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解码科创板分层:盈亏不是风险唯一标准,长期价值至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2:20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现状 - 新一轮科创板改革加速未盈利企业审核 多家企业如禾元生物 北芯生命 摩尔线程 沐曦集成等取得进展 [1] - 科创板设立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 其中22家已实现盈利 摘U率达40% [1] - 新上市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 需满足"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或"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才能调出 [1] 科创板上市标准分析 - 科创板设置"5+2+2"多元包容上市条件 除标准一外均不要求盈利 [2] - 未盈利企业采用最多的是标准四(17家)和标准五(17家) 其次是标准二(13家) [2] - 标准五上市的20家企业中有3家(荣昌生物 欧林生物 金迪克)在上市前已盈利 [3] - 标准四 标准五 标准二摘U率分别为52.94% 35.29% 38.46% 红筹股摘U率50% [3] 企业盈利与风险关系 - 475家按标准一上市企业中 3家2024年营收低于1亿 2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 标准五上市的金迪克2024年营收0.81亿(-39.96%) 净利润-0.94亿(-31.71%) 面临退市风险 [5] - 32家未盈利企业中有3家(海创药业 首药控股 智翔金泰)营收低于1亿 面临2026-2027年退市考验 [6] 商业化落地关键因素 - 高质量研发和特色产品是商业化成功关键 需满足市场需求 弥补现有产品不足 [7] - 百济神州2024年营收272.14亿(+56.2%) 亏损49.78亿 研发投入142.8亿 泽布替尼美国销售额20亿(+106%) [7][8] - 寒武纪2024年营收11.74亿 亏损4.57亿 受益AI产业发展 市值增长超300% [9] 长期价值评估 - 未盈利企业中百济神州市值2247.76亿 寒武纪市值2190.06亿 18家企业市值超百亿 [7] - 市场更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和产品竞争力 而非短期盈亏 [9] - 已有优质产品或服务且业务规模较大的公司不易面临退市风险 [9]
20cm速递|科创综指ETF(589630)涨超1.4%,机构称科创板改革深化提振交投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05:36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持续深化 切实服务科技创新 [1] - 2025年市场交投维持高位叠加权益市场上行带来的基本面修复是券商股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 [1] - 并购重组主线新进展和金融科技新变化是板块重要催化 [1] 证券行业盈利预测 - 中性假设下 预计2025年证券行业净利润同比+17.2% [1] - IPO融资规模同比+15% [1] - 增发融资规模同比+612%(扣除四大行定增后同比+80%) 显示一级市场边际回暖 [1]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 央行拟修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 简化准入流程以适应CIPS业务发展 [1] - 未来支付体系升级将带动区域性银行和国际业务成熟的跨境银行受益 [1] 科创板市场动态 - 科创板作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在发行制度改革和交投活跃的双重推动下 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1] - 科创综指ETF国泰跟踪的是科创综指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科创综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 是全收益指数 覆盖科创板内广泛的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覆盖领域包括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等 旨在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1]
上半年A股IPO新受理177家,国泰海通数量超“一哥”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03:20
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共受理177家IPO申请 较2024年同期35家增长405.71% [1][2] - 北交所成最热门上市地 115家企业选择北交所 占比64.97% [2] - 上交所受理30家(主板9家 科创板21家) 深交所受理32家(创业板11家 主板11家) [2] - 6月单月IPO受理量达150家 占上半年总量84.75% 其中130家集中在6月18日证监会新政后 [2][3] 交易所特点 - 北交所财务要求更宽松 侧重"专精特新"企业 审核效率高周期短 [2] - 科创板强调"硬科技"属性 6月18日推出深化改革的"1+6"政策 [3] 券商竞争格局 - 38家券商参与177个IPO保荐 4家保荐超10家:国泰海通(26家) 中信证券(22家) 中信建投 中金公司 [4][5] - 华泰联合以9家位列第五 "三中一华"格局稳固 国泰海通重组后挑战中信龙头地位 [5] - 中信证券保荐项目募资总额497.61亿元 显著高于国泰海通208.26亿元 [5] - 募资前三项目:华润新能源(245亿) 惠科股份(85亿) 摩尔线程(80亿) 中金和中信主导大额项目 [6] IPO终止情况 - 上半年74家IPO终止 涉及32家券商 国泰海通(9家) 中信证券(7家)终止数居前 [7] - 五矿证券2024年以来保荐4家全终止 其曾保荐的广道数字涉财务造假面临退市 [8] - 东海证券2025年2月保荐项目撤回 成"蛇年首家"终止案例 [8]
债市早报:资金面边际收敛;多重利空影响下,债市明显走弱
搜狐财经· 2025-07-11 02:36
