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

搜索文档
联手15家机构重整ST宁科,湖南医药企业“借壳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8:24
公司重整方案 - ST宁科与湖南醇投及15家财务投资人签署《预重整投资协议》,采取"产业+金融"模式进行联合救援 [2] - 湖南醇投作为牵头产业投资人,将以1.12元/股、总价4亿元获上市公司22.10%股份,财务投资人以1.60元/股、总价8.41亿元获32.54%股份 [11][13] - 湖南醇投实际控制人刘喜荣旗下拥有生物医药企业湖南新合新,市场预期可能将生物医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11][15] 公司财务危机 - ST宁科整体债务规模22.36亿元,其中逾期债务18.10亿元,涉诉债务18.40亿元 [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上升20.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39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2亿元 [4] - 公司因2022年年报虚假记载等违规行为被合计罚款1495万元 [3] 白衣骑士背景 - 湖南醇投成立于2021年10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刘喜荣持股90%并控制湖南新合新 [11] - 湖南新合新2023年末总资产35.12亿元,营业收入12.36亿元,净利润7238万元,拥有7大生产基地和13家子公司 [12] - 15家财务投资人包括国民信托、北京和聚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显示资本对重整的认可 [12] 业务整合预期 - ST宁科现有业务包括生物基新材料和煤质活性炭制造,与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业务存在部分交集 [14][15] - 若重整成功,可能形成"生物基材料—医药中间体"产业链,推动公司向甾体药物和合成生物制造领域转型 [17] - 湖南新合新曾与上市公司广东溢多利和昂利康有过资本合作,具备丰富并购经验 [15][16] 时间压力与挑战 - 公司预重整期限延长至2025年8月28日,否则面临破产清算风险 [6][16] - 重整后需解决产业协同、管理体系重构及财务投资人退出诉求等深层挑战 [17] - 中国银河资产及国民信托已向子公司中科新材提供3亿元共益债务融资,其中2.75亿元已到账 [13]
智元机器人入主 上纬新材股价4个交易日翻倍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4 10:56
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区间涨幅达107.46%,最新收盘价为16.14元/股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高性能复合材料,下游应用包括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两大领域 [1] - 节能环保领域涵盖轨道交通安全材料及电力、石化、电子电气等行业污染防治工程 [1] - 新能源领域包括风电叶片用材料和汽车轻量化材料 [1] 控制权转让 - 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与智元机器人旗下平台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每股转让价7.78元,总价款9.41亿元 [2] - 智元恒岳及致远新创将通过协议转让+主动要约方式收购控股权,要约收购1.49亿股占总股本37% [2]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恒岳,智元机器人实控人邓泰华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3] 交易细节 - 收购方拟至少收购63.62%股份,至多收购66.99%股份,最高收购价11.6亿元 [3] - 结合协议转让价,总交易价格将达21亿元 [3] 行业影响 - 业内认为该交易能提升智元机器人登陆资本市场的确定性,相比IPO审核周期更短 [3] - 上纬新材在环保材料和复合材料领域具备产线、客户与现金流,有望与智元形成业务协同 [3]
侃股:如何衡量上纬新材的预期价值
北京商报· 2025-07-10 11:52
智元机器人拟控股上纬新材事件分析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股价连续两日巨量封单涨停,封单金额远超公司流通市值 [2] - 市场强烈看好智元机器人资产注入预期,推动股价飙升 [2][4] 交易性质与资本运作差异 - 智元机器人拟控股上纬新材,与借壳上市存在本质区别 [2] - 借壳上市意味着智元机器人资产直接装入上市公司,其最新估值为150亿元,若借壳可能为上纬新材带来至少150亿元新增价值 [2] - 拟控股公告明确表示未来12个月内无主营业务变更或资产重组计划 [3] 预期价值与实际影响 - 若仅控股不涉及资产注入,上纬新材基本面短期内不会根本性变化 [3] - 当前股价上涨主要依赖市场情绪而非内在价值提升 [3][4] - 资本市场对热门赛道存在过度投机风险,需警惕泡沫化 [3] 投资者建议 - 需审慎乐观看待控股事件,关注公司基本面和长期潜力 [3] - 实际价值提升需时间验证,短期波动可能偏离基本面 [4]
剖析上纬新材控制权交易:智元机器人投资方布下“投退双赢”大棋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5:00
交易方案 - 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合伙将分三步收购上纬新材约69.99%股权,总交易金额约21.02亿元 [2] - 第一步股权协议转让:智元恒岳受让24.99%股份,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股份,定价均为7.78元/股,总价款9.41亿元 [2][3] - 第二步表决权放弃:转让方放弃53.62%表决权,交易后收购方合计持有29.99%股权及表决权 [4] - 第三步要约收购:智元恒岳拟以7.78元/股要约收购37%股份,总价款约11.61亿元 [5][6] 收购主体架构 - 智元恒岳出资结构:智元机器人全资子公司持股49.5%,邓泰华通过恒岳鼎峰出资49.5%(未来由核心团队及产业方持有),智元云程和致远新创各出资0.5% [7] - 架构优势:预留二级市场增值空间给原投资人,采用"先锁价再募资"模式降低收购成本,锁定交易价格避免股价波动风险 [9] 业务协同性 - 上纬新材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产品应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 [10] - 公司表示树脂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已有相关产品在测试中但占比不大 [11][12] 借壳上市争议 - 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上市,称本次交易仅为控股权收购,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3] - 未来资产注入路径:12个月后可能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现整体上市,或采用"小额-渐进式"装入方式 [15][18] 投资方布局 - 智元机器人成立2年多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 [19] - 交易方案设置三年业绩承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0万元,扣非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 [21] - 股份锁定期安排:协议转让股份锁定18个月,实控人承诺36个月内维持控制权 [20]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上纬新材股价连续两个20%涨停,最新价11.21元较转让价7.78元上涨44% [22] - 市场将上纬新材视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预期后续可能继续涨停 [21]
