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自主
icon
搜索文档
克劳斯·拉雷斯:欧洲会因为对美关税战转向中国?我认为这种想法过于简单
观察者网· 2025-07-25 00:20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日均贸易额超过20亿欧元,但欧盟对华定位存在矛盾,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1] -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产业存在严重担忧,认为低价倾销可能冲击欧洲本土企业,计划设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市场[7][8] - 中欧贸易逆差问题长期存在,欧盟对中方未履行承诺的"承诺疲劳"现象表示不满[8] 欧盟战略自主 - 欧盟正推进安全领域"战略自主"计划,预计未来10-20年逐步减少对美国依赖,俄乌战争加速了这一进程[9][10] - 欧盟成员国已决定大幅增加军费投入,重组军队以增强自主防卫能力[9][10] -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客观上推动欧洲加快安全自主步伐,美国乐见欧洲承担更多防务责任[15] 中美欧三角关系 - 欧盟希望同时维持与中美良好关系,美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位列第二[7] - 美欧关税谈判可能将税率降至15%,显著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的30%[7] - 欧盟认为中欧经贸摩擦独立于美欧关系,不会因美国因素自动缓解[5][6] 产业竞争焦点 - 中国电动车凭借价格优势快速占领欧洲市场,欧盟指控存在不公平补贴[7][8] - 欧洲担忧丧失电动车核心技术,可能出台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国品牌[8] - 中欧在南海、台海等地区存在政治分歧,但安全领域摩擦小于经贸领域[11][13]
中欧峰会前夕,美国反向给中国送“助攻”,欧盟还没谈已先输一半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25
中欧贸易关系 - 美国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30%永久性最低关税,涉及价值3800亿欧元的对美出口商品[1] - 欧盟原定三轮反制措施被迫调整:第一轮价值210亿欧元的清单推迟生效,第二轮清单从950亿欧元缩水24%至720亿欧元[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出口激增65%,欧洲企业参与中国光伏项目投资超80亿欧元[6] - 中欧数据跨境流动协议预计降低合规成本15%[6] 欧盟经济影响 - 德国5月对美出口骤降7.7%创三年新低[4] - 意大利农业联合会警告30%关税将导致食品出口损失23亿欧元[4] - 欧洲股市在美国宣布关税当日蒸发500亿欧元市值[4] - 美欧若爆发全面关税战,美国GDP将下降0.6%,德国经济可能萎缩4%[6] 欧盟内部矛盾 -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张扩大反制清单,法国要求启动"反胁迫机制"限制美国科技巨头[4] - 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批评欧盟政策"为德国买单"[4]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推迟反制关税展现谈判诚意,同时宣称准备更严厉措施[4] 中欧互动动态 -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严正抗议欧盟在俄油制裁中针对中国金融机构[4] - 欧盟与印尼达成自贸协定,强调"贸易多元化是对抗美国压力的核心"[6] - 中欧峰会预计讨论"战略自主",但欧盟面临美中双重压力[7]
稀土板块延续火热!稀土ETF(516780)显著放量、规模创近四年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23 06:15
稀土产业半年报行情 - 稀土产业多家公司半年报预告业绩表现较好,对板块估值形成支撑,稀土板块近日持续走强 [1] - 稀土ETF(516780)近三个交易日(25/7/18-25/7/22)日均成交额达2.76亿元,相较2025年内日均成交额0.66亿元放量显著 [1] - 近10个交易日中有8日获得资金净流入,截至2025/7/22,产品最新规模达14.94亿元,创近四年来新高,年内规模增长超70% [1] 稀土ETF表现与吸引力 - 稀土ETF(516780)在规模和流动性方面均展现出较突出吸引力 [1] - 产品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覆盖中国稀土产业链,选取涉及稀土开采、稀土加工、稀土贸易和稀土应用等业务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ETF运营经验,旗下ETF规模超510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2] 