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价比

搜索文档
北京中高端餐饮,降价讨好年轻人
36氪· 2025-05-08 02:02
北京餐饮市场整体表现 - 2023年北京餐饮市场强势复苏,增长率高达32.5%,但2024年收入总额1273.9亿元同比下滑4.9%,2025年前三个月收入328.7亿元同比下降3.8%,占社会零售总额9.5% [1] - 行业从高速增长的高毛利时代进入专业主义时代,竞争加剧导致新进入者淘汰率升高 [1] - 2023年新注册餐饮企业11482家,2024年降至10457家,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2233家,日均开店24.8家 [3] 价格带分布特征 - 北京餐饮呈现金字塔结构:100元以下门店占比81.36%,100-200元占比14.58%,200元以上仅占4.07% [5] - 中低价格带竞争激烈,200元以上市场饱和度低存在挖掘潜力 [5] - 2025年北京中高端餐饮门店1683家,朝阳区占比47.5%占据半壁江山,海淀/东城/西城分别有202/190/175家 [13] 品类结构演变 - 小吃快餐占比39.6%居首,正餐(地方菜)占比13.95%位居第二,特色品类和饮品分别占10.47%/9.63% [8] - 地方菜系在中高端市场占比24.9%居首,粤菜/京鲁菜/江浙菜占地方菜73.5%,小众菜系存在市场空白 [15][18] - 2025年黑珍珠上榜菜系增至24种,江西菜首次登榜,赣菜精致餐饮门店数增长7%,线上流水增长超40% [21] 中高端餐饮转型趋势 - 2024年人均800元以上餐厅34%降至500元以下,全国500元以下档位餐厅环比增长19%,2000元以上减少29% [27] - 黑珍珠餐厅线上交易率从62.5%升至63.9%,商务宴请需求萎缩,家庭/社交型消费崛起 [29] - 中高端餐饮从"高价定位"转向"品质价值"传递,通过团购套餐拓宽客群,如北京厨房推出188-800元双人餐梯度 [27][29] 地方菜系发展动态 - 贵州菜、江西菜等小众菜系走红,抖音江西菜话题播放量超13.1亿次,美团江西小炒门店数较2023年底增长450% [9] - 2025年清明假期异地游客地方菜消费订单量同比增95%,江西菜/河南菜/河北菜增速居前三 [8] - 米其林榜单中京鲁菜占比25%居首,小众菜系仅湘菜/东北菜零星上榜,江西菜连续三年缺位 [24][25]
服装行业下半场:守住现金流,安奈儿用质价比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01:31
行业背景 - 中国服装行业整体营收下滑 超30%的中小企业陷入亏损 面临库存积压和现金流断裂等挑战[1] - 行业进入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供需关系重构的下半场竞争阶段 存在同质化竞争和成本攀升等问题[1] 库存管理 - 2024年末存货余额1.64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4654.96万元 存货数量3,915,595件[2]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1年231天改善至2024年203天 近两年存货周转率明显提升[2] - 采取以销定采采购模式 2024年童装生产量561.78万件 同比减少20.51%[3] -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联动消化库存 已建立670家零售门店 并拓展跨境电商平台[3]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2.62万元 同比增长111.61%[4]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1.81 资金回笼效率较好[4] - 货币资金5.22亿元 流动资产8.05亿元 流动负债2.70亿元 流动比率2.98[6]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40.75%下降至2024年30.42% 财务稳健性提升[6] 费用控制 - 2024年期间费用率63.84%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82%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3.40%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37%[5] - 