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数据空间

搜索文档
当消费遇上AI|医疗数据流不动、用不好该如何解决?这一地正建“桥梁”
第一财经· 2025-05-12 11:31
如何解决医疗数据流不动、用不好的问题,近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打造的广州 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发布了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首批成果,包括5个数据产品及28 个高质量数据集。 广州在积极探索建设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希望通过建设一个连接医院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公共 平台承载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同时建立数据流通的系列机制。 无数据,不AI,医疗行业大量的数据集中在医院端,但数据的开发利用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搭建"桥梁" 广州医疗卫生资源丰富,2024年门诊量达1.87亿,医疗数据资源潜力巨大,但医疗数据的开发利用却面 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数据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中,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共享;二是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问题也制约了其流通与应用;三是医疗机构的算力资源有限,且利用率不高,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卫生 健康数据的可信流通和高水平利用。 近日,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的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 委副主任李铁钢表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州积极探索建设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希望通过建 设一个连接医院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公共平台承载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同时建立数 ...
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首批成果发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2 07:58
数据产品与数据集发布 - 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发布首批5个数据产品和28个高质量数据集,包括儿童肺炎常用感染指标分布图谱、脑血管病、肝癌、脑梗死等 [1] - 平台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建设,旨在打通医疗数据"出不了院、用不上手"的堵点,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撑 [1] 医疗数据整合挑战 - 广州2024年门诊量达1.87亿,医疗数据资源潜力巨大,但分散在各机构,整合共享难、隐私保护要求高 [1] - 部分医院算力资源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模型训练与分析 [1]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 广州启动建设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连接医院、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数据流通机制,推动医疗数据融合治理和有序流通 [1] - 可信数据空间部署100P智算算力,为医院提供算法训练支持,支持通用全科、专病专科与便民服务创新 [2] - 已覆盖18家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医院,未来计划联通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台,引入至少50家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服务不少于100家企业 [3] 数据应用与产业联动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将7个专病数据库结构化和脱敏处理,接入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参与科研 [2]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将新生儿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数据纳入空间,与企业合作优化无创黄疸测试仪算法 [2] - 通过标准化数据治理,医疗数据可作为资产用于科研、产品开发和健康政策制定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可信数据空间通过隐私计算、审计闭环机制确保数据不出域、用途可追溯 [2] - 每个使用场景需签订数字合约,明确用途、权限与时限,防止数据滥用 [2]
南财数据周报(47期):“一份信用报告代替一摞证明”全面推行,青岛构建数据资产增值循环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0:07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推进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9月底前全面推行"信用代证"工作,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涵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和刑事裁判等信息 [1] - 政策要求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建立数据异议反馈和核查修正机制,提升数据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 [1] - 该举措是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2]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10项数据标准化重点成果,包括《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技术文件和9项标准草案,涉及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互联互通要求、用户身份管理等 [2] - 峰会成立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由国家数据局指导,19家央企和20家研究院所及龙头企业发起,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和《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 [4] - 联盟旨在推动数据共享共治和产业生态协同,聚焦场景打造、标准研制和价值挖掘 [4] 财政支持与规划 - 国家将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地方和行业建设基础性、公益性数据基础设施项目,并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快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3] - 面向"十五五"规划,国家正加快研制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划 [3] 地方数据资产管理实践 - 青岛市出台《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配置登记、有偿使用、收益分配和销毁处置等环节 [5] - 青岛建立累进动态收益分配机制,形成"供数-资产-运营-收益-再投入"增值循环体系,已完成交通运输和医疗健康领域全国首单数据资产交易入库 [5]
2028年前将建100个!可信数据空间破解供应链金融“数据孤岛”
华夏时报· 2025-05-08 08:34