行业基本面与投资机会 - 大盘情绪高涨+稀土镨钕金属售价走高的背景下,稀土&磁材行业表现突出 [1] - 美国国防部为MP公司提供显著高于国内现价的镨钕价格下限(110美元/kg),并给予高额补贴,证明我国稀土管制的有效性 [1] - 战略自主概念下板块估值有望进一步抬升,或可关注板块的持续性投资机会 [1] - 供需两端预期改善,有望推动国内稀土产业盈利进一步修复,稀土及磁材价格及盈利中枢的上升持续性和高度值得关注 [2] 稀土产业战略地位 - 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1] - 我国稀土在世界稀土资源开发和供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
反制裁回旋镖直击欧洲!欧盟第18轮制裁引爆经济衰退警报
搜狐财经· 2025-07-23 02:59
欧盟对俄制裁的经济影响 - 德国2023年GDP增速较俄罗斯低1.4个百分点,欧盟对俄贸易逆差三年间激增116.7% [1] - 前17轮制裁冻结俄央行230亿欧元资产,但2024年俄罗斯对欧出口仍实现57亿欧元顺差,能源产品占比达82% [3] - 欧盟企业因制裁损失的市场份额中,76%被中国、印度及中东国家填补 [3] 欧盟内部产业格局变化 - 法国道达尔、德国巴斯夫等跨国巨头的战略撤离,为亚洲竞争者提供了价值380亿欧元的市场准入空间 [3] - 欧盟委员会在每轮制裁中平均删减35%的初始提案内容,最终出台的制裁措施多为象征性条款 [3] - 钻石贸易和液化天然气转运的禁令条款被迫做出12项例外安排 [3] 跨大西洋经贸关系 - 美国实施的30%汽车关税使欧盟对美出口减少17% [4] - 与俄能源脱钩带来的LNG进口激增,使美国能源企业获取超过420亿欧元的超额利润 [4] - 北约要求成员国年均增加国防支出680亿欧元,挤压数字经济转型的资源配置空间 [4] 欧洲宏观经济前景 - 欧盟委员会将2025年增长预期下调至0.7%,预警欧元区存在34%的技术性衰退概率 [4] - 俄罗斯通过"向东转"战略构建的替代性经贸网络,形成对欧反制韧性 [4]
再遇见|欧委会前主席普罗迪:欧洲实现“战略自主”符合中欧共同利益
新浪财经· 2025-07-22 23:31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欧年贸易额达2640亿美元,涵盖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7] -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曾体现未来合作构想但因故搁置,失去深化合作机会[8] - 中国建议将欧元纳入外汇储备以推动多极世界,实际采取美元与欧元并持策略[7] 产业与技术合作 - 1984年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参与天津无缝钢管厂建设,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技术人员的生产力[6] - 中意合作领域覆盖考古、航空航天、人文学科与技术,需成倍扩大合作规模[15] - 中国从低成本生产国转型为高科技国家,需重新调整与欧洲的贸易投资关系[11] 多边贸易体系 - 中欧共同支持多边主义但WTO机制脆弱,需主要贸易方合作维护体系[12] - 全球价值链紧密相连,"去风险"政策不符合双方利益且阻碍对话[10] - 需重建双边协议框架,在尊重角色差异基础上建立包容性关系[13] 教育与人文交流 - 北京大学"阿涅利意大利文明讲席"每学期引入不同领域欧洲教授,促进学术联系[15] - 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推动跨国医疗等公益项目,建立信任桥梁[17] - 媒体渲染竞争加剧欧洲年轻人对华负面看法,需减少"制度优越论"话语[17][18] 战略协作方向 - 欧洲实现"战略自主"需平衡欧美关系并发展中欧联系,符合双方利益[11] - 中欧应在联合国框架下承认分歧,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差异化合作[10] - 双方领导人呼吁增进相互了解,通过对话拓展政治经济人文合作空间[18]
冯德莱恩3天后访华,中欧一旦联手,美国关税战或将彻底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7-22 04:39