2024年新开门店70家 较2023年111家显著放缓 相应人工和租金费用下降[5] - 研发投入2589.67万元 同比减少23.4% 聚焦核心产品[5] - 人工费用3075.19万元 较上期减少1067.9万元[5] 产品策略 - 主打质价比策略 超舒衣短袖售价从199元下调至139元 维持高品质水平[7] - 采用优质面料包括新疆长绒棉 1000℃火烧云工艺 60S长绒棉等特殊材质[7] - 运用液氨处理技术改性棉纤维结构 赋予面料丝绸般光泽和持久柔滑触感[7] - 产品设计注重舒适度和穿着体验 符合经济下行期消费者需求[7] 渠道布局 - 坚持直营为主经营模式 直营店441家 加盟店99家 联营店130家[4] - 前5大营收门店集中在一线城市 包括深圳、广州、北京等消费能力较强地区[4] - 除传统电商平台外 拓展小红书、得物等社交电商平台和TEMU、速卖通等跨境电商渠道[3]
县城零食大王联姻,一年卖出500多亿
盐财经· 2025-05-04 09:44
公司概况 - 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定位为下沉市场零食量贩龙头[2] - 公司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创始人分别为晏周和赵定,起家于湖南长沙和江西宜春[3] - 截至2024年底在营门店超1.5万家,58%门店位于县城与乡镇[2][4] 财务表现 - 营收高速增长: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2.8亿元、102.9亿元、39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3.0%[2] - 2024年GMV达555亿元,年内利润从2022年7.17亿元增至2024年82.92亿元[2][3] - 毛利率表现:2022-2024年分别为7.5%、7.5%、7.6%,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3.7%提升至3.8%[3] 行业趋势 - 2025年被视为全品类社区折扣超市元年,财通证券预计2025年折扣零售业态规模达2.28万亿元,2022-2025年CAGR为11.0%[24] - 硬折扣模式崛起:区别于软折扣的库存清理,硬折扣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低价,奥乐齐自有品牌占比超90%[24][33] - 消费两极分化明显,"质价比"成为新趋势,如奥乐齐部分产品降价幅度达45%[11][16] 商业模式 - 核心策略:供应链集采实现总成本领先,门店选址避开黄金地段,店员月薪控制在4000-5000元[27] - 自有品牌成为突破口,三只松鼠转型布局全品类自有品牌零售商,覆盖冷冻冷藏、酒水饮料等品类[34] - 效率导向:货盘组织能力与深度供应链结合,追求小类经营组合竞争力[25][27] 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签约门店超1.5万家,三只松鼠收购爱零食、爱折扣进军线下[4][6] - 国际品牌加速布局:奥乐齐进入江苏市场,山姆、Costco等硬折扣模式被国内企业学习[21][24] - 非典型案例胖东来基层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坪效达行业均值3倍以上[28] 创新方向 - 零售垂直大模型应用:如百灵鸟AI大模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需求,缩短产品创新周期[36] - 渠道信任构建:胖东来通过高质商品建立消费者信任,银饰品等商品常被抢购一空[36] - 差异化竞争:避免价格恶性竞争,通过品类创新实现价值创造体系优化[36][37]
从街边店到港股IPO,鸣鸣很忙为啥能成事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46
