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战斗力

搜索文档
内外兼修,左右逢源——论印巴冲突对军工行业的影响
中航证券· 2025-05-08 03: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印巴冲突加剧引发市场对军工行业关注,5月7日国防军工(申万)上涨3.70%,成交量创2025年以来新高,涉及军贸业务的上市公司涨幅居前 [1] - 短期来看,本次印巴冲突因交火地区临近中国、市场风险偏好修复、冲突局势持续升级,或将对军工行情持续产生刺激和支撑 [2][3][6] - 中长期看,印巴冲突加强全球军贸逻辑,我国军贸短期内有望持续增长,在“十四五”末期由恢复式增长向供需共振驱动增长转变,富有弹性的军贸市场将成为军工行业持续高增长的新动力 [7][8] - 军工行业中长期节奏或“进二退一”,内部轮动分化,增量资金配置倾向于白马,行情节奏包括填洼地、塑权重、“双击”、行业特殊性溢价 [11][12] - 投资趋势和方向包括军工行业处于景气大周期、“十四五”末进入“V”字反转、关注新质新域和军民结合领域以及并购潮和市值管理下的投资机会 [13] 各部分总结 中国军贸有望由恢复式增长向供需共振驱动增长转变 全球军贸的发展趋势研判 - 2024年SIPRI全球军贸指标略有下降,但热度维持高位,2020 - 2024年军贸指标五年均值同比增长1.56%,全球军费增速总体保持增长,军贸长期稳定增长逻辑不变 [18] - 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达2.72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9.4%,俄乌、巴以、印巴等地缘政治冲突提高各国安全诉求,加速国际军贸市场恢复,未来全球军贸将回归以新产品需求为驱动的上行通道 [20] 中国军贸的发展趋势研判 - 2022年以来中国军贸迎来贸易顺差期,近年来国产装备质量和种类提升,根据进出口平衡情况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当前受益于国际局势和自身能力提升,出口量显著增长 [26][27] - 中国军贸未来有望由恢复式增长转为供需共振驱动增长,原因包括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产能有望外溢、部分国家军贸出口萎缩、全球战争形态演变、政策引导出口合规发展 [30] - 军贸产品将持续集中在航空、航天以及新域新质领域武器装备,近十年军贸出口增长显著,进口下降,航空航天装备出口增速大且受关注,新质战斗力建设带来新兴领域军贸机会 [49][50][58] “军贸之变”对军工企业发展影响 - 增收:军贸为军工企业提供更宽广客户需求和新渠道,提升营收规模,降低业绩波动性风险 [63][65] - 增利:军贸项目提升军工企业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我国军贸产品溢价将改善上市公司毛利率,特别是产业链下游企业 [66][69] - 提质增效:军贸促进武器装备技术升级,通过实战效能检验和新作战模式验证提升装备质量,稳定军贸合同弥补国内订货缺口,提高全产业链研发生产效率 [73][74] 军贸上市公司相关业务情况或规划 - 2025年以来多家军工上市公司布局或拓展军贸业务,如中航成飞、中无人机、洪都航空等公司在军贸领域有突出成绩或明确规划 [75] 军工板块2025年行情走势节奏判断 - 2024年军工板块“弱现实”与“强预期”并存,基本面业绩表现差,但市场自9月以来对其呈现“强预期”,国防军工(申万)指数周成交额创新高 [78] - 军工行业仍处于高景气发展大周期,中期将重新进入上行通道,判断因素包括军费增长、“大军工”领域发展、计划性因素和政策改革影响 [79] - 军工板块走势有望前瞻于基本面,取得相对和绝对收益,估值体系有望重塑,各板块估值存在分化 [80][82]
国防军工行业周报(2025年第18周):季报利空逐渐出尽,订单有望持续兑现-202504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7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国防军工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季报落地后业绩分化扰动消失,后续订单将持续落地,军工基本面向上,未来几年将高速增长,关税冲突凸显行业需求优势,地缘政治使军工投入更确定快速,建议加大行业关注度 [4] - 建军百年目标临近,军工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提质增量是核心任务,行业公司迎来全领域“状订单”落地 [4] - “对等关税”对军工行业整体正向,对部分军民融合企业影响有限,中长期利于国产自主可控,中国将加大军工投入 [4] - 军工主题逻辑持续,新质战斗力成增长新引擎,军队建设将进入智能化和无人化周期,AI/机器人是新质战力核心 [4] - 建议加大军工关注度,关注精确制导武器、水下产能、AI/机器人、传统飞机产业链等品种 [4] - 重点关注高端战力组合和新质战力组合相关标的 [4] 市场回顾 - 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涨0.15%,中证军工龙头指数跌0.38%,申万国防军工指数跑输创业板指、沪深300、上证综指,跑赢军工龙头指数 [1][5] - 上周国防军工板块涨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2位 [1][5] - 上周中证民参军涨跌幅排名靠前,平均涨幅2.05% [1][5] - 上周国防军工板块涨幅前五个股为合众思壮(14.25%)、北方股份(13.86%)、国睿科技(11.95%)、天箭科技(11.41%)、应流股份(10.89%) [1][5] - 上周国防军工板块跌幅前五个股为奥维通信(-28.97%)、ST炼石(-15.74%)、泰和新材(-13.59%)、川大智胜(-7.89%)、江龙船艇(-5.61%) [1][5] 军工板块估值变化 - 军工板块PE估值处于历史上游区间,当前申万军工板块PE - TTM为72.51,位于2014年1月至今估值分位62.05%,位于2019年1月至今估值分位93.20% [13] - 细分板块中估值略有分化,航天及航空装备板块PE估值处于2020年以来相对上游位置 [13] 重点估值变化 - 报告给出国防军工行业重点标的2025/4/25总市值、2023A - 2026E归母净利润及对应PE等估值数据 [20][23]
