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搜索文档
超2700家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8-08 08:28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12%至3635.13点,深成指跌0.26%至11128.67点,创业板指跌0.38%至2333.96点 [4] - 全市场近2800只个股下跌,北证50跌幅最大达1.39% [4] - 沪深两市成交额1.71万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超千亿 [5] 板块涨跌 - 新疆本地股爆发,西域旅游、八一钢铁等10余股涨停 [8] - 雅下水电概念回升,深水规院20%涨停,山河智能等涨停 [9] - 轨交设备板块拉升,金鹰重工20%涨停,祥和实业涨停 [10] - 多模态AI、华为昇腾、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 [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板块 [12] - 华银电力、山河智能、英维克分别获净流入8.22亿元、7.79亿元、6.27亿元 [13] - 中芯国际、东方财富、长城军工遭净流出10.03亿元、8.55亿元、7.21亿元 [14]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认为A股上升趋势稳固,看好军工、机器人等主线板块及创新药、软件服务方向 [16] - 华西证券指出当前市场与2月底-3月初相似,需关注主线叙事热度和成交额变化判断行情持续性 [16]
优化险资重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金融监管总局发文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6
核心政策调整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规范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行为 明确重大股权投资概念并调整可投资行业范围[1] - 新增"科技"和"大数据产业"作为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可投资行业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2][3] - 明确被投资企业需股权结构简单且主营业务突出 不得存在财务性股权投资限制情形[5] 投资范围界定 - 允许投资保险类企业、非保险金融类企业及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现代农业等与保险协同行业[2][3] -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范围依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执行[3][4] - 禁止以泛科技企业名义规避监管 要求通过穿透原则识别重大股权投资行为[6] 治理与过渡安排 - 要求保险机构建立健全股权投资决策流程与授权机制 压实风险管理主体责任[6] - 实行"新老划断"原则 新增投资按新规执行 存量业务设置五年过渡期整改[6] - 明确股权控制层级限制:金融类子公司不超过三级 非金融类子公司不超过四级[6] 监管导向 - 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 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7] - 推动行业明确长期发展定位与战略 审慎稳健开展与保险业相关的重大股权投资[1][7]
悄然“逆袭” 超百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6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6月25日全市场超过18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其中超半数基金成立时长超过1年 最长成立时间接近14年 [1] - 10只主动权益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实现翻倍上涨 涨幅最高为金元顺安元启(成立以来涨幅超450%) 广发多因子(成立以来涨幅超340%)和大成景恒(成立以来涨幅接近300%)紧随其后 [2] - 今年以来约八成主动权益基金实现上涨 涨幅超10%的基金约1100只 涨幅超50%的基金中主投医药的基金占比超七成 [4] 领先基金产品特征 - 金元顺安元启主要投资小盘股 由基金经理缪玮彬管理 截至一季度末规模超10亿元 自2022年8月22日起持续暂停申购 [2] - 广发多因子采用基本面因子、管理因子和价格因子精选个股 大成景恒结合量化投资与主动投研 两只产品均偏向量化投资策略 [2][3] - 多只成立超5年的基金涨幅显著 包括金信智能中国2025、光大欣鑫、诺安多策略等自成立以来涨幅均超120% [3] 行业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超90% 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港股医药标的 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 [4]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达78.59% 重仓泽璟制药、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基金经理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政策支持与业绩兑现机遇 [4][5] - 主投港股、医药、北交所、新消费和科技方向的基金涨幅居前 医药基金在涨幅领先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4] 机构配置策略 - 创新药、科技和红利成为机构共识较高的三大配置方向 "哑铃型"策略(一端进攻一端防守)受到青睐 [6] - 创新药板块基本面和情绪面形成共振 2025-2026年港股创新药企业可能进入收获期 建议关注国际化潜力和商业化能力标的 [6] - 科技方向关注AI算力供应链和应用环节(如AI眼镜、AI玩具) 因海外科技大厂用户活跃度增长和模型能力提升 [6] - 红利资产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吸引力提升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可能加大配置 当前拥挤度和估值仍具投资性价比 [7] - 科技成长方向因拥挤度和相对收益处于历史低位 叠加季节效应 可能占优 建议关注"科技+红利"哑铃策略 [7]
可转债周报:待发转债格局如何?-20250808
长江证券· 2025-08-08 05: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2025 年 7 月 28 日 - 2025 年 8 月 2 日)转债市场结构分化加剧,指数小幅承压,中盘风格跌幅居前,风险偏好边际回落 [2][5] - 市场风格向成长倾斜,科技与医药主题带动相关转债活跃,电力设备、电子等制造业板块资金关注度提升,博弈性品种表现亮眼 [2][5] - 估值端延续结构性调整,中低价区间修复动能仍在,高价区间承压 [2][5] - 一级市场供给节奏稳定,赎回与下修事件较多,博弈情绪升温 [2][5] - 建议关注具备基本面支撑、估值安全边际与流动性保障的个券,灵活应对风格轮动与市场波动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待发转债格局如何 - 待发可转债共 75 只,拟募资 1082 亿元,银行、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电子板块为主要发行来源,占比近六成,银行平均规模 72.5 亿元领先,电子、电力设备数量居前 [13] - 已进入交易所阶段的 33 只待发转债中,银行规模占比 43%,银行、公用事业、建筑装饰等行业单只转债平均规模相对较大 [13] - 电子、机械、计算机等成长类板块平均规模多在 5 亿 - 10 亿元区间,体现成长型企业再融资需求 [13] - 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行业推进进度慢,国防军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板块发行落地预期强,制造业板块融资意愿强、项目推进快 [15] - 基础化工、电子、通信等行业发行转债后资产负债率提升大,促转股动力强,传统高杠杆行业变动幅度有限 [15] 市场主题周度回顾 权益主题周度回顾 - 科技与医药主题领涨,光模块(CPO)指数涨 8.3%,成交额 2631.3 亿元,首板非 ST 指数、打板指数等涨超 7%,医药集采指数和新冠特效药指数分别涨 6.7%和 6.1% [23] - 科技领域结构分化,通信金股指数和 ChatGPT 指数分别涨 6.1%和 5.8%,低空经济指数与小米汽车指数分别跌 0.2%和 0.3%,人形机器人指数跌 1.6% [23] - 新能源产业链主题普遍承压,固态电池指数和光伏指数分别跌 2.1%和 1.4% [23] 转债周度回顾 - 转债市场阶段性承压,成交热度回落,资金风险偏好收敛,风格切换至防御类品种 [25] - 估值整体压缩,市价结构分化,高价区间承压,低价转债估值修复,隐含波动率震荡下行,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25][27] - 医药、电力设备等稳健方向获资金青睐,个券表现分化,涨幅居前标的多由强势正股驱动,呈现主题博弈与中长久期特征 [27] 市场周度跟踪 主要股指回调,医药类板块仍为当周主线 - 主要股指普遍承压,上证指数跌 0.9%,深证成指跌 1.6%,创业板指跌 0.7%,科创类中小盘股票相对抗跌,沪深 300 指数领跌,跌 1.8%,科创 50 指数与上周持平 [29] - 市场主力资金净流出加剧,全市场日均成交额约 1.8 万亿元,与上周持平,五个交易日均资金净流出,主力资金日均净流出 291.4 亿元,较上周增加 44.0 亿元 [29] 分行业整体走强,成长类板块相对占优 - 医药科技类板块表现较强,医药生物板块涨 2.7%领涨,通信、电子板块分别涨 2.4%和 1.7%,消费板块分化,周期类板块普遍回调,银行板块跌 1.0%,非银金融板块跌 3.0% [34] - 市场资金向医药科技板块集中,电子板块日均成交额 2319.1 亿元居首,医药生物板块日均成交额 1945.9 亿元,计算机板块日均成交额 1617.5 亿元,有色金属、电力设备与机械设备板块资金流出显著 [35] - 市场板块拥挤度分化,医药生物、建筑材料等板块拥挤特征显著,消费类板块资金配置意愿低迷,周期类板块热度回落 [38] 转债市场延续走强,中盘转债表现居前 - 可转债市场整体承压,各主要指数下跌,中盘转债领跌,小盘转债相对抗跌,中证转债指数跌 1.4%,万得可转债中盘指数跌 1.6%,大盘指数跌 1.5%,小盘转债跌 0.7% [44] - 转债市场成交活跃度回落,日均成交额约 824.4 亿元,环比下降 34.1 亿元,资金情绪趋谨慎 [44] - 按平价区间划分,转债市场估值整体压缩,各区间均下跌;按市价区间划分,转债估值分化,中低价个券韧性强,高价区间估值承压,低价转债溢价率估值修复 [46][48] - 当周转债市场余额加权隐含波动率震荡下行,收于 25.0%,较上周五下行约 2.2pct,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49] - 当周转债中位数震荡下行,由 127.7 元降至 125.6 元,环比下降 1.6%,转债中位数高于历史 75%分位数,市场交投情绪高但风险偏好边际收缩 [50][54] - 分板块转债行情整体走弱,7 