公司概况 - 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华泰国际 [4] - 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9.13亿元 [4] - 2022-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7.5%-7.6%,净利润率维持在2.1%-2.3%,截至2024年底拥有14394家门店,其中58%位于县城与乡镇 [4][11]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2023年加盟门店增速达246.1%,2024年保持三位数增长,销售费用占比仅3.16%-3.75% [15][16] - 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占比不足0.5%,平均每个加盟商拥有1.98家店 [16] - 直采模式合作《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50%企业,25%SKU为定制款,价格比超市低25%,存货周转天数仅11.6天 [17] 市场定位与消费趋势 - 瞄准占人口70%-80%的大众消费群体,客单价35元,主打高质价比 [14][11] - 中国城镇化率从2015年56.1%提升至2024年67%,政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活力 [5][6]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9亿元同比增3.5%,消费增速放缓促使"质价比"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9] 运营效率提升 - 数字化选址工具建立超10000个点位数据库,远程督导体系保障服务质量 [16] - 仓储物流成本费率低于2%,WMS/TMS系统实现供应链高效协同 [17] - 门店通过视觉标识、音乐营造轻松氛围,简化陈列提升人效 [20] 行业影响与社会价值 - 带动供应商如溜溜果园2024年营收增22.2%、净利润增48.9%,其前两大客户占比从6.4%升至26.1% [22] - 创造7241名加盟商创业机会,激活县域经济就业 [23] - 1.8元可乐、1.2元矿泉水等定价策略重塑消费认知,门店成为社交空间 [22] 品牌建设 - 2024年签约周杰伦代言强化"高质价比"认知,推出双品牌IP形象吸引年轻客群 [21] - 特殊门店如"零食很大"形成社交货币属性,满足年轻人"逛吃"需求 [22]
年轻人涌入“鸣鸣很忙们”
36氪· 2025-04-30 11:49
文章核心观点 - 零食行业质价比成为潮流,“鸣鸣很忙们”通过供应链提效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美味又便宜零食的需求,呼应消费平权和第四消费时代到来,背后藏着社会深刻变革密码 [1][6][17] 分组1:为何大家会去鸣鸣很忙 - 农村出身的王佳乐受过去农村零食环境影响,长大后对零食无感,但村里开了多家零食店,他下班后会去逛,买价格便宜的泡面,韩式辛拉面让他觉得新鲜且满足,零食量贩解决其零食从匮乏到丰富的问题 [2][3] - 武汉城市青年李成因本地零食店贵且有食品安全问题,转向零食很忙等店,这些店饮料和小孩爱吃的零食便宜且是正品,解决其对零食价格从敬而远之到重新消费得起的问题,让他恢复对行业的信赖 [5] - 近几年遍地开花的零食量贩给消费者提供生活选择,受到欢迎,鸣鸣很忙 2024 年全国开店总数超 1.4 万家,营业收入超 555 亿,已向港交所递表准备上市,零食行业大盘在增长,消费者消费行为和选择转变为追求质价比 [6] 分组2:“鸣鸣很忙们”受欢迎背后,是消费平权的兴起 - 现制茶饮行业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商超领域盒马生鲜通过供应链提效实现质价比,取得成功,零食行业质价比之风开启发展新机遇 [7] - 80 后王礼认为零食量贩店拉平各地空间和信息差距,消除供应、品质和价格差,让他感受到“消费平权”,这得益于鸣鸣很忙在供应链上的大额投入 [8] - “消费平权”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为保障消费者权利,过去零食集散地在杂货铺、大型商超和老一代零食专卖店,在质价比上不完美,鸣鸣很忙通过工厂源头直采打出质价比理念,赢得人心 [10][11] - 小镇青年在“消费平权”中获得感更深,“下沉红利”迭代到“脱域平权”阶段,县域零食消费激活创造新财富蛋糕,“鸣鸣很忙们”开店有返乡创业人员和本地青年贡献,扩大就业、活络市场 [11][12] 分组3:“鸣鸣很忙们”,呼应了第四消费时代的到来 - 中国消费正处于第三消费时代中后期,向第四消费时代过渡并有第五消费时代特征苗头,“鸣鸣很忙们”契合第四乃至第五消费时代特征 [13] - Small(小规模):人们喜欢身边小型购物和休闲场所,鸣鸣很忙、瑞幸、蜜雪冰城开店密度契合便捷性消费需求,人气不受电商影响,且店铺品类更丰富 [13][15] - Sociable(社交性、人情味):鸣鸣很忙店铺变成大众社交和打卡驿站,瑞幸店铺设有座位休憩区,体现品牌综合“质价比” [15] - Sensuous(从感官刺激到精神按摩):人们吃零食是为情绪和生活搭子,盒马超市卖一人份商品体现关爱,鸣鸣很忙的质价比升华成综合感知、多元体验和社会情绪沟通 [15][16][17] - 质价比理念延展产生引领意义,各行业回归价值理性,形成“幸福经济学”,成为主导大众价值认同的关键因素,质价比是生意逻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7]