债市要闻 - 上交所召开科创板"1+6"政策宣介会,推动科创板改革措施深化,支持创新发展[2] - 国家发改委以"两重""两新"资金为抓手,加大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投入[2] - 美联储理事沃勒考虑7月降息,认为当前联邦基金利率过于限制性[3] 大宗商品 - WTI 8月原油期货跌2.19%至66.88美元/桶,布伦特9月原油期货跌2.2%至68.64美元/桶[4] - COMEX黄金期货涨0.38%至3333.67美元/盎司,NYMEX天然气价格涨4.96%至3.365美元/盎司[4] 资金面 - 央行开展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328亿元[5] - DR001上行0.56bp至1.323%,DR007上行1.78bp至1.495%[6] 利率债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上行1.45bp至1.6595%,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0收益率上行1.40bp至1.7380%[8] 信用债 - "H1碧地02"跌超34%,"23亦庄06"涨超11%,"20泗阳佳鼎债"跌超18%[9] - 龙光集团21笔境内债券重组方案全部通过[10] - 江苏南通三建有息债务逾期74.16亿元,占净资产-2736.53%[12] 可转债 - 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涨0.40%、0.40%、0.45%,成交额683.77亿元[17] - 新上市华辰转债涨停57.3%,路维转债涨超34%,塞力转债涨超15%[17] 海外债市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bp至4.35%,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bp至2.66%[19][22] - 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扩大1bp至49bp,5/3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窄2bp至93bp[20]
落实科创板改革“1+6”政策 上交所召开投资端机构宣介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07:47
科创板改革政策宣介会 - 上交所组织召开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专题宣介会 旨在推动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 打造与科技创新发展需求适配的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1] - 包括公募基金 证券公司 保险资管 银行理财子公司等20余家机构近百人参会 市场各方对科创板改革举措高度认同并积极响应 [1]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发展 - 科创板指数产品成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重要渠道 助力保险 银行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持续吸引资金流入"硬科技"企业 [1] - 科创板是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 占科创板整体自由流通市值比例达8.3% [1] -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 新发13条科创板指数 总数达29条 新上市56只科创板ETF 较发布前增长近2倍 [1] - 已上市科创板ETF达85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较"科创板八条"发布前增长超60% [1] 科创板政策框架与市场展望 - 在科创板"1+6"政策框架下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为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 - 市场各方将积极投身科创板市场建设 发挥投资端改革示范引领作用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 - 上交所将继续推动科创板改革措施走深走实 加快构建支持创新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持 [2]
上交所面向投资端机构召开科创板“1+6”政策宣介会
快讯· 2025-07-10 07:15
科创板改革政策宣介会 - 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召开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专题宣介会 [1] - 参会机构包括公募基金、证券公司、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等三十余家市场机构代表近百人 [1] - 上交所将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和政策宣贯 [1] 科创板改革推进方向 - 继续推动科创板各项改革措施走深走实 [1] - 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创新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 [1] -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科创板“1+6”政策落地 券商投行竞争格局生变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20:47
科创板"1+6"政策改革 - 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1+6"政策 旨在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推动一揽子制度改革 [1] - 新政将深刻影响券商投行业务竞争格局 推动业务模式从"通道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 [1] - 头部综合券商和深耕特定行业的中小券商最可能受益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行业认知和全周期服务能力 [1][3] 券商投行业务质量把控 - 申万宏源证券建立完善内控制度 从立项阶段制定尽调计划 采用多样化核查手段确保企业质量 [1][2] - 国金证券指出第五套标准增加风险管理复杂性 需评估未盈利企业技术壁垒和商业化前景 [2] - 针对未盈利企业 传统估值方法可能失效 需强化信息披露尤其是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披露 [2] 投行业务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交易所受理IPO企业达180家 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头部券商凭借合规风控/项目储备/资本实力挤压中小券商生存空间 [3] - 业务模式加速向全链条服务转型 包括直投子公司参与企业孵化/再融资制度优化/并购重组规则放宽 [3] 券商应对策略 - 申万宏源证券强调研究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重要性 头部券商优势将进一步强化 [3] - 国金证券建议聚焦"硬科技"属性 建立动态评估体系 防范财务与合规风险 [2] - 国泰海通指出科创板改革推动投行市场头部集中 政策利好释放将进一步提升集中度 [3]
