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橡胶管路
icon
搜索文档
7倍大牛股搭上AI芯片,跑出15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1:19
股价表现 - 天普股份9月23日再次一字涨停 开盘价111.28元 连续15个交易日涨停 今年累计涨幅达790% [1] - 自8月22日启动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近300% 市值从不足40亿元飙升至135.64亿元 [1] - 近20日涨幅达214% 成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 [2] 收购交易结构 - 中昊芯英通过"协议转让+增资控股股东"两步走方式获取控制权 拟以23.98元/股价格受让10.75%股份 转让价款合计3.46亿元 [2][3] - 自然人方东晖以6.03亿元获取8.00%股份 并与中昊芯英、海南芯繁合计出资15.21亿元认购天普控股新增注册资本1.5亿元 [3] - 增资完成后中昊芯英、海南芯英、方东晖分别持有天普控股30.52%、19.49%、24.99%股权 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掌控75%股权 [4] - 最终三方合计持有天普股份68.29%股权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杨龚轶凡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1亿元 同比下降3.44% 净利润1129.8万元 同比下降16.08% [3] - 市盈率TTM高达483倍 市净率18.46倍 远超汽车零配件行业平均的34.91倍和2.88倍 [8] - 基于DCF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测算的理论估值仅为11.43亿元 当前市值135.64亿元是其十倍以上 [8] 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汽车橡胶管路 主要客户包括福特、江铃、吉利、丰田等知名车企 [2] - 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影响 燃油车份额持续下降 业务发展受到冲击 [2] - 收购方中昊芯英为AI芯片设计企业 自称国内唯一掌握高性能TPU架构AI专用算力芯片研发技术并实现量产的企业 [3] 对赌协议压力 - 中昊芯英在历次股权融资中签有对赌协议 触发条件包括2026年12月31日前未能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 以及2024年和2025年合计净利润未达2亿元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298万元、8133万元、8591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7亿元 [5] - 下半年需要实现2.58亿元净利润才能完成业绩对赌 几乎是去年全年净利润的3倍 [5][6] - 从科创板上市流程看需要18个月以上 距离2026年底仅剩15个月 时间窗口极其狭窄 [6] 资金安排问题 - 中昊芯英自有资金合计约10.51亿元 其中9.65亿元用于支付收购款 占比高达95.07% 近乎掏空公司流动资金 [7] - 自有资金构成包括7.46亿元账面资金、1.65亿元未使用的要约收购保证金 以及1.40亿元待入账股权融资款 [7] - 1.40亿元还需支付2024年9月增资尾款和2025年8月增资尾款 [7] 监管关注与市场风险 - 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2025年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包括上市公司原董事监事配偶和中昊芯英间接股东 [8] - 上交所已对相关投资者采取暂停账户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 指出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异常交易行为 [9] - 公司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坦言股价已严重偏离基本面 存在快速下跌风险 [9] - 9月22日主力净流出0.92亿元 显示主力资金正在离场 [9]
7倍大牛股搭上AI芯片,跑出15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1:11
股价表现 - 连续15个交易日涨停 今年累计涨幅高达790% 近20日涨幅达214% [1][5] - 股价从8月22日启动至今累计涨幅近300% 市值从不足40亿元飙升至135.64亿元 [3][5] - 停牌前一个月出现异常股价波动 7月24日、25日、2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7月29日创出28.7元/股新高 [9] 收购交易结构 - 中昊芯英通过"协议转让+增资控股股东"两步走方式获取控制权 拟以23.98元/股价格受让10.75%股份 转让价款合计3.46亿元 [5][6] - 自然人方东晖以6.03亿元获取8.00%股份 与中昊芯英、海南芯繁合计出资15.21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5亿元 [6] - 增资完成后中昊芯英、海南芯繁、方东晖分别持有天普控股30.52%、19.49%、24.99%股权 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掌控75%股权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1亿元同比下降3.44% 净利润1129.8万元同比下降16.08% [5] - 中昊芯英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298万元、8133万元、8591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7亿元 [8] - 当前市盈率高达483倍 市净率达到18.46倍 远超行业平均的34.91倍和2.88倍 [10] 对赌协议压力 - 对赌条款要求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 且2024年和2025年合计净利润需达2亿元 [7] - 中昊芯英需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2.58亿元净利润才能完成业绩对赌 相当于去年全年净利润的3倍 [8] - 从科创板上市流程看时间窗口极其狭窄 距离2026年底仅剩15个月 无法完成全部流程 [8] 资金与监管问题 - 中昊芯英自有资金合计约10.51亿元 其中9.65亿元用于支付收购款 占比高达95.07% [9] - 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2025年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10] - 上交所对相关投资者采取暂停账户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 主力资金9月22日净流出0.92亿元 [11] 估值偏离 - 基于DCF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测算理论估值仅为11.43亿元 当前135.64亿元总市值是其十倍以上 [10] - 公司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坦言股价已严重偏离基本面 [11]
15连板,跨界易主的天普股份涨了个寂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1:04
公司股价表现 - 天普股份连续15个交易日涨停 累计涨幅近300% 市值从不足40亿元飙升至135.64亿元[1] - 2025年累计涨幅达790% 近20日涨幅达214%[3] - 9月22日主力净流出0.92亿元 显示资金正在撤离[11] 控制权变更交易 - AI芯片企业中昊芯英通过"股份转让+增资控股股东+全面要约"方式获取控制权[1] - 中昊芯英以23.98元/股价格受让10.75%股份 转让价款3.46亿元[5] - 自然人方东晖以6.03亿元获取8.00%股份 三方合计出资15.21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5] - 交易完成后中昊芯英、海南芯繁、方东晖合计持有天普控股75%股权 最终持有上市公司68.29%股权[6] 公司基本面情况 - 主营汽车橡胶管路业务 主要客户包括福特、江铃、吉利、丰田等知名车企[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1亿元同比下降3.44% 净利润1129.8万元同比下降16.08%[5] - 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影响 燃油车份额下降冲击业务发展[4] 收购方背景 - 中昊芯英为AI芯片设计企业 由曾任谷歌主任工程师的杨龚轶凡创办[5] - 自称国内唯一掌握高性能TPU架构AI专用算力芯片研发技术并实现量产的企业[5]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298万元、8133万元、8591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7亿元[7] 交易风险因素 - 中昊芯英存在对赌协议 需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 且2024-2025年合计净利润需达2亿元[7] - 2025年下半年需实现2.58亿元净利润才能完成对赌 相当于去年全年净利润的3倍[7] - 自有资金10.51亿元中9.65亿元用于支付收购款 占比高达95.07% 近乎掏空公司流动资金[9] 监管关注问题 - 停牌前一个月出现异常股价波动 7月24-2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10] - 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2025年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10] - 市盈率高达483倍 市净率18.46倍 远超行业平均的34.91倍和2.88倍[10] - 理论估值仅11.43亿元 当前市值135.64亿元是其十倍以上[10] - 上交所已对相关投资者采取暂停账户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11]
鹏翎股份:新能源热管理项目正式投产
中证网· 2025-07-21 02:26
新能源热管理项目投产 - 鹏翎股份在江苏泰州工厂举办新能源热管理项目投产仪式,泰州市及高港区相关领导、公司特邀嘉宾等120人参加 [1] - 新能源热管理项目由热管理模块及管路两部分组成,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 [3] - 热管理模块是公司正式启动的第二产品曲线,依托成熟的客户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及供应链优势,2024年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引进顶尖技术人才,确立以水侧集成模块为方向的技术路线,同年成立华翎智驭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形成"上海研发、江苏落地"的协同产业布局 [4] 项目投资与产能规划 - 热管理模块项目总投资4亿元,规划产值15亿元,一期已完成投资7500万元,占地8000㎡,达产后新增年产值2亿元 [4] - 热管理管路项目总投资2亿元,一期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占地12000㎡,新增年产值1.7亿元 [5] - 泰州工厂未来将形成汽车橡胶管路、汽车密封条、汽车塑料管路与热管理集成模块四大业务,预计未来三年产值规模突破20亿,成为集团第二大生产基地 [5] 技术路线与客户进展 - 热管理模块以电子水阀、电子水泵、流道板、板式换热器、域控制器为核心技术 [4] - 已获得多个水阀、多通阀、流道板项目,部分项目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后续将实现大集成模块的批量供货 [4] - 热管理管路为传统橡胶产品的技术升级,实现尼龙及TPV材料全工序生产覆盖,为比亚迪、零跑、吉利、理想、奇瑞、蔚来、上汽大众等头部车企实现全产业链供货 [5]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公司把握产业升级契机,持续深耕技术创新,积极融入新能源产业链 [5] - 为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及热管理技术升级提供坚实支撑与可靠保障 [5] - 热管理管路项目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尼龙及TPV材料管路应用场景扩大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