90后“稚晖君”拉起“20cm”涨停 智元机器人两步走买入科创板“壳公司”
新华财经· 2025-07-09 23:55
公司收购与股权变动 - 上纬新材复牌后涨停20cm 因90后科技博主"稚晖君"关注度带动资本市场 [2] -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计将持有上纬新材29 99%股份及表决权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实控人为邓泰华 [2] - 智元恒岳计划后续通过要约收购增持上纬新材37%股份 [2] - 智元机器人透过两家公司持有收购方智元恒岳50%股份 [2] 借壳上市可能性分析 - 投资者猜测智元机器人可能借壳上纬新材上市 因上纬新材市值仅30亿元且产品可用于具身机器人制造 [3] - 目前收购与借壳有明显不同 需资产注入和再融资步骤 涉及监管审批 [3] - 上纬新材与智元机器人行业差异较大 借壳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暂无12个月内改变主营业务的计划 [3] - 市场人士认为即便不借壳 收购仍有望获得可观收益并为智元机器人提供融资平台 [3] 收购策略与市场反应 - 智元恒岳采取先协议收购29 99%股份 后要约收购的两步走策略 避免触发30%要约收购线 [4] - 要约收购价7 78元/股低于当前股价9 34元/股 其他投资者参与意愿或有限 [5] 关键人物背景 - "稚晖君"彭志辉为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 曾因自制科技视频在B站爆红 [5] - 彭志辉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曾获多项科学竞赛奖项 2020年通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入华为 [5] 行业与公司关联 - 上纬新材主营树脂类新材料 与智元机器人所处具身机器人赛道存在潜在协同 [3] - 智元机器人为具身机器人赛道明星企业 估值达150亿元 远超上纬新材37 67亿元市值 [3]
150亿估值独角兽,如何绕过IPO上市?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9 12:31
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计划 - 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获取上纬新材24.99%和37.00%股份,交易完成后将合计控制29.99%股份及表决权,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 [2][3] - 收购主体智元恒岳成立于2025年6月25日,股东包括智元机器人全资子公司智元盈丰(49.50%)、邓泰华控制的恒岳鼎峰(49.50%)和致远创新(0.5%) [5][6] - 借壳上市需完成八个关键步骤:恒岳鼎峰募资、要约收购剩余股份、发行股份/可转债、监管审批、满足业绩要求、资产置入等,前四个步骤预计耗时至少一年半 [14] 科创板借壳上市规则 - 标的资产需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且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 [10] - 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权证等多种形式 [11] - 未盈利标的在上市后首次盈利前,控股股东三年内不得减持所获股份 [12] 交易细节分析 - 协议转让价格为7.78元/股,与停牌前价格一致,对应市值31亿元 [22] - 上纬新材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材料等,与智元机器人业务协同性存疑 [22] - 恒岳鼎峰采用"先锁价再募资"模式,后续需12亿元用于要约收购剩余股份 [22] 行业影响与公司特征 - 智元机器人案例为投资人和创业公司提供了新的退出思路,预计未来借壳或类借壳上市的明星企业将增多 [23] - 典型特征包括:高估值、豪华股东阵容、性感业务概念、较强资本运作团队,行业涵盖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 [26] - 宇树科技可能通过IPO路径保持"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地位,强调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收入规模 [17][18][19]
抢位科创板“具身智能第一股”?智元“闪电”入主上纬新材 借壳上市疑云待解
华夏时报· 2025-07-09 10:41
智元机器人资本运作 - 公司拟通过持股平台智元恒岳以"协议转让+要约收购"双轨模式获取上纬新材控制权,协议转让24.99%股份(来自SWANCOR萨摩亚)、0.6%股份(致远新创受让SWANCOR部分)及4.4%股份(致远新创受让金风投控部分),要约收购37%股份(149243840股),价格均为7.78元/股 [2][3] -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复牌后股价20cm涨停至9.34元/股,市值达37.67亿元 [4] - 公司否认"借壳上市"说法,但业内人士认为此为借壳第一步,后续或推动上市公司收购核心业务完成实质借壳 [4][5] 产业链协同与资源整合 - 收购上纬新材可打通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实现材料供应保障、资本加持及客户资源拓展三大关键资源协同 [5] - 上纬新材主营业务为环保耐蚀树脂、风电叶片材料等,系全球环保耐蚀树脂主要供应商 [3] 公司背景与融资进展 - 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自带华为基因:邓泰华为前华为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系前"华为天才少年",B站粉丝超282万 [7] - 已完成9轮融资,最新轮次由腾讯领投,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等参与,老股东包括龙旗科技、卧龙电气等 [7] 产品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月实现千台量产(双足人形机器人731套+轮式机器人269套),2024年商业化目标为营收数倍增长、出货量达数千台 [7][8] - 发布人形机器人灵犀X2,搭载多模态交互大模型硅光动语,具备语言互动与情感支持功能,定位AI技术发展方向头部企业 [8] 行业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包括宇树科技(拟科创板IPO)、智元机器人及港股优必选、越疆,行业普遍面临商业化落地难题 [5][6][8] - 宇树科技2024年5月完成股份制改造,被传筹备科创板IPO但未获官方确认 [6]
单日暴涨160%,换手率108%!周杰伦入驻抖音,2小时粉丝突破200万!幕后推手股价大涨...