“拼假潮”激活假日住宿市场:小城逆袭、AI助攻、质价比成新刚需
中国经营报· 2025-04-29 21:58
旅游住宿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热度有望达到2023年以来的高峰,民宿和酒店整体预订量同比增长显著[1] - 三、四线小城强势逆袭,出境游和县域度假同步走热,"请4休10""请4休11"拼假组合推动长线游成为主流[1][6] - 住宿市场呈现"拉长、做减法、看体验"三重趋势,高星酒店预订热度首次超越低星级酒店[1] - 行业从"性价比时代"向"质价比时代"升级,"睡得好"成为消费者共识[1] 民宿市场热点 - 青岛、成都、昆明等城市持续火热,青岛成为00后最青睐出游城市[2] - "海边躺平"和"带宠出游"成为关键词,青岛、威海双城进入途家预订TOP10[2][3] - 平潭岛因"蓝眼泪"自然奇观成为黑马目的地,首次跻身热门城市TOP10[3] - "可带宠物"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相关房源数量激增5倍[3][4] - 房东配备宠物专区、遛狗地图、宠物零食礼包等贴心服务[3] 酒店市场动态 - 华住集团数据显示"五一"整体酒店预订率较去年上涨1.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增长[5] - 小城酒店预订需求激增,四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34%,高出三星级酒店近10个百分点[5] - 海南、云南、吉林等地精品度假酒店推出五折套餐、无损退等抢占市场[5] - 连续两天及以上订单占"五一"整体订单近一半,长线游成为主流[6] 新兴消费趋势 - "高能量旅行"概念兴起,主打情绪价值与自我疗愈,如瑜伽、冥想课程等[4] - 20-40岁旅客占预订总量56%,55岁及以上"银发族"占比达15%[7] - AI旅行助手普及,同程旅行"程心AI"上线手绘行程图、多语言推荐等功能[8][9] - 旅行市集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220%,成为住宿周边高频打卡地[9] 平台策略与服务升级 - 途家设置"订单二次确认机制"保障入住顺利,优选、严选、臻选房源占平台总量一半以上[5] - 华住推出总额近亿元让利活动,与抖音联动推出平均7.5折爆款好价房[6] - 同程旅行推出"第二人半价""买一送一"等政策,曼谷6天5晚双人团仅880元[9]
青年消费观里藏着“矛盾美学”
中国青年报· 2025-04-29 01:12
当代青年消费行为分析 - 81.02%受访青年认同"再省不能省兴趣"的消费理念 日常生活节省但愿意为兴趣爱好投入资金 [1] - 63.20%受访者支持社交消费的必要性 个人消费可节省但社交支出不能省 [1] - 87.32%大学生追求"质价比"消费 品质达标是省钱前提 [3] - 85.55%大学生认同教育投资重要性 日常可节省但自我提升支出不可少 [3] 消费场景偏好 - 游戏设备消费案例显示 青年愿意为改善游戏体验和健康投入800元购买专业鼠标 [1] - 旅游消费被视为"眼界投资" 案例显示五天三城旅行花费2000元 体验型消费占比过半 [2] - "探亲式旅游"模式兴起 结合走亲访友与旅游体验 满足情感需求 [2] - 70.36%受访者在基础服饰选择平替 44.15%在日用品选择平替 38.33%在餐饮选择平替 [3] 消费决策特征 - 青年消费者采用"三不原则"应对营销 不参与复杂满减 不信捆绑销售 不开消费信贷 [3] - "购物车冷静期"策略被采用 70%心动商品两周后被删除 [3] - 消费者转向寻找同源同厂商品 不再追求品牌溢价 回归物品实用价值 [3] - 消费行为呈现理性与感性并存特征 既追求节省又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2]
香飘飘又开始装杯了?