给雷达穿上“隐身衣”
科技日报· 2025-04-13 23:55
光子晶体隐身材料技术发展 -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团队成功研发光子晶体柔性复合隐身材料,能同时防御多个波段电磁波探测,包括雷达天线"隐身衣"和新型红外伪装网等系列产品 [1] - 研发历程长达20年,从理论设想到工程化应用实现重大突破 [1] 技术研发关键突破 - 2005年团队受光子晶体光学特性调节启发,提出通过周期性结构设计阻止特定频率电磁波传播的理论模型 [2] - 通过海量仿真数据筛选出隐身性能优异的光子晶体微观结构,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行性 [2][3] - 工程化制备阶段攻克柔性基底附着难题,改进布质基底并自研镀膜支架,实现反射率、均匀性等指标达标 [4][5][6] - 大面积制备技术攻关耗时三年,通过优化表面修饰方案和晶体结构,解决均匀附着与强度问题 [6] 多波段隐身技术突破 - 创新提出"光谱挖孔"技术,通过引入缺陷结构实现红外高反射与激光高透射的兼容,解决散热与隐身矛盾 [7] - 2021年实测显示隐身材料不影响雷达天线散热与侦搜性能,成功规避多波段侦察设备探测 [7] - 后续在极端环境(5900米高原、海边)验证材料性能,掌握全套制备关键技术 [8] 产业化与政策支持 - 团队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号召,计划加速多波段隐身材料技术迭代,服务新质战斗力建设 [8]
国防|军费连续7.2%增长,“十四五”收官景气度料修复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9 09:03
国防预算与增长空间 - 2025年我国国防预算约17847亿元,同比+7.2%,自2023年以来增幅连续三年持平 [1][2] - 2022-2024年国防预算分别同比+7.1%/7.2%/7.2%,军费增速连续3年保持7%以上 [2] - 2025年GDP增速目标为5%,国防开支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2] - 欧盟实施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英国计划2027年前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2.5%,美国2025年军费预算高达8950亿美元占GDP的3.5%,我国国防费占GDP比重多年维持在1.5%以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十四五规划与新质战斗力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 [3] - 相比2024年报告,2025年报告新增强调新质生产力、"十四五"收官、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等内容 [3] - 习近平主席强调新兴领域战略能力重要性,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加快网络信息体系建设 [3]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军工订单修复预期强烈 [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2025年《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4][5] - 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4][5] - 相比2024年报告,2025年报告新增具身智能、6G等新领域,人工智能侧重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5]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进一步获得政策支持 [5] 投资机会 - 军工板块整体将得到估值修复,部分领域或个股有望率先开启底部复苏 [1][7] - 推荐关注导弹、特种机器人、新材料新工艺、两机,以及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 [1][7] - 重点关注新质战斗力、网络信息体系建设、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军工新材料、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海洋信息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5][7]
午后突发!亚太市场,普跌!
证券时报· 2025-03-07 09:00
A股午后回落,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跌超1%; 港股午后亦走弱,两大股指午后双双下探。 个股方面,京东健康跌超12%,京东集团跌约5%; 李宁、 同程旅行、快手等涨近5%。 与此同时,亚太市场普遍走低,其中,日经225指数跌超800点,跌幅为2%,澳洲标普200指数跌近2%,富时马来西亚综指跌近1%,韩国综合指数、富时新加 坡海峡指数小幅下跌。 具体来看,沪指早盘窄幅震荡,午后在金融、地产等板块的拖累下回落走低;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等均下挫。截至收盘,沪指跌0.25%报3372.55点,深证 成指跌0.5%报10843.73点,创业板指跌1.31%报2205.31点,科创50指数跌1.24%,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8619亿元,较昨日减少逾900亿元。 场内超3500股飘绿,地产、半导体、券商、保险、医药等板块均走低;有色板块强势上扬,新威凌30%涨停,罗平锌电、华锡有色、华钰矿业等均涨停;煤 炭、钢铁板块亦拉升,安源煤业涨停,三钢闽光涨超7%;军工板块活跃,迈信林涨超10%创出新高,川大智胜、神剑股份、云赛智联等涨停;汽车产业链股 亮眼,恒勃股份、多利科技、征和工业等涨停;白酒股再度上扬,迎驾贡酒涨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