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调味品行业健康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21 23:22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专注于鸡粉、鸡精等调味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旗下拥有"佳隆""福味""港厨"等知名品牌 [1] - 公司以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为核心战略 构建"研发—标准—生产"闭环生态 推动行业规范化与高品质转型 [1] - 公司通过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消费层级和使用场景 包括"佳隆""福味""港厨""太太厨""家丰""狮球牌""EAS"等品牌 [4]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公司2008年参与"鸡汁调味料"行业标准起草 推动行业摆脱同质化竞争并提升品质门槛 [2] - 公司完成浓缩鸡汁技术研究 优化原料配比与生产流程 提升产品均匀性、风味稳定性和保质期 该技术升级后鸡汁产品年产值达1500万元 利润300万元 [2] - 公司2009年推动"鸡肉粉生产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 累计获得9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1项外观设计专利 [3] - 公司1993年研制出中国第一桶鸡粉调味料 2010年成功上市 2014年营收突破3亿元 [3] 品牌与渠道建设 - 核心品牌"佳隆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并纳入"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4] - "狮球牌"凭借罐贴外观专利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吉士粉系列年产值突破800万元 利润超150万元 [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发力线上销售 入驻抖音、天猫、快手、拼多多、视频号等平台 通过直播带货和内容营销触达年轻消费者 [5] - 线下持续深耕商超、便利店、餐饮供应链等传统渠道 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立体渠道网络 [5] 市场拓展与新品布局 - 公司积极开辟酱油市场 中国酱油产量从2018年575.6万吨增长至2022年818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2% [5] - 公司推出高端线"佳隆一品鲜(金标)酱油"定位中高收入人群 以及中端线"佳隆一品鲜(银标)酱油"面向大众市场 [6] - 酱油业务布局推动公司从"鸡粉专家"向"综合调味品服务商"转型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
佳隆股份总经理林长春:推动调味品行业健康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21 15:37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是专注于鸡粉、鸡精等调味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知名企业 旗下拥有"佳隆""福味""港厨"等多个品牌 [2] - 公司积极调整战略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开拓市场渠道应对竞争激烈的调味品市场 [2] - 公司致力于成为行业标准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构建"研发—标准—生产"的闭环生态 [3] 标准制定与技术优势 - 2008年参与"鸡汁调味料"等行业标准起草工作 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3] - 2025年完成浓缩鸡汁技术研究 优化原料配比与生产流程 提升产品均匀性、风味稳定性和保质期 该产品年产值1500万元 利润300万元 [4] - 2009年"鸡肉粉生产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 巩固鸡粉领域技术优势 [4] - 累计获得9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1项外观设计专利 [4] - 1993年研制出中国第一桶鸡粉调味料 2014年营收突破3亿元 [4] 品牌矩阵建设 - 打造覆盖不同消费层级和使用场景的多品牌矩阵 包括"佳隆""福味""港厨""太太厨""家丰""狮球牌""EAS"等品牌 [6] - 核心品牌"佳隆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纳入"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6] - "狮球牌"凭借罐贴外观专利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吉士粉系列年产值突破800万元 利润超150万元 [6] 渠道拓展与市场布局 - 2025年上半年正式发力线上销售 入驻抖音、天猫、快手、拼多多、视频号等主流平台 [7] - 通过直播带货、内容营销等新模式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 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立体渠道网络 [7] - 线下继续深耕商超、便利店、餐饮供应链等传统渠道 [7] 酱油市场拓展 - 中国酱油产量从2018年575.6万吨增长至2022年818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9.2% [7] - 公司拓展酱油酱料业务 推出高端线"佳隆一品鲜(金标)酱油"和中端线"佳隆一品鲜(银标)酱油" [8] - 产品定位从"鸡粉专家"向"综合调味品服务商"转型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8] 未来发展重点 - 以技术创新巩固核心优势 以品牌与渠道拓展市场边界 [8] - 推动企业从同质化竞争走向规范化发展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8]