非银行业周报20250706:IPO受理加速,重视头部券商-20250706
民生证券· 2025-07-06 08: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利好创新药支付与中高端医疗发展,科创板“1+6”新政推进,2025年上半年港股募资额高增、6月A股IPO受理加速,券商投行收入有望修复,建议关注保险、证券及相关非银机构标的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2025.06.30 - 2025.07.04主要指数上涨,非银板块调整,保险指数抗跌,部分券商和保险个股有涨有跌 [8] 证券板块 证券业务概况 - 经纪业务本周沪深两市成交股数、成交额及A股日均成交额环比和同比均有增长 - 投行业务截至2025年7月4日,年内累计IPO承销规模357.84亿元,再融资承销规模7835.44亿元 - 信用业务截至7月4日,两融余额较上周和同比均增长,占A股流通市值2.19%;场内外股票质押总市值较上周和同比也增长 [16] 保险板块 - 展示2024年1 - 12月累计寿险、财险保费增速及12月单月寿险、财险保费增速图表 [19][20][21][22] 流动性追踪 流动性概况 - 货币资金面本周央行逆回购操作净回笼1.38万亿元,跨季后资金利率下行 - 债券利率本周多数下行,1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0年期基本持平 [27] 行业新闻与公司公告 行业新闻 - 7月5日上交所与头部股权投资机构交流,推进科创板“1+6”政策,多家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首家过会 - 7月4日商务部回应美取消对华经贸限制措施,双方落实伦敦框架成果 - 7月3日港交所推出综合基金平台订单传递服务,多家券商加入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海洋经济发展,国家医保局等印发支持创新药发展措施 -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PMI,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变化 [35] 重点公司公告 - 多家公司发布股权变动、债券发行、业绩分红、人事变动等公告 [36] 投资建议 - 政策落地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和推动估值修复,险资入市权益投资端受益 - 券商交投活跃度和稳市力度推动业绩修复,关注IPO提速期投资机遇 - 保险建议关注中国太保等标的,证券关注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标的,相关非银机构关注众安在线等标的 [38][39]
上交所,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7-05 05:29
科创板改革"1+6"政策市场宣贯 - 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期在上海、北京等地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与头部股权投资机构深入交流,旨在加快推动科创板改革落地见效[1] - 股权投资机构是科创板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在上市前获得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和支持[1] 政策市场反响 - 与会机构表示科创板"1+6"政策提振了股权投资机构的信心,增强了科技型企业家的信心,将更有效促进"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1] - 科创成长层、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新政策举措使科创板制度相较于境外成熟市场更具中国特色,对创投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吸引力很大[1] - 近期多家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IPO过会,这些案例彰显了改革决心,稳定了市场预期[1] 政策对股权投资机构的影响 - "1+6"政策进一步打通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循环,坚定了机构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的信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更有底气[2] - 股权投资机构将协同做好被投企业的政策培训,帮助科技型企业全面了解"1+6"政策各项举措[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上交所将与股权投资机构加强沟通,完善常态化交流机制,引导机构把握政策机遇,发挥支持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和专业把关能力[2] - 共同做好"1+6"政策的宣传、落实和案例推动,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2]
宇树科技被“催着”上科创板,或剩约60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3:58
宇树科技IPO动态 - 公司被曝将选择科创板作为上市地点 [1] - 2025年上半年频繁传出资本化消息包括LP份额疯抢、股份制改造完成、C轮融资完成 [2] - 创始人王兴兴首次回应上市问题但态度模棱两可 [4] 上市地点选择争议 - A股优势在于高估值但流程长且退出限制多 港股上市快捷但流动性及估值偏低 [6] - 华南投资人认为公司因政策支持力度大必选A股 [11] - 券商保代指出A股辅导期最短需3个月 若7月初未备案则2025年内上市难度大 [7] 科创板政策支持 - 上交所6月推出"1+6"改革 第五套标准扩展至人工智能领域 被解读为吸引宇树科技等企业 [12] - 公司符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财务数据显示连续五年盈利且营收超10亿 估值超百亿 [12] - 专家预测科创板审核周期约6-12个月 技术原创性及专利清晰度或加速过会 [13] 行业竞争与商业化 - 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商业化初期 尽管公司领先但追赶者机会存在 [14] - 朱啸虎质疑行业商业化进度但认可宇树科技价值 称其可能登陆科创板 [9][10] 资本动作与市场热度 - C轮融资吸引腾讯、阿里、蚂蚁集团、吉利资本等巨头入股 老股东集体跟投 [6] - 2025年公司关注度飙升 从春晚表演到海外社交平台曝光 创始人王兴兴成科技圈红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