩张且运营效率提升,欧美市场商务拓展稳健 [2] - 随着创新加速和产能提升,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2] 生物制剂及开发(CDMO)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0.95亿美元,同比减少13.2%,经调整经营亏损为0.43亿美元,同比扩大46.1% [3]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市场环境不佳、价格下降、竞争加剧以及新建GMP设施产能利用率较低 [3] - 抗体蛋白药2024年新获28个项目,较上年同期17个大幅增长,50%项目来自中国以外市场;细胞与基因治疗新获33个项目,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预计2025年业务收入增长15%-20%(不含礼新分成),2025年上半年有望确认礼新对外授权首付款5.88亿美元的40%,业务有望回归增长趋势 [3] 合成生物学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0.54亿美元(YOY+24.6%),经调整经营利润约为210万美元,同比持平 [3] - 成功拓展关键客户群,来自大客户收入同比增长40%,中国和海外饲料及工业酶市场业务扩张推动收益及经调整毛利增加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更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48/2.35亿美元(前值为1.00/3.50亿美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5亿美元,对应EPS分别为0.12/0.11/0.23美元,PE分别为14/15/7倍 [4] -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展示了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EPS、PE等指标情况 [5]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销售成本、毛利等多项指标预测 [10] 现金流量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营运资本变动前之现金流、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等多项指标预测 [10] 资产负债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土地使用权等多项指标预测 [11]
金斯瑞生物科技:24年报点评:细胞治疗业务解除并表,各持续经营业务版块25年趋势向好,利润端有望持续为正-20250315
海通国际· 2025-03-14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2.78港币,现价12.44港币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斯瑞生物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利润扭亏,各业务板块2025年趋势向好,细胞治疗业务解除并表带来重大利润增长,采用分部估值法得出股权估值,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7] 各业务板块情况 生命科学板块 - 2024年收入约4.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经调整毛利约2.38亿美元,同比增长5.9%;经调整毛利率略降至52.2%;经调整经营利润约9040万美元,同比增长15.5% [3][14] - 坚持全球化本土策略,多地产能扩张并提升运营效率,未来在多领域加速创新有望带动收入长期增长 [3][14] 生物制剂开发服务板块 - 2024年收入约9500万美元,同比减少13.2%;经调整毛利约1440万美元,同比减少27.3%;经调整毛利率降至15.1%;经调整经营亏损约4340万美元 [3][14] - 24H2收入增速约38%,增长回暖明显,收益和经调整毛利减少因市场环境、产能利用率和行政成本等因素 [3][14] - 预计2025年Fee - for - Service收入1.13亿美元,同比增长19%,采用PS估值法给予6倍PS,对应股权价值6.54亿美元 [5][14] 工业合成生物产品板块 - 2024年收入约5370万美元,同比增长24.6%;经调整毛利约2260万美元,同比增长36.1%;经调整毛利率增至42.1%;经调整经营利润约210万美元 [3][14] - 成功拓展关键客户群,大客户收入同比增长40%,核心酶制剂业务与合成生物学产品将驱动持续增长 [3][14] - 预计2025年收入0.67亿美元,同比增速25%,采用PS估值法给予6倍PS,对应股权价值3.33亿美元 [5][14] 传奇生物 - 细胞治疗板块解除并表,采用股权市场公允价值估值,截至2025年3月12日,传奇生物市值68亿美元,公司持股47.51%,对应股权价值32.31亿美元 [5][16]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9.38、8.24、9.59亿美元,同比增速58%、 - 12%、16%,剔除礼新医药合作分成影响,2025 - 2026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8%、17% [8]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0.11、1.79亿美元 [8] 资产负债表预测 - 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52.78亿、55.87亿、55.31亿、57.90亿美元 [11] - 负债合计分别为11.67亿、11.00亿、11.60亿美元 [11] 现金流量表预测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600万、3.39亿、1.12亿、1.86亿美元 [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4.56亿、 - 3.23亿、 - 2.14亿、 - 6700万美元 [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700万、2600万、2500万美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