大国重器背后的深市力量丨电力设备龙头企业以创新筑牢能源转型底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10:48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市电力设备龙头企业国轩高科、思源电气和先导智能通过技术创新、资本赋能和全球布局 共同推动能源电力领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成为能源变革的重要支撑力量 [1][7] 技术研发投入与成果 - 国轩高科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超80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29.29亿元占营收8.28% 累计申请专利10556项(发明专利4622项) 重点突破磷酸锰铁锂材料和固态电池技术 [2][3] - 思源电气2024年研发投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21.07% 近三年累计超25亿元 获得948项授权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超35%) [2] - 先导智能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营收10%以上 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217项 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整线解决方案提供商 [2] 资本市场赋能机制 - 国轩高科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资73.03亿元引入大众中国 2022年GDR募资6.85亿美元 加速固态电池研发和全球化布局 [4] - 思源电气通过股权激励推动营收从2013年33.85亿元增至2024年154.58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近5倍 [4][5] - 先导智能通过上市融资提升产能 并购重组完善锂电整线业务 股权激励构建稳定研发管理团队 [4] 前沿技术布局方向 - 国轩高科2025年启动"金石"全固态电池装车路测 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 同步推进钠离子电池研发 [3][7] - 思源电气拓展构网型产品 突破直流/低频解决方案 推出新型环保高压开关产品 探索微网和分布式光伏一体化方案 [7] - 先导智能在高速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和精密加工领域积累技术优势 实现跨行业技术迁移 [7] 行业发展机遇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动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扩大 带动风电、光伏设备需求增长 [6]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储能系统、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6] - 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跨领域协同与全球布局构建可持续增长生态 [7]
美国重拳出击!德国制造业被绞杀大量人口失业,346亿欧元蒸发掉
搜狐财经· 2025-09-21 06:37
跨大西洋贸易协议的实际影响 - 协议未能提供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反而加剧了贸易不确定性 [1] - 美国在协议达成几周后对欧洲机械产品加征超出15%基础税率的关税 [3] - 德国工业界要求欧盟与美国重新谈判贸易协议 [20] 德国对美出口表现 - 7月对美出口额跌至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 环比下降7.9% [6] - 此前已出现连续四个月及三个月的下降趋势 [6] - 美国市场仍是德国产品最大的单一买家 [8] 德国整体贸易与工业产出 - 7月全球出口总额1302亿欧元 贸易顺差收窄至147亿欧元 [8] - 6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9% 同比下降3.6% 创2020年5月以来最差记录 [8] - 工业营业额连续八个季度下滑 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1% [10] 汽车行业受冲击情况 - 汽车产业面临15%关税 每年增加数十亿欧元成本 [13] - 宝马 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集团上半年利润大幅下滑 [15] - 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集团已宣布削减开支计划 [17] 产业链与就业影响 - 零部件供应商博世 大陆集团和采埃孚同步实施节流措施 [17] - 保时捷计划收缩电池动力业务规模 [17] - 汽车行业过去一年净减少5.15万个岗位 约占行业总岗位7% [19] - 整个工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11.4万个 同比下降2.1% [10] 经济结构性挑战 - 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地缘政治环境下显现脆弱性 [22] - 面临技术创新滞后 高昂能源成本和疲软市场需求的多重压力 [15] - 投资者信心跌至四个月低点 德国情况尤为严重 [10]
法国媒体团走进比亚迪深圳总部:技术为先、产业协同,中国新能源车“领跑者”如何炼成
环球网· 2025-09-21 05:00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18日 以电池业务起家 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并成立比亚迪汽车 完成从电池向整车的跨越[2] - 公司通过电池×汽车×公共交通的纵向整合不断推进 2022年3月成为全球第一家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2] - 公司坚持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 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6.5万项 授权专利超3.9万项 现场陈列的专利墙据称为全球最大[4] 全球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 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 新能源乘用车进入全球超100个国家及地区[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达214.6万辆 