半佛仙人· 2025-04-26 08:17
核心观点 - 香飘飘2024年财报表面营收利润双降但背后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通过健康化、高质价比和场景化策略在现制茶饮和瓶装饮料巨头的夹击中开辟新增长路径 [3][8][10][12][15][17][18][19][2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2.87亿元同比下降9.32% 归母净利润2.53亿元 [3] - 即饮业务营收9.73亿元同比增长8% 占总营收30% 毛利率提升至24.88% [12] - 轻乳茶复购率达33.32% 显示健康化转型获市场验证 [5][7] 业务战略 冲泡业务转型 - 轻乳茶采用0香精0植脂末配方 原料溯源至云南临沧和杭州龙井核心产区 [7][8] - 地球首店定价9.9元实现现制茶饮平替 形成"规模化确定对抗现制随机"的差异化优势 [8][10] - 通过原料透明化和供应链整合将质价比卷至新高度 [10][15] 即饮业务突破 - Meco和兰芳园双品牌切入即饮赛道 杯装形态创造差异化认知 [12][19] - 投入4万次实验优化果茶配方 以5.5元定价在千亿级市场争夺份额 [12][13] - 自动贩卖机/火锅店/年货场景渗透实现"无孔不入"式营销 [19] 竞争策略 - 避开现制茶饮空间争夺战 专注收割"将就时刻"的时间红利 [18][19] - 用决策成本+等待时间重构质价比公式 形成次元级差异 [19] - 联名/IP营销强化年轻化形象 如185cm奶茶小哥人设和《葫芦兄弟》联名 [15] 核心能力 - 20年专注茶饮赛道形成迭代能力 新品研发响应消费趋势变化 [21] - 双业务板块协同形成增长飞轮 冲泡基本盘反哺即饮创新 [21] - 供应链深度整合实现"原料升级+成本下降"的悖论式突破 [8][10]
无锡首店刷新奥乐齐中国区业绩记录,国际零售巨头拓版图
财经网· 2025-04-23 08:55
首度出沪,奥乐齐便收获了刷新业绩记录的成绩单。伴随新旧国际面孔陆续"上车"、本土企业调改成效落地,零售行 业有关质价比及服务端的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近日,全球连锁超市ALDI奥乐齐位于苏州方洲邻里中心和无锡圆融广场的两家江苏首店同步开业。奥乐齐方面表示, 其在江苏零售市场仍延续"质价比"为先路线。 编辑/王璨、林辰 据悉,自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奥乐齐便通过聚焦本土化,布局超80%的本土优选供应商,并结合"精简SKU+自 牌战略"的主张模式,将成本控制与全球供应链管理和国际品控能力融合,从而平衡低价与高质。目前,奥乐齐共拥 有13个自有品牌,在其所有产品中占比超90%,自牌产品可实现从源头掌握供应链,减少中间溢价环节、提高供应链 效率、确保国际化的品控标准。将版图拓宽至新区域,"超值"系列以及9.9元矩阵内的多款商品也是苏锡两店开业后的 热销产品。 (综合自ALDI奥乐齐、Iceland、山姆会员商店、Costco开市客、步步高、永辉超市、"梁溪发布"公众号等) 基于首次出沪的前提,早在月前,奥乐齐便已在公众号对开业信息进行披露,作为目的地的无锡圆融购物中心也在同 社交平台渠道对相关信息进行数次预热。 ...
直击业绩会 | 净利润重回增长后,下个“锚点”是什么?海天味业总裁谈出海策略与“零添加”新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7 12:40
文章核心观点 市值两千亿元的海天味业2024年净利润重回两位数增长 公司筹划赴港上市和全球化 同时面临“零添加”新规等行业变化[1][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9.01亿元 同比增长9.53%;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 同比增长12.75%;毛利率同比增长2.47个百分点至38.62% [4] - 2024年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他品类收入分别为137.58亿元、26.69亿元、46.15亿元、40.8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8.87%、9.97%、8.56%、16.75% [5] - 2024年线下渠道收入238.85亿元 同比增长8.93%;线上渠道收入12.43亿元 同比增长39.78% [5] 公司发展战略 - 去年12月宣布港股IPO 提出“向上、向下、向内、向外”战略 “向外”指本地化经营 优势出海、探索全球 [5] - 未来海外业务选择消费基础好、调味品需求旺的市场适度侧重开展 结合各国/区域实际情况推进 现阶段海外营收占比低 主要通过海外经销商销售 [6] 行业动态与公司应对 - 行业流行的“零添加”概念面临争议 相关部门明确不允许再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强调食品配料 新规设2年过渡期 [7] - 公司支持“零添加”新规 会按要求推进后续工作 [9] - 消费者“配料表焦虑”带来市场“内卷” 餐饮需求向居民切换 消费者偏好质价比产品 公司有低糖、低盐、低脂等多款创新产品 未来将坚持产品迭代与创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