中欧贸易摩擦与反制措施 - 中国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征收27.7%至34.9%反倾销税 执行期五年 若欧盟企业调整价格承诺可免除税款 商务部调查确认欧盟白兰地存在倾销并威胁中国产业 [1] - 中国限制欧盟企业参与4500万人民币以上医疗器械项目 要求非欧盟企业使用欧盟产品占比不超过50% 此举回应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在500万欧元以上医疗采购中参与且占比不超50% [1] 欧盟制裁与中欧关系波动 - 欧盟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清单 中方强烈反对 称其违背国际法且未经联合国授权 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3] - 中欧电动汽车价格承诺磋商接近尾声 欧方提议新技术路径 中方评估法律与技术可行性 双方要求加速协商以达成符合WTO规则方案 [3] 中欧高层互动与战略背景 - 欧洲理事会主席与欧盟委员会主席联袂访华 系中欧建交50年来首次 时间点临近美国对欧盟钢铝加征25%关税截止日(7月31日) [4] - 中国连续12年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边贸易额预计达7858亿美元 日均超21.5亿美元 [6] 产业互补与欧洲战略自主 - 欧盟新能源汽车市场30%车辆搭载中国电池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欧洲最大电池基地)即将投产 [8] - 欧盟60%太阳能组件与45%锂电池依赖中国供应链 形成"中国制造 欧洲设计"的跨大陆互补模式 [8] - 法国推动"欧洲战略自主" 德国推进军工独立化 荷兰调整半导体出口规则 显示欧洲寻求摆脱对美国依赖 [8]
冯德莱恩2天后访华,中欧一旦联手,美国关税战或将彻底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37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欧建交50年来首次出现"双主席联袂访华"的特殊安排 正值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最终期限前10天 会晤时机具有特殊战略意义 [1] - 2023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向美国出口580亿美元车辆和组件 占欧盟汽车总出口20% 涉及1400万个工作岗位 美国拟将欧盟汽车关税从10%提升至30%威胁德国汽车支柱产业 [1] - 欧盟拟提出"关税对关税"方案 若美国将欧盟汽车关税降至20%以下 欧盟将取消对美国汽车10%关税 但法国意大利等成员国反对该方案 [3] 中欧贸易数据与产业合作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日均贸易额超150亿元 欧盟稳居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5] - 欧盟每10辆新能源汽车有3辆搭载中国电池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即将投产 欧盟60%太阳能组件和45%锂电池依赖中国供应链 [5] - 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征收27.7%-34.9%反倾销税 实施五年 若欧盟企业遵守价格承诺可免税 此为对欧盟倾销行为的反制措施 [5] 中欧经贸摩擦与反制 - 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 中方强烈反对并称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此举严重影响中欧经贸和金融合作 [3][7] - 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实施反制 回应欧盟《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参与采购 显示双方存在贸易政策对抗 [5] - 中欧曾于7月16日达成解除相互限制措施的共识 但欧盟三天后仍制裁中国金融机构 导致关系反复 [7] 中欧战略合作前景 - 欧洲推动"战略自主"趋势明显 法国德国荷兰分别采取军工独立化、半导体规则调整等措施 减少对美国依赖 [7] - 中欧产业互补性强 "中国制造+欧洲设计"模式正在重构全球产业版图 双方合作可增强应对美国关税压力的能力 [5][9] - 中欧领导人会晤为深化合作提供契机 若达成更多经贸共识 将形成抗衡美国单边主义的联合力量 [9]
德国硬气了:不怕跟美国打关税战!中方两张请帖,递到了欧盟手中
搜狐财经· 2025-07-22 00:39
美欧贸易战升级 - 德国态度从寻求谈判转为强硬对抗 与美国关系急剧恶化 德国官员称"如果美国想要战争 他们将如愿以偿" [1] - 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25%关税 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 8月1日将生效30%的"对等关税" [3] - 美国在谈判中提出更苛刻要求 坚持25%汽车关税 并威胁对欧盟药品征收100%关税 这将严重打击欧洲制药企业 [3] 欧盟战略调整 - 欧盟正寻求多元化战略伙伴关系 与中国合作成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关键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将于7月24日访华 这是欧盟寻求战略自主 摆脱对美依赖的重要信号 [3] - 中欧贸易规模庞大 市场互补性强 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秉持互利共赢原则推动与欧洲合作 [3] 欧盟内部变化 - 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长期受美国影响阻碍中欧合作推进 [4] -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促使欧盟重新审视对美依赖 积极寻求战略自主 [4] - 欧盟对华态度转变反映其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失望与警惕 [4] 中欧合作前景 - 欧洲需展现更多诚意 采取实际行动修复双边关系 增进互信 才能与中国实现真正互利共赢 [6] - 德国强硬回应体现维护经济利益的决心 也预示欧盟寻求更独立自主的全球贸易地位 [6]