其中海外市场销量超47万辆 同比增长132%[2] - 2025年1-7月全球累计销量达249万辆 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超55万辆 同比增长超130%[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覆盖价格亲民车型与技术巅峰车型 如可360度旋转 随音乐舞动的仰望U9车型[4] -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新闻办前主任让·路易·巴朗德罗赞扬汽车超长续驶里程完全满足城乡往返需求 符合其期待[4][5] - 法国科技博主认可混合动力领域在法国取得显著发展 中国品牌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持续增加份额[5] 行业影响与认可 - 法国媒体团认为公司改变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观感 对电动汽车发展更有信心[2][5] - 法国欧洲卫视副台长卡米尔·陈表示公司用二十多年时间跻身全球电动车行业前列[4] - 法国科技博主指出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在法国的能见度正在提升 未来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长[5]
A股5439家公司半年报:十大高增长行业、十大盈利行业、十大高薪行业……
吴晓波频道· 2025-09-21 00:29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 2025 年的中国经济图景,正是在这些具体而微的数据中逐渐清晰 —— 从传统行业的韧性守成,到新兴领域的锐意突围,从内需市场的精耕细作,到全球市场的勇敢 卡位。 " 文 / 巴九灵 (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翻看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成绩单,若一字以概之,便是"涨"。 截至2025年9月15日,A股总市值已突破118万亿元,较去年末大幅增长37%,市值增量高达32万亿元,相当于增加了17.4个茅台的体量。 行业集中度也在悄然提升。目前,前十大(一级)行业的总市值合计达78万亿元,占据A股总市值的66%。换句话说,不到三分之一的行业,掌握 了超过三分之二的资本话语权——头部效应持续强化,"大象"不仅还在起舞,步伐还越发铿锵。 而从业绩维度看,在已披露半年报的5439家公司中,2909家实现业绩增长,占比53.5%,但同时也有46.5%的企业尚未走出低谷。增长与回调并 存,勾勒出当下经济复苏的真实图景——不是惠普性的潮涌,而是行业分化、强弱明晰的渐进修复。 积极的信号正在传递,或许有人跃跃欲试想入场了?别急,还是先看看更具体的数据吧。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从 市值、营收、净利润、员工数 ...
47家粤企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23:51
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概况 - 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华为以8620.72亿元营业收入位居榜首 比亚迪以7771.02亿元排名第六 美的集团以4090.84亿元位列第二十名[1][2] - 广东共有47家企业上榜 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四 仅次于浙江87家 山东71家和江苏54家[4] - 榜单入围门槛从"十三五"末的110.91亿元提升至173.65亿元 显示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10] 广东制造业企业表现 - 广东上榜企业覆盖电子信息 新能源汽车 智能家电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战略性产业领域 包括华为 比亚迪 美的 广汽 广州工控和立讯精密等龙头企业[4] - 广东企业在研发强度排名中表现突出 前10名企业中有5家来自广东 包括华为20.84% 中兴通讯19.81% 小鹏汽车13.31% 广州数字科技11.71%和荣耀终端10.70%[4][5] - 广东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显著 深圳传音控股以99.73%的海外收入占比位居全国第一 鹏鼎控股85.46%位列第四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71.15%排名第九[10] 行业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5中国制造业500强整体研发强度为2.45% 较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4] - 通信设备制造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和药品制造行业研发强度最高 华为20.84% 中兴通讯19.81% 正大天晴17.35% 蔚来控股15.40%和小鹏汽车13.31%位列前五[5] - 500强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166.32万件 其中发明专利80.38万件 分别较上年增加11.34%和12.07%[6] 行业增长态势 - 物料搬运设备制造行业以51.29%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位居首位 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19.67%排名第二 通信设备制造18.54%位列第三[7][8]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增长16.41% 贵金属行业增长14.05% 化学纤维制造增长12.38%[8] - 制造业企业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19.10% 较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9]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联塑科技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售后服务的质量闭环控制 成为塑料管道行业首家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6] - 欧派家居借助二维码技术实现订单排产 物料分拣到包装出库的全链条数字化 支持消费者个性化定制[6]