可信数据空间概念与应用 - 可信数据空间是便于数据流通利用的基础设施,实现不同机构间数据的安全共享,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类似"数据安全屋"确保数据不泄露、篡改或被偷看 [3] - 核心是通过构建技术信任体系,让数据源方、加工方、应用方高效协同,实现数据价值挖掘、验证与交付全链路贯通 [3] - 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可整合加密后的交易流水、物流信息、企业信用记录等多元数据,联合构建动态风险评估模型 [4] 技术实现与行业价值 - 密态计算支持的可信数据空间允许金融机构在加密状态下调用不同主体接口,激活"沉睡数据"价值,如人社、住建、纳税等公共数据提升风控精度和授信效率 [4] - 整合上下游企业销量数据、采购记录、纳税数据、"专精特新"标签等多维度信息,构建基于真实经营能力的授信模型,授信逻辑从"主体担保"转向"数据信用" [5] - 利用密态计算的不可篡改性追踪企业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关联性,识别异常交易或资金挪用风险 [5] 政策推动与发展规划 - 国家数据局2024年11月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据要素规模化流通 [6] - 2025年组织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通过两年培育形成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的标杆案例 [7] - 未来城市数据空间和行业数据空间将成为发展主体,通过标杆案例打破公共数据供给瓶颈 [7] 中小企业融资痛点与解决方案 - 中小微企业经营数据多为非结构化手工台账和单据,数据难以直接利用,且数据持有方担心隐私泄露导致"数据孤岛"加剧 [3] - 政策需推动数据标准化,政府主导制定行业规范并降低数据处理门槛,建设分层服务体系,对数据基础薄弱企业提供基于税务或水电数据的简易模型 [6] - 金融机构可突破传统主体担保模式,整合税务、供应链交易、电力消耗等非传统数据构建动态信用画像 [5]
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2025年)
搜狐财经· 2025-05-08 01:25
可信数据空间概念与特征 -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基础设施,具有用户身份可信、数据流通可信、收益机制可信三大特征 [1][16][19] - 功能定位包括数据流通交互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和收益共创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1][24][26] - 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递阶式三类架构,本报告聚焦基于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分布式可信数据空间 [16][17] 建设意义与政策背景 - 国家数据局2024年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8][16] - 建设意义包括提高数据供给质量、提升流通效率、推动价值共创及加强可信管控,例如数据获取时间可从数天缩短至数分钟 [29][30][32] -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已开展实践,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构建 [28][32] 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 - 技术框架涵盖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三大能力,采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确保安全合规 [3][30][32] - 运营模式支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导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包括运营者、数据提供方等角色 [3][12] - 关键技术路径包括跨网互联、跨云互管、跨链互通,实现"数据不出域"的安全共享 [21][23] 行业应用场景 - 企业领域:构建数据流通环境,例如汽车行业通过可信数据空间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2][11] - 跨境领域:粤澳/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等案例提升经贸便利度 [2][11] - 城市治理:海南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等项目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11] 实施路径 - 强化政策引导、筑牢数字底座、分类施策培育、健全标准体系、共创产业生态 [4] - 采用"1+5+N+1"总体架构,提供技术实施参考方案 [9][10] -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收益自动分配,例如用户可获取数字资产收益 [26]
华为与国家信息中心签署“城市一张网:可信数据空间联接底座”研究项目合作
环球网资讯· 2025-05-06 05:52
数字中国战略与数据空间发展 - 数字中国战略提出10年来,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国家推动数据空间发展以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使用[3] - 建设可信数据空间网络旨在实现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和治理有序,高效支撑各领域数据流通与利用[3] - 公共数据资源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融合应用[3] 华为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 - 华为与国家信息中心签约联合研究项目"城市一张网:可信数据空间联接底座",研究目标架构、运营机制和生态体系[1] - 合作旨在加速数据价值释放,繁荣数字生态,助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1] - 举办高峰圆桌活动,50余名政府、学界和伙伴代表参与研讨可信数据空间联接的发展与目标架构[3]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联接底座 -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联接底座需打造安全可信的流通环境,支撑数据高效流通、融合与智慧提升[3] - 华为提出"数联+智联+光联"协同发展:数联实现数据高效流通,智联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光联提供大带宽管道[3] - 深圳和杭州作为试点城市,分别推动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和数联网试点,强调城市一张网的重要性[4] 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 - 深圳打造数字深圳联合创新中心,推动数据业务形成可复制的创新成果,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4] - 杭州建设"杭州数谷"数联网,联接数据供给方、使用方和服务商,为数据流通及交易提供高速安全网络[4] - 城市数字化驱动网络升级,华为将持续联合伙伴助力城市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建设[4] 专家观点 - 国家信息中心单志广指出数据空间是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需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3] - 中央财经大学王伟提出城市数字更新需通过全局数据赋能,实现全域数字化和系统效益提升[3] - 深圳市张军强调人工智能时代需统筹规划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以应对跨域数据交互需求[4]
2025数字中国可信数据空间与人工智能生态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3 12:51