莫迪政府大祸将至,被逼到墙角的印度,这才想起中俄印大联合
搜狐财经· 2025-07-21 02:45
能源安全与石油依赖 - 印度90%的石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会导致印度GDP减少1.2% [2] - 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较布伦特原油每桶便宜15美元,印度炼油厂设备为俄油量身定制,更换供应商需20亿美元改造费用 [2] - 印度原油进口国数量从27个增加到40个,但俄罗斯原油占比从30%上升至35%,多元化策略收效甚微 [2] - 俄罗斯2025年与中国签署新石油协议,年供油量增加300万吨,可能挤压印度供应 [2] 经济表现与外交策略 - 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速跌至十年新低4.1%,部分源于能源危机和外交博弈 [3] - 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额暴跌18%,中俄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中印贸易额逆势增长9.7% [5] - 印度70%的关键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包括手机芯片、工业设备和43%的医疗设备 [6] 制造业与贸易政策 - 美国要求2025年起印度出口商品60%零部件为"美国制造",否则加征50%关税,印度制造业能力不足 [5] - 印度批准230亿美元外资禁令禁止中企参与国防和能源领域,同时寻求中国放宽对印企投资审查 [6] 地缘政治与多边合作 - 印度在上合组织指责中国"扩张主义"后两天,又暗示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 [6] - 印度防长和外长2024年6月先后访华,就"不攻击对方领土"等达成一致 [7] - 俄罗斯副外长提议重启1988年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中国回应称符合三国利益 [7] 历史行为与当前策略 - 2022年印度曾从俄罗斯购买1300万桶原油转售欧洲赚取差价 [9] - 印度打出"战略自主"牌试图平衡美俄关系,但效果存疑 [9][10]
欧洲援乌困局:军火输送与经济反噬的双重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7-20 22:55
战略自主的虚幻光环 - 欧洲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表面捍卫国际秩序,实则暴露战略焦虑,法国提出的"四步援乌计划"被质疑为形式大于实质的宣誓 [3] - 英国承诺提供16亿英镑出口融资购买5000枚防空导弹,但法国拒绝参与美国计划,意大利仅愿提供后勤支持,显示欧洲战略自主的脆弱性 [3] - 德国被迫在2025年将军援预算翻倍至80亿欧元,而法国削减财政支出应对国内通胀,反映欧洲国家面临资金短缺困境 [3] 经济绞索越勒越紧 - 俄罗斯切断天然气输送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20%,意大利家庭能源支出预计增加37%,德国工业电价突破每度0.38欧元 [4] - 能源冲击导致欧盟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1%,债务占GDP比重升至83.2%,半导体产业因能源成本过高难以承接产能转移 [4] - 欧盟对乌援助总支出已超过美国,但未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反而加剧财政赤字 [4] 民意觉醒与政治惯性的碰撞 - 2025年盖洛普民调显示63%德国民众支持"以土地换和平",法国和意大利反战情绪高涨 [5] - 匈牙利议会冻结对乌财政支持,捷克外长批评"参与机制过多已无意义",反映民意变化影响政治决策 [5] - 德国默茨政府不顾国债占GDP的112%坚持提升军费,法国马克龙在外交政策上摇摆,损害欧洲国际信誉 [6] 破局之路在何方 - 欧洲需推动"自主国防"建设,英国智库建议组建2.5万人的"威慑部队",但承认缺乏美国支持将难以维持 [8] - 能源供应链应建立"中东+北非"双保险,中欧在氢能、核能等新赛道合作潜力因政治偏见被抑制 [8] - 欧洲需摆脱政治短视,在美俄博弈中保持独立,才能赢得真正尊重与和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