这家南京企业,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门”
扬子晚报网· 2025-09-20 14:3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专注于机电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轨道车辆门系统和站台安全门系统 [4] - 城轨车辆门系统连续十多年在国内市场保持高占有率 产品出口美国 法国 加拿大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是中国中车 阿尔斯通 CAF TALGO等国际著名轨道车辆制造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4] - 轨道交通车门系统产品全球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4] - 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及行业技术规范《城市地铁车辆电动客室侧门》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研发突破传统技术 实现车门无"锁"而"闭" [6] - 发明新型承载机构 首创兼有移门与塞拉门优点的微动塞拉门 解决大客流拥挤时塞拉门"关门难"问题 [6] - 开发车门远程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PHM) 首次将物联网 互联网 先进故障诊断技术融入轨道车门 [6] -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门系统健康管理系统 实现在线监控 故障诊断和预警 健康评估 [6] - 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 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8] - 研发团队历经千次实验首创"内置塞拉"门系统 使复兴号动车组首次装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车门 [8] - 实现高铁车门从完全依赖进口到全面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8] - 为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提供车门 [8] 产品应用与市场拓展 - 城轨车辆门系统获得CRCC认证 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南京等城市地铁使用 [8] - 产品出口至法国 德国 美国 加拿大 巴西 阿根廷 印度 泰国 阿联酋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中国标准动车组车门随雅万高铁 中老铁路等"一带一路"项目走向全球 [8] 生产能力与制造水平 - 生产车间采用机械臂完成焊接 封边 堆叠等繁重工作 实现自动化生产 [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防锈纸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防锈纸应用前景广阔,带动规模增至12.2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0 02:08
内容概况:我国作为钢铁与有色金属生产大国,长期面临金属制品易锈蚀的挑战。传统防锈方法如防锈 油、涂漆、电镀等存在操作复杂、污染较大等问题,而防锈纸作为一种独特的防锈材料,通过蒸发释放 VCI(挥发性腐蚀抑制剂)成分,在空气中形成保护膜,有效阻隔金属与腐蚀环境的接触,防止钢材、 铜材、铝材等多种金属制品发生锈蚀。与此同时,防锈纸不仅便于存放,应用范围广泛,还能够避免包 装材料自身对金属造成污染,成为汽车、船舶、机械设备等诸多行业中金属防锈保护的理想选择。近年 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防锈纸作为重要的工业包装材料,其市场需求逐年攀 升。数据显示,中国防锈纸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4.09%。未来,随着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防锈纸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态势。 相关上市企业:比亚迪(002594)、长城汽车(601633)、上汽集团(600104)、理想汽车-W (02015)、三一重工(600031)、徐工机械(000425)、裕同科技(002831)、奥瑞金(002701)、 合兴包装(002228)、紫江企业 ...
专利战打了快一年,隆基、晶科两大光伏龙头握手言和
新浪财经· 2025-09-19 14:09
专利诉讼和解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达成全球专利纠纷和解 双方同意结束全部法律程序并达成核心专利交叉授权许可 [1] - 和解协议涵盖双方关联公司 涉及BC及TOPCon相关技术专利的互相授权使用 [1][12] - 双方已开始在全球各地相互撤诉 为行业树立知识产权合作典范 [1][6] 技术布局与产能 - 晶科能源为TOPCon技术龙头 累计申请专利超5500项(发明专利占比75%) 计划2025年底形成40-50GW TOPCon产能 [13][14] - 隆基绿能重点发展BC技术 拥有授权专利3500余项(含480项BC专利) HPBC2.0电池产能达24GW [17] - 晶科能源同步布局BC技术 研发生产线已搭建 其BC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27.2% [15] 市场竞争表现 - 晶科能源2023年上半年组件出货41.84GW 高于隆基绿能的39.57GW [17] - 隆基绿能凭借BC产品溢价优势 半年亏损25.69亿元(同比减亏26.61亿元) 为头部组件企业中亏损最少 [17] - 晶科能源半年亏损29.09亿元 专利费用支出0.14亿元(同比增长近50%) [13][17] 行业发展趋势 - 光伏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创新驱动 专利成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壁垒 [11][17] - 龙头企业通过专利诉讼实现技术互换 本质为商业策略而非追求诉讼结果 [11][12] - 行业专利纠纷频发但多以和解告终 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构建海外市场竞争力 [11]