论坛概况 - 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上海零数科技、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承办,蚂蚁区块链科技、青岛数据集团协办的"2025数字中国可信数据空间与人工智能生态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聚焦"可信数据空间与人工智能生态融合发展" [1] - 论坛汇聚政府领导、院士专家、行业领袖等300余位嘉宾,30多家全国各省市区数据局及数据运营主体单位参与 [1] - 当前数据要素作为数字化转型核心引擎,正重构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完善流通治理体系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1] 政策与行业观点 -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指出可信数据空间需通过共识规则和治理框架建立安全透明的共享生态,政府应在保障隐私与安全前提下推动市场主导的数据流通 [2] -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表示可信数据空间是破解数据"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痛点的关键路径,需深化协同以人工智能生态激发数据动能 [2] -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强调可信数据空间需形成可复制的技术保障、多元治理及高价值场景开发模式,实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双向驱动"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武汉大学吴江提出产业互联网可信数据空间可依托区块链构建跨主体互信机制,通过AI大模型实现数据与实体产业融合创新 [3] - 北京大学黄罡教授认为构建"数据要素+大模型"融合生态可打通科研机构与企业私域数据壁垒,加速数据驱动型科研范式变革 [3] - 数联网技术已成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方案,支撑多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医疗科研机构及央国企的私域数据资源广域调度 [3] 行业活动与协作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启动,设4大赛道、17个赛题,涵盖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政府、产业协同等领域 [3] - 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CDOU)成立,首批成员涵盖22家城市数据集团,探索跨区域数据资源协同开发与标准化运营模式 [4] - 《可信数据空间产业互联场景案例报告》启动,将挖掘具备可信技术底座、产业互联推动力、生态协作机制等特征的标杆案例 [4]
燃气行业数据安全与流通难以平衡?可信数据空间或成破局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15:20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赋能传统行业并开拓新场景 [1] - 燃气行业承载能源安全、民生保障和城市韧性建设重大责任 正从"数字化建设期"向"数据运营期"加速转型 [1] - 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成为推动燃气行业创新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1] 行业面临挑战 - 数据安全与流通平衡难题 涉及管网运行参数、家庭用能数据等敏感信息 泄露或篡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2] - 数据孤岛与标准化不足制约 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兼容性差问题 跨主体跨区域数据协同效率低下 [2] - 技术实现与业务场景脱节 数据价值释放需高效智能技术支撑和精准对接如管网调度优化、设备故障预测等 [2] 政策支持与解决方案 - 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政策文件 提出数据元件、隐私保护计算等技术路线 [2] - 基于数据元件技术路线的可信数据空间将成为破局关键 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 确保全程可溯源、不可篡改 [3] - 建立以数据元件为核心的数据流通标准和规则机制 包括完善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数据运营规则和收益分配机制 [3] - 构建安全可信数据流通环境 促进多方主体共同挖掘数据价值 形成数据价值共创应用生态 [3] 行业发展趋势 - 可信数据空间将激活燃气行业数据创新动能 赋能行业实现绿色、安全、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3] - 燃气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成为数字化转型前沿阵地 [1]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成立 南方电网积极共建协同创新生态
中国能源网· 2025-05-01 08:20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成立 -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成立 旨在成为构建数字经济的重要平台 [1] - 联盟由国家数据局指导 中国信通院等19家央企、20家研究院所和龙头企业联合发起 为跨行业开放性组织 [8] - 联盟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和《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 提供实践指引 [8] 联盟定位与目标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 联盟将承担政策推进器、生态连接器、创新扩散器角色 聚焦场景打造和标准研制 [4] - 联盟致力于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 以实效价值为导向推动应用标杆打造和产业培育 [8] - 目标是通过专业化服务促进经验交流与跨界协作 使企业和市场受益 [5] 政策规划与行业实践 -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9] - 南方电网已启动南方能源行业数据空间建设 计划2024年12月31日上线试运行 [10] - 南方电网已完成16个能源数据流通场景验证 另有33个场景在筹备中 [10] 能源行业应用进展 - 南方电网将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 聚焦数据权责明确、平台底座构建等七大方向 [10] - 公司计划打造"互联互通、可信可控、共创共赢"的能源数据生态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11] - 南方电网表示将全面盘活数据资源 推进数字电网智能升级 [11]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在福州成立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2:33
文章核心观点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可信数据空间分论坛”上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宣告成立,国家数据局领导指出其重要意义和联盟角色,联盟发布相关征求意见稿并致力于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生态 [1][2] 联盟成立情况 - 4月29日在福州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可信数据空间分论坛”上,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1] - 由国家数据局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联合19家央企、20家研究院所和龙头企业发起成立,是跨行业、开放性、公益性组织 [2] - 首届轮值理事长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担任 [2] 国家数据局领导观点 - 可信数据空间不仅是数据基础设施,更是数据共享共治、价值协作的产业生态,是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重要抓手 [1] - 成立联盟要让其承担政策落地推进器、生态协同连接器、创新成果扩散器角色,引导产业各方形成创新合力 [1] - 联盟要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经验交流、资源对接和跨界协作,让企业获益、市场有感 [1] 联盟发布内容 - 联盟秘书长代表联盟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及《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为空间实践落地提供参考指引 [2] 联盟目标 - 致力于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聚焦行业痛点和实际需求,以实效价值为导向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应用标杆打造和产业培育,构建协同创新的发展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