个行业上涨,传媒、医药生物板块涨幅超 1%,煤炭领跌,医药生物、建筑材料与电力设备板块日均成交额前三,资金集中度提升 [57] - 个券普遍承压,科技与周期类板块表现较好,区间涨跌幅大于等于 0 的可转债数量占比 22.0%,涨幅居前转债多由正股驱动,呈现高弹性与主题博弈偏好,跌幅居前转债受制于正股 [58][59] 发行及条款跟踪 当周一级市场预案发行情况 - 1 只转债上市,为伯 25 转债 [66] - 11 家上市企业更新可转债发行预案,1 家同意注册,2 家上市委通过,2 家交易所受理,2 家股东大会通过,4 家董事会预案阶段 [67] - 发行进度在交易所受理及之后阶段的存量项目已披露总规模达 500.5 亿元 [68] 当周下修相关公告整理 - 4 只转债预计触发下修,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3.7 [73][75] - 8 只转债公告不下修,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3.4 [74][75] - 2 只转债提议下修,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1.3 [76][75] 当周赎回相关公告整理 - 8 只转债预计触发赎回 [78][80] - 7 只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 [79][80] - 3 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81][80]
华西证券:继续走强的行情,或正是兑现收益和降低仓位的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08 00:13
市场量价关系分析 - 7月底-8月初的市场量价关系与2月底-3月初极为相似,需关注相似性对市场走势的参考意义 [1] - 主线叙事(当前为反内卷和科技)的热度持续性及成交额维持能力是判断市场上涨动能的关键因素 [1] - 若资金逐渐加仓低位板块且成交额呈缩量趋势,可能预示行情接近尾部 [1] - 在行情继续走强的情况下,可能是兑现收益和降低仓位的时机 [1]
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 基金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近150个百分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8:28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8月6日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为15.1%超50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1][2] - 127只基金收益超50%23只超80%6只实现年内净值翻倍 [1][2] - 领涨基金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129.97%)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117.54%)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等6只重仓创新药的基金收益均超106% [2]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因重仓光模块和PCB收益超90%鹏华碳中和混合受益机器人板块反弹收益超70% [2] - 华商润丰混合和金元顺安元启混合等均衡持仓基金长期表现突出年化回报分别超16%和26% [3] - 50多只权益类基金净值跌幅逾5%领跌基金下跌18.38%首尾业绩差达148.35个百分点 [1][3] 基金投资策略与市场动向 - 领涨基金主要把握创新药科技新消费机器人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2] - 业绩落后基金多采取押注打法且频繁更换重仓股 [3] - 汇丰晋信基金认为政策呵护将提振风险偏好科技高端制造内需消费高股息板块蕴含投资机遇 [5] 资金流动与基金限购 - 绩优基金吸引资金涌入中欧数字经济混合等近30只基金7月以来实施大额限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已暂停申购 [4] - 7月有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10亿元大成洞察优势混合(24.61亿元)华商致远回报混合(20.82亿元)鹏扬研究精选混合(18.07亿元)位列前三 [4]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权益类基金是居民存款搬家重要途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上报数量逐周增多将成增量资金重要来源 [4]
主动权益类基金显现财富效应 1126只产品创下净值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8-07 16:1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逐步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强劲反弹,超九成产品实现净值增长,千余只产品净值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增幅超过百亿元,业绩与规模同步增长 [1] - 主动权益类基金有望带动信心、资金、规模形成连环共振,加速构建"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1] 行业分布 - 创新药与科技成为驱动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上涨的两大主线,净值增长率领跑的9只基金重仓创新药 [2]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以129.97%的年内净值增长率领跑,重仓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热景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2]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年内净值增长率为91.23%,关注全球云计算产业,重仓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通信、PCB领域企业 [3] 基金规模变化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基金规模从年初的17.62亿元增长至138.45亿元 [4]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规模从年初的10.35亿元增长至108.63亿元 [4]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显著提振投资者信心,九成以上产品净值增长带动基金认购热情升温 [4] - 场外资金加速入场为A股提供增量流动性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4] - 基金销售端热度提升,客户咨询频次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节奏加快,部分热门赛道基金出现提前结募情况 [5] 未来展望 - 在权益市场持续走强的支撑下,主动权益类基金"水涨船高"的势头有望延续 [5] - 8月份A股或将震荡上行,政策发力和消费韧性使二季度总需求增速边际改善 [5] - 科技、消费、中游制造领域在中报业绩期存在业绩边际改善的可能 [5]
对话菜鸟高级副总裁熊伟:菜鸟3.0时代的打法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3:48
公司战略聚焦 - 菜鸟在业务上朝全球化和科技两个大方向进行进一步聚焦和突破 [3] - 公司将定制物流方案等平台型业务移交淘天、速卖通等电商前台 专心做底层物流网络服务和加速市场化 [3] - 2023年以来是菜鸟的3.0时代 更强调全球化、科技和市场化 [3] 全球化业务发展 - 全球化业务占菜鸟整体已经超过一半 来自第三方的外部业务显著超过来自阿里集团的业务 [4] - 公司拥有超40个海外仓 跨境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九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本地化快递运营 [5] - 全球化业务中大约三分之二与电商行业相关 电商平台和出海品牌通过线上化方式满足海外消费者需求 [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菜鸟集团收入为1012.72亿元 同比增长2% [5] - 收入增长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长所带动 [5] - 国内物流服务收入下降 因其电商业务承担部分物流平台职责 [5] 市场竞争定位 - 相较于中资同行 菜鸟是全球化布局最早、最坚定以及最广的 [6] - 相较于海外传统国际物流公司 菜鸟在电商相关的基因和技术应用方面更有优势 [6] - 公司明确以全球电商相关的快递物流服务作为最主要突破点 [6] 产品与服务创新 - 通过提升整个跨境物流网络的效率 推出时效性更快、更低成本的产品 [9] - 跨境直发业务规模不会减少 但门槛会有所提升 商家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跨境直邮产品或布局更多国家 [8] - 政策变化更有利于海外仓和海外本地业务 [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海外电商成为菜鸟全球化扩张的重要支撑 [6] - 电商相关快递物流服务是整个物流行业增长最快、长期空间最大的市场 [6] - 符合电商相关诉求的网络是重要的下一代物流基础设施 [6]
基金投顾盯上医药科技,狂赚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8:06
基金投顾产品调仓动态 - 7月共有141个基金投顾产品调仓,其中股债混合型27个、股票型64个[1] - 股债混合型产品增加主动权益基金持仓(混合型占比63.5%→65.5%),减少指数基金配置(20%→13%)[3][5] - 股票型产品减少偏债类基金,增加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占比14.5%→19.5%)[3][5] - 富国双子星股债均衡调整债券型基金占比32.78%→45.25%,混合型35.4%→37.27%[6] 行业配置变化 - 整体减少消费类行业(食品饮料-0.35%),增加医药(+0.47%)、顺周期(有色金属+0.31%)和科技行业[1][7] - 部分投顾看好半导体上游设备和材料国产替代机会[7] - 部分投顾配置房地产行业,认为开发商股价领先于房价触底[7] 投顾产品业绩表现 - 华宝证券价值投基V年初至今回报30.88%(基准5.55%)[9] - 国联证券安鑫激进90回报25.59%(基准4.03%)[9] - 中欧优势行业全明星回报24.69%(基准4.28%)[9] - 国泰平衡更甜蜜回报14.72%(基准2.87%)[10] 后市配置策略 - 机构看好高股息(与经济周期相关品种)和科技方向(AI应用、机器人、半导体)[11] - 建议采用哑铃策略:一端配置内需与稳健行业,一端配置新质生产力方向[12] - 华夏基金建议重点关注AI核心及科创/TMT类指数[12] - 华安基金建议多元配置A股/港股/美股市场,搭配股票/债券/黄金等资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