雪球· 2025-07-09 08:29
市场行情 - 上证指数跌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16%,全市场成交额15274亿元,较上日放量528亿元 [1] - 影视院线、多元金融、互联网电商、银行、减肥药概念股涨幅居前,中船系、有色金属、存储芯片、稀土永磁板块跌幅居前 [1] 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 - 上纬新材复牌后20cm涨停,411万手封涨停 [3] - 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取得上纬新材控制权,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 [5] - 交易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CEO邓泰华 [5] - 该交易为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6] - 智元机器人回应称本次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借壳上市 [6] - 投资者认为上纬新材的乙烯基树脂可能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外壳,公司为国内乙烯基树脂龙头企业 [7] 周杰伦概念股 - 港股巨星传奇盘中最高涨幅超160%,截至发稿涨幅达134%,股价最高报17港元/股 [9][10] - 股价异动原因为周杰伦正式入驻抖音平台,账号"周同学"15分钟涨粉5万,发稿时粉丝突破300万 [11] - 巨星传奇由周杰伦母亲叶惠美创办及控股,收入主要来自与周杰伦相关的业务,包括演唱会、广告代言及IP商品销售 [13] 宁德时代 - 港股宁德时代再创历史新高,大涨7.18%,盘中最高涨超8% [14] - 公司与吉利汽车签署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动力电池技术协同、产品平台融合与供应链体系建设深化合作 [16]
戳破智元机器人借壳“幻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06:26
交易方案 - 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计划收购上纬新材66 99%股份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 实控人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 [1] - 交易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通过协议转让受让29 99%股份 其中智元恒岳受让24 99% 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 转让价格均为7 78元/股 总价款9 41亿元 [2] - 第二步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37%股份 要约价7 78元/股 预计花费11 59亿元 累计耗资达21亿元 [4] - 协议转让后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放弃全部表决权 使智元恒岳仅凭29 99%股权即取得实际控制权 [3] 借壳上市可能性 - 市场猜测智元机器人可能借壳上纬新材成为"具身智能第一股" 但专业分析认为当前方案并非最优借壳路径 借壳条件尚不成熟 [1][2]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 未满《科创板注册管理办法》要求的持续经营3年以上条件 不符合重组上市基本要求 [8][9] - 具身智能企业商业化程度低 难以满足重组上市要求的财务指标(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年收入≥3亿元+三年现金流≥1亿元) [10] - 历史数据显示并购估值显著低于IPO估值 2022-2024年重大资产收购标的平均市盈率仅13-16倍 远低于科创板IPO平均市盈率(2023年89 83倍 2024年36 76倍) [11] 市场反应与风险 - 公告后上纬新材股价20%涨停 逾225万手买单封板 部分投资者预期公司市值将从40亿元向智元机器人150亿元估值靠拢 预测至少7个涨停板 [1][5] - 智元机器人股东阵容强大 包括红杉中国 M31资本 上汽投资等机构 但各股东对并购估值可能难以达成一致 [11][12] - 类似案例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估值210亿元)最终失败 显示复杂并购存在环境变化 中小股东反对等风险 [10][11]
智元机器人否认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为借壳上市 称二者业务协同方案后续会对外公布
快讯· 2025-07-09 05:24
收购交易 - 智元机器人计划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 [1] - 公司否认该交易构成借壳上市,称仅为收购控股权 [1] 业务协同 - 上纬新材部分业务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1] - 具体业务协同方案将在整合后对外公布 [1] 市